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补强体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33919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补强体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药酒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温补强体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逐渐加快;环境污染增大、食品卫生状况不良;导致人们的身体状况、免疫力越来越差,癌症患病者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提高人体免疫力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食疗的方法达到抗癌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是行之有效,同时又不会给人体造成负担的方法。适量饮用保健酒已经成为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食疗方式。药酒,是指药物用浸提物酒进行浸泡提取而制得的澄清液体。由于酒具有行血、易于吸收、增长药效的特性,所以药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市场上的保健药酒种类繁多,但是,大多数的药酒药性都比较大,就行也较为猛烈,不适合不适饮酒的人群饮用。因此如何使药酒具有温补强体的同时使制得的药酒更为温补、药性较为温和,适用于更广大的人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补强体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克服现今药酒中大多酒性较烈,药酒较为激进的缺点。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过程简捷易操作的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温补强体的药酒,按照份数比包含以下组分原料:30?45份蒲公英,10?30份淫羊藿,20?40份枸紀子,23?33份大率,25?50份桂圆,20?40份大蒜,10?12份金银花,I?3份辣椒,500?1000份酒。
[0008]其中,所述的酒为45?55°的米酒或35?50°的白酒。
[0009]一种温补强体的药酒的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0010](I)取好所需的各组分原料,将蒲公英与金银花放入酒中保持温度为20?35°C下浸泡3?7d,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加入枸杞子,辣椒,桂圆、淫羊藿、大蒜、大枣,继续浸泡7?14d ;
[0011](2)将步骤(I)中继续浸泡7?14d后所得的酒过滤,置于20?25°C的环境下放置I?2d,即可。
[0012]其中,步骤⑴中所述的桂圆去壳。
[0013]其中,步骤(I)中的大蒜在蒜身扎若干孔后才浸泡。
[0014]其中,步骤(I)中的大枣去核。
[0015]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0016]淫羊藿性味:辛、甘,温;归肝、肾经;淫羊藿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淫羊藿主治:用于肾虚阳瘘、腰膝无力,风寒湿痹,筋骨酸痛。
[0017]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0018]大枣,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0019]桂圆:性味甘,温;归心、脾经;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所致之下血失血症的功效。
[0020]大蒜:性味温,辛、甘;归脾、胃、肺经;功用:温中健胃,消食理气。
[0021]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0022]辣椒:性味:热、辛;归脾,心经;功效:温中散寒,开胃消食;适用于:寒性胃痛、食欲不振、痢疾、风湿性关节炎、外伤瘀肿、冻疮、贫血、坏血病、牙龈出血。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发明利用蒲公英、淫羊藿、金银花、辣椒等组分材料,通过酒的浸提以及配合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将本发明制备所得药酒的药效发挥至最大,所制得的药酒不仅具有温补强体的作用,还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进一步的本发明药酒酒性较为温和,药性较为温补,适用于广大人群;本发明制备方法简捷、易操作,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6]实施例1
