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加热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31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频电加热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厨具,尤指一种利用高频电流进行加热的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加热功能的厨具通常的加热方法是火加热或电加热。用火加热的方式一般要以煤气、煤炭、煤油,甚至木炭为原 料,这样不但加热效率低,而且会产生呛人的烟气,既浪费材料又不环保;而用电加热的方式以电磁炉为例,只有锅底的平面与电磁炉的表面接触受热,会产生受热不均的现象,且热量是自锅底的外表面传导至锅底的表面,会产生相当大的热损耗,故加热效率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频电加热厨具,其加热效率高、无污染,且能够使厨具受热面均匀加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频电加热厨具,包括一厨具本体和置于厨具本体外表面的加热装置,所述厨具本体具有导电性,所述加热装置可外接高频交流电源,所述加热装置至少包括有二导电层,二导电层分别连接厨具本体和高频交流电源,引导高频电流至厨具本体表面进行加热。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加热装置至少包括有二导电层,二导电层之间置有一绝缘层;其中一导电层设有一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厨具本体的外表面相连接;另一导电层设有至少一导电侧板,所述导电侧板与绝缘层一端靠近于导电环,另一端则沿厨具本体外表面向外向上延伸,且导电侧板延伸的外端缘超过绝缘层的外端缘,并与厨具本体的外表面呈接触状态。本实用新型外接高频交流电源后,通过二导电层的作用,将高频电流引导聚集至厨具本体表面,由于厨具本体的外表面贴合设有绝缘层,因此高频电流只聚集至厨具本体的表面,使得厨具本体的表面迅速升温加热,且能够确保表面受热均匀,克服了惯用厨具加热方法及结构的不足。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图I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导电层部分结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盖及底座结构不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导电层部分结构剖视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0015]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导电层部分结构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导电层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导电层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导电层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导电层部分结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厨具本体11外表面12定位件120卡槽20导电层21导电环22导电板23导电线230 通孔30导电层31导电侧板32导电板320通孔33导电线41绝缘层42绝缘层43绝缘层50保护盖500穿孔51插座盖510通孔511 通孔60底座61承槽70导电体700导电圈71导电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高频电加热厨具的厨具包括但不限于锅具、水壶等,为清楚、明确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厨具的具体实施以锅具为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I、2所示,所述高频电加热厨具由具有导电性的厨具本体10配合加热装置组成;该加热装置主要配设于厨具本体10的外表面11,并藉其外接高频交流电源,以提供厨具本体10快速加热的功效。再配合图3、4所示,前述加热装置至少包括有二连接不同电极的导电层20、30,其中一导电层20可由一导电环21、一导电板22及一导电线23组成,导电环21的上端面与厨具本体10的外表面11底端相接触,导电环21下端面与导电板22靠接,导电线23 —端固接于导电板22,导电线23另一端则连接至高频交流电源;另一导电层30可由一导电侧板31、一导电板32及一导电线33组成,导电侧板31 —端环设于导电环21外部保持间隔状态,另一端则沿厨具本体10的外表面11向外向上延伸。导电侧板31与导电环21、厨具本体10的外表面11之间设有一绝缘层41,该绝缘层41 一端靠近于导电环21,另一端则沿厨具本体10的外表面11向外向上延伸,并与厨具本体10的外表面呈贴合状态。导电侧板31的外端缘延伸超过绝缘层41的外端缘,并与厨具本体10的外表面11呈接触状态。导电板22与导电板32之间也设有一绝缘层42。[0041]一保护盖50扣设于厨具本体10的外表面11底端,将沿厨具本体10外表面11向外向上延伸的导电侧板31包覆在内,该保护盖50与导电侧板31之间另设有一绝缘层43,保护盖50的中央处具穿孔500可供导电侧板31、绝缘层41、导电环21等构件局部向下穿出,保护盖50可为绝缘隔热材质,以提供绝缘隔热效果。一插座盖51可由下向上套接导电侧板31向下穿出部位,并容置导电板32、绝缘层42、导电板22等构件于其内部靠下端处,插座盖51的下端面另设有两个通孔510、511,分别供二导电线23、33穿过;导电板32对应通孔510的位置另设有一通孔320,导电线23可穿过通孔510、320与导电板22电性连接,导电线33则可穿过通孔511与导电板32电性连接。如图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导电环21设置于对应厨具本体10外表面11下端的中央位置,呈圆柱状结构,而导电侧板31环绕于导电环21外围,并向外展开呈现为一可包覆厨具本体10部分外表面11的盘状结构,以此配合导电板22、32及导电线23、33形成的二导电层20、30结构,能够使得高频电流迅速且均匀的集中分布至厨具本体10表面,达到迅速、均匀加热的最佳效果。当然,前述导电环21及导电侧板31的形状及其组设位置视厨具本体10的不同而改变,并不以前述实施例为限。本实用新型通过二导电层20、30引入高频电流至厨具本体10表面的设计,其结构配合各绝缘层41、42、43(所述绝缘层除绝缘功效外,另具有隔热效果)及保护盖50的设置,更可将热损耗降到最低,从而实现提高加热效率的目的,这对于改善厨具加热功能,更能提供极为实用的效益。请另参阅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可将导电板32、绝缘层42、导电板22等构件独立设置于插座盖51内部靠下端处,并与导电线23、33联机设置,而导电环21、导电侧板31、绝缘层41、43、保护盖50等构件则仍如前所述设于厨具本体10的外表面11,与插座盖51及其内部构件互呈分离状态,插座盖51可另安装于一底座60的承槽61中,当厨具要进行加热时,只要将厨具本体10下方的导电侧板31置入插座盖51内部与导电板32相连接,同时令导电环21连接导电板22 (如图3所示),即可通过导电线23、33引入高频电流对厨具本体进行快速加热。