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飞行用的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25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救护飞行用的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的救护飞行用的装载装置。
在救护飞行过程中,特别是运送病人返回的工作时,担架上的病人装到公差飞机上或直升飞机上。难题在于如何将病人从着陆场运送到飞机上,同样还在于从飞机卸到着陆场上。关键是极窄的登机舱口,载有病人的担架必须在克服着陆场和公差飞机之间高度差的同时,通过极窄的登机舱口进行运输。迄今为止普遍地把放在半硬垫子上的病子在许多人巨大的人力消耗情况下,运送通过登机舱口。这对病人来说也是一种特别紧张的精神负担。
本发明以下述目的为依据,即推荐一种装载装置,用该装置病人可以不紧张地被装上飞机和从飞机上卸下。此外这种装载装置应能使运送人员省力。
本发明是根据权利要求1表明的特征来完成这个任务的。
本发明的有益的改进可从从属权利要求中得知。
按照本发明的装载装置是由少量的节省地方的和轻质的构件组成的。因此在飞机内该装载装置容易携带而且只需要很小的堆放空间。
同时在着陆场上的装载装置只需较短的时间便可装拆。
每一架飞机,也就是每一架公差飞机或直升飞机都能装备这套装载装置,这是因为按照本发明的装载装置不需要单独的通道。正常运送旅客的登机舱口的宽度就已足够。
病人最多只要用两个人无需其他人力便可被省力地装上和卸下。
装拆该装载装置和运送病人所需的时间极短。因为该装载装置是由简单和轻质的部件构成的,该装置也可由一个不熟练的人快速而没有困难地来操作。病人真正在轨道上的运送能够快速而连续地进行,因此病人不会感到紧张。这样病人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这是由于病人在运送时,不仅在直线轨道段而且在曲线轨道段上,保持在其位置上,该位置所处的轨道大致与轨道的垂直轴成直角。
轨道没有任何困难地使各种不同的飞机配备装载装置成为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一个单独的曲线轨道件和多个直线的轨道件,由轨道约束的运送便能够进行。为了将轨道固紧在飞机内只需两个固定装置。
第二个在着陆场一侧的轨道段是自支承的。在着陆场一侧的轨道的端头和固紧在飞机上的第一轨道段之间不需有附加的支撑件。
因此这个第二轨道段是由少量的可快速组装的部件构成的。联接器呈单元式结构,并且,不仅在装配时而且在拆卸时,所有联接器都按同一方式操作。
轨道是形式为一种型材的畅销商品。高宽比约为1∶2的长方空心型材可用较少的重量满足对强度的要求,并可最好地满足轨行小车的导引。
两脚架是一种由轻质管型材制成的、单独的、带有端部平板止动件的、可合拢的构件。它在飞机中摆放时可节省地方并可通过联接器快速组装。因此整套装配好的轨道只是被支撑在三个支撑件上,即两个在飞机内的件和一个在着陆场上的件。
轨行小车借助于滚轮放置在轨道上,因此容易移动并可无困难地在曲线轨道上移动。
轨行小车在轨道方向上短小的构造方式是在曲线轨道上走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滚轮和轨道之间只要有一个小的间隙便足够了。轨行小车在极小的空间内设有滚轮和担架支臂用的转动支承。
轨行小车的短的U形腿不仅可减少其重量,而且还可在飞机内使第一轨道段与飞机机体安全地连结。因此,为了连结,两个有用的、即长方形空心型材的互相成角度平面可供使用。飞机尾部的固定装置正好在装上和卸下一个病人时承受变化的负载。
此外还可保证固定装置按照理论上的最大加速度把轨道与飞机机舱安全地连结。
担架与轨行小车的担架支臂形状吻合的联结可快速并且只用少量的人力地进行。
与担架端头联结的轨行小车使担架能精确、侧向稳定地在带有弯道的轨道上被导行,特别是在接近水平的曲线轨道上通过登机舱口时。
下面将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图中图1为一架设有装载装置的公差飞机;图2为图1的II-II剖面;图3为图8的III-III剖面;图4为图3采用IV-IV剖面形式的担架支臂的缩小的侧视图5为图4的缩小担架支臂的俯视图;图6为图3的轨行小车的俯视图;图7为一副未设病人专用上部构造的担架;图8为一套相应于图1的装载装置,带有一个弯曲的轨道件;图9为一套装载装置,带有与直升飞机联结在一起的直线轨道件。
按照图1,一架公差飞机1配备相应于图2到8的装载装置2。
装载装置2由一条分为两个相应于图8的节段4、5的多件式轨道3构成。
具有弧线段6的节段4通过固定装置7、8被牢固地连结在公差飞机1的机舱9上。
