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吸尘器的集尘部件和包含此部件的吸尘器机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43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吸尘器的集尘部件和包含此部件的吸尘器机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部件,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部件,该部件的构成为使用旋风式吸尘的同时能够简化真空吸尘器的机身内的气流通道。
为此,在真空吸尘器的机身内设有一个电动机及其类似物,用于产生吸力。在真空吸尘器的机身内还设有一个过滤装置,以便过滤将被吸收到机身内的空气。通常把纸制集尘袋用作传统的过滤装置,只允许空气通过而把异物如灰尘收集在袋内。
可是,把灰尘等异物和类似物收集在集尘袋内后,常把装有异物的集尘袋丢弃。因而,造成物质浪费。特别是,这样会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因为灰尘收集在集尘袋中,会更加降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来一种旋风式集尘部件。当把含异物的空气吸收到一个外壳内时,使用这种旋风式集尘部件能在该外壳内产生螺旋通道。


图1所示,在真空吸尘器机身1一侧安装一个集尘部件2,该集尘部件2为以旋风的方式进行初级的灰尘收集的构成方式,并用一个过滤器进行次级的灰尘收集。因此,当操作真空吸尘器时,从吸收嘴4吸收的含异物的空气通过长管6和连接软管8进入吸尘器机身内。
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入口21进入集尘部件2的空气在外壳22内形成螺旋气流。相对较重的异物由于其自身重量而落下来。已除去异物的空气进入过滤器23,然后通过设置在过滤器上端的出口24排出。过滤器23安装在盖子25的底面,以便基本上打开和关闭外壳22。这种集尘部件的优点在于,通过旋风的方式进行初级的灰尘收集,以除去相对重的异物,再用过滤器23进行次级的灰尘收集,从而除去细小的灰尘。
结合图3详细描述通过出口后的气流。如图所示,出口24设置在集尘部件2的顶部表面。因此,沿着连接管26引导通过出口24排放的空气,该连接管26用于连接出口24和电动机室H,其中电动机室H位于的真空吸尘器机身内并在集尘部件2之上。因此,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形成用于连接设在集尘部件2顶面的出口的连接管26和设在真空吸尘器机身内并低于集尘部件2的电动机室H。
然而,这种常规的结构具有下述缺点因为连接管26应当用来连接集尘部件2和电动机室H,在它们的相应连接部位可能会产生吸力损失。由于这种吸力损失会导致真空吸尘器的吸尘效率显著降低,对真空吸尘器的工作将造成负面影响。而且,由于另外安装连接管26,吸尘器的部件增加,安装过程变得复杂。从而,生产成本方面的问题提高且生产率下降。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尘器的集尘部件,它包括柱形壳体,通过入口进入的空气在该壳体内形成螺旋状气流,并且,该壳体的上端开口;盖子,用于打开和关闭壳体的上端开口;设在盖子底面的过滤器,该过滤器为具有预定长度的柱形,当空气从过滤器外部进入时,该过滤器能够滤除细小的异物并向下透过空气;与过滤器底面紧密接触的排气管,该排气管包括设在壳体侧面的排气口,以便把过滤器过滤的空气释放到壳体外部。
优选将排气口形成在壳体侧面的较低部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壳体的中部设有水平的隔离板,在隔离板的外周形成灰尘收集孔。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隔离板包括一对半圆板,各个半圆板只能在铰合端向上做枢轴运动,该铰合端在相对半圆板的直径最外面的半圆板外周位置形成。
本发明的技术精神是,根据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机身包括安装在真空吸尘器机身内的电动机室,用于容纳可产生吸力的电动机;靠近电动机室的集尘部件,该集尘部件包括排气口,当把由电动机吸力吸入的空气中的异物滤除后,通过排气口将过滤后的空气排出,其中,集尘部件的排气口设在集尘部件的侧面,因此可以直接将空气吸到电动机室。
图3为传统真空吸尘器机身内部的部分截面立体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集尘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机身的剖视图;和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集尘部件的纵向剖视图。
优选实施例详述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集尘部件100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集尘部件100的纵向剖视图。如图所示,集尘部件100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130和用于打开和关闭壳体上端的盖子110。