又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厨具本体10的外表面11对应导电侧板31的外端缘处另设有定位件12,该定位件12设置卡槽120供导电侧板31的外端缘卡设定位。绝缘层43及保护盖50另依序分层套覆于导电侧板31及定位件12的外部,提供绝缘隔热及保护的作用,并使其实施结构更加完善。请参照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导电层的第二实施例,此实施例主要利用一线状导电体70向外延伸连接一环形导电圈700的结构,取代第一实施例的导电侧板结构(其余相关构件及其组配与第一实施例雷同,故不另赘述,以下所述其他实施例亦同)。请参照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导电层的第三实施例,此实施例主要利用三组线状导电体70分别向外延伸,并共同连接一环形导电圈700的结构,取代第一实施例的导电侧板结构,该导电体70的数量视需求增减,并不以三组为限。请参照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导电层的第四实施例,此实施例主要利用一扇形导电体71向外延伸连接一环形导电圈700的结构,取代第一实施例的导电侧板结构。请参照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导电体的第五实施例,此实施例主要利用三组扇形导电体71分别向外延伸,并共同连接一环形导电圈700的结构,取代第一实施例的导电侧板结构,该导电体71的数量视需求增减,并不以三组为限。请参照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导电体的第六实施例,此实施例主要利用三组线状导电体70及三组扇形导电体71分别向外延伸,并共同连接一环形导电圈700的结构,取代第一实施例的导电侧板结构,该导电体70、71的数量也视需求增减,并不以各三组为限。实施例二至六的导电层结构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外接高频电源的导电线23、33也可视需要设为一组以上,即至少一组的导电线23、33结构设置,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设计,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高频电加热厨具,包括一厨具本体和置于厨具本体外表面的加热装置,所述厨具本体具有导电性,所述加热装置可外接高频交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至少包括有二导电层,二导电层分别连接厨具本体和高频交流电源,引导高频电流至厨具本体表面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频电加热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至少包括有二导电层,二导电层之间置有一绝缘层;其中一导电层设有一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厨具本体的外表面相连接;另一导电层设有至少一导电侧板,所述导电侧板与绝缘层一端靠近于导电环,另一端则沿厨具本体外表面向外向上延伸,且导电侧板延伸的外端缘超过绝缘层的外端缘,并与厨具本体的外表面呈接触状态。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频电加热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导电层各包含有一导电板及一导电线,其中一导电层的导电板与导电环贴靠接触,并通过导电线连通高频交流电源;另一导电层的导电板与导电侧板贴靠接触,并通过导电线连通高频交流电源。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频电加热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侧板外部另设有一保护盖,所述保护盖扣设于厨具本体的外表面底端,所述保护盖与导电侧板之间另设有一绝缘层,所述保护盖上另设有穿孔供导电侧板、绝缘层、导电环局部向下穿出。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频电加热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含有一插座盖,所述插座盖套接导电侧板,并容置二导电层的导电板及二导电板间的绝缘层,所述插座盖的下端面另设有两个通孔分别供二导电线穿过,内置于插座盖靠近下端面的导电板另设有一通孔,供一导电线穿过连接另一导电板。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频电加热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设置于对应厨具本体外表面下端的中央位置,呈圆柱状结构;所述导电侧板环绕于导电环外围,并向外展开呈现为一可包覆厨具本体部分外表面的盘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频电加热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厨具本体外表面对应导电侧板的外端缘处另设有一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具有卡槽供导电侧板的外端缘卡设定位。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频电加热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侧板由至少一线状导电体向外延伸连接一环形导电圈构成,所述导电圈外部接设于厨具本体的外端面。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频电加热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侧由至少一扇形导电体向外延伸连接一环形导电圈构成,所述导电圈外部接设于厨具本体的外端面。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频电加热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侧板由至少一线状导电体与至少一扇形导电体搭配,并共同向外延伸连接一环形导电圈构成,所述导电圈外部接设于厨具本体的外端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电加热厨具,包括一厨具本体和置于厨具本体外表面的加热装置,厨具本体具有导电性,加热装置可外接高频交流电源,加热装置包括二连接不同电极的导电层,二导电层之间置有一绝缘层,其中一导电层上置有一导电环,该导电环的上端与厨具本体的底端连接,另一导电层与绝缘层沿厨具本体外表面向外向上延伸,绝缘层与厨具本体的外表面相贴合,另一导电层的外端缘超过绝缘层的外端缘,得以与厨具本体相接触。本实用新型外接高频交流电源后,通过二导电层的作用,将高频电流引导聚集至厨具本体表面,使得厨具本体表面可迅速升温加热,且能够确保表面受热均匀,克服了惯用厨具加热方法及结构的不足。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2589246SQ20122011568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刘忠男, 张祐严 申请人:昆山渝榕电子有限公司, 刘忠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