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注射器组件的注射器塞子和柱塞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5687发布日期:2020-10-31 09:5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用于注射器组件的注射器塞子和柱塞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3月20日提交的题为“用于注射器组件的注射器塞子和柱塞杆装置”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645,35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与注射器一起使用的塞子组件,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与注射器一起使用的塞子和柱塞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注射器设计可以典型地被分类为两件式注射器或三件式注射器。典型的三件式注射器包括管状筒,该管状筒在一个端部处形成有进入开口,并且在相对的端部处形成有较小的排出开口。长形的柱塞杆的前导端部被接纳在筒的进入开口内,以便能够在筒内滑动。附接到柱塞杆的前导端部的是柔性的密封构件或塞子,该柔性的密封构件或塞子紧贴筒的内表面密封。针、带螺纹的构件或不带螺纹的构件通常附接到筒的排出开口。针可以用于穿透表面,而带螺纹的构件可以用于将注射器附接到另一医疗装置,例如导管。柔性塞子通常由弹性体材料制造,例如橡胶、或者交联弹性体或热塑性弹性体。

另一方面,两件式注射器包括呈刚性密封盘状件形式的“塞子”,该塞子也称为柱塞杆头部。它典型地由与柱塞杆的其余部分相同的刚性塑料制成。两件式注射器中的密封力来自于薄弹性筒,该薄弹性筒在刚性柱塞杆头部周围变形。

在使用期间,注射器的排出端部被最初放置成与流体接触。例如,注射器上的针可以插入到液体药物中。随着柱塞在筒内缩回(该过程被称为抽吸),筒的端部内形成了负压而将流体吸入到筒中。然后,注射器可以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推进筒内的柱塞将使流体被推出或挤出筒的排出端部外。

当前的两件式和三件式注射器设计遭受各种缺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高温高压灭菌器灭菌过程期间使用注射器。高压灭菌器典型用于对手术设备、实验室器械、药品和其他材料进行灭菌。它可以对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固体、液体、中空体和器械进行灭菌。高压灭菌室通过将医疗或实验室器械加热到沸点以上来对其进行灭菌。蒸汽是高压灭菌器的灭菌剂,这种灭菌剂典型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产生。

典型地,在高压灭菌器灭菌循环期间经受高温和高压的注射器设计使用硫化橡胶作为塞子基础材料。然而,在使用高压灭菌器灭菌过程的注射器塞子应用中使用硫化橡胶有几个明显的缺点。硫化橡胶的散装材料成本明显高于诸如热塑性弹性体之类的替代材料。此外,与可注射模制的热塑性弹性体相比,硫化橡胶无论在资本设备成本还是在生产劳动力方面制造成本更高。与热塑性弹性体相比,硫化橡胶还具有相对较高的化学浸出特性,该特性可对注射器中存储的药物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这些不利特性,医疗装置制造商已经开始在预填充的高压灭菌注射器中使用热塑性弹性体。但是,与硫化橡胶注射器相比,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对高温压缩永久变形特性的抵抗力明显较低。因此,由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注射器塞子被设计成具有相对较低的接触应力集中度,以便在高压灭菌器的高温下具有较低的屈服强度,这转化为可接受的流体密封稳固性能。

一些制造商还已经通过使用更复杂的多部分柱塞杆设计来部分地在塞子中使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以便减少柱塞杆向塞子的侧向载荷传递。这有效地减少了塞子应力引起的屈服和泄漏。然而,多部分注射器设计趋于增加制造成本和组装成本。此外,多部分柱塞杆设计在轴向方向和倾斜方向上都有较大量的机械间隙(backlash)或游隙。对于终端用户(临床医生)而言,这种间隙具有不太理想的输注位置控制(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热塑性弹性体一起使用的改进的注射器塞子和柱塞杆装置。该改进的装置被配置成更好地承受在高压灭菌器灭菌过程期间该装置所经历的高温,以便提高注射器密封性能的稳固性。该新的装置使得可以将压缩永久变形性能较低的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用于注射器塞子,同时仍然满足无菌、泄漏和注射器所需的其他性能要求。与传统的硫化橡胶注射器塞子相比,使用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用于注射器塞子将显著降低散装材料成本、制造成本以及注射器药物的可浸出毒质。

