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4531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清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机身(1)和设于机身底部的清洁机构(2),所述清洁机构通过所述复位机构(3)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清洁机构与所述机身之间留有浮动空间,工作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所述清洁机构压低待清洁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装置,利用复位的特性,使清洁布始终与待清洁表面贴合,对待清洁表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提高清洁效果。
【专利说明】:主.; 士驻罢/目/ 