栓塞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0004发布日期:2019-04-29 14:2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栓塞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6年5月18日提交的名称为《栓塞护套》的申请号为62/338,387的美国临时申请,2016年5月18日提交的名称为《栓塞护套系统》的申请号为62/338,395的美国临时申请,以及2016年5月18日提交的名称为《血管内栓塞护套》的申请号为62/338,405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所有这些专利均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血管内治疗领域以及医疗装置和封堵或栓塞材料用于治疗血管病症的用途。



背景技术:

栓塞剂,包括栓塞线圈,栓塞网和液体栓塞以及其他通常用于封堵脉管系统内的目标部位以治疗各种病症的药剂。一个非详尽的病症清单包括动脉瘤,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左心耳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瘘管,动静脉畸形,用于绝育的输卵管封堵,精索静脉封堵以测试不孕症,以及外周脉管系统封堵。

液体栓塞是新型化合物的一部分,并且是一种生物相容性液体,其在暴露于血液时沉淀以硬化和封闭治疗部位。液体栓塞虽然具有一些闭塞性优势,但由于液体栓塞迁移出治疗部位的风险很高,因此却难以使用。因此,目前液体栓塞只能用于少数血管疾病。以下实施例涉及密封治疗部位并防止递送后液体栓塞迁移的装置,系统和方法。这些实施方案特别适用于控制液体栓塞的迁移,因此允许液体栓塞用于治疗许多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处理血管治疗期间液体栓塞迁移问题的各种方法,因此实现用液体栓塞治疗各种病症,包括由于栓塞迁移的风险目前不能使用液体栓塞的病症。

在一些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特别适用于治疗侧壁动脉瘤的密封装置/系统。密封装置/系统用于密封目标治疗部位,有助于将液体栓塞保持在治疗区域内并防止液体栓塞迁移出治疗区域。密封装置/系统在将液体栓塞保持在动脉瘤(例如侧壁动脉瘤)内以封堵动脉瘤特别有益。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包括多层结构。所述多个层可以延伸穿过整个密封装置,或者可选地可以仅延伸穿过密封装置的一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包括双层网——在一个实施例中,双层网包括较稀疏的外层和较细密的内层,这种结构特别适用于在两层之间捕获液体栓塞。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密封装置包括多层结构,其中一个层包括支架。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包括形成装置长度的第一层,以及延伸穿过装置中部的第二层。各网层可具有不同的孔隙率或孔尺寸,并且网层可彼此独立地膨胀或收缩。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包括内部球囊和外部网状层。各层可以连接在一起,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完全彼此独立。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具有构造成面向动脉瘤的颈部的和渐缩的近端和远端区段。在一个实施例中,渐缩的近端和远端具有圆锥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渐缩的远端具有圆锥形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圆柱形中间部分包括内层和外层,其中内层比外层更细密,这种结构特别适用于在两层之间捕获液体栓塞。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内层存在于整个密封装置中,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内层仅贯穿装置的近侧和中间区段,而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内层仅贯穿装置的中间和远侧区段。内层可用于装置的远侧区域以形成捕获结构以帮助保持栓塞。

密封装置由推进器递送。在一个实施例中,推进器是导管并且包括跨越推进器和密封装置的芯线。在一个实施例中,芯线可以像导丝一样起作用并且可以用于跟踪导管和密封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芯线是完全固定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芯线能完全自由运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芯线具有一些有限的运动自由——例如,芯线可以在远侧自由地移动但是在近侧方向具有有限的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线可以构造成使得推动和/或拉动芯线可以影响密封装置的径向膨胀/收缩。该特性可用于增加密封装置的径向膨胀,以帮助完全密封治疗部位并防止液体栓塞通过治疗部位泄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密封系统,其在密封侧壁动脉瘤内的液体栓塞方面尤其有益。该系统包括由推进器递送的可膨胀结构,其中推进器包括容纳芯线的内腔。芯线跨越推进器和可膨胀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线被构造成使得推动和/或拉动芯线可以使可膨胀结构伸长和/或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膨胀结构是网状装置,其中装置的一些部分具有内部和外部网层,其中内部层比外部层更密集,使得两层之间的空间可用于捕获栓塞。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血管病症的方法包括将连接至液体栓塞源的第一导管置于血管病症内。一密封装置或系统,其包括可膨胀结构和其中具有用于递送可膨胀结构的内腔的推进器,然后其被置于与血管病症的颈部或开口齐平——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膨胀结构包括圆柱形中间部分并且该中间部分与颈部或血管状态的开口齐平。内腔容纳线,所述线也跨越可膨胀结构,其中可以操纵线以控制可膨胀结构的形状,使得可膨胀结构可以构造成与血管状态的开口齐平。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膨胀结构包括多孔外层和致密内层。液体栓塞通过置于血管病症内的导管递送,并且可膨胀结构防止液体栓塞的迁移,其中液体栓塞在可膨胀结构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被捕获。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动脉瘤中治疗血管病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的血管病症是侧壁动脉瘤。

在一些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密封装置/系统,其特别适用于治疗分叉动脉瘤。密封装置/系统在将液体栓塞保持在动脉瘤(例如分叉动脉瘤)内以封闭动脉瘤方面尤其有益。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包括封堵器,其中所述封堵器是完全位于治疗部位内的囊内药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封堵器是颈部密封件,其位于治疗部位的颈部——其中封堵器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治疗部位内,或者所有封堵器可以位于治疗部位的外部。在一个实施例中,封堵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两个区域由狭窄部分分开。在一个实施例中,封堵器包括可折叠层。在一个实施例中,封堵器由丝网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封堵器包括聚合物涂层。

推拉张力线以拉长和压缩封堵器的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张力线可选择性地从封堵器移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张力线可通过螺纹机械连接选择性地从封堵器移除。所述封堵器由推进器递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器连接到所述推进器的远侧部分并且可从推进器分离,使得在分离之后,所述推进器腔随后可以用于递送另外的栓塞剂,包括液体栓塞。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包括封堵器,和连接到封堵器的远侧部分的线圈元件。张力线连接到线圈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张力线可选择性地从线圈元件移除。在一个实施例中,张力线可通过螺纹机械连接选择性地从线圈元件移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密封系统,其特别用于密封分叉动脉瘤内的液体栓塞,包括封堵器,用于推动所述封堵器的推进器,以及跨越推进器和封堵器的张力线。可以操纵张力线以压缩和延长所述封堵器。张力线可从封堵器和推进器移除。一旦张力线被移除,推进器可用于通过封堵器递送另外的栓塞剂,包括液体栓塞。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器可从推进器上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治疗血管病症的方法包括递送一密封装置或系统——其包括封堵器,张力线和推进器管——其中所述封堵器的一部分或全部位于血管病症之外。张力线跨越推进器和封堵器并用于控制封堵器的形状。张力线可选地从封堵器移除以及通过推进器撤回。推进器随后用于递送液体栓塞。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的血管病症是分叉动脉瘤。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描述了一种特别适用于治疗动静脉畸形(avm)的密封装置/系统。所述密封装置在将液体栓塞保持在avm内以封堵avm方面尤其有益。

