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壳聚糖的鼻腔润湿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14615发布日期:2018-11-02 22:31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卫生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壳聚糖的鼻腔润湿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工业生产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是造成严重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目前,大气污染较为直观的体现就是雾霾天气,曾经陌生的词汇成了今天大气污染的代名词。雾霾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雾霾最严重的地区是城市。工厂排放的大量污染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当空气不流动或者流动不畅以及空气的湿度过低时,极易形成雾霾。

雾霾对健康影响的焦点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在呼吸过程中能深入到细胞而长期存在人体中。被吸入人体后,约有5%的pm2.5吸附在肺壁上,并能渗透到肺部组织的深处引起肺炎、哮喘、肺气肿和肺癌,导致心肺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因此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由于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的联合作用,还会使空气污染的危害进一步加剧,使得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心肺病死亡人数增加。

正常情况下,人的鼻腔黏膜时时都在分泌黏液,以湿润鼻腔膜,湿润吸进的空气,并粘住由空气中吸入的粉尘、微尘和微生物,但由于大气污染过于严重,人体鼻腔分泌的粘液已不足以保障粘住所有的有害物质。

现有的防pm2.5的技术产品多为外带的过滤设备,如中国专利文件cn105396233a(申请号:201510723355.8)公开了一种防pm2.5细颗粒物鼻腔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文件cn104687516a(申请号:201410199578.4)公开了一种防pm2.5口罩。

上述公开的专利文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所述产品均为外带设备,需随身携带,多有不便。

(2)所述产品均需面部佩戴,透气性差,长时间佩戴可能会有压迫感。

(3)不能起到润湿鼻腔,辅助提高鼻腔自身抵御外界污染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采用壳聚糖、王浆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及部分保湿和抑菌的生物活性物质配制成一种鼻腔润湿剂,可以有效捕捉空气中的颗粒物,抵制细菌等微生物入侵呼吸系统,并可以长时间的保持鼻腔润湿,辅助提高鼻腔自身抵御外界污染的能力,从而维护人体的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鼻腔润湿的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壳聚糖1-5份、润湿剂1-13份、王浆酸1-1.5份、溶菌酶0.1-1份、功能性保护剂0.1-1份、防腐剂0.1-2份、抗氧化剂0.1-1份。

优选的,上述鼻腔润湿的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壳聚糖1-3份、润湿剂1-7份、王浆酸1-1.25份、溶菌酶0.1-0.5份、功能性保护剂0.1-0.5份、防腐剂0.1-1份、抗氧化剂0.1-0.5份。

优选的,上述鼻腔润湿的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壳聚糖3-5份、润湿剂7-13份、王浆酸1.25-1.5份、溶菌酶0.5-1份、功能性保护剂0.5-1份、防腐剂1-2份、抗氧化剂0.5-1份。

优选的,所述润湿剂为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黄原胶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功能性保护剂为海藻糖、甘露醇和乳糖。

优选的,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茶多酚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了上述的用于鼻腔润湿的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a)依次称取壳聚糖、功能性保护剂、王浆酸、防腐剂均匀溶解于水中,得溶液ⅰ;

b)称取润湿剂均匀溶解于上述溶液ⅰ中,形成粘稠状透明溶液ⅱ;

c)将上述溶液ⅱ加热至110-121℃,保温15-25分钟;再降温至30-35℃,得溶液ⅲ;

d)依次称取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解于水中,形成透明状溶液ⅳ;

e)将上述溶液ⅳ在无菌环境下采用膜分离过滤的技术进行灭菌,得溶液ⅴ;

f)将上述溶液ⅲ和溶液ⅴ在无菌环境混匀,即得鼻腔润湿剂。

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了任一上述的组合物制备的鼻腔润湿制剂,所述鼻腔润湿制剂的剂型为滴鼻剂、喷雾剂或凝胶剂。

本发明目的之四是提供了上述的组合物在防pm2.5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组合物润湿效果良好,能使鼻腔润湿时间持续3-5小时。

(2)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吸附有害固体颗粒物能力强,能够吸附70%以上的污染物。同时解决了佩戴口罩等面部防护工具带来的不便。

(3)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所含抑菌成分为生物发酵产品,与人体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安全无刺激。

