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800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降糖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疗保健冲剂及其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降糖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已上升至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也日趋上升,最近统计估算,全国大约有糖尿病人二千万以上。1995年,全国抽样调查25.7万人,其患病率为25.0‰,最高为新疆的克拉玛依市,为46.0‰,其次为北京市,达39.9‰,浙江省为29.6‰。虽然40岁以上年令发病率增高,但糖尿病却可见于各种年令。调查表明,肥胖者的患病率约为正常体重者的五倍。
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有关。
在遗传方面,发现有40余种罕见的基因异常疾病可伴有葡萄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例如,I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简称IDDM,这是一种多在15岁以下青少年中发病的糖尿病,就属多因素遗传所致。白种人HLA、DRW3、DRW5和DR3、DR1频率增加,我国糖尿病HLADR3也增加。
可引起胰岛感染,使胰岛细胞受损、坏死的病毒性疾病已知有腮腺炎、柯萨奇B3、B4、B5、风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心肌炎以及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
最新的对白细胞介素2和6的细胞株的检测发现,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也明确地参与糖尿病的发病。
如果刺激下丘脑腹中核,或者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可致胰岛素分泌下降,诱发II型糖尿病。说明神经精神因素和糖尿病的发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糖尿病不仅病因复杂,分类也十分繁琐总的来讲,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
柯兴氏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甾类激素、脂肪营养不良等遗传病,如果继发糖代谢紊乱,引起的糖尿病称为继发性糖尿病。临床上只有在排除了继发性糖尿病以后,才能确诊原发性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又可细分为下列六种①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即I型,简称IDDM;②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即II型,简称NIDDM;③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是一种少见的显性遗传的轻型糖尿病,简称MODY;④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又称热带性糖尿病,多见于35岁以下发病,病人消瘦,有贫穷社会背景,简称MRDM;⑤中间型糖尿病,可能是成年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即进展相当缓慢的IDDM;⑥III型糖尿病,仅见于美国黑人,起病初期需要用胰岛素,以后可改用口服降糖药控制。
糖尿病的典型的临床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食、多饮,体重减轻。形象地说,是越吃越瘦。然而,糖尿病人的症状是非常多样化的。但不少糖尿病人可毫无症状,或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仅仅在化验尿糖时偶被发现。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往往已有6.5-11年的病程,至少已是中型糖尿病。
有不少病人可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表现为乏力、头昏、嗜睡、腰酸腿痛、皮肤干燥或搔痒,男子出现阳痿,女子有月经不调、外阴搔痒等。有些病人可以以并发症和伴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疖、痈、阴道炎、体癣、手足癣、肺结核、肾盂肾炎、膀胱炎、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肾小球硬化症、眼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功能衰竭等。最严重的是糖尿病急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以及糖尿病性心脏急症心肌梗死和猝死。
目前,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药,从1972年起,国内外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昏迷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已有许多品种磺脲类中有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克糖利、糖适平;二甲双胍类的降糖片有立克糖、美迪康等。
必须强调指出,所有口服降糖西药常年服用,伴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已为临床所证实,常言道“良药三分毒”。但是一旦患上糖尿病,一生难以根治,所有药物只能治标不治本,所以,寻找一种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又有营养而常年服用没有任何毒付作用的食疗制剂,是当前医护界的重大颗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长年服用又无毒副作用的降糖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降糖冲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南瓜粉30-60 桑椹 1-5玉米精10-30 枸杞 1-4麦麸 8-20 活性钙0.5-1.5黄芪 3-10 木糖醇1-3葛根 2-6珍珠粉0.3-1.5