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密封装置,其包括导管和置于导管远侧区域上的捕获器或护套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捕获器包括由线材构成的网或编织物。在一个实施例中,捕获器是可分离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分离捕获器的分离系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描述了栓塞递送的方法。连接到液体栓塞源的导管通过脉管系统的静脉侧导航到avm的位置。导管的近侧区段包括用于液体栓塞注射的端口。导管的远侧区域包括捕获器和用于液体栓塞递送的内腔。液体栓塞通过导管递送到avm中,并且所述捕获器确保捕获任何液体栓塞回流,使得液体栓塞不会聚集在脉管系统的静脉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捕获物可选地可从导管上分离,其中启动分离步骤以分离捕获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描述了利用两个导管进行栓塞递送的方法。第一导管连接到液体栓塞源并且通过脉管系统的动脉侧导航到avm的位置。第二导管包括远侧捕获器,并且在avm的位置附近被导航通过脉管系统的静脉侧。第一导管从avm的动脉侧递送液体栓塞,第二导管的捕获结构用于捕获穿过avm到静脉系统的任何液体栓塞。因此,第二导管作为捕获器操作,确保从avm的动脉侧递送的液体栓塞不会最终进入静脉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导管用于递送液体栓塞,使得avm从动脉侧和静脉侧都被封堵,并且avm的静脉侧上的第二导管的捕获确保没有液体栓塞在脉管系统的静脉系统中迁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描述了avm治疗步骤。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管被追踪通过脉管系统的静脉系统到avm附近的点。所述导管包括导管远侧区域上的捕获器。液体栓塞通过导管递送到avm中以封堵avm。捕获器捕获任何栓塞回流。在一个实施例中,捕获器可选地可从导管上分离下来。一旦avm被封堵,通过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的正常血流就被保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avm治疗步骤使用两个导管——第一导管连接到液体栓塞源,第二导管包含远侧捕获器。第一导管被追踪通过动脉系统到avm的位置。第二导管被追踪通过静脉系统并被追踪到avm的位置,使得第一和第二导管位于avm的相对侧。液体栓塞通过第一导管递送,使得avm被来自avm的动脉侧的液体栓塞封堵。第二根导管上的捕获器位于avm的静脉侧,可以捕获从avm迁移的任何栓塞,确保液体栓塞不会最终处于静脉系统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导管都连接到液体栓塞源并且用于递送液体栓塞,使得avm从动脉侧和静脉侧都被封堵,并且avm的静脉侧上的第二导管的捕获确保没有液体栓塞在脉管系统的静脉系统中迁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描述了导管。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管包括位于导管远侧部分的捕获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捕获器可从导管上分离,并且导管包括分离系统,该分离系统可选地用于分离捕获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管用于液体栓塞注射以治疗avm。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能够从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参考附图,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密封装置。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内网和外网。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与密封装置一起使用的推进器递送系统,其中密封装置处于膨胀构型。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与密封装置一起使用的推进器递送系统,其中密封装置处于收缩构型。

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与密封装置一起使用的盘绕远侧末端的芯线。

图6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与密封装置一起使用的弯曲远侧末端的芯线。

图7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递送密封装置和栓塞剂的引导或进入导管的横截面。

图8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圆形远侧区段的密封装置。

图9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双层密封装置的横截面,以及液体栓塞将如何被捕获到两个层之间。

图10示出了分叉动脉瘤。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装置中使用的封堵器。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膨胀构型的图11的封堵器。

图1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递送期间处于收缩状态的密封系统。

图1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递送状态的密封系统,其中系统中使用的封堵器采取拉伸构型。

图1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递送状态的密封系统,其中系统中使用的封堵器采取径向膨胀构型。

图16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15的密封系统,其中张力线被抽出。

图17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递送到目标部位之后的密封系统,其中推进管用于递送栓塞。

图18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分叉动脉瘤的密封系统,其中液体栓塞被递送到分叉动脉瘤中。

图19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动脉瘤中使用的密封系统,其中递送的液体栓塞已经固化以与封堵器一起形成封堵性肿块。

图20示出了正常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交叉点。

图21示出了沿动脉——静脉交叉点的动静脉畸形(avm)。

图22示出了用液体栓塞封堵avm的典型递送步骤。

图2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封堵avm的液体栓塞递送程序,其利用具有捕获/护套的微导管,所述微导管用于从avm的静脉侧递送液体栓塞。

图2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封堵avm的液体栓塞递送程序,其利用第一微导管从avm的动脉侧递送液体栓塞,以及第二微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具有用于捕获在avm的静脉侧的栓塞的捕获/护套。

图2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圆锥形捕获器的导管。

图26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细长形状的捕获器的导管。

图27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喇叭形形状的捕获器的导管。

图28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微导管,其具有通过较大的引导或进入导管递送的捕获结构。

图29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微导管,其具有通过较大的引导或进入导管处于部分递送状态的捕获器。

图30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递送状态的具有捕获器的微导管,其中栓塞护套离开了较大的引导或进入导管。

图3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将从导管分离的分离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彻底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使用的术语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在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

封堵或栓塞是用于治疗各种血管内病症的技术,例如动脉瘤,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左心耳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瘘管,动静脉畸形(avm),输卵管用于消毒,精索静脉封堵以测试不育的管封堵,以及外周脉管系统中的封堵。为了促进封堵,使用栓塞线圈或栓塞网等栓塞材料填充治疗部位(例如动脉瘤),随着时间的推移切断血液流向部位,促进凝血,并且——在动脉瘤的情况下——有助于防止可能会导致中风的血管破裂。

液体栓塞是新型栓塞剂的一部分。一些液体栓塞实施方案描述于us9078950中,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液体栓塞是粘性的生物相容性液体。在暴露于血液或水溶液后,液体栓塞沉淀。许多种液体栓塞与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混合以防止过早凝固。在通过递送导管递送并进入治疗部位时,dmso将迅速扩散开,导致栓塞物质由于暴露于血液而沉淀。沉淀的栓塞将封堵治疗部位,防止血液流入目标区域。液体栓塞目前用于治疗avm,然而,使用液体栓塞治疗其他血管疾病如动脉瘤是困难的,因为栓塞可以在凝固之前迁移到脉管系统的其他区域,或者可以固化并且仍然迁移到其他区域。支架不能用于密封动脉瘤治疗区域,因为支架孔径太大而不能防止液体栓塞的流出,并且支架的开口端为栓塞提供了容易的逃逸路径。此外,即使使用液体栓塞来治疗avm,仍然存在栓塞迁移的风险。

本发明通过提供密封装置/系统解决了与液体栓塞迁移相关的问题,该密封装置/系统充分密封目标治疗部位以防止栓塞材料的迁移——从而允许液体栓塞用于各种治疗过程,例如作为治疗动脉瘤,由于栓塞迁移的风险目前无法使用。

为了便于说明的目的,进而将主要在动脉瘤和avm的治疗中描述的密封装置,系统和方法。尽管以下实施例在与动脉瘤和/或avm一起使用时具有特殊用途,但它们不限于此应用并且可用于治疗各种病症/血管畸形,包括动脉瘤,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左心耳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瘘管,动静脉畸形,输卵管封堵或精索静脉封堵,用于消毒,以及外周血管系统的封堵。

图1-9中所示和以下描述的以下实施方案在治疗动脉瘤(包括侧壁动脉瘤)中具有特别的用途。当沿着血管壁存在弱化区域时发生动脉瘤;当这些动脉瘤发生在神经血管系统中时,这个弱化区域会发展成突出的隆起,最终可能导致中风等并发症,导致中风等并发症。侧壁动脉瘤沿着血管的侧壁发生。液体栓塞通常不能用于治疗侧壁动脉瘤,因为在凝固之前或甚至在凝固之后液体栓塞迁移的高风险,其中液体栓塞可以迁移到别处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以下实施例针对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靠着动脉瘤的开口置放以在动脉瘤内容纳液体栓塞。

支架有时用于治疗动脉瘤,其中支架是跨越动脉瘤颈部置放的开口端管状结构。流动转向支架是具有相对小孔径的支架,其中较小的孔径限制血流到动脉瘤,随着时间的推移关闭进入动脉瘤的流动。还使用辅助支架,并且这些辅助支架包括孔,并且微导管置放在支架孔内,以通过称为支架辅助线圈栓塞的过程将栓塞线圈递送到动脉瘤中以封堵动脉瘤。由于各种原因,两种类型的支架都不能与液体栓塞递送一起使用。首先,支架的近侧和远侧开口端为液体栓塞提供了容易的逃逸路径,其可能渗透支架,基于栓塞形成的迁移增大了脉管系统中其他部位的封堵和中风的风险。其次,辅助支架包括大孔,以容纳通过孔递送的微导管——这些孔太大而不能阻止液体栓塞材料通过。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装置100,并且具体示出了密封装置100将如何相对于动脉瘤134定位,在这种情况下是侧壁动脉瘤。微导管130定位在动脉瘤内以递送液体栓塞,并且置放密封装置100以封堵动脉瘤的颈部。密封装置100防止递送的栓塞材料从动脉瘤134迁移。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100通常具有圆柱形中心部分132c和渐缩端部132a和132b。渐缩端部区段提供通常闭合的近端和远端部分,其有助于防止液体栓塞通过密封装置移动的液体栓塞。请注意,术语渐缩是指涉及特定方向的直径减小。出于图1的目的,所示的特定形状是渐缩的圆锥形,但是其他渐缩的形状也是可能的。圆柱形中心部分132c可以被认为代表装置的工作长度,因为如图1所示,该部分将位于动脉瘤颈部上方的血管中以帮助密封动脉瘤的颈部并防止栓塞从动脉瘤排出。