节段5一方面通过一个联接器10与弧线段6形状吻合及力啮合地连结,另一方面朝地板一侧的端头11通过一个可折拢的两脚架12被支撑在着陆场13上。
两脚架12也象节段5的各单独的零件21那样通过联接器10牢固地连结。
节段5如图1和8沿右侧准确地穿过公差飞机1的连续登机舱口22。节段5是悬臂的。
病人床垫30(图1)是如图7的担架31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图1中绘制的担架31的位置为在运送过程中受到锁定的最终位置,其中的锁定装置没有被画出,因为它不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担架31如同轨道3一样也是由轻质空心型材构成的,其纵梁和横梁32到35是由铝或钛制成的。
担架31还有一个梯形的头部36和一个同样形状的脚部37,它们各自带有分装在两侧的可折拢的手柄38。担架的长度用标号48表示。
横梁33、34如图4具有圆形的横截面39,从而这两个横梁33、34可沿着箭头40的方向具有间隙地插入到担架支臂45、46之内。
侧面支撑件28与横梁33、34和纵梁32牢固地连结在一起。
如图3,病人床垫30的底边与担架支臂45、46的上边49隔开一段距离47。
担架支臂45、46包含一个圆筒形的基体51,基体51带有固紧在其上的旋转轴颈52和一个轴环53。基板55拥有供担架31的横梁33、34用的腹板56和导引颊板57。
相应于箭头42方向的担架31在担架支臂45、46内侧边的形状吻合的固定是通过一块止动件43实现的。该止动件有间隙地搁置在侧颊板57的端侧,端侧呈“向上”逐渐放宽的锥形。
相应于图3,一轨行小车59、60通过侧滚轮61、上滚轮62和一个形状吻合部分63在轨道3上导引。按照必要的导行间隙,该轨行小车60相对于轨道3的垂直轴65只有一个小的侧面间隙。
轨行小车59或60从轨道3的上侧包围着轨道。滚轮61、62位于U形腿73、74和基部75的内侧的上方并略为向外突出。
轨行小车59、60的长度64(图6)约为担架31的长度48(图7)的10%。
如图6,用54表示轨行小车59、60上旋转轴颈52的旋转中心。与它相对应地如图3,旋转轴颈52被引入滚动轴承67、68中,并通过轴环53沿轴向被支撑在轨行小车60上。
轨行小车59、60上的圆环形轴环69使担架支臂45、46能环绕旋转中心54相对轨行小车59、60作转动。在该轴环69上支撑着腹板56,对此也可参见图5。
在轨道3的自由端有一止动件72锁定轨行小车59、60。
装载装置2的工作过程如下由部件21和两脚架12构成的轨道3的第二节段5被装配起来并通过联接器10与第一节段4连接。
铺有病人床垫30并在其上躺有病人(未画出)的担架31被人工或通过起重装置抬高,以使其横梁33能“从上面”被放入到靠飞机一侧的担架支臂45内。锥形端面58相对于担架支臂45确定担架31的中心并进行固定。
把横梁33放在担架支臂45的基板55上(图1),这样担架31通过轨行小车59沿着箭头41的方向移动而轨行小车60停留在所绘出的开始位置上,担架一直移动到横梁34能被放入到轨行小车60的同样构造的担架支臂46中。
这样担架31便被相对于轨道3位置固定,并能按照箭头41的方向,通过登机舱口22,围绕弧线段6,被移动到节段4的直线段。在那里担架31被放置在飞机的运送平面上,并在空运开始前相应地被锁定起来。
在驶过弧线段6时,担架支臂45、46环绕当时的旋转中心54相对于轨行小车59、60进行强制的旋转运动。腹板56沿着轴环69作弧线形滑动。
如图9所示为一个与直升飞机81连结的装载装置80。由于病人的装上和卸下通过飞机尾部的开口82进行,所以轨道3由相互排成直线的节段83到85组成,其中的节段84偏离节段83、85,构成为垂直的弧线件或曲线件。
就横截面和相互的固紧而言,节段84、85与部件21相当。
本发明的根本思路可从下面看出一条轻质构造的、沿担架31侧向偏置的单轨道具有两个轨行小车59、60,和安装在小车上面并能够旋转的、一端悬置的担架支臂45、46,使病人运送能够通过狭窄的登机舱口22、82并进入到飞机1、81的拥挤的舱内,而只需少量的构造费用和很少的人员配备。轨行小车59、60相对于病人卧榻的偏心设置令人惊异地产生了装载装置2通过曲线时的自如性。这点并为担架31具有梯形的头部36和梯形的脚部37这一事实所支持。不仅这个头部36而且脚部37有助于所谓“穿入和穿出”登机舱口22。另外轨行小车59、60的偏心设置还能将存物箱85安排在担架31的下面,担架在如图1的最终位置上得到锁定。
除上述轨道3之外,轨道可以由金属或塑料型材或另外一种合适的、形状稳定而轻质的材料构成。作为型材适宜采用每种能使轨行小车59、60相对于轨道3具有扭转稳定位置的形状。对此合适的有T形、U形或其他形状,例如不同于圆形的横截面是合适的。
摘要是说明书的一部分。
权利要求