壳体130在其内部形成预定的空间,并呈圆柱形。如下将提到的,吸入到壳体130内的含有异物的空气形成螺旋状气流,相对较重(大)的异物由于其自身的重量向下落入壳体内。在壳体一侧形成入口端134,它与壳体130的内表面相切,使得当经入口端进入的空气沿着壳体内表面流动时,会产生螺旋状的气流。
壳体130具有一个开口的上端,盖子110设在壳体130的上端以便打开和关闭壳体130。过滤器114设在盖子110的底面中心部位。优选过滤器114为可拆卸地安装在盖子110下,使得能够容易地调换和清洁过滤器。盖子110带有一手柄116,在过滤器中装满异物如灰尘的情况下,使用者握住手柄把盖子从真空吸尘器机身上打开。这样的盖子也可在壳体130上形成。
过滤器114用于滤除吸入壳体内的空气中所含的细小异物,如灰尘。过滤器114呈中空的圆柱形。为了有效滤除前述提及的细小灰尘和其类似物,优选过滤器具有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过滤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许多垂直的褶皱,这些褶皱用来使过滤器与空气进行有效的接触,因此能够有效收集灰尘。
过滤器的构成为,当壳体130内的空气经过过滤器的外部到过滤器的内部时,过滤器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细小异物,并且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排气口口136被排放到集尘部件100的外部。下文将描述排气口口136的构造。
排气口口136形成在壳体130的下方,用于将清洁空气排放到集尘部件100的外部,在过滤器140内已滤除空气中的细小灰尘。排气口口采取这样的构造,如图5所示,从排气口口136排出的空气被引入电动机室H,以便冷却电动机室内的电动机。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发明的排气口口136在壳体130的侧面形成。排气口口136由排气管138组成,该排气管从壳体130的垂直中部向下伸延,并向壳体的侧面延伸。
如图6中看到的,排气管138的上端138a的构成为与柱形过滤器114的底面紧密接触。即,从过滤器114的外部进入到其内部的空气可通过其底面的中部排放出去,被排出的空气能直接引入排气管138中。
根据本发明,隔离板140安装在壳体130的内表面中间位置。可以看到,集尘孔142在隔离板140的外周和壳体13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
如图4所示,优选隔离板140由一对半圆板构成,更优选地,这对半圆板能向上做枢轴运动。这对半圆板用于把集尘部分144收集的异物排放到外部。
下面将详细描述隔离板的构造。如图4中的放大部分所示,铰合端140a位于外缘位置,该位置与半圆形隔离板140直径的最远位置相对应,该铰合端被枢轴支撑在支撑端130a上,该支撑端在壳体130的内表面上形成。例如,支撑端130a可以为预定的圆槽形,因此可把隔离板140的铰合端140a枢轴支撑在支撑端上。而且,支撑端130a也可以为在壳体130内部形成的铰接孔形,用来支撑隔离板140的铰合端140a。
支撑突起130b在壳体130的内表面上形成,用于挡住并支撑隔离板140。由于隔离板140被放置在支撑突起130b上并被其支撑,因此隔离板140基本上不能向下做枢轴运动,因而只能在铰合端140a上进行向上的枢轴运动。
除了示出的实施例之外,隔离板还可有不同的修改和变更,将一对半圆形隔离板140保持水平并处在把集尘部件正确安装在真空吸尘器之内的状态(集尘部件直立),但是如果倒置壳体130,这对隔离板被打开,从而使集成部分144内的异物通过壳体130的开口端被排放出去。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部件的灰尘收集操作和外围构造。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集尘部件100安装在真空吸尘器的机身200内。当真空吸尘器开始工作时,开动电动机室H内的驱动电动机以便产生吸力,利用这个吸力通过入口202将含有异物的空气吸入机身200中。然后,含有如灰尘之类异物的空气通过设在壳体130一侧的入口端134进入集尘部件100中。进来的空气形成螺旋气流沿着内表面在壳体130内旋转。在此过程中,重的异物由于其重量落下来并收集到壳体130的底面上。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由于自身重量而落下的重的异物通过集尘孔142收集在壳体130的底面上,该集尘孔在隔离板140的外围形成。
已经除去相对较重异物的空气进入柱形过滤器114内。进一步,当空气经过过滤器时,类似细小灰尘的异物被完全从空气中滤除。因此,已被完全过滤的空气经过滤器114底面的中央部位被排放出去。
通过排气管138把从过滤器114底面中部排出的空气排放出去。这意味着将空气通过在壳体130侧面下部形成的排气口136排出。
经由排气口136排出的空气可直接进入电动机室H,该电动机室H与集尘部件100基本平行并与之相邻。因此,空气冷却电动机,该电动机设在电动机室内并用于产生吸力,然后把空气排到外界,如房间里。
根据本发明,集尘部件100的排气口136设在壳体130的侧面,使得空气能够直接被引入电动机室H。因而,由于空气能通过最短途径被引入电动机室H内,可以看到不再需要额外的长长的弯曲的连接管道。而且,由于集尘部件与电动机室H直接相连,因此可减少吸尘器部件的数量,并且把集尘部件和电动机室之间产生的吸力损耗降为最小。