生地黄2-6增稠剂 0.3-1.5淮山药2-6甜菊糖 0.3-1.5玉米须1-5黑芝麻 0.1-1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南瓜粉35-50 桑椹2-4玉米精15-20 枸杞1.5-3麦麸 10-15 活性钙 0.8-1.2黄芪 5-8木糖醇 1.2-2葛根 3-5珍珠粉 0.5-1生地黄3-5增稠剂 0.5-1淮山药3-5甜菊糖 0.4-1玉米须2-3黑芝麻 0.15-0.5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南瓜粉40 桑椹2.2玉米精18 枸杞2.1麦麸 12 活性钙 1黄芪 7.6木糖醇 1葛根 3.8珍珠粉 0.7生地黄3.8增稠剂 0.6淮山药3.8甜菊糖 0.5玉米须2.2黑芝麻 0.2组成。一种降糖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以下重量份数南瓜粉30-60 桑椹1-5玉米精10-30 枸杞1-4麦麸 8-20 活性钙 0.5-1.5黄芪 3-10 木糖醇 1-3葛根 2-6珍珠粉 0.3-1.5生地黄2-6增稠剂 0.3-1.5
淮山药2-6甜菊糖0.3-1.5玉米须1-5黑芝麻0.1-1的组合物经焙熟和/或焙干、粉碎后,于100℃消毒5分钟,再在混合机充分搅匀,再用食用酒精(适量)制成软料,送入制粒机过16目不锈钢筛,制成湿粉,于恒温干燥箱内在60℃±1℃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经16目尼龙网振荡筛,将过筛粒包装成小袋。
本发明的优点是明显的,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来自纯天然植物的如下营养成分脂肪(%)2.4蛋白质(%)8.8粗纤维(%)≥6.0钙(%)>0.25磷(%)0.15-0.20铁(mg/kg)9.0-10.0铜(mg/kg)4-5锌(mg/kg)20-25铬(mg/kg)1.3总锗(mg/kg)5.0-5.5硒(mg/kg)0.03维生素A(lu/100g)<27维生素C(mg/100g)19-20胡萝卜素(mg/100g)100-15018种氨基酸总量(mg/100g)2500-3000并且经动物试验(按照25倍使用剂量),本发明的降糖冲剂能有效降低由四氧嘧啶引起的化学性糖尿病动物(小鼠)的高血糖水平,降糖率26.5-41.0%。按照25倍使用剂量给予正常家兔后2-4小时内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降糖率17.7%。经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试验,30例治疗前FBG(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1.23±4.53mmol/L,治疗一月后为8.72±3.00,二者有显著差异,FBG平均下降值为22.3%。治疗前PBG(食后二小时血糖)平均值为16.47±5.28mmol/L,治疗一月后为12.40±4.42mmol/L,二者差异显著,PBG平均下降值为25.1%。
对高血脂病人的血脂(CH及TG)值治疗前后比较,16例CH和13例T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4例CH下降值超过1.4mmol/L,最高者下降2.28mmol/L,3例TG下降值超1mmol/L,最高者下降1.36mmol/L。
11例治疗前后HbA1C值比较亦有明显下降(P<0.05)。各有关检验指标改变详见附表I-III。
30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副反应,仅2例治疗初期感到腹胀、肠鸣音稍亢进,以后即告消失,28例(93%)在治疗后感到精神好转,口干、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所有病例治疗结束后复查肝、肾功能均正常(包括一例治疗前SGPT高于正常指标的u患者)。
对13例病人治疗前后之体重进行了比较,其中10例体重下降,范围为2.5-7.5公斤,平均下降值为5.3公斤。余3例体重无明显变化。
附表I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改变观察项目病例数 治疗前治疗后 P值XSD X SDFBG(mmol/L) 30 11.23 4.538.72 3.00 <0.01PBG(mmol/L) 30 16.47 5.2812.40 4.42 <0.01HbA1C(%) 11 8.50 2.247.14 1.67 <0.05CH(mmol/L) 30 5.85 1.055.41 1.27TG 30 1.55 0.771.65 1.38附表II治疗前后血糖下降值及百分率治疗前后血糖下降值血糖下降百分率(%)FBG(mmol/L)2.50±2.83 22.3PBG(mmol/L)4.13±4.36 25.1附表III30例血糖下降率统计表血糖下降值>30% 10-29% <10%FBG(mmol/L)8例 15例 7例PBG(mmol/L)12例 11例 7例[注]血糖下降率<10%的7例中,2例患感冒,3例饮食未严格控制,其余两例无明显疗效。X平均值 SD标准差以上11例治疗后HbA1C亦有下降(P<0.05)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降糖冲剂确能改善糖代谢。
13例的体重比较表明10例(74%)体重有减轻、体重平均下降值达5.3公斤,显示本品有良好的减肥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的II型糖尿病人。服用本品后93%以上的病人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特别是精神状态好转,所有病人均未发生明显副作用、表明本品十分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降糖冲剂作为糖尿病人的一种保健制剂既可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又具有滋补强身作用,究其原因可归结如下1.提供膳食纤维和果胶。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果胶在人体肠胃道内形成生物筛,使葡萄糖的吸收趋于缓慢,帮助控制餐后血糖,还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2.理想的补钙剂。糖尿病人由于渗透性利尿和严格的饮食控制,形成双向缺钙,这对胰岛素的分泌非常不利,并可导致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冲剂中提供足量和易吸收的天然钙质,使糖尿病人不再缺钙。