密封装置100是可膨胀的,在通过导管递送期间采取折叠形状,并且一旦从导管递送就采取膨胀形状。以这种方式,密封装置100可以被认为是可膨胀结构。密封装置100包括跨越密封装置的芯线118,这将在后面更详细地说明。芯线118用于操纵密封装置100的形状,这样缩回芯线使得密封装置100径向膨胀并因此帮助密封治疗区域。以这种方式,芯线118可以被认为是控制器,更具体地是可膨胀结构控制器,其中芯线可以用于控制可膨胀结构密封装置的形状,以便允许密封装置采取最佳形状以密封治疗区域并防止液体栓塞从血管治疗部位排出。

如前所述,几种类型的液体栓塞与dmso一起递送,以防止液体栓塞过早地沉淀和凝固。一旦暴露于血液,液体栓塞就固化,并且与液体栓塞一起递送的dmso通过血流消散。密封装置100用作抑制剂以帮助保持动脉瘤134中的液体栓塞并防止液体栓塞在脉管系统中的其它位置迁移——例如,在液体栓塞不立即沉淀并且其一部分可能在凝固前从动脉瘤迁移出来的情况下,或者一部分沉淀的液体栓塞可能会从动脉瘤中迁移出来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装置110包括两层——内层112a和外层114a,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层和外层都是由金属线构成的网。金属丝网可以包括一些镍钛诺和一些不透射线的(例如钽,铂,金)丝,包含不透射线的丝将有助于可视化。或者,导线可包括具有不透射线外部的镍钛诺芯,或具有镍钛诺外部的不透射线芯。或者,网格层中的一个可以仅包括镍钛诺线,而另一个网格层包括镍钛诺和不透射线的线。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层112a网和/或外层114a网可以由拉制填充管(dft)组成。dft利用由外护套包围的内芯材料,并且在us7420124中有所描述,该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内芯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线元件。通过对内层和外护套使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特性来创建网格。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利用铂内芯和镍钛诺外护套的dft。铂内芯将增加射线不透性并有助于可视化装置,而镍钛诺外护套将提供良好的形状记忆保持力。密封装置应具有大量的形状记忆,由于镍钛诺具有强大的形状记忆特性,因此镍钛诺线材应具有该形状记忆。用于赋予形状记忆的已知热处理,例如在形状为密封装置形状的心轴上的热处理,可用于赋予该形状记忆。形状记忆将意味着密封装置110在容纳在微导管内时可以采取收缩形状,然后由于所赋予的形状记忆而在从微导管释放时呈现膨胀形状。因此,密封装置可以被认为是可膨胀结构,当容纳在微导管中时采取收缩构型,并且当从所述微导管中释放时采取膨胀构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层112a和外层114a连接在一起。可以在两层的整个长度上选择性地置放机械连接件以将两层彼此连接。或者,可以以交替图案(例如,在底层下方,顶层上方,底层下方,顶层上方等)与两层编织线,以将层结合在一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层之间没有使用连接装置——相反,每个层由形状记忆材料形成,并且一旦密封装置从递送导管推出,层的内置形状记忆将允许每个层膨胀。内置形状记忆的量和血管的大小将固有地控制两层的膨胀。已知热处理用于赋予形状记忆,例如在形状为密封装置形状的心轴上的热处理,可用于赋予该形状记忆。镍钛诺具有特别好的形状记忆质量,因此这些层可以在网中包括至少一些镍钛诺线,以在密封装置的层内赋予强的形状记忆。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层112a包括比外层114a更密集的网孔。在使用密封装置来保持通过微导管130递送的液体栓塞材料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较松散的外层可能允许一些液体栓塞通过,但较密的内部网状物将捕获液体栓塞并防止其渗透通过内部网格。该实施例将通过使用心轴编织致密网格并使用心轴编织较松散的外网来制成。较松散的外网将放置在更密集的内网上。如上所述,可选的附件随后可用于联结所述层。由于密封装置不需要容纳微导管,因此内层112a可以特别致密,以帮助防止液体栓塞通过内层并通过密封装置。作为故障保险,密封装置的渐缩近端和远端132a,132b提供捕获结构以捕获任何移位的液体栓塞。

在一个实施例中,较松散的外层包括装置的长度,并且较密的内层仅位于装置的中间部分内。如图1所示,中间部分132b的抵靠动脉瘤的入口,因此装置的更密集的内编织物将与动脉瘤的颈部对齐并且从动脉瘤捕获任何松散或迁移的栓塞。同时,装置的近端和远端132a,132b仅包括较松散的外网-而不包括较密的内网——以使血液和dmso能够不受干扰地流过密封装置的这些区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沿着装置的整个长度使用较松散的外层,并且装置的中间132c和远侧132b部分使用致密的内层。这可能是优选的,以帮助确保液体栓塞不能向远侧迁移——因为如果栓塞发生渗透内层,则装置的致密远端将像捕获物一样起作用。由于这些装置通常置于血流方向上,因此可以想象血液从左向右流动并且装置被置放为使得近端132a在左侧而远端132b在右侧。由于血液朝向“右侧”或“远侧”流动,因此在远侧或“右侧”具有捕获器是优选的,因为栓塞可以向下游迁移。在该实施例中,使其通过装置的中间部分132c的致密内层112a的任何液体栓塞将在远侧渐缩区域132b处遇到另一致密内层112a和较松散的外层。即使在设备的远侧渐缩部分132b上没有使用内层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构造该装置,使得远侧渐缩部分132b比装置的其他部分更密集–换言之,外层114a可以设计成使得远侧渐缩部分132b处的外层比装置的中间部分132c中的外层的孔隙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更密集的内网将防止液体栓塞剂进入,将液体栓塞捕获在内层和外层之间并在两层之间形成薄膜,这将允许内层收缩以辅助撤回。由于dmso的粘度低于预沉淀的液体栓塞(当然比固化或沉淀的液体栓塞粘度低),更密集的远侧渐缩末端132b不应影响dmso和血液流过该区域的能力,因为dmso和血液基本上是比液体栓塞粘性低。

其他实施例可以利用附加层,例如三层或更多层,其中每层的网格密度分布可以与其他层不同。其他实施例可以使用包括聚合物而不是金属网状结构的密封装置。其他实施例可以利用聚合物和金属网的组合来产生密封装置。其他实施例可以利用固体多层管状结构,其被激光切割以在每层上产生孔。其他实施例可以利用支架作为内层,其中具有渐缩近侧和远侧区段的网状物置放在支架上以形成多层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132c的圆柱形中间部分/工作长度部分可利用不透射线的部件来辅助可视化,因此使用者可以知道相对于动脉瘤的位置的装置的工作长度。在一个示例中,由铂,钽或金制成的不透射线标记线圈或标记带可以选择性地置放在装置的部分132c中,因此该装置的该部分特别明显。

密封装置包括图1和图3-4中所示的远侧标记116,其是不透射线的标记带,其包括不透射线的物质,例如金,钽,铂或钯,其可用于外层网的卷曲远端。标记带(未示出)也可以用在装置的近端,以卷曲外层网的近端。标记带包括内腔;因此,标记带可以被认为是空心圆柱或管。不透射线标记物可用于成像目的,以使装置的端部可视化,以帮助密封装置相对于血管病症的放置。芯线118跨越装置的长度并且还跨越海绵管递送推进器122,该海波管递送推进器122向近侧连接到密封装置110,密封装置110用于通过导管递送(推/拉)密封装置110——如图3-4所示。芯线118穿过标记带腔。芯线118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例如金属(例如镍钛诺或不锈钢)线或海波管;或者,可以使用诸如钽,铂,金或钨的不透射线的物质。在一个实施例中,芯线118由镍钛诺线制成,该镍钛诺线用不透射线的线圈包裹以帮助可视化芯线。利用芯线118的递送系统和递送方法将在后面更详细地讨论。

