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糖型桑菊感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359825阅读:来源:国知局
〇g,加入上述连翘、薄荷挥发油,干燥,喷洒甘草的提取液,混匀, 即得。
[0074] 对比例1
[0075] 参照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桑菊感冒冲剂的制备方法:以上八 味,取连翘、薄荷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桑叶等六味加水煎煮 二次(苦杏仁压榨去油后,在水沸时加入),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 至相对密度为1.38-1.40(80°(:-85°(:)的浸膏。取浸膏一份,蔗糖3.5份,糊精一份以及乙 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连翘等挥发油,混匀,即得。
[0076] 对比例2
[0077] 根据《桑菊感冒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一文制备桑菊感冒颗粒的制备 方法:按处方量取连翘、薄荷,置于挥发油提取器中,加水8倍量的水,提取4h,收集挥发油; 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桑叶等六味加12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2h ;将水 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 (60°C )的浸膏,取浸膏1份、蔗糖2份,喷雾速率为60g/min, 雾化压力为2. lkg,物料温度为80°C,进行喷雾制粒;加入挥发油包合物,混合分装即得。
[0078] 对比例3水煎法提取甘草酸
[0079] 取处方量的甘草,粉碎成粗粉,过40目筛,加12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2h,得甘 草的水提取物。
[0080] 对比例4
[0081] 将实施例1中步骤(3)采用200W下微波处理4min后,加入90%的乙醇回流提取 3次,每次1小时,提取温度60°C,合并三次滤液,浓缩,得浸膏;其余步骤不变。
[0082] 对比例5
[0083] 将实施例1中步骤(3)采用200W下微波处理4min后,加入50%的乙醇回流提取 3次,每次1小时,提取温度60°C,合并三次滤液,浓缩,得浸膏;其余步骤不变。
[0084] 实验例1本产品各步骤中制备工艺的研究
[0085] I. 1甘草提取工艺的研究
[0086] (1)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0087] 按照2010版药典规定的HPLC方法测定甘草酸的含量。色谱条件如下:以十八 烷基硅烷健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乙腈(A)-0.0 5 %磷酸(B)梯度洗脱(见表1);流速 ImL ? min S检测波长237nm ;柱温25°C ;进样量20 y 1。
[0088] 表1流动相梯度洗脱 [0089]
[0090] 溶液配制:
[009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甘草酸铵标准品适量,加入70%乙醇制成0. 2mg/mL 的甘草酸铵对照品溶液(甘草酸重量=甘草酸铵重量/1. 0207)。
[009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提取物0. lg,精密称定,置IO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 超声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取Iml至IOml的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即得。
[0093]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 y 1,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 定并计算结果。
[0094] 提取率=提取液中甘草酸的质量/甘草的质量
[0095] 表2不同提取方式下甘草酸含量的比较
[0098] 采用本产品制备(1)中提取甘草的提取方法,对提取溶剂进行了考察,并按照上 述检测方法进行了检测。其实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
[0099] 表3不同提取溶剂甘草酸含量的影响
[0100]
[0101] 由此可见0. 08% NaHC03-(60% -70% )乙醇作溶剂,甘草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 溶剂。因此,优选60 % -70 %乙醇和0. 08 % NaHCOgl合物作为提取溶剂。
[0102] 1. 2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0103] 关于本产品制备工艺中挥发油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现有文献中均已报道。
[0104] 关于夹带剂乙醇的浓度与提出成分的关系,现有技术中指出,当乙醇的浓度 多90%时,适合提取挥发油类物质,因此本产品在挥发油提取中采用的乙醇浓度一般为 95%〇
[0105] 本发明对混合物料在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 〇) 2的流量进行考察,并与现有文献进行了比较,得到不同的结果。本发明的考察结果见表 4和表5。
[0106] 表4本发明提取结果与现有工艺的比较
[0111] 结论:由表4可知,通过比较可知,与传统水蒸气提取方法相比,采用超临界流体 萃取方法能够有效的节省时间,提取的成分比较完全,出油率相对提高。本发明挥发油提取 工艺中,不同条件下,提取物挥发油成分大致相同,但是其出油效果不同。
[0112] 1.3桑叶、菊花、苦杏仁、桔梗、芦根提取工艺的研究
[0113] 中药化学成分复杂,不同成分极性差异大,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分子比较小的多羟 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酸碱两性化合物,有一定程度 的极性,所以能溶于水,不溶于或难溶子有机溶剂。淀粉虽然羟基数目多,但分子大大,所以 难溶解于水。苷类都比其苷元的亲水性强,特别是皂苷由于它们的分子中往往结合有多数 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出较强的亲水性,而皂苷元则属于亲脂性强的化合物。多数游 离的生物碱是亲脂性化合物,与酸结合成盐后,能够离子化,加强了极性,这些生物碱可称 为半极性化合物。所以,生物碱的盐类易溶于水,不溶或难溶于有机溶剂;而多数游离的生 物碱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亲脂性溶剂。鞣质是多羟基的化台物,为亲水性的物质。油脂、 挥发油、脂溶性色素都是强亲脂性的成份。中药提取往往需要尽可能多的提取有效成分,增 强药物活性。本发明采用连续动态乙醇浓度提取的方法提取中药,能够更充分地提取不同 极性的有效成分。
[0114] ⑴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0115] 标准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使溶解,并稀 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0116] 工作曲线绘制: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2、3、4、5与6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 乙醇至6ml,加5%亚硝酸钠溶液lml,摇匀,放置6min,加10%硝酸铝溶液lml,摇匀,放置 6分钟,加lmol/L氢氧化钠试液IOml,摇勾,加水至刻度,摇勾,放置15分钟,在500nm的波 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与其对应的浓度计算回归方程;
[0117]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品,研细,精密称取样品,置25m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超声 波振荡30min,冷却至室温,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即得;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ml, 置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在5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
[0118] 空白溶液制备:以相应溶液作为空白。
[0119] (2)桔梗皂苷D、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0120] 1)桔梗皂苷D的检测方法
[0121] 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ODSC18 (46mmX 250mm,5 y m);流动流动相为乙腈-水 (25 : 75);流速ImL ? min S检测波长210nm ;柱温25°C ;进样量10 y 1。
[0122] 2)连翘苷的检测方法
[0123] 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ODSC18 (46mmX 250mm,5 y m);流动流动相为乙腈-水 (25 : 75);流速Iml ? min S检测波长277nm ;柱温30°C ;进样量10 y 1。
[0124] 取上述提取工艺制备的浸膏适量,乙醇溶解定容于容量瓶中,再用微孔滤膜 (0. 45 ym)过滤后,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中,以桔梗皂苷D对照品、连翘苷对照品进行外标法 定量,测得桔梗皂苷D、连翘苷的含量。
[0125] 表6不同提取条件下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0126]
[0127] 结论:从结果上可以看出,采用连续动态乙醇浓度提取的方式较传统的水提、醇提 工艺总黄酮、桔梗皂苷D、连翘苷的含量明显提高。
[0128] 实验例2
[0129]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