(4)本发明所述组合物作为一个组合的整体,不仅使得相应成分发挥作用,而且个组分作用协同增效或互补增效(例如:王浆酸与溶菌酶),使得所述组合物具备良好的使用效果。

(5)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防护效果好、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鼻腔润湿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吸附剂1-5份、润湿剂1-13份、抑菌剂0.1-2.5份、功能性保护剂0.1-1份、防腐剂0.1-2份、抗氧化剂0.1-1份。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吸附剂为壳聚糖。所述壳聚糖是高效的螯合物介质,能够吸附许多重金属离子及小颗粒的固体颗粒,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润湿剂为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黄原胶。所述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具有高度的吸水性,透明质分子能携带500倍以上的水分,为当今所公认的最佳保湿成分。所述聚谷氨酸是一种水溶性好,可生物降解,不含毒性,使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得的生物高分子,易交联形成拥有卓越性能的水凝胶。所述黄原胶是目前国际上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于一体,性能最优越的生物胶。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抑菌剂为王浆酸、溶菌酶。所述王浆酸是蜂王浆中分离出一种有机酸,是蜂王浆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有机酸,性质比较稳定,有很好的杀菌、抑菌作用和抗癌、抗放射的功能。所述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是人体鼻腔分泌物的主要成分之一,抑菌效果显著。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功能性保护剂为海藻糖。所述海藻糖能有效地保护表皮细胞膜结构,活化细胞,能够保护鼻腔细胞在高温、高寒、干燥的条件下能正常存活。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所述苯甲酸钠易穿透细胞膜进入微生物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防腐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所述超氧化物歧化酶为自由基清除剂,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细胞毒性,可使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引起炎症、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可能促使机体衰老。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鼻腔润湿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壳聚糖1-5份、透明质酸钠1-3份、聚谷氨酸2-6份、黄原胶1-4份、王浆酸1-1.5份、溶菌酶0.1-1份、海藻糖0.1-1份、苯甲酸钠0.1-2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1-1份。

根据本发明,上述鼻腔润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1)依次称取壳聚糖、海藻糖、王浆酸、苯甲酸钠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2)依次称取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黄原胶于上述(1)液体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5-1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粘稠状透明液体。

(3)将上述(2)中液体加热至110-121℃,保温15-25分钟。后降温至30-35℃。

(4)依次称取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5)将上述(4)中液体在无菌环境下采用膜分离过滤的技术进行灭菌。

(6)将上述(3)(5)液体无菌环境中混匀制成鼻腔润湿剂。

此外,由上述组合物制备得到的鼻腔润湿制剂,所述制剂为滴鼻剂、喷雾剂、凝胶剂,优选的为滴鼻剂。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其中,各实施例使用的溶菌酶cas编号:12650-88-3,酶活1.8万u/mg;

超氧化物歧化酶cas:9054-89-1,酶活:6000u/mg。

实施例1

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成:

壳聚糖1份、透明质酸钠1份、聚谷氨酸2份、黄原胶1份、王浆酸1份、溶菌酶0.1份、海藻糖0.1份、苯甲酸钠0.1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1份。

根据本发明,上述鼻腔润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1)依次称取壳聚糖、海藻糖、王浆酸、苯甲酸钠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2)依次称取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黄原胶于上述(1)液体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5-1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粘稠状透明液体。

(3)将上述(2)中液体加热至110-121℃,保温15-25分钟。后降温至30-35℃。

(4)依次称取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5)将上述(4)中液体在无菌环境下采用膜分离过滤的技术进行灭菌。

(6)将上述(3)(5)液体无菌环境中混匀制成鼻腔润湿剂(滴鼻剂)。

实施例2

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成:

壳聚糖3份、透明质酸钠1.5份、聚谷氨酸4份、黄原胶2份、王浆酸1.2份、溶菌酶0.5份、海藻糖0.5份、苯甲酸钠1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5份。

根据本发明,上述鼻腔润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1)依次称取壳聚糖、海藻糖、王浆酸、苯甲酸钠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2)依次称取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黄原胶于上述(1)液体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5-1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粘稠状透明液体。

(3)将上述(2)中液体加热至110-121℃,保温15-25分钟。后降温至30-35℃。

(4)依次称取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5)将上述(4)中液体在无菌环境下采用膜分离过滤的技术进行灭菌。

(6)将上述(3)(5)液体无菌环境中混匀制成鼻腔润湿剂(滴鼻剂)。

实施例3

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成:

壳聚糖4份、透明质酸钠2份、聚谷氨酸5份、黄原胶3份、王浆酸1.4份、溶菌酶0.8份、海藻糖0.8份、苯甲酸钠1.5份、超氧化物歧化酶0.8份。

根据本发明,上述鼻腔润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1)依次称取壳聚糖、海藻糖、王浆酸、苯甲酸钠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2)依次称取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黄原胶于上述(1)液体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5-1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粘稠状透明液体。

(3)将上述(2)中液体加热至110-121℃,保温15-25分钟。后降温至30-35℃。

(4)依次称取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5)将上述(4)中液体在无菌环境下采用膜分离过滤的技术进行灭菌。

(6)将上述(3)(5)液体无菌环境中混匀制成鼻腔润湿剂(滴鼻剂)。

实施例4

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成:

壳聚糖5份、透明质酸钠3份、聚谷氨酸6份、黄原胶4份、王浆酸1.5份、溶菌酶1份、海藻糖1份、苯甲酸钠2份、超氧化物歧化酶1份。

根据本发明,上述鼻腔润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1)依次称取壳聚糖、海藻糖、王浆酸、苯甲酸钠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2)依次称取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黄原胶于上述(1)液体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5-1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粘稠状透明液体。

(3)将上述(2)中液体加热至110-121℃,保温15-25分钟。后降温至30-35℃。

(4)依次称取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5)将上述(4)中液体在无菌环境下采用膜分离过滤的技术进行灭菌。

(6)将上述(3)(5)液体无菌环境中混匀制成鼻腔润湿剂(滴鼻剂)。

实施例5

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成:

壳聚糖5份、透明质酸钠3份、聚谷氨酸6份、黄原胶4份、王浆酸2.5份、海藻糖1份、苯甲酸钠2份、超氧化物歧化酶1份。

根据本发明,上述鼻腔润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1)依次称取壳聚糖、海藻糖、王浆酸、苯甲酸钠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2)依次称取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黄原胶于上述(1)液体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5-1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粘稠状透明液体。

(3)将上述(2)中液体加热至110-121℃,保温15-25分钟。后降温至30-35℃。

(4)依次称取超氧化物歧化酶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5)将上述(4)中液体在无菌环境下采用膜分离过滤的技术进行灭菌。

(6)将上述(3)(5)液体无菌环境中混匀制成鼻腔润湿剂(滴鼻剂)。

实施例6

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成:

壳聚糖5份、透明质酸钠3份、聚谷氨酸6份、黄原胶4份、溶菌酶2.5份、海藻糖1份、苯甲酸钠2份、超氧化物歧化酶1份。

根据本发明,上述鼻腔润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1)依次称取壳聚糖、海藻糖、苯甲酸钠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2)依次称取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黄原胶于上述(1)液体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5-1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粘稠状透明液体。

(3)将上述(2)中液体加热至110-121℃,保温15-25分钟。后降温至30-35℃。

(4)依次称取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于去离子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形成透明状液体。

(5)将上述(4)中液体在无菌环境下采用膜分离过滤的技术进行灭菌。

(6)将上述(3)(5)液体无菌环境中混匀制成鼻腔润湿剂(滴鼻剂)。

实施例7

设置6组实验,分别编号为1-6。每组20人,男女各10人,年龄段为20-65岁。实验者分别有不同程度的鼻腔干燥问题。

各组实验者试用本发明鼻腔润湿剂(即编号为1组试用实施例1配制的润湿剂,编号为2组试用实施例2配制的润湿剂,以此类推),每次滴入鼻腔0.2ml,并沿鼻腔内壁涂抹均匀。统计试用本发明鼻腔润湿剂3小时内鼻腔干燥问题是否得到缓解,是否影响正常呼吸,是否引起呼吸道疾病,使用10次后鼻腔干燥感是否减轻,同时统计是否有过敏现象。

设置6组实验,分别编号a、b、c、d、e、f,每组有20个人造硅胶鼻腔模型。

各组人造硅胶鼻腔模型内滴入本发明鼻腔润湿剂(即编号为a组试用实施例1配制的润湿剂,编号为b组试用实施例2配制的润湿剂,以此类推),每次滴入鼻腔0.2ml,并沿鼻腔内壁涂抹均匀。用pm2.5测试仪(xingyun,pc-3a型号)测试通过人造硅胶鼻腔模型前后的空气中pm2.5的含量(μg/m3),每组取其平均值。

实验结果详见下表:

表1:润湿效果实验

表2:吸附效果对比实验

附表:pm2.5空气质量标准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