1.救护飞行用的装载装置(1;80),其特征在于,装载装置(1;80)由下列部件构成一条单轨多部件的轨道(3),轨道(3)的支撑装置(7、8、12),一副单人用的担架(31),及至少一个受轨道约束并具有担架(31)用的担架支臂(45、46)的轨行小车(59、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3)至少由两个节段(4、5;83~85)组成,即一个第一节段(4;83),该节段牢固地连结在飞机(1;81)上,和一个第二节段(5;84、85),该节段被支撑在着陆场(13)上,其中第二节段(5;84、85)与第一节段(4;83)可拆卸地连结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3)由至少一个偏离水平面或倾斜的节段(5;84、85),及由一个近乎水平的,在飞机(1;81)内固紧的节段(4;83)构成,其中倾斜节段用于克服在着陆场(13)上躺在担架上的人(31)与飞机(1;81)的运送平面之间的高度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节段(5)由单个部件(21)构成,它们能够通过一个联接器(10)形状吻合地及力啮合地互相连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3)具有一个弧线段(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3)由金属或塑料或另一种合适的、形状稳定而轻质的材料的型材构成,并且型材为T型材、U型材、其他形状的型材,或被构成为具有长方形的不同于圆形的横截面或具有另一种横截面的空心型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一侧的支架被构成为可折拢的两脚架,它带有用于轨行小车(59、60)的端头止动件(72),并通过一个联接器(10)与轨道(3)在地面一侧的端部形状吻合地及力啮合地连结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3)分别用一个可旋转的担架支臂(45、46)导引两个可移动的轨行小车(59、60),并且担架支臂(45、46)和担架(31)刚性地连结,其时担架支臂(45、 46)通过一个单独的旋转轴颈(52)被放置在轨行小车(59、60)的一侧,并且因此造成单侧悬臂状态,这里的担架支臂(45、46)有一根腹板(56),它被支承在轨行小车(59、60)的一个与旋转轴颈(52)同心的轴环(69)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轨行小车(59、60)设有滚轮(61、62),该滚轮在轨道(3)上刚性地导行轨行小车(59、6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轨行小车(59、60)从轨道(3)的上侧以近乎U字形包围着轨道并且在U形腿(73、74)上及其基部(75)上安装滚轮(61、62),其时在长腿(73)的悬臂侧设有四个滚轮,而与其相比,在短腿(74)上只设有两个滚轮(61),同时在基部(75)上设有四个滚轮(62)。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轨行小车(59、60)在轨道方向上的长度(64)约为担架(31)长度(48)的10%。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担架(31)刚性连结的担架支臂(45、46)具有一个U字形(55、57)的或其他形状的横截面轮廓,其时担架(31)的一根横梁(33、34)“从上面”被放入到U形轮廓(55、57)内,并且在导行颊板(57)的锥形端面(58)上的横梁(33、34)上有一块止动件(43)把担架(31)相对于担架支臂(45、46)固定住,防止侧向(箭头42的方向)的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两个轨行小车(59、60)分别设在担架(31)的两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担架(31)有一个逐渐变窄的梯形的头部和脚部(36、37)。
全文摘要
用于救护飞行的装载装置(1),将一躺着的病人从停机坪(13)通过一根单独的单线轨道(3)、在一副可以在轨道上滑动安装的担架(31),送进飞机。
文档编号A61G3/02GK1174537SQ94195202
公开日1998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5日
发明者E·沃尔弗罗姆, K·D·施佩希特 申请人:航空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