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533050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感应加热烹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的电饭煲、电压力煲等烹调器,其工作原理为在电磁线圈中通入高频电流,使得电磁线圈周围产生高频的交变磁场,交变磁场可以使得内锅上产生涡流,通过涡流的作用实现内锅本身发热,从而进行加热烹调。随着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这一类型的烹调器正在不断普及,为了能够实现电磁加热,其内锅一般要求导磁性较好,以便提高加热效率。现有制作内锅的方式一般是将金属复合板直接拉伸成内锅,金属复合板包括一般采用钢铝复合板,其中钢一般采用导磁不锈钢,实现导磁加热。另一种制作导磁内锅的方式是在内锅内层的底部通过熔射方式制作一层导磁层,其中内锅内层本身一般为铝胆,而熔射层的材料一般采用导磁金属。在实现和使用上述内锅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采用金属复合板直接拉伸出内锅的方案需要采用一整块复合板,而内但侧部的上部一般不需要电磁加热,造成导磁不锈钢材的浪费,且造成内锅成本较高;熔射方式制作的内锅由于导磁金属在高温熔射过程中容易被氧化,导磁导磁金属层的导磁效率较低,导磁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加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及其加工方法,可以提高对内锅进行电磁感应加热时的内锅导磁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包括内锅的锅体,锅体的外侧底部复合有导磁片 ’导磁片上设有网孔,锅体的材料变形后挤入网孔内并将导磁片复合固定在锅体底部,导磁片的边沿与锅体之间形成接缝,锅体和导磁片的外侧设有导磁层,导磁层通过高温熔射的方式形成并覆盖接缝处,接缝处的导磁片在高温熔射过程中紧密嵌入锅体。锅体的底部与侧壁之间设有过渡圆弧,接缝位于过渡圆弧处。锅体由板材拉伸制成,导磁片复合在在锅体的板材上,并随板材一起拉伸成型。网孔通过冲压形成,并且冲压的网孔在导磁片的外侧形成倒角,锅体的材料变形后挤入到网孔的倒角处。冲压的网孔在导磁片的内侧形成翻边。导磁片上外侧的网孔距离导磁片边沿小于I. 2mm。锅体的材料为铝金属或者铝合金。一种权利要求内锅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在导磁片冲出网孔;
2)将具有网孔的导磁片复合到锅体板材上,锅体板材的材料变形后挤入网孔内并将导磁片复合固定在锅体板材上,导磁片的边沿与锅体板材之间形成接缝;
3)将锅体板材和导磁片一起拉伸成型形成复合有导磁片的锅体,导磁片位于锅体的底
部;
4)在锅体和导磁片的外侧通过高温熔射的方式形成导磁层,导磁层覆盖接缝处,并且高温熔射过程同时软化锅体和导磁片,接缝处的导磁片在高温熔射过程中紧密嵌入锅体。高温熔射形成导磁层的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导磁层覆盖导磁片和部分锅体。本发明提供的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及其加工方法,在内锅的锅体上复合有导磁片,并且还通过高温熔射方式形成导磁层,利用高温熔射过程中的高温将导磁片和锅体软化,使得导磁片能更好地嵌入锅体,并且导磁层覆盖住导磁片与锅体的接缝处,使得导磁片不容易从锅体上翘起。另外,采用底部复合导磁片的方式,相对于整个锅体都复合导磁材料的方案而言,能够节约很多导磁片的材料,降低内锅的生产成本;并且采用导磁片的方式进行导磁,相对于采用熔射方式形成的导磁层,其导磁效率较高,并且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导磁片和熔射形成的导磁层共同导磁,提高了导磁效率,从而提高电磁加热的热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缝位于锅体底部的内锅剖视图2为图I中I部分局部放大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缝位于过渡圆弧处的内锅剖视图4为图3中II部分局部放大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磁片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磁片上网孔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包括内锅的锅体,锅体的外侧底部复合有导磁片; 其特征在于,导磁片上设有网孔,锅体的材料变形后挤入网孔内并将导磁片复合固定在锅体底部,导磁片的边沿与锅体之间形成接缝,锅体和导磁片的外侧设有导磁层,导磁层通过高温熔射的方式形成并覆盖接缝处,接缝处的导磁片在高温熔射过程中紧密嵌入锅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锅体的底部与侧壁之间设有过渡圆弧,接缝位于过渡圆弧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锅体由板材拉伸制成,导磁片复合在在锅体的板材上,并随板材一起拉伸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网孔通过冲压形成,并且冲压的网孔在导磁片的外侧形成倒角,锅体的材料变形后挤入到网孔的倒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冲压的网孔在导磁片的内侧形成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导磁片上外侧的网孔距离导磁片边沿小于 I. 2mmο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锅体的材料为铝金属或者铝合金。
8.—种权利要求I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内锅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在导磁片冲出网孔;2)将具有网孔的导磁片复合到锅体板材上,锅体板材的材料变形后挤入网孔内并将导磁片复合固定在锅体板材上,导磁片的边沿与锅体板材之间形成接缝;3)将锅体板材和导磁片一起拉伸成型形成复合有导磁片的锅体,导磁片位于锅体的底部;4)在锅体和导磁片的外侧通过高温熔射的方式形成导磁层,导磁层覆盖接缝处,并且高温熔射过程同时软化锅体和导磁片,接缝处的导磁片在高温熔射过程中紧密嵌入锅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熔射形成导磁层的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磁层覆盖导磁片和部分锅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及其加工方法,涉及电磁感应加热烹饪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磁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包括内锅的锅体,锅体的外侧底部复合有导磁片;导磁片上设有网孔,锅体的材料变形后挤入网孔内并将导磁片复合固定在锅体底部,导磁片的边沿与锅体之间形成接缝,锅体和导磁片的外侧设有导磁层,导磁层通过高温熔射的方式形成并覆盖接缝处,接缝处的导磁片在高温熔射过程中紧密嵌入锅体。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在电磁感应加热的锅具中,尤其是电磁感应加热的电压力锅、电饭煲、电炖锅等。
文档编号A47J27/00GK102920312SQ20121043167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朱泽春, 郭玉波, 于凌振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