图3-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装置的递送系统。密封装置110连接到海波管推进器122的远端。用户从系统的近端控制推进器,以推动和拉动海波管122和附接的密封装置110通过微导管128并通过血管。海波管推进器是管并且包括内部通道或内腔。芯线118位于该通道内并从近端延伸到系统——在那里它由使用者操纵,类似于导丝以追踪导丝和导管穿过脉管系统——到达系统远端,位于密封装置的远侧处。密封装置110的近侧部分固定到海波管122的远端。在一个示例中,密封装置110的近侧部分通过焊接,粘合剂或类似装置在位置124处固定到海波管的内部——尽管密封装置110的近端也可以在位置124处固定到海波管的外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没有用于将密封装置从海波管分离的分离装置。由于密封装置仅用于防止栓塞从动脉瘤迁移,一旦液体栓塞被注入动脉瘤内并且栓塞沉淀以封堵动脉瘤,则密封装置从脉管系统中移除。这可以通过微管导管128向近侧缩回海波管推进器来实现,微导管128也用于递送密封装置。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将容易在海波管推进器的远侧部分处引入分离系统以分离密封装置——可以使用电解,机械或热装置。在一个示例中,在密封装置和海波管之间存在牺牲元件(例如,在图3-4的位置124处),其被热,电解或机械降解以便分离密封装置。us20100269204,us20110301686,us20150289879都描述了热分离系统,并且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图5-6示出了芯线118的两个实施例,其跨越密封装置的长度。图5示出了芯线118终止于远侧盘绕的尖端120,其穿过标记116的内腔并位于标记116的远侧。盘绕的尖端包括线圈;线圈形状是有用的,因为如果远侧尖端撞击血管,则盘绕的尖端允许一定的柔韧性,这降低了尖端被卡住或刺入血管壁的可能性。图6示出了在弯曲尖端120中最终形成的芯线118。弯曲尖端120比芯线的其余部分更具延展性,并且意图在任何方向上弯曲。使用者将通过物理地弯曲远侧尖端来预成形远侧尖端,或者使用心轴或工具使远侧尖端沿特定方向弯曲。这种弯曲的形状是合乎需要的,因此如果导线穿过脉管系统并且存在分叉,则使用者可以旋转导线使得弯曲的尖端与正确的血管对齐,然后可以将导线推过适当的血管。这种弯曲的形状构型,在本领域中被称为j形,如果经常在导线上使用以帮助通过曲折的解剖结构来追踪导丝,特别是在用户必须能够选择特定血管的分叉处——用户将在分叉点旋转或操纵导丝进入期望的血管,然后继续追踪导丝。

通常,为了进入血管治疗部位,首先将导丝引入脉管系统中,并且在导丝上追踪大腔导管或进入导管以进入治疗部位。引导或进入导管为较小的微导管提供进入路径,该微导管用于将医疗装置或治疗材料递送到目标区域。导丝是一种细的,可导航的导线,仅用于进入目标区域,并且一旦进入目标区域就撤回导丝。包含跨越密封装置的芯线118将允许芯线本质上像导丝一样起作用并且用于以现在将描述的方式追踪导管到治疗部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芯线118和芯线远侧末端120(参见图3-6)可自由移动,使得芯线118不固定到任何东西并且可自由地移动通过密封装置110并且甚至可以通过拉动芯线118使其完全移除,使其通过密封装置110缩回,并且如果需要,通过完全缩回芯线完全脱离脉管系统。实际上,这意味着标记带116内的内腔将大于芯线118直径和芯线远侧末端120直径。芯线118可以用作导丝,因为芯线118可以被推向远离密封装置110的远侧,然后用于追踪密封装置和导管128。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芯线118可以向远侧自由移动但远侧尖端120大于标记带116内腔,使得远侧尖端120不能通过密封装置110缩回。实际上,这意味着芯线远侧区段120比芯线118的其余部分厚,并且还比远侧标记116腔更厚,因此在缩回时接触远侧标记116,限制芯线的近侧移动量。允许芯线远侧部分120的一些自由远侧移动将允许如上所述的构型,其中芯线118可以像导丝一样起作用并且芯线118可以用于追踪密封装置110和微导管128。由于芯线118是向远侧可推动的,因此使用者可以简单地推动芯线118,使得芯线的远侧末端120远远超出密封装置110的远端并远远超出导管124的远端,密封装置110被递送通过。然后可以在芯线118上追踪密封装置110和导管124。缩回芯线118将使芯线远侧末端120接触标记带116,在芯线118上施加足够的回缩力将使密封装置110径向地由于远侧末端120施加在标记带116和密封装置110上的力而膨胀和纵向收缩。稍后将了解以这种方式控制密封装置的径向形状的能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芯线远侧末端120不可自由移动并采取固定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芯线远侧末端120处于远离密封装置和密封装置远侧的固定位置,因为其收缩和膨胀(例如,在递送期间),可漂浮在固定芯线上——使得密封装置可以通过推进器122被推过固定的芯线。在一个实施例中,诸如夹头的紧固机构可以用于选择性地将芯线118锁定在固定位置——该夹头将位于近侧位置,使得使用者可以收紧夹头以锁定芯线118或松开夹头以移动芯线118。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芯线118或芯线远侧末端120直接固定到远侧标记116上来实现该固定位置。芯线118是固定的,不能自由移动;这可以通过焊接或粘合剂来完成。在一个示例中,芯线118焊接或粘附地固定到标记带116的内部或外部。在另一个示例中,芯线远侧末端120比芯线118的其余部分厚,并且远侧末端120机械地固定到远侧标记带116。(将芯线固定到远侧标记116的系统的一个优点由于芯线和标记连接,是拉动芯线118将向近侧拉动远侧标记116,由此径向膨胀密封装置的形状——这是因为密封装置在一端连接到海波管并且在另一端连接到远侧标记和芯线。类似地,推动芯线将使密封装置伸长并使其采取更细长,径向更小的轮廓。稍后将了解以这种方式控制密封装置的径向形状的能力。在使用固定芯线118构型的情况下,位于装置的圆柱形中间部分132c内的芯线118的部分可利用不透射线的部件(例如,围绕前面讨论的镍钛诺线的不透射线的线圈)以帮助装置的可视化圆柱形部分132c。

参考图1,用于递送液体栓塞的微导管130置放在动脉瘤134内,随后放置密封装置100以密封动脉瘤。密封装置通过单独的微导管128递送,如图3-4所示。因为需要多个微导管(一个微导管用于递送密封装置,另一个微导管用于递送液体栓塞),所以两个单独的微导管的递送可能是一个问题,因为需要时间来跟踪穿过脉管系统的两个单独的微导管。在一个实施例中,微导管128和130都通过较大的腔导向器或进入导管126置放——如图7所示。这种构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较大的递送导管126可包括两个腔,并且这些单独的腔提供微导管128,130的通路。或者,较大的递送导管具有单个腔,并且微导管128,130都放置在该腔内。或者,较大的递送导管126包含两个腔,并且这些腔中的一个用于递送栓塞,而另一个腔用于递送密封装置(实质上,开放的腔本身将像微导管一样起作用)。为了说明,引导或进入导管126可以是6或7法国尺寸(外径约2-2又1/3mm),而微导管128,130是2或3法国尺寸(外径约2/3-1mm)。对于内径图示,微导管128和130可具有0.017,0.021或0.027英寸的内径。这些尺寸仅用于说明,并且微导管和递送导管的尺寸可根据需要确定尺寸或尺寸。

单独的导丝可用于在目标治疗部位附近导航引导/进入导管126(例如,导丝可放置在一个腔内,然后一旦进入治疗部位就缩回)。或者,与密封装置110一起使用的芯线118可以用作如前面实施例中所讨论的导丝,其中芯线118具有一定程度的远侧运动自由度,使得芯线远侧末端120可以前进并且密封装置/系统可以通过芯线前进。