将热塑性弹性体结合到与高压灭菌注射器一起使用的注射器塞子中,可以降低塞子应力集中,以便降低材料屈服并增加密封压力。此外,柱塞杆的侧向载荷可以直接从柱塞杆传递给注射器筒,从而减少不对称塞子偏转引起的载荷/泄漏。

在高温高压灭菌器灭菌处理期间,可以减小塞子肋中的塞子密封应力集中以最小化塞子肋的局部屈服。这种应力集中的减小可以通过平衡塞子肋的接触面积与塞子的内部结构特征以及整个筒的干涉配合来实现。通过在输注期间使用流体压力与塞子圆锥内部支撑特征,可以提高流体密封的稳固性。这些支撑特征使塞子圆锥在注射器流体处于压力下时轻微地塌缩或略微地弯曲。圆锥弯曲导致塞子圆锥基部向塞子肋施加径向载荷,这增加了与注射器流体压力成比例的密封接触压力。

通过结合设计特征以限制柱塞杆和筒之间的角度未对准,还可以减少当柱塞杆受到侧向载荷时塞子的角度未对准。通过在柱塞杆和塞子之间结合角度屈曲的柱塞杆设计特征,可以进一步减少柱塞杆的角度未对准。角度屈曲特征允许柱塞杆与筒的角度未对准载荷在柱塞杆与塞子的界面处解耦或显著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注射器组件包括:基本上圆柱形的注射器筒,所述注射器筒包括流体分配端、开口端和与所述开口端相邻的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从注射器筒的内表面向内突出;塞子,所述塞子被配置成被接纳在注射器针筒的开口端内;以及柱塞杆,所述柱塞杆具有沿着纵向轴线从近端到远端延伸的柱塞杆体本体以及设置在其远端上的至少一个支撑盘。柱塞杆上的支撑盘被配置成当柱塞杆在注射器筒中未对准时支承抵靠注射器筒的突出部。注射器筒的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是连续的肋,其围绕注射器筒的内周表面延伸。所述至少一个支撑盘包括在柱塞杆上彼此间隔开的两个支撑盘,使得当柱塞杆在注射器筒中未对准时,第一支撑盘在第一承载点处支承抵靠突出部的近侧,第二支撑盘在第二承载点处支承抵靠突出部的远侧。柱塞杆还包括邻近所述支撑盘在柱塞杆本体中限定的凹槽,该凹槽由从柱塞杆本体的外表面延伸的两个突出构件限定。当柱塞杆在注射器筒中未对准时,第一突出构件在第一承载点处支承抵靠突出部的近侧,第二突出构件在第二承载点处支承抵靠突出部的远侧,支撑盘在第三承载点处支承抵靠注射器筒的内表面。柱塞杆还包括附接构件,该附接构件设置在远端上并且被配置成用于连接至塞子。支撑盘在近侧与附接构件间隔开。柱塞杆本体还包括刚性外部本体构件和设置在该刚性外部本体构件内的柔性内部本体构件。柔性内部本体构件被配置成当柱塞杆在注射器筒中未对准时屈曲。柱塞杆本体还包括被配置成用于与塞子连接的附接构件。附接构件设置在柔性内部本体构件的远端上。所述至少一个支撑盘包括在柱塞杆上彼此间隔开的两个支撑盘。柱塞杆还包括设置在支撑盘之间的柔性区域,该柔性区域被配置成当柱塞杆在注射器筒中未对准时屈曲。塞子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限定了开口后端、封闭前端以及用于接纳柱塞杆的远端的内腔。内腔的内表面限定有凹槽,该凹槽被配置成当柱塞杆在注射器筒内未对准时用作柱塞杆的承载点。塞子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限定了开口后端、封闭前端以及用于接纳柱塞杆的远端的内腔。内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限定有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被配置成接纳从柱塞杆本体的远端延伸的多个突出部。当柱塞杆在注射器筒中未对准时,柱塞杆本体上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在承载点处支承抵靠在塞子的内腔中的对应凹部。塞子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适用于在注射器筒内使用的柱塞杆附接的塞子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限定了开口后端、封闭前端以及限定在后端和前端之间限定的内腔,所述内腔限定了内部轮廓,所述内部轮廓包括从所述内腔的内表面向外延伸的凹部,所述凹部将所述内部轮廓的第一接触表面与所述内部轮廓的第二接触表面分开;第一肋,所述第一肋从主体部分的外表面延伸并围绕主体部分的外周延伸;和与第一肋间隔开的第二肋,第二肋从主体部分的外表面延伸并围绕主体部分的外周延伸。第一接触表面的宽度基本上等于第一肋的宽度,并且第二接触表面的宽度基本上等于第二肋的宽度。在内部轮廓中限定的凹部提供了所述主体部分的从内部轮廓到所述主体部分的外表面的减小的厚度。主体部分的封闭前端具有带尖端的圆锥形形状。在第一肋和第二肋之间的主体部分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凹槽。凹槽的宽度基本上等于凹部的宽度。在内腔的内部轮廓中限定了至少一个可塌缩的切口。可塌缩的切口容许塞子在压力下塌缩或弯曲。塞子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用于注射器组件的柱塞杆包括沿着纵向轴线从近端到远端延伸的柱塞杆本体以及设置在其远端上的至少两个支撑盘。柱塞杆上的支撑盘被配置成当柱塞杆在注射器筒中未对准时支承抵靠注射器筒上的突出部。附接构件设置在远端上并且被配置成用于附接至塞子。支撑盘在近侧与附接构件间隔开。柱塞杆还包括邻近支撑盘在柱塞杆本体中限定的凹槽。该凹槽由从柱塞杆本体的外表面延伸的两个突出构件限定。柱塞杆本体还包括刚性外部本体构件和设置在该刚性外部本体构件内的柔性内部本体构件。柔性内部本体构件被配置成当柱塞杆在注射器筒中未对准时屈曲。柱塞杆本体还包括被配置成用于与塞子连接的附接构件。附接构件设置在柔性内部本体构件的远端上。柱塞杆还包括设置在支撑盘之间的柔性区域,该柔性区域被配置成当柱塞杆在注射器筒中未对准时屈曲。