根据上面描述的本发明,旋风式集尘部件100的排气口136安装在壳体130的侧面,因此排气口可与电动机室H之间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因为通过最短途径把空气从集尘部件100提供到电动机室,所以把空气吸力损耗基本降至最小。因此,可进一步简化真空吸尘器机身内部的结构。从而,本发明具有零件数量减少和提高组装过程中的生产率的优点。
如上所述,可以理解,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在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精神的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不同的修改和变更。权利要求应当用来解释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部件,包括柱形壳体,通过入口进入壳体的空气在壳体内形成螺旋状气流,并且,该壳体的上端开口;盖子,用于打开和关闭壳体的上端开口;过滤器,设在盖子底面,并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的圆柱,当空气从过滤器外部进入时,该过滤器能够滤除细小的异物并向下透过空气;和排气管,该排气管与过滤器底面紧密接触,并包括设在壳体侧面的排气口,以便把过滤器过滤的空气释放到壳体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口形成在集尘部件的侧面下部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尘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外部侧面上形成手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尘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子的侧面上形成手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尘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中部安装有水平的隔离板,并在该隔离板的外围形成集尘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板包括一对半圆板,相应的半圆板只能在铰合端向上做枢转运动,该铰合端在对应于半圆板的直径最外面的半圆板外周上形成。
7.一种真空吸尘器机身,包括电动机室,该电动机室安装在真空吸尘器机身内,用于容纳可产生吸力的电动机;和集尘部件,该集尘部件靠近电动机室安装,并包括排气口,当把由电动机吸力吸入的空气中的异物滤除后,通过排气口将过滤后的空气排出;其特征在于,集尘部件的排气口设在集尘部件的侧面,因此可以直接将空气吸到电动机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尘部件包括柱形壳体,通过入口进入壳体的空气在该壳体内形成螺旋状气流,并且,该壳体的上端开口;盖子,用于打开和关闭壳体的上端;过滤器,该过滤器设在盖子底面,并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的圆柱,当空气从过滤器外部进入时,该过滤器能够滤除细小的异物并向下透过空气;和排气管,该排气管与过滤器底面紧密接触,并包括设在壳体侧面的排气口,以便把过滤器过滤的空气释放到壳体外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口设在集尘部件的侧面下部位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外部侧面上形成手柄。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子的侧面上形成手柄。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中部安装有水平的隔离板,并在该隔离板的外围形成集尘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板包括一对半圆板,每个半圆板只能在铰合端向上做枢转运动,该铰合端在对应于半圆板的直径最外面的半圆板外周上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部件。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部件,它包括柱形壳体130,该壳体的上端开口且通过入口进入壳体的空气在壳体内形成螺旋状气流;盖子110,用于打开和关闭壳体的上端开口;过滤器140,该过滤器,设在盖子底面,并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的圆柱,当空气从过滤器外部进入时,该过滤器能够滤除细小的异物并向下透过空气;和排气管138,该排气管与过滤器底面紧密接触,并包括设在壳体侧面的排气口136,以便把过滤器过滤的空气释放到壳体外部。优选将壳体的排气口设在壳体侧面的下部。
文档编号A47L5/22GK1410027SQ0212061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9日
发明者梁炳善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