密封装置110通过微导管128递送,并且密封装置放置在海波管推进器的远端,如图3-4所示。当在目标治疗部位附近(例如靠近动脉瘤附近)追踪引导或进入导管126时,首先推出用于将栓塞递送到动脉瘤的微导管130,使其位于动脉瘤134内(或,可替代地,引导/进入导管126缩回以暴露微导管130)——如图1所示。然后微导管128也从递送导管中推出(或者,引导/进入导管126缩回以暴露微导管128)。然后推动海波管推进器122(或微导管128缩回),使得密封装置110从微导管128释放。密封装置110适当地置放在动脉瘤的颈部下方以密封动脉瘤。密封装置110的置放应类似于图1所示的结构,其中密封装置100的圆柱形中间部分132c密封动脉瘤134的颈部,并且微导管130固定在密封装置100上。微导管的一个潜在并发症固定在密封装置100上的130是在微导管130和密封装置100之间仍然存在小间隙,这导致密封装置100不能完全密封动脉瘤134颈部下方的区域。这个小间隙将主要朝向密封装置的近侧部分,因为微导管将主要接触密封装置的近侧部分上的密封装置(如图1所示),并且密封装置的自膨胀性质将倾向于覆盖一些开口微导管130和密封装置之间的接口远侧。这个小间隙可能提供栓塞的逃逸路径,其可以迁移出动脉瘤而不会被密封装置100捕获。较早的实施例讨论了一个概念,其中芯线118固定到远侧标记116,另一个概念是芯线远侧尖端120比标记带116厚,并且不能缩回过标记带116,以及如何拉动芯线以使密封装置径向膨胀。该系统可用于径向膨胀密封装置,使得在动脉瘤和密封装置之间不存在间隙,否则可能使栓塞从动脉瘤中渗出并且不会被密封装置卡住。因此,使用者可简单地缩回线118(见图1)以使密封装置膨胀并密封微导管130与动脉瘤下方区域之间的任何间隙。由于线118可用于操纵和控制可膨胀密封装置的形状,因此线118可被认为是可膨胀结构控制器/控制机构。然而,请注意,即使存在小间隙,血流也会沿着下游方向(即图1中从左到右)进行,因此沿着远侧区段132b包含紧密的远侧网/捕获结构也是如此,当栓塞泄漏时捕获它。另外,微导管130本身将填充大部分近侧间隙空间。

一旦液体栓塞开始填充动脉瘤,它可以在凝固之前迁移通过动脉瘤的颈部-或者液体栓塞的部分可以凝固但仍然从较大的栓塞物质脱离。一些栓塞可能越过密封装置110的更可渗透的外层(114a,见图2),然而栓塞将被密封装置的渗透性较低的内层捕获。理想地,在密封装置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存在小的间隙——该小间隙为液体栓塞提供了捕获区域,使得栓塞被捕获到由外部114a和内部112a密封层限定的间隙之间。如前所述,在两层之间使用连接装置的情况下,连接点的数量或缠绕在层上的线的紧密度将影响两层之间的间隙尺寸。更多的连接点,或更紧密的线绕过这些层将导致更小的间隙;而较少的连接点或较宽的线绕过这些层将导致较大的间隙。可以调整这些变量以控制内层和外层之间的间隙的大小。液体栓塞将被捕获在两层之间,形成沉淀固化材料的薄膜。在使用单层装置(例如单层支架)作为栓塞支架的情况下,大孔径将允许液体栓塞自由地迁移通过装置,这可能在脉管系统的其他地方引入中风风险。另一方面,具有小孔的单层装置将导致液体栓塞被截留在支架外部,这将使得装置的重新套入非常困难,因为将有厚厚的栓塞层粘附到装置上有效地增加设备的整体直径。相比之下,如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所设想的,包括更紧密的网格内层和更松散的网格外层的多层密封装置110将允许在更紧密的内层和更松散的外层之间的间隙或口袋以保持沉淀或凝固的液体栓塞——这种构型如图9所示,其中被捕获的栓塞200位于松散的外层114a和紧密的内层112a之间。密封装置仍然可以撤回,因为内层在再次套入导管时仍然能够收缩,因为在这个内层下没有任何有效的东西——内层收缩的行为将有助于迫使外层和栓塞口袋也会收缩,在液体栓塞充分封堵动脉瘤后允许密封装置从脉管系统中回撤。在一个示例中,在栓塞递送程序之后,密封装置的近端被钉在微导管128上,微导管128用于递送密封装置,并且密封装置回缩到引导导管126中,引导导管126用于从脉管系统中移除装置。

另一个实施例可以使用内部球囊和外部网作为密封装置。用于递送密封装置的微导管将包含膨胀腔,一旦放置密封装置就使球囊膨胀。外网仍然可以是自膨胀的,或者,球囊膨胀将支撑网打开。替代实施例可以利用多个网格层和内部球囊,或者图1的实施例,其中在多个网格层内包括可膨胀的内部球囊。栓塞可能越过外网层但会被捕获在球囊上。

在一个示例中,密封装置具有内层和外层。内层的直径约为4-5毫米,而外层的直径约为4.5-6毫米。在一个示例中,内层的直径为约4.2毫米,外层的直径为约4.7毫米。注意,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直径差异提供了前面讨论的口袋或间隙,其中可以捕获或捕获任何移位的液体栓塞。在一个示例中,内层和外层由金属丝网构成,其中金属丝的直径为约0.0005-0.002英寸。内层线可以具有与外层线不同的直径,或者包括两层的线可以具有相同的直径。在一个示例中,密封装置构造成使得内层孔为约50-1000微米,在一个示例中为75-500微米,在一个示例中为约100-250微米,在一个示例中为约100-150微米。较大的孔径将允许血液和dsmo通过,同时也增大了液体栓塞通过的可能性,而较小的孔径更可能阻止栓塞的流动,但是极小的孔径可能阻止血液和dmso的流动。

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来制造密封装置。例如,密封装置可以编织在心轴上,其中心轴包括两个渐缩端部以形成图1中所示的渐缩近侧和远侧区段形状。或者,密封装置编织在管状心轴上并且置放标记带在近端和远端上形成渐缩形状。请注意,如前所述,术语渐缩是指涉及特定方向的直径减小。出于图1的目的,所示的特定形状是圆锥形的渐缩,但是如将要描述的其他渐缩形状也是可能的。

图1示出了具有圆锥形渐缩近侧132a和远侧132b截面形状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可采取各种形状,包括各种近侧和远侧区段形状。在一个示例中,密封装置的近侧区段138a具有圆锥形状,而密封装置的远侧区段138b可以具有圆形形状——如图8所示。这种形状可以例如通过利用具有圆形末端区段的心轴来实现,其中远侧区段编织在圆形末端区段上。或者,密封装置的近端可以具有圆形形状,而密封装置的远端具有渐缩形状。或者,密封装置的近端和远端都可以具有圆形形状。这种形状可以通过利用具有两个圆端区段的心轴来形成密封装置。

图10-19中所示和以下描述的以下实施方案在治疗动脉瘤(包括分叉动脉瘤)中具有特别的用途。分叉动脉瘤发生在血管分叉区域。血管分叉是高血流的区域,并且在分叉区域中施加在血管壁上的大量压力可导致动脉瘤的形成。分叉动脉瘤代表了神经血管系统中绝大多数的动脉瘤,如果这些动脉瘤破裂,可能会导致中风等并发症。分叉动脉瘤可能难以治疗,因为血管分叉区域的几何形状使得支架或其他装置的放置变得困难,因为分叉区域跨越多个血管。通常,两个支架相互交叉放置,以覆盖分叉处的两个分支,这一过程称为y-支架术的过程。动脉瘤本身可以填充栓塞线圈,多个支架保留栓塞线圈。或者,可以将两个分流支架放置在一起以限制血流到动脉瘤。由于与放置多个支架相关的时间和费用,双支架手术具有挑战性并且成本高。液体栓塞通常不能用于治疗分叉动脉瘤,因为在凝固之前或甚至在凝固之后液体栓塞迁移的高风险,其中液体栓塞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以下实施例针对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可以置放在分叉动脉瘤内或抵靠分叉动脉瘤的颈部,从而便于使用液体栓塞。