3.提供丰富的营养。冲剂中含有十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在配伍时充分考虑了各种元素的协调,提供病人均衡的营养需要,增强免疫能力,对病人药物治疗有增效作用。
4.克服便泌。饮食结构的变化,使不少糖尿病人同时患有便秘症,该冲剂对克服便秘有良好的效果。
5.缓解病人饥饿感。冲剂所选用的原料为全天然型,以几十倍的新鲜原料浓缩而成,服后有明显饱腹感,是糖尿病人高级辅助食品。
6.无任何副作用,主要原料在生长过程中,不用农药、化肥,杜绝有毒物质的生态污染,同时应用先进的生物制作技术,避免原料中天然成份的失活和流失。因此,患者和健康者均可长期服用。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3将以下重量份数(实施例1)南瓜粉 30 桑椹 5玉米精 10 枸杞 4麦麸8活性钙1.5黄芪3木糖醇3葛根2珍珠粉1.5生地黄 2增稠剂1.5淮山药 2甜菊糖1.5玉米须 1黑芝麻1的组合物,或者将以下重量份数(实施例2)南瓜粉 40 桑椹 2.2玉米精 18 枸杞 2.1麦麸12 活性钙1黄芪7.6 木糖醇1葛根3.8 珍珠粉0.7生地黄 3.8 增稠剂0.6淮山药 3.8 甜菊糖0.5玉米须 2.2 黑芝麻0.2的组合物,或者将以下重量份数(实施例3)南瓜粉 50 桑椹 3玉米精 20 枸杞 2麦麸15 活性钙1黄芪8木糖醇1葛根5珍珠粉0.8生地黄 5增稠剂0.8淮山药 5甜菊糖0.8玉米须 3黑芝麻0.3的组合物经焙熟和/或焙干、粉碎后,于100℃消毒5分钟,再在混合机中充分搅匀,再用适量食用酒精制成软料,送入制粒机过1 6目不锈钢筛,制成湿粒料,于恒温干燥箱内于60℃±1℃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经16目尼龙网振荡筛过筛,将过筛粒包装成每10克的小袋。
在饮用时,每次取一小袋用冲奶粉的方式用沸水冲开饮用,每日二至三次。可常年服用,无任何副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降糖冲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南瓜粉30-60 桑椹1-5玉米精10-30 枸杞1-4麦麸 8-20 活性钙 0.5-1.5黄芪 3-10 木糖醇 1-3葛根 2-6珍珠粉 0.3-1.5生地黄2-6增稠剂 0.3-1.5淮山药2-6甜菊糖 0.3-1.5玉米须1-5黑芝麻 0.1-1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糖冲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南瓜粉35-50 桑椹2-4玉米精15-20 枸杞1.5-3麦麸 10-15 活性钙 0.8-1.2黄芪 5-8木糖醇 1.2-2葛根 3-5珍珠粉 0.5-1生地黄3-5增稠剂 0.5-1淮山药3-5甜菊糖 0.4-1玉米须2-3黑芝麻 0.15-0.5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糖冲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南瓜粉40 桑椹2.2玉米精18 枸杞2.1麦麸 12 活性钙 1黄芪 7.6木糖醇 1葛根 3.8珍珠粉 0.7生地黄3.8增稠剂 0.6淮山药3.8甜菊糖 0.5玉米须2.2黑芝麻 0.2组成。
4.一种降糖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以下重量份数南瓜粉30-60 桑椹 1-5玉米精10-30 枸杞 1-4麦麸 8-20 活性钙0.5-1.5黄芪 3-10 木糖醇1-3葛根 2-6珍珠粉0.3-1.5生地黄2-6增稠剂0.3-1.5淮山药2-6甜菊糖0.3-1.5玉米须1-5黑芝麻0.1-1的组合物。经焙熟和/或焙干、粉碎后,于100℃消毒5分钟,再在混合机充分搅匀,再用食用酒精(适量)制成软料,送入制粒机过16目不锈钢筛,制成湿粒料,于恒温干燥箱内在60℃±1℃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经16目尼龙网振荡筛,将过筛粒包装成小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南瓜粉35-50 桑椹2-4玉米精15-20 枸杞1.5-3麦麸 10-15 活性钙 0.8-1.2黄芪 5-8木糖醇 1.2-2葛根 3-5珍珠粉 0.5-1生地黄3-5增稠剂 0.5-1淮山药3-5甜菊糖 0.4-1玉米须2-3黑芝麻 0.15-0.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南瓜粉40 桑椹2.2玉米精18 枸杞2.1麦麸 12 活性钙 1黄芪 7.6木糖醇 1葛根 3.8珍珠粉0.7生地黄3.8增稠剂0.6淮山药3.8甜菊糖0.5玉米须2.2黑芝麻0.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降血糖冲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南瓜粉、玉米精、麦麸、黄芪、葛根、生地黄、淮山药、玉米须、桑椹、枸杞、活性钙、木糖醇、珍珠粉、甜菊糖、黑芝麻等,它含有来自天然植物的十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富含第七营养素——植物纤维、果胶、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对降血糖、降血脂具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是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理想的食疗保健品。
文档编号A61P3/00GK1154857SQ9611660
公开日1997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4日
发明者朱云程, 周礼 申请人:上海绿泰宝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 朱云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