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图

文档序号:9266718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图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0002]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又称Bell麻痹),是因茎乳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以青壮年为多见,绝大多数表现为单侧发病。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口僻”等,属“中风”范畴。其病因有风寒、风痰、痰瘀、气血不足等,病机为局部经络不畅,气血失常。运用中医疗法辨证施治,能有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症,并且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很好的研宄意义和临床推广价值。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新的药物组合物,克服了以往单纯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不足,对痰瘀互阻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得:白芍、防风、川考、桂枝、当归、全蝎、僵蚕、白术。
[0004]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芍15-25g,防风10-20g,川芎5-15g,桂枝5-15g,当归5-15g,全蝎3-12g,僵蚕1-1Og,白术1-1Ogo
[0005]优选的是,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药物制得:白芍18_22g,防风14_16g,川芎 8-12g,桂枝 8-12g,当归 8_12g,全蝎 5_10g,僵蚕 5_8g,白术 4_6g。
[0006]本发明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得:白苟20g,防风15g,川考10g,桂枝1g,当归10g,全蝎8g,僵蚕6g,白术5g。
[0007]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药白芍、防风、川芎、桂枝、当归、全蝎、僵蚕、白术,分别粉碎后,混合均匀,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3h后,滤过,滤液合并后浓缩至稠膏,干燥后粉碎即可。
[000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制得的本发明药物活性成分基础上直接入药使用或加入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按常规工艺制备成所需制剂。优选的是,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所述胶囊剂,是将活性成分8份粉碎后和辅料甘露醇0.9份、微晶纤维素0.9份、硬脂酸0.2份,过40目筛,混合均匀,用干法制粒机进行制粒,18目筛进行整粒,将制得的颗粒填充于硬质胶囊中即得本品。
[0009]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特别是在制备治疗痰瘀互阻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药物中的用途。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病例,对照组脱落4例病例,该7例患者均是有效后退出,以有效统计疗效,其余均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疗效结果如下:治愈30例(50.0% ),有效27例(45.0% ),无效3例(5.0% ),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18例(30.0% ),有效29例(48.3% ),无效13例(21.7%),总有效率78.3%。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且无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对治疗组60例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心电图等进行统计学处理,未见明显异常。结果表明本方的临床运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进一步研宄并推广应用。
[0010]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各中药组份的功能效果及方解如下:
[0011]所述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经、脾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0012]防风,性温,味甘、辛。归膀胱经、肝经、脾经。发表、祛风、除湿。属解表药下分类辛温解表药。
[0013]川芎,性温,味辛。归肝经、胆经、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0014]桂枝,味辛、甘,性温。归膀胱经,心经,肺经。发表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属辛温解表药。实验表明,桂皮醛还有抗惊厥、抗菌、抗病毒、扩张血管和抗炎作用。用治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0015]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经、心经、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0016]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祸,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0017]僵蚕,性平,味咸、辛。归肝经、肺经、胃经。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
[0018]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经、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0019]痰瘀互阻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症候分析: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人络,夹痰夹瘀痹阻经络,故口眼歪斜而致面瘫;瘀血阻络,清窍不利,故头痛肢麻;气血不足,故头晕,神疲乏力;健运失司坝u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为气虚血滞,痰瘀互阻之象。本发明方中白芍,当归,补血活血、平肝止痛;防风,桂枝,祛风除湿、温经通脉;川芎,全蝎,僵蚕,活血行气,熄风镇痉,通络止痛,化痰散结;白术,健脾、益气、祛湿利水。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方合理,诸药合用,可活血散结、健脾益气、温经通脉、通络散结,对痰瘀互阻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症状有明显改善。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确切,药性平和,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安全系数高,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到9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0021]实施例1
[0022]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发明各原料:白芍20g,防风15g,川芎10g,桂枝10g,当归10g,全蝎8g,僵蚕6g,白术5go
[0023]制备工艺如下:
[0024]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药白芍、防风、川芎、桂枝、当归、全蝎、僵蚕、白术分别粉碎后,混合均匀,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3h后,滤过,滤液合并后浓缩至稠膏,干燥后粉碎。取干燥后的活性成分8份粉碎后和辅料甘露醇0.9份、微晶纤维素0.9份、硬脂酸0.2份,过40目筛,混合均匀,用干法制粒机进行制粒,18目筛进行整粒,将制得的颗粒填充于硬质胶囊中即得。
[0025]使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症时,服用所制备的胶囊剂,每粒含生药量0.3g,每日2次,每次3粒,饭后半小时服用。
[0026]实施例2
[0027]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