图10中示出了分叉动脉瘤204。如图所示,分叉动脉瘤204发生在血管分叉处,其中母血管206分支成血管208,209。

图11示出了在密封装置/系统中使用的封堵器210,其中密封系统在治疗分叉动脉瘤方面特别有益。在一个实施例中,封堵器210由多个金属编织线形成。导线可以由镍钛合金,不锈钢和/或钴铬合金制成。镍钛诺是一种特别优选的材料,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形状记忆性能。不透射线的线(例如,钽,铂,钯和/或金)也可以结合到编织线网中以辅助可视性。封堵器210具有热定形形状,其中包括封堵器210的导线被热定形成特定的膨胀形状,使得封堵器在从导管递送时采取膨胀形状。因此,封堵器可以被认为是可膨胀的结构。封堵器210包括由带216分开的远侧部分212和近侧部分214。带置放在编织物上方并用于在封堵器中形成收缩部分,从而限定远侧部分212和近侧部分214。可以由金属(例如,镍钛诺或不锈钢)管或卷曲构成。或者,可以使用不透射线的标记带(例如钽,铂,钯,金)来辅助可视化。远侧线圈218连接到封堵器的末端。线圈218优选地具有形状记忆盘绕形状,其构造成使得当线圈218接触容器壁时,所述线圈218将向内卷曲而不是粘附到壁上。在一个示例中,线圈218由镍钛诺或诸如铂的不透射线材料制成。当将封堵器210放入动脉瘤中时,线圈218是接触动脉瘤圆顶的第一个目标。线圈218接触动脉瘤的圆顶并且用作基部结构,其中封堵器210的其余部分在其下面打开。封堵器210的近侧部分连接到推进器230。推进器管是管状的并且包含开放的内腔。

张力线222沿着封堵器210的长度延伸,如图12所示。张力线222的远端连接到远侧线圈218。在一个实施例中,线圈218的内表面包含远侧的螺纹接口。线222的末端可以通过机械旋转拧入。这种机械连接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张力线222的远端可以包含公螺纹,并且线圈218的内腔的一部分可以包含对应的螺母。或者,线圈218放置在配合结构上,并且配合结构包含螺纹接口以配合张力线218的远端上的相应接口。其他实施例可以摒弃远侧线圈218,而是仅包括接口结构,例如盖子,张力线可以机械连接到(例如,通过上面讨论的公/母螺纹旋转概念)。张力线222跨越推进器230的长度。推进器230是管并且包含跨越推进器长度的开口腔,其容纳张力线222,如图13-15所示。张力线222和推进器230由使用者从系统的近端单独控制和操纵;张力线222的近端位于推进器230的近端之外,使得张力线和推进器被独立地推/拉。推动或拉动推进器将推动或拉动整个系统,现在将描述推拉张力线操纵封堵器210的形状的方式。张力线222的远侧部分连接到线圈218,但这是连接到任何东西的张力线222的唯一部分。因此,推动张力线222将在线圈218上施加力,从而推动线圈和附接的封堵器210,从而拉长封堵器210,使其呈现图12所示的形状。拉动张力线222将在线圈219上施加回缩力,从而拉回线圈和附接的封堵器210,使得封堵器210呈现图11中所示的压缩形状。由于张力线222可用于操纵和控制可膨胀的封堵器210的形状,因此线222可被认为是可膨胀结构控制器/控制机构。封堵器210可以包括折叠层,其中当张力线被回缩或拉动时,封堵器210收缩,层彼此折叠。折叠的层将允许在封堵器上使用大量材料,但是在压缩时封堵器采取较小的轮廓,从而允许封堵器的压缩和细长形状之间的显著差异。

图13示出了在通过较大的递送导管232递送期间的密封系统,包括封堵器210。在一个示例中,递送导管232是6或7法国的引导或进入导管,推进器230是2-3法国尺寸——这将代表相对较大的系统,因为栓塞装置通常通过2或3个法国尺寸的微导管递送。在另一个例子中,递送导管232是2或3个法国尺寸的微导管,并且推进器是1-2法国尺寸以容纳在微导管内。封堵器210套在递送导管232内,并通过递送导管232导航或推动到治疗部位。由于递送导管232提供的约束力,封堵器210在置放在递送导管内时呈现细长构型,如图13所示。使用者推动推进器230以通过递送导管232导航密封系统。当在递送期间推动推进器230时,张力线222也可以单独地推动推进器230,以通过最小化在递送期间接触递送导管232内壁的封堵器210的部分来保持封堵器上的张力并且易于递送,从而最小化摩擦。在推进器230和封堵器210之间存在可分离的连接件226,其可以被分离以将封堵器从推进器切断,这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元件224表示将张力线222连接到远侧线圈218的附接机构。

图14-15示出了在被推出递送导管232之后的封堵器210。由于被赋予封堵器的增大的热定形形状,封堵器210在从递送导管232释放之后将采取膨胀构型。在图14中,拉动张力线222以使封堵器210的形状收缩,从而使封堵器能够采取纵向收缩的径向膨胀形状。将封堵器210递送到目标治疗部位,然后拉动张力线222以使封堵器210的形状收缩,以适合治疗区域的形状。当针对治疗区域适当地构造封堵器222的形状时,张力线222被撤回——在张力线是机械螺纹连接的实施例中,张力线可以简单地拧开然后从推进器管230中拉出——如优选地,可以推/拉张力线,使得封堵器210的近侧部分224尽可能宽,以与动脉瘤236的底部部分相符,同时仍然适合所述动脉瘤。由于封堵器近侧部分224通常邻接或靠近动脉瘤颈部,因此它应尽可能宽以防止栓塞迁移通过该层。

一旦线被抽出,推进器管230可用于递送另外的栓塞剂,包括液体栓塞剂和/或包括栓塞线圈或网状的其他试剂。在图17中,推进器管230用于递送液体栓塞234。在栓塞递送之前从推进器230移除张力线222是有益的,以便最大化用于栓塞递送的管腔空间,然而,如果张力线222足够窄那么在栓塞递送之前可能没有必要移除张力线222。液体栓塞被递送到目标治疗部位。以液体形式递送的液体栓塞将容易地穿过封堵器210的孔。封堵器210的孔还将允许dmso扩散出封堵器,因为dmso在递送后从液体栓塞扩散。当血液由于液体栓塞的递送而移位时,多孔网状封堵器210还将允许血液流过。当液体栓塞暴露于血液时,栓塞开始沉淀。随着栓塞沉淀,它变得更粘稠并且不再能够穿过封堵器210的孔;栓塞然后凝固并封堵目标空间。因此,栓塞包含在动脉瘤/治疗部位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封堵器210包括聚合物涂层以进一步有助于栓塞保持;聚合物涂层会增加封堵器210的厚度并减小孔径,因此在栓塞保持方面提供一些额外的优点。聚合物涂层可以施加在沿着封堵器210选择性的位置,使得仍然存在多孔开口以允许血液和dmso通过封堵器210扩散。在一个实施例中,近侧区段214的网孔的孔隙小于远侧区段212的网孔;这可以通过利用近侧区段214上的较小孔来实现,这将确保液体栓塞不太可能穿过近侧区段214并渗透到动脉瘤之外。在一个实施例中,聚合物涂层可以仅沿近侧区段网214使用,以降低该区域的孔隙率,以帮助防止栓塞通过该区域。在一个实例中,网孔尺寸被构造成使得它们为约50-1000微米,在一个实例中为约75-500,在一个实例中为约100-250微米,在一个实例中为约100-150微米。

在液体栓塞234被递送并沉淀之后,推动管230被抽出。在推进器230和封堵器210之间存在分离接头226,其可被切断以将所述推进器与所述封堵器分离。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分离系统,例如机械,热或电解系统。us8182506,us20060200192,us20100268204,us20110301686,us20150289879,us20151073772,us20150173773,其全部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公开了可以与本概念一起使用的各种分离系统。分离接头226包括可分离的连杆,例如可分离的系绳或可降解的物质,其热,机械或电解降解以实现封堵器的分离。在一个示例中,用户将激活用户界面(即按钮)以降解分离接合部的一部分以实现推进器230和封堵器210之间的分离。