[0027]以g为单位称取所需各组分原料,30g蒲公英,1g淫羊藿,20g枸杞子,23g大枣,25g桂圆,20g大蒜,1g金银花,Ig辣椒,500g酒。将大枣去核,用牙签将大蒜蒜身扎孔,桂圆去壳,皆备用;取45°米酒放入瓦罐中,加入蒲公英与金银花,密封,保持温度为20°C浸泡7d,开封瓦罐,然后再一次放入枸杞子,辣椒,桂圆、淫羊藿、大蒜、大枣,密封,继续浸泡7do用三层白纱布进行过滤,取滤液,放入另一个干净的瓦罐中,并置于温度20°C环境下放置2d,即得本发明温补强体的药酒。
[0028]实施例2
[0029]以g为单位称取所需各组分原料,45g蒲公英,30g淫羊藿,40g枸杞子,33g大枣,50g桂圆,40g大蒜,12g金银花,3g辣椒,100g酒。将大枣去核,用牙签将大蒜蒜身扎孔,桂圆去壳,皆备用;取55°米酒放入瓦罐中,加入蒲公英与金银花,密封,保持温度为35°C浸泡3d,开封瓦罐,然后再一次放入枸杞子,辣椒,桂圆、淫羊藿、大蒜、大枣,密封,继续浸泡14d。用三层白纱布进行过滤,取滤液,放入另一个干净的瓦罐中,并置于温度25°C环境下放置ld,即得本发明温补强体的药酒。
[0030]实施例3
[0031]以g为单位称取所需各组分原料,38g蒲公英,20g淫羊藿,30g枸杞子,28g大枣,40g桂圆,30g大蒜,Ilg金银花,2g辣椒,800g酒。将大枣去核,用牙签将大蒜蒜身扎孔,桂圆去壳,皆备用;取35°白酒放入瓦罐中,加入蒲公英与金银花,密封,保持温度为28°C浸泡5d,开封瓦罐,然后再一次放入枸杞子,辣椒,桂圆、淫羊藿、大蒜、大枣,密封,继续浸泡10d。用三层白纱布进行过滤,取滤液,放入另一个干净的瓦罐中,并置于温度23°C环境下放置2d,即得本发明温补强体的药酒。
[0032]实施例4
[0033]以g为单位称取所需各组分原料,34g蒲公英,15g淫羊藿,25g枸杞子,28g大枣,45g桂圆,35g大蒜,1g金银花,3g辣椒,900g酒。将大枣去核,用牙签将大蒜蒜身扎孔,桂圆去壳,皆备用;取50°白酒放入瓦罐中,加入蒲公英与金银花,密封,保持温度为30°C浸泡6d,开封瓦罐,然后再一次放入枸杞子,辣椒,桂圆、淫羊藿、大蒜、大枣,密封,继续浸泡12d。用三层白纱布进行过滤,取滤液,放入另一个干净的瓦罐中,并置于温度23°C环境下放置2d,即得本发明温补强体的药酒。
[0034]本发明利用蒲公英、淫羊藿、金银花、辣椒等组分材料,通过酒的浸提以及配合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将本发明制备所得药酒的药效发挥至最大,所制得的药酒不仅具有温补强体的作用,还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进一步的本发明药酒酒性较为温和,药性较为温补,适用于广大人群;本发明制备方法简捷、易操作,成本低。
[0035]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温补强体的药酒,其特征在于,按照份数比包含以下组分原料:30?45份蒲公英,10?30份淫羊藿,20?40份枸杞子,23?33份大枣,25?50份桂圆,20?40份大蒜,10?12份金银花,I?3份辣椒,500?1000份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补强体的药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酒为45?55°的米酒或35?50°的白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补强体的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操作步骤如下: (1)取好所需的各组分原料,将蒲公英与金银花放入酒中保持温度为20?35°C下浸泡3?7d,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加入枸杞子,辣椒,桂圆、淫羊藿、大蒜、大枣,继续浸泡7?14d ; (2)将步骤(I)中继续浸泡7?14d后所得的酒过滤,置于20?25°C的环境下放置I?2d,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I)中所述的桂圆去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的大蒜在蒜身扎若干孔后才浸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的大枣去核。
【专利摘要】一种温补强体的药酒,包含以下组分原料:蒲公英,淫羊藿,枸杞子,大枣,桂圆,大蒜,金银花,辣椒,酒。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蒲公英与金银花放入酒中浸泡3~7d,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加入枸杞子,辣椒,桂圆、淫羊藿、大蒜、大枣,继续浸泡7~14d;(2)过滤,置于20~25℃的环境下放置1~2d,即可。本发明利用蒲公英、淫羊藿、金银花、辣椒等组分材料,通过酒的浸提以及配合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将本发明制备所得药酒的药效发挥至最大,所制得的药酒不仅具有温补强体的作用,还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进一步的本发明药酒酒性较为温和,药性较为温补,适用于广大人群;本发明制备方法简捷、易操作,成本低。
【IPC分类】C12G3-04, A61K36-8962, A61P7-00, A61P39-00
【公开号】CN104547460
【申请号】CN201410800293
【发明人】王超群
【申请人】广西大学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