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特征和特性以及结构的相关元件的操作方法和功能还有部件的组合以及制造经济性,在参照附图考虑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时将变得更明显,所有这些都形成了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各图中类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对应的部件。然而,应当清楚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目的,并不意图作为本发明界限的定义。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和“该”包括复数所指对象,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规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塞子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塞子的侧视横截面图;

图3是柱塞杆、图1的塞子以及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注射器筒的侧视横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柱塞杆、塞子和注射器筒的侧视横截面图;和

图5是以屈曲位置示出的图4的柱塞杆、塞子和注射器筒的侧视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下文的描述目的,术语“上”、“下”、“右”、“左”、“竖直”、“水平”、“向上”、“向下”、“侧向”、“纵向”及其派生词应当涉及本发明在附图中的取向。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具有各种可替代的变型,除非另有明确规定。还应当理解的是,附图所示以及在下文说明书所描述的特定装置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本文公开的方面相关的特定尺寸及其它物理特性将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

参照图1和图2,塞子2的第一方面包括主体部分4,该主体部分限定了开口后端6和封闭前端8,所述开口后端6被配置成接纳柱塞杆,所述封闭前端形成了柔性顶部。在一个方面中,塞子2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还可以想到,塞子2由任何可替代的硬塑料或软塑料制成。主体部分4的封闭前端8包括基本上圆柱形的部分9、第一成角度部分10和第二成角度部分12,第一成角度部分和第二成角度部分都是单个圆锥形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朝着尖端14延伸,从而为封闭前端8提供了基本上圆锥形的外观。然而,该柔性顶部的这种形状不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因为该顶部也可以是平坦的。这种顶部不会提供屈曲顶部动作,在这种屈曲顶部动作中,塞子的柔性顶部向内屈曲并在径向方向上侧向扩展。如图1所示,至少凹凸部(dimple)16、18从封闭前端8的第一成角度部分10和第二成角度部分12的外表面延伸。凹凸部16、18被设计成阻止塞子2与注射器筒的前部分接触,以便在注射过程结束时防止倒流。尽管仅示出了一个凹坑16、18从第一成角度部分10和第二成角度部分12延伸,但是可以想到,可以在这些表面上设置附加特征,或者可以在这些表面上不设置凹凸部。