图18-19示出了分叉动脉瘤236内的治疗过程。密封系统通过血管238递送到分叉动脉瘤236。由于封堵器210的可操纵形状,封堵器物理地位于血管内并随后防止递送的栓塞渗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封堵器210的远侧部分212位于动脉瘤内,并且封堵器210的近侧区段214位于动脉瘤之外,近侧区段214本质上将像颈部密封件一样确保栓塞不会脱离动脉瘤的颈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封堵器210完全位于动脉瘤外部,而封堵器的作用类似于颈部密封或与动脉瘤颈部齐平的钩子,并防止栓塞迁移。

动静脉畸形(avm)是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形成的异常连接。动脉从心脏向身体的各个部位提供富含氧气的血液,而静脉则将缺氧的血液输送到心脏。毛细血管通常连接动脉和静脉。avm通常形成一个缠绕的连接体,绕过正常的毛细管系统。畸形血管的血管异常通常被称为病灶。avm可以在许多地方形成但通常形成在大脑,并且存在可能导致中风的出血风险。avm与毛细血管一样,包含动脉侧(连接动脉)和静脉侧(连接静脉)。

图20示出了正常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交叉点,其包括动脉310,静脉312和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毛细管314。图21显示了avm316,其是绕过正常毛细结构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异常连接。avm是不自然的连接结构,干扰正常的循环模式,将血液从毛细血管中吸走。随着时间的推移,avm会出血,导致各种并发症。请注意,avm可以采取具有许多不同连接的极其曲折的形状,为了便于说明,显示了相对“简单”的avm形状。

请注意,动脉中的血液将沿avm/毛细管的方向流动,而静脉中的血液将携带血液远离avm/毛细血管。因此,在图20-22中,血液通常从左向右流动——从动脉到静脉,如图21-24中的箭头317所示。

avm可以发生在整个身体的各个位置,包括神经血管和脑中。神经血管avm尤其成问题并且可能导破裂致中风。治疗avm的一些治疗方法涉及用液体栓塞封堵avm,以便血流绕过avm并恢复正常循环。在典型的过程中,连接到液体栓塞的微导管通过动脉脉管系统追踪到靠近病灶的avm的动脉侧。然后通过微导管注入液体栓塞并进入avm。液体栓塞硬化或凝固,阻止血液通过avm并恢复流向毛细血管和正常循环。

传统的液体栓塞递送方法的一个问题是可以递送过多的液体栓塞并且一些栓塞可以迁移出avm,或者栓塞可以在硬化之前迁移并通过avm迁移并进入静脉系统。在avm位于神经血管系统并且液体栓塞用于治疗avm的情况下,神经血管静脉路径进入肺系统——因此静脉系统中的栓塞可能最终进入肺部,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栓塞在静脉血流路径中凝固也可以关闭血液的自然流出,这可能导致avm破裂。典型的手术包括通过股动脉通过动脉脉管系统并使用导丝和在导丝上跟踪的引导或进入导管进入包含avm的脉管系统的部分。然后将较小的微导管跟踪到实际治疗部位。微导管的近侧部分连接到含有液体栓塞的注射器,液体栓塞通过微导管递送到avm中。图22显示了这种传统的递送方法,其中微导管318穿过avm316的动脉侧310。微导管318放置在avm的病灶中/附近,液体栓塞320被递送到avm中。由于液体栓塞是从avm的动脉侧传递的,栓塞是沿血流方向传递的(见图22中的箭头317),这使得栓塞更可能随血流方向被推出avm并进入静脉系统。

处理本发明所考虑的栓塞迁移问题的一种方法涉及从avm316的静脉侧312递送栓塞,如图23所示——而不是图22中示出的典型的从动脉侧310递送栓塞的过程。股静脉或颈静脉用于进入静脉脉管系统,并且导丝和引导导管通过静脉系统被追踪到avm316附近的位置。通过引导或进入导管追踪微导管318到avm316的静脉侧312。然后将液体栓塞物320从连接到微导管318的注射器通过微导管腔并递送到avm316中。由于递送来自avm316的静脉侧312,微导管放置和液体栓塞递送将逆着血流,其中动脉至静脉血流由图23中的箭头317指示。由于液体栓塞320逆着血流被递送,因为液体栓塞比血液更粘稠,液体栓塞不会通过avm渗入动脉系统。与血液相比,液体栓塞的相对高的粘度使得即使在液体栓塞逆着原生血流的情况下也不太可能发生栓塞回流或回流,然而,微导管包括捕获或护套结构322以捕获发生回流的任何栓塞。

处理本发明中考虑的栓塞迁移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涉及从avm的动脉侧310递送栓塞,但是在avm的静脉侧放置捕获物或护套以捕获任何迁移的栓塞——如图24所示。这将涉及使用两个微导管——用于递送液体栓塞的第一微导管319a被递送到avm316的动脉侧310,而具有锁扣322的第二微导管319b被递送到静脉侧312。avm316液体栓塞通过置放在avm的动脉侧的微导管319a注入,如箭头317所示在血流方向上——这类似于传统的递送程序。然而,与典型的递送过程不同,微导管319b和捕获器/护套322放置在avm的静脉侧并且将捕获任何迁移的栓塞。在一个实例中,血管通路是通过股动脉和微导管319a通过引导或进入导管追踪到avm316的动脉侧310。微导管319b的血管通路是通过股动脉或颈静脉取得,其中微导管319b是通过导管或进入导管追踪到avm316的静脉侧312。

处理栓塞迁移问题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概念上类似于图24的实施例,除了微导管319a和319b都将递送液体栓塞。微导管319a和319b都连接到含有液体栓塞的注射器,并且栓塞将通过两个微导管从avm316的相对侧递送到avm316中。在该实施例中,不是依赖于从一侧的栓塞封堵。avm将从两侧被封堵,这将提供确保成功封堵avm的一些优点。微导管319b上的捕获或护套结构322的存在将确保可能从avm316迁移到静脉系统中的任何栓塞将被护套322捕获。

图23示出了具有锁扣或护套322的微导管318。微导管具有用于注射/递送栓塞材料的内腔。微导管内腔可以容纳导丝,该导丝允许微导管的导航和引导,使得微导管可以在导丝上并且通过引导或进入导管被追踪。在一个实施例中,锁扣或护套322包括金属丝网。网状物可以包括镍钛诺线,编织在一起以形成护套——镍钛诺是具有特别好的形状记忆保持特性的材料。或者,不透射线(即金,铂,钽,钯)线可以与网状物中的镍钛诺线一起加入,以有助于可视化。护套322还可包括各种材料,例如钴-铬,不锈钢,聚合物。护套322优选地由生物相容性材料构成,因为护套将置放在脉管系统内。网状物优选具有较小的孔;孔径应足够大,以允许相对无阻碍的血液和dmso流动,但小到足以防止更重和更粘稠的栓塞物质通过——特别是当液体栓塞开始变得更厚并且在暴露于血液后凝固时。在一些实例中,孔径可为约50-1000微米,约75-500微米,约100-250微米或约100-150微米。护套可以被认为是用于捕获栓塞材料的紧密编织网/编织篮。护套将在液体栓塞剂沉淀时捕获液体栓塞剂,同时允许流动的血液仍然通过护套,直到avm完全封堵——一旦avm完全封堵,由于凝固栓塞的封堵效应将导致通过avm的血流量极少或没有。在一个示例中,使用者将注射液体栓塞,直到栓塞填充通过动脉侧的avm病灶以穿透动脉供给器血管以切断进入avm的血流,从而消除进入avm的任何血流路径。一旦avm完全封堵,avm破裂的风险很低,因为不再有任何血液流入avm。另外,一旦液体栓塞沉淀或凝固,栓塞应保持在原位,因为它将是封堵avm的均匀凝固块。

