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80296阅读:来源:国知局
通过滴鼻给药或者鼻腔喷雾给药,药物有效靶向吸收至三叉神 经节,治疗糖尿病引起的三叉神经节病变,同时药物经三叉神经进一步转运至角膜神经和 角膜,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角膜和角膜神经病变,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其制备方法,不但解 决了姜黄素的水溶性、提高了姜黄素分子稳定性,同时将胶束粒径调整到合适的粒径范围 (150~220nm),提高了胶束水溶液的稳定性,并提高了给药后的三叉神经节靶向性,从而提 高了治疗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裂隙灯观察不同姜黄素纳米胶束鼻腔给药对糖尿病小鼠角膜损伤修复作 用图。
[0020] 图2是不同姜黄素纳米胶束鼻腔给药对糖尿病小鼠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定量分析。
[0021] 图3是不同姜黄素纳米胶束鼻腔给药一周后三叉神经节中姜黄素荧光观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3] 实施例1: 将50mg姜黄素、30mg四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分子量1000)和900mg聚乙烯己 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分子量118000 )置于IOO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无水 乙醇,充分溶解后,40°C水浴旋转真空蒸发无水乙醇,得到药物和共聚物的均匀分散薄膜, 然后加入IOmL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洗膜,300w功率水浴超声lOmin,得胶束溶液。将胶束溶 液冷却至4°C,加入IOmg R⑶肽至胶束溶液中,充分溶解后继续4°C孵育30min,加入防腐剂 苯扎氯铵、等渗调节剂氯化钠,pH调节为7. 4,将胶束溶液过0. 22Mm微孔滤膜后,无菌分装 即可。激光粒度仪测得姜黄素胶束平均粒径为195nm,分散指数TOI=0.0 53,分散均一性良 好。将该姜黄素胶束滴眼剂在室温条件下保存180天,稳定性没有明显改变。
[0024] 实施例2: 将50mg姜黄素、50mg四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分子量1000)和1000 mg聚乙烯 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分子量118000)置于IOO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 无水乙醇,充分溶解后,40°C水浴旋转真空蒸发无水乙醇,得到药物和共聚物的均匀分散薄 膜,然后加入IOmL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洗膜,300w功率水浴超声lOmin,得胶束溶液。将胶 束溶液冷却至4°C,加入25mg R⑶肽至胶束溶液中,充分溶解后继续4°C孵育30min,加入防 腐剂苯扎氯铵、等渗调节剂氯化钠,PH调节为7. 4,将胶束溶液过0. 22Mm微孔滤膜后,无菌 分装即可。激光粒度仪测得姜黄素胶束平均粒径为206nm,分散指数TOI=0.0 49,分散均一 性良好。将该姜黄素胶束滴眼剂在室温条件下保存180天,稳定性没有明显改变。
[0025] 实施例3: 将50mg姜黄素、15mg四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分子量1000)和600mg聚乙稀己 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分子量118000 )置于IOO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无水 乙醇,充分溶解后,40°C水浴旋转真空蒸发无水乙醇,得到药物和共聚物的均匀分散薄膜, 然后加入IOmL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洗膜,300w功率水浴超声lOmin,得胶束溶液。将胶束溶 液冷却至4°C,加入3. 75mg R⑶肽至胶束溶液中,充分溶解后继续4°C孵育30min,加入防腐 剂苯扎氯铵、等渗调节剂氯化钠,PH调节为7. 4,将胶束溶液过0. 22Mm微孔滤膜后,无菌分 装即可。激光粒度仪测得姜黄素胶束平均粒径为176nm,分散指数TOI=0.0 33,分散均一性 良好。将该姜黄素胶束滴眼剂在室温条件下保存180天,稳定性没有明显改变。
[0026] 实验效果例1:本发明的0. 5%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有效性试验。
[0027] 实验药物:0. 5%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实施例1制备,称为溶液1 )。
[0028] 对照药物:未用RGD修饰的0. 5%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除在制备过程中不加 入RGD外,余同实施例1制备,称为溶液2)、未用四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修饰的0. 5% 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除在制备过程中不加入四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外,余同实 施例1制备,称为溶液3)、未用R⑶和四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修饰的0. 5%姜黄素胶 束鼻腔给药溶液(除在制备过程中不加入R⑶和四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外,余同实施 例1制备,称为溶液4)。