如图2所示,塞子2的主体部分4基本上是中空的,并且被设计成接纳柱塞杆的附接部分,如下所述。塞子2的主体部分4限定了内腔20,该内腔接纳柱塞杆的附接部分。内腔20被限定在主体部分4的后端6和封闭前端8之间。内腔20在主体部分4中限定了内部轮廓22。该内部轮廓22限定了凹部24,该凹部被配置成接纳柱塞杆的附接部分的一部分以将附接部分保持在内腔20内。凹部24被限定在主体部分4的圆柱形部分9中,并且从内腔20的内表面向外延伸并围绕内腔20的周向表面延伸。与主体部分4的其余部分的厚度相比,限定在内部轮廓22中的凹部24限定了主体部分4的从内部轮廓22到主体部分4的外表面的减小的厚度。凹部24被限定在内部轮廓22的第一接触表面25a和第二接触表面25b之间。圆柱形部分9的减小的厚度有助于减少传递给塞子肋接触表面的柱塞杆未对准载荷力。

内腔20的内部轮廓22还限定了在塞子2的前端8中的第一成角度部分26和第二成角度部分28,这两个部分对应于前端8的外表面的第一成角度部分10和第二成角度部分12。第一成角度部分26和第二成角度部分28都是单个圆锥形表面的一部分,它们为封闭前端8的内表面提供了基本上圆锥形的外观。邻近第一成角度部分26和第二成角度部分28,在内部轮廓22中限定了一对可塌缩的切口30、32。可塌缩的切口30、32是在主体部分4的内部轮廓22中限定的凹部或凹槽。可塌缩的切口30、32被设置来允许主体部分4的相邻部分在塞子处于流体压力下时径向向外弯曲,这导致前端8的柔性顶部沿着向后方向轴向向内弯曲。主体部分4的径向向外弯曲的部分有助于保持主体部分4的外表面与注射器筒(塞子2正在该注射器筒中移动)的内表面接触,以改善塞子2和注射器筒之间的干涉配合,使得塞子2和注射器筒之间的密封接触压力与作用在塞2上的注射器流体压力成比例。

参照图1和图2,主体部分4的圆柱形部分9的外表面包括邻近后端6设置的第一肋34和邻近主体部分4的前端8设置的第二肋36。在一个方面中,肋34、36围绕圆柱形部分9的整个周向外表面延伸。在另一方面中,肋34、36围绕圆柱形部分9的周向外表面分段地设置。肋34、36从圆柱形部分9的外表面向外延伸,以用作抵靠注射器筒体的内表面的支承点。第一肋34在圆柱形部分9上与第二肋36间隔开。如图2所示,第一肋34的宽度基本上等于内部轮廓22的第一接触表面25a的宽度。第二肋36的宽度基本上等于内部轮廓22的第二接触表面25b的宽度。由于肋34、36的宽度基本上等于内部轮廓22的接触表面25a,25b的宽度,所以实现了肋34、36在注射器筒的内表面上的平衡支撑。该特征有助于减小塞子2内的塞子密封应力集中。该应力集中的减小因而降低了高温高压灭菌器灭菌处理期间塞子肋的局部屈服。材料屈服的降低转化为塞子2的增加的被动密封稳固性能。圆柱形部分9的第一肋34和第二肋36在主体部分4的外表面上形成凹槽38。凹槽38的宽度基本上等于在内部轮廓22中限定的凹部24的宽度。凹槽38的表面不与注射器筒的内表面接触。

参照图3,示出了塞子2与柱塞杆40和注射器筒42一起使用以形成注射器组件44。塞子2和柱塞杆40适用于与注射器筒42一起使用。注射器筒42由医用级塑料或玻璃制成。柱塞杆40由医用级塑料制成。注射器筒42为基本上圆柱形的,并且从开口近端46延伸到分配远端(未示出),在注射器组件44使用期间,流体从该分配远端排出。分配远端包括出口和/或用于连接到单独的医疗装置(例如导管)的机构(例如鲁尔接头)。开口近端46被配置成接纳塞子2和柱塞杆40。围绕开口近端46的周向表面设置有凸缘48。至少一个突出部50从注射器筒42的内表面52向内突出。在一个方面中,突出部50围绕注射器筒体42的内表面52的整个周向表面延伸。在另一方面中,突出部50被设置为围绕内表面52的周向表面延伸的多个段。突出部50设置成与注射器筒42的开口近端46相邻。也可以想到,可以在突出部50的远侧位置处在注射器筒42上设置另外的突出部。