图25-27示出了微导管318和锁扣/护套322a-322c,其中护套具有许多不同的形状——护套可呈现多种形状,包括如图中所示的抛物线形,线形,圆锥形轮廓。形状可以采取类似于卫星天线(抛物面)或噪声投射扩音器(线性/锥形外形)的形状。请注意,示出了护套的侧面轮廓,并且护套围绕导管的远侧部分,因此护套围绕导管径向置放。图25示出了截头圆锥形护套形状322a,其中护套的远侧部分像锥形底座一样径向向外膨胀,类似于扩音器。在图26中,护套322b具有更细长的形状,其中护套的近侧部分向外逐渐变细,并且护套的远侧区段具有相对一致的形状和/或直径。在图27中,护套322c采取更接近喇叭的形状。护套可以具有一层或多层——例如,网格可以折叠回自身,或者折叠在自身下面,以创建多层网格。或者,多个网格可以重叠并连接在一起以创建多层网格。护套可以位于围绕导管的远侧尖端,或者围绕远侧尖端稍微靠近一点的位置——但是仍然应该朝向导管的远侧区域。护套的远端可以与导管的远侧末端齐平,位于越过导管的远侧末端,或者位于导管远侧末端的近侧。请注意,为了说明方便,示出并描述了护套形状,但实际上可以将许多不同的形状用于护套322。

如前所述,微导管318通过较大的进入或引导导管递送。较大的进入/引导导管将提供约束力以在递送期间使护套收缩。当微导管318从递送导管中释放时,护套将采取其自然的展开形状。优选地,护套由具有良好形状记忆的材料构成,因此这种自然的展开形状设置在护套的形状记忆内。如上所述,镍钛诺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在一个实例中,网状护套322包括镍钛合金,其被加热成其膨胀形状。一旦护套322从较大的进入/引导导管中释放出来,由于所赋予的形状记忆,护套将自然地采取其膨胀的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处于递送和膨胀状态的护套构造是类似的——即,在微导管318和护套322容纳在较大的引导导管内的递送状态下,护套简单地采取压缩位置,在该位置将其压在微导管上。一旦所述护套322不受引导/进入导管的约束,护套322就会向外膨胀。

在图28-30所示的替代实施例中,护套322采取第一倒置构型,同时套在较大的进入/引导导管334中,并且在从所述进入/引导导管334释放后采取第二展开位置。图28示出了微导管318,在较大的进入/引导导管334内具有连接到所述微导管318的远侧部分的护套322。护套322在位置336处连接到微导管318。护套322的部分338表示当所述护套完全展开并且没有较大的引导导管334时,护套322的远侧部分——如图30所示。当微导管318容纳在引导导管334内时,护套322的区段338向后折叠并相对于部分3区段位于近侧,其中护套322在此处连接到微导管318上。图29示出了中间位置,其中微导管318的一部分离开引导导管334,但护套仍处于倒置状态,由于微导管318没有前进到护套本身离开较大的引导导管334的点,微导管318将被预加载在引导导管334内,因此护套采取倒置构型,或者使用者可以通过引导导管334负载微导管318,但是用户将确保在放置期间倒置该护套。

在一个实施例中,护套322不能从微导管318上分离。在该实施例中,液体栓塞将被递送(如图23所示)。在栓塞通过微导管318递送并凝固,并且任何回流的栓塞被护套322捕获后,撤回具有整体护套322的微导管318。然而,通常优选具有可分离的护套,因此使用者可以选择将护套322留在适当位置以抓住将来可能移动的任何栓塞——或者解决存在的护套中的栓塞使得难以收回护套322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护套322可从微导管318上分离。如果分离,护套将作为植入物保留在脉管系统中,并且导管将被抽出。然而,使用者可以决定不拆除护套——例如,如果确信栓塞已经凝固并且不会通过静脉系统迁移,或者没有已经回流的栓塞并且护套相对没有栓塞。栓塞将通过微导管318递送,并且任何迁移或回流的栓塞将被捕获在护套322中。使用者可以分离护套322并回撤微导管318——在任何另外的栓塞迁移或回流的情况下将护套留在适当的位置。因此,护套322将保持为永久性植入物。或者,使用者可以决定不拆下护套322,而是将微导管318与连接的护套322一起缩回。在一个例子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导管334缩回微导管318和护套322;在另一个例子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引导导管334缩回一部分微导管318,但是留下引导导管远侧的护套322并以这种方式使系统缩回通过脉管系统。护套322优选地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例如前面讨论的镍钛诺线,因为如果分离,护套将成为植入物。然而,护套也可以分离并随后取回。

图31示出了微导管318,护套322和用于将护套322与微导管318分离的分离系统。护套322优选地设置在微导管318的远侧尖端附近。如前所述,护套322的远侧部分可以与微导管318的远侧尖端齐平,位于越过微导管318的远侧尖端,或者位于微导管318远侧尖端的近侧。电解分离系统如图31所示。微导管318包括金属线圈332,其位于微导管的外径周围或置于微导管318管壁内。金属线圈可以由许多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线圈用于为导管提供结构强度,并且还将通过线圈传送电流。电压源330置放在系统的近侧并提供正电流源,在一个示例中,电压源是dc电源。粘性垫可以粘在患者身上,因此患者本人(通过血流)是接地的。导管金属线圈332在金属(即不锈钢)标记管插入件326中终止,该标记管插入件326连接到线圈332。护套322连接到熔合接头324,熔接接头324可以是聚合物或金属元件。熔接接头将护套322连接到微导管318并且可以在护套322上卷曲。标记管插入件326包含小的激光切割凹槽328,该凹槽在插入件中提供变薄的弱化区域,这加速了护套322从微导管318的电解分离。一旦分离序列开始,凹槽328的任何远侧都应脱落并与护套322一起保留在血流中。当来自电源的电流通过线圈332,通过标记管插入件326,通过患者血流,其中患者的血液提供用于电解分离的电离流体介质时,发生电解分离。当分离序列开始时,微导管318和护套322已经在血管中,因此它们已经暴露于血液中。用户将与电压源330交互——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存在按钮或一些用户界面以在需要时分离护套322。

替代实施例可以利用其他分离系统——包括机械,热或其他电解概念。例如,可以使用机械系统,其中螺钉可以旋转,这将松开远侧护套连接以实现护套分离。或者,可以使用热分离系统,其中导管结构线圈332连接到位于系绳上方的加热器线圈,并且加热器线圈在加热时切断系绳以分离护套。或者,可以使用热分离系统,其中粘合剂被加热并熔化以实现护套的分离。或者,结构线圈332可以连接到胶囊元件,并且胶囊元件本身将在所述胶囊内包含可分离的系绳或可电解降解的连杆以分离护套。us8182506,us20060200192,us20100268204,us20110301686,us20150289879,us20151073772,us20150173773,其全部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它们公开了可以与本概念一起使用的各种分离系统。不同的实施例还可以利用具有正和负端子的近侧电池,以及从电池到屏蔽322到可降解连杆的导管结构线圈或导线,其中可降解连杆的降解使护套322分离。

请注意,图1-31中所示和本文提供的各种实施方案讨论了用于防止液体栓塞通过的各种装置,系统和方法,其中液体栓塞用于脉管系统中的治疗效果——包括用于治疗动脉瘤和avm的。所提出的所有实施例都利用导管来递送液体栓塞,导管(例如图1的微导管130,图11-19的推进器230,图23的微导管318)可被认为是液体栓塞递送导管或液体栓塞递送介质媒介。

请注意,所提供的任何测量,材料,附图旨在提供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说明性示例,并不意味着将实施例明确地限制为字面上示出和/或叙述的内容。尽管这些实施方案主要用于液体栓塞并且当与液体栓塞一起使用时提供特别的优点以防止液体栓塞迁移,但是也可以使用另外的栓塞剂,例如栓塞线圈和栓塞网,其中所述装置将有助于防止栓塞剂迁移。

尽管已经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和应用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或超出保护范围的条件下,还可以对本文所阐述的发明进行修改和变化。因此,应当理解的是,所示出和描述的实施例仅是作为示例,以便于理解本发明,而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之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