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材料海绵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563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材料海绵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外伤性全层皮肤损伤和治疗皮肤溃烂性渗出物较多的创面敷料。
在四肢或其它部位的皮肤受到损伤时,其伤口由于止不住血和渗出物的增多,常给治疗带来很多不便,并造成创面感染,直至创面溃烂,甚至伤口不愈,使屏障破坏引起其它疾病。在JP61141373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敷盖创面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它是先使甲壳胺的乙酸稀溶液冷冻,然后再用双官能团的交联剂例如环己烷和二异氰酸酯处理,或在碱性条件下用紫外线或γ-射线处理而制得的,用它可以保护皮肤的创面,并可促进创面加快愈合;在JP63090507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甲壳胺海绵,它是先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发泡,然后再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凝集而制成的;在JP62167331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甲壳胺海绵,它是先用表面活性剂、化学发泡剂发泡,再通风或是用固体粉末(聚乙烯类化合物)凝集而制成的。这样制得的甲壳胺海绵,都有一些化学物质包含在其中,它们都有一定的毒性,对创伤面有刺激作用,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差,并且这种甲壳胺海绵的质地脆硬,治愈时间也较长,护创效果不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材料海绵及其生产工艺,它主要用生物材料制造,不用化学物质发泡剂,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
按本发明生产生物材料海绵时,先将甲壳胺按1~2%的重量比例溶于1~2%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成透明胶体,再向此甲壳胺胶体加入鱼胶原蛋白液,后者的用量为前者的0.4-0.6倍,后者由干的鱼胶原水解而制成,鱼胶原与水的比例为1∶4-6。两胶混合搅匀,然后按总胶体重量的1~3%比例分别添加甲壳素和甘油,快速搅拌至发泡后再逐滴加入相当于总体积0.5%的甲醛固化,冰冻成型,用水洗脱甲醛后,按尺寸切割成片,消毒封藏。
按本发明生产出来的生物材料海绵与现有的甲壳胺海绵比较,其质地柔软,发泡率高达98%以上,比重约为0.05,吸水量大于原重的30倍,对伤口起到了护创、止血并能促进愈合的作用。现经一年多的在皮肤科、外科、妇科、烧伤科和口腔科的近300例的临床试用,总有效率90%以上,其中用于口腔科智齿阻生牙的拔除已治疗53例,有效率100%,且止血消肿、去痛、伤口愈合的效果均优;用于宫颈糜烂症的治疗,敷贴创面后,渗出明显减少,治愈时间提前15~20天。本发明生物材料海绵是一种价廉、疗效快捷、使用方便、能与人体组织相容,无毒性、无刺激,可被吸收的医用生物海绵。
实施例称取10克甲壳胺,溶于2%冰醋酸水溶液,充分搅拌匀浆,溶解后制得500ml甲壳胺胶,其粘度为500cp,另将30克鱼胶原隔火水解成150ml鱼胶原蛋白液,两者相混后,向其中加粒度120目的甲壳素15克,甘油15克,机械搅拌发泡(rpm1500转/分)半小时后,逐渐滴加10%甲醛30ml,固化后经冰冻成型,切割成片,用水洗脱甲醛,消毒包装。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材料海绵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先将甲壳胺按1~2%的重量比例溶于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成胶体,再向此甲壳胺胶体加入鱼胶原蛋白液,后者的用量为前者0.4~0.6倍,混合均匀后,再按总胶体重量的1~3%分别加入甲壳素和甘油,快速搅拌至发泡后再逐滴加入相当于总体积0.5%的甲醛固化,冰冻成型,用水洗去甲醛后切割成片,消毒封藏待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胶原蛋白液是由鱼胶原水解制成的,鱼胶原与水的比例为1∶4-6。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材料海绵的生产工艺,其中先将甲壳胺按1~2%重量比例溶于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成胶体后再加入鱼胶原蛋白液,后者的用量为前者的0.4~0.6倍,两者混匀后再按总胶体重量1~3%的比例分别加入甲壳素和甘油,快速搅拌至发泡后再逐滴加入甲醛固化,冰冻成型,洗去甲醛后切割成片,消毒封藏。本发明的生物材料海绵用于敷盖创面,质地柔软,发泡率高达98%,能与人体组织相容,无毒,对创面无刺激。
文档编号A61L15/16GK1071587SQ91106578
公开日1993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11日
发明者林华英, 楼宝城, 王静凤 申请人:青岛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