柱塞杆40可操作地连接至塞子2,使得当柱塞杆40沿远侧方向被压下时,塞子2在注射器筒体42内沿远侧方向移动,以将流体从注射器筒42的分配远端引出。柱塞杆40包括主体部分54、至少一个支撑盘56、58和附接构件60。主体部分54包括近端和远端,该近端具有用于使柱塞杆40沿远侧或近侧方向移动的致动器按钮或突片,在该远端上形成支撑盘56、58。支撑盘56、58从主体部分54的远端向外延伸,并且在形状上为基本上圆形的,以对应于注射器筒42的形状。然而,可以想到,支撑盘56、58可以具有被容置在注射器筒42中的替代形状。第一支撑盘56在主体部分54的远端上与第二支撑盘58在近侧间隔开。支撑盘56、58具有基本相同的直径。

柱塞杆40的附接部件60设置在柱塞杆40的远端上,并且与柱塞杆40上的支撑盘56,58在远侧间隔开。附接部件60的直径小于支撑盘56、58的直径。附接构件60还包括从附接构件60向远侧延伸的至少一个抓握突出部62。抓握突出部62被配置成在将附接构件60插入到塞子2的内腔20中时帮助抓握塞子2。在使用期间,将柱塞杆40沿远侧方向推入到塞子2的开口后端6中,从而将附接构件60插入到塞子2的内腔20中。随着柱塞杆40沿远侧方向移动,附接构件60移动到限定在塞子2的内部轮廓22中的凹部24中。利用附接构件60和凹部24之间的这种相互连接,柱塞杆40被保持在塞子2中,使得塞子2和柱塞杆40在注射器筒42中彼此一起移动。也可以想到,柱塞杆40与塞子2一体模制成型以形成这种配置。由于凹部24的直径大于附接构件60的直径,所以容许柱塞杆40相对于塞子2旋转。

如图3所示,在注射器组件44使用期间,柱塞杆40可能变得相对于注射器组件44的纵向轴线a未对准,该纵向轴线延伸穿过注射器筒42、塞子2和柱塞杆40。柱塞杆40的未对准可能是由于临床医生在柱塞杆40上的拇指载荷相对于注射器组件的纵向轴线a未对准而发生。由于在柱塞杆40上的侧向载荷力b,柱塞杆40可能会相对于注射器组件44的纵向轴线a旋转角度α。基于该侧向载荷力b,柱塞杆40的附接构件60在塞子2内旋转,导致应力集中在塞子2的部分中。由于这些应力集中,塞子2与注射器筒42之间的密封性可能会变差,或者塞子2的材料在高温下可能会磨损。为了减少柱塞杆40未对准的影响,支撑盘56、58被配置成支承抵靠从注射器筒42的内表面52延伸的突出部50。在柱塞杆40相对于纵向轴线a旋转时,近侧支撑盘56被配置成支承抵靠突出部50的近侧,而远侧支撑盘58被配置成支承抵靠突出部50的远侧。突出部50用作支撑盘56、58的支承点,以限制柱塞杆40的旋转量并减小由附接构件60在塞子2内施加的支承力。使用突出部50作为支承点致使大部分侧向载荷力b作为筒反作用载荷力c被直接从柱塞杆40传递给注射器筒42,这导致从柱塞杆40传递给塞子2的载荷力减小。作用于塞子2侧部上的载荷力的减小降低了在塞子2和注射器筒42之间的密封中的不对称塞子偏转引起的载荷/泄漏。

参照图4,示出了注射器组件64的另一方面。在该方面中,注射器筒42与图3的注射器组件44中所描述的注射器筒相同。然而,该方面的塞子66和柱塞杆68与图3所示的注射器组件44的塞子2和柱塞杆40略有不同。塞子66具有与图3的塞子2相同的所有特征,不同之处在于,塞子66不包括与塞子2中的凹部24类似的凹部。相反,塞子66在塞子66的内部轮廓72中限定了多个凹部70。