[0029] 实验动物与实验方法:因 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作为较公认的类似于人非增殖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本部分内容采用此模型进行研究。选用C57BL/6小鼠,雄性,6-8周 龄,体重18~25克(购买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随机分为两组,一组 采用新鲜配置的柠檬酸盐缓冲液(pH 4. 5)配制STZ溶液后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连续注射 5天,在最后一次(第五次注射)后的第8天(一周后)对每小鼠测量血糖,连续测量3天,STZ 注射组血糖值大于300mg/dL (16. 7mmol/L)认为I型糖尿病模型成功。在12周实验取材 时,对小鼠进行同样的体重和血糖监测,符合各参数指标和取组织材料的条件的小鼠用于 实验。另一组注射不含STZ的柠檬酸缓冲液作为正常对照。实验结果表明,STZ腹腔注射 建模的小鼠逐渐表现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糖尿病典型症状,其血糖稳定维持在 较高水平,体重较正常小鼠偏低(表1 ),表明造模成功。
[0030] 小鼠成模12周后行角膜上皮刮除术建立糖尿病角膜/神经损伤模型,分别采用鼻 腔给药给予空白PBS溶液、溶液1、溶液2、溶液3和溶液4进行治疗1周,同时在治疗1周 后处死小鼠,取各组小鼠的三叉神经节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姜黄素的荧光强度。研究发现: 鼻腔给药溶液1有效促进模型小鼠角膜上皮和神经的修复且疗效优于其他实验组(图1), 给药治疗一周后溶液1实验组三叉神经节中姜黄素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图2)。
[0031] 表1 iF常和糖尿病樽型小鼠亦取烊点时体重及命糖拾涮(:+SD, n=40)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包括姜黄素为主药以及防腐剂、等渗调节剂,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药用聚乙二醇类辅料和 R⑶肽为药物辅料,姜黄素主药和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药物辅 料质量比在1:12-1:20之间,药用聚乙二醇类辅料和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 乙二醇共聚物药物辅料质量比在1:20-1:40之间,R⑶肽和药用聚乙二醇类辅料质量比在 1:2-1:4 之间。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用溶液,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用聚乙二醇 类辅料为四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00-2000道尔顿,共聚物总分 子量 100000-120000。3.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其特征在于上述聚乙烯己内酰 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共聚物中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三者的质 量比为57:30:13,共聚物总分子量100000-120000。4.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RGD肽得氨基酸 序列为GR⑶SPC。5. 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先将主药姜黄素和药物辅料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共聚物、四 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溶解在无水乙醇中,通过40°C水浴旋转真空蒸发有机溶剂在容 器内部均匀成膜,再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以充分洗膜,水浴超声得胶束溶液;在4度水浴条件 下加入RGD肽,充分溶解后再继续孵育30分钟,调整姜黄素最终质量百分浓度为0. 5%,最后 加入防腐剂、PH调节剂,等渗调节剂之后无菌过滤分装即可。6. 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的姜 黄素胶束的粒径范围在150_220nm之间。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包括姜黄素为主药以及防腐剂、等渗调节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药用聚乙二醇类辅料和RGD肽为药物辅料,姜黄素主药和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药物辅料质量比在1:12~1:20之间,药用聚乙二醇类辅料和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药物辅料质量比在1:20~1:40之间,RGD肽和药用聚乙二醇类辅料质量比在1:2~1:4之间。本发明制备的姜黄素胶束鼻腔给药溶液,使得姜黄素在水溶液中有良好的溶解其制备方法,不但解决了姜黄素的水溶性、提高了姜黄素分子稳定性,同时将胶束粒径调整到合适的粒径范围(150~220nm),提高了胶束水溶液的稳定性。
【IPC分类】A61K47/42, A61P25/00, A61P27/02, A61K9/08, A61P3/10, A61K47/34, A61K31/12
【公开号】CN104997727
【申请号】CN201510391874
【发明人】吴祥根, 郭传龙, 李梦双, 史伟云
【申请人】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