柱塞杆68包括主体部分74、至少一个支撑盘76、78和被配置成与塞子66连接的附接构件80。附接构件80设置在柱塞杆68的远端上,并且在远侧与支撑盘76、78间隔开。附接构件80的直径小于支撑盘76、78的直径和塞子66的内腔的直径。在附接构件80的周向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突出部82,所述突出部被配置成在塞子66内连接附接构件80。突出部82是基本上三角形的,并且在形状上对应于在塞子66中限定的凹部70。因此,当柱塞杆68朝向塞子80向远侧移动时,附接构件被插入到塞子66的内腔中。当附接构件80在塞子66的内腔中沿远侧方向移动时,突出部82从塞子66内的第一凹部70移动到第二凹部70。凹部70允许附接构件80在塞子66内向远侧移动,但是防止附接构件80向近侧移动而从塞子66出来。

继续参照图4,在柱塞杆68的主体部分74中限定有凹槽84。凹槽84被限定在第一支撑盘76的近侧。凹槽84形成在第一支撑盘76和从主体部分74延伸的突出部86之间。当柱塞杆68在注射器筒42内未对准时,凹槽84有助于减小传递给塞子66的支承载荷。在将柱塞杆68组装在注射器筒42中时,柱塞杆68在注射器筒42内向远侧移动,直到注射器筒42上的突出部50位于柱塞杆68的凹槽84内。当柱塞杆68在注射器筒42内由于作用于柱塞杆68上的侧向载荷而未对准时,柱塞杆68从注射器组件64的纵向轴线a旋转角度α。一旦柱塞杆68已经旋转,突出部86的远端就支承抵靠在注射器筒42的突出部50的近侧,并且第一支撑盘76的近侧支承抵靠突出部50的远侧。此外,第二支撑盘78可以支承抵靠注射器筒42的内表面。附接构件80的突出部82也支承抵靠限定在塞子66中的凹部70。

柱塞杆68还包括在第一支撑盘76和第二支撑盘78之间的柔性区域88。在一个方面中,柔性区域88比柱塞杆68的其余部分更具柔性。由于柔性区域88的柔性,当柱塞杆68未对准时,附接构件80在塞子66内的未对准角度减小。特别地,由于柔性区域88被容许随着柱塞杆68的未对准而屈曲和旋转,因此侧向支承载荷没有完全传递给附接构件80,该附接构件旋转的角度小于柱塞杆68的主体部分74旋转的角度。特别地,附接构件80的旋转角度β小于主体部分74的旋转角度α。由于附接构件80在塞子66内的较小旋转,从附接构件80施加到塞子66的侧向载荷力减小。塞子66上的侧向载荷力的这种减小降低了在塞子66和注射器筒42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表面上的偏转引起的泄漏。

参照图5,示出了注射器组件90的另一方面。注射器组件90包括塞子66、注射器筒42和柱塞杆92。塞子66与图4中公开的塞子66相同。注射器筒42与图3和图4中公开的注射器筒42相同。然而,柱塞杆92包括图3的柱塞杆40和图4的柱塞杆68中未设置的几个特征。柱塞杆92包括至少一个外部本体构件94、内部本体构件96、至少一个支撑盘98、100以及用于将柱塞杆92连接到塞子66的附接构件102。在一个方面中,多个外部本体构件94围绕内部本体构件96。外部本体构件94由刚性塑料材料制成,内部本体构件96由柔性塑料材料制成。内部本体构件96在外部本体构件94内延伸。当由于柱塞杆92上的侧向载荷而导致柱塞杆92未对准时,内部本体构件96被配置成屈曲以减小柱塞杆92在注射器筒42内的旋转角度α。在柱塞杆92旋转期间,外部本体构件94保持刚性。在一个方面中,附接构件102形成在内部本体构件96的远端上,使得从附接构件102传递给塞子66的侧向支承载荷的量由于在柱塞杆92未对准期间内部本体构件96的屈曲而减小。在柱塞杆92未对准期间,内部本体构件96经历明显的偏转,而外部本体构件94保持刚性。如上所述,刚性的外部本体构件94被设计成将大部分的侧向支承载荷从柱塞杆92通过如上所述支承抵靠注射器筒体42上的突出部50的支撑盘98、100传递给注射器筒42。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方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根据本公开的总体教导可以开发对那些细节之处的各种改进和替代方案。因此,所公开的特定配置意味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要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任何和所有等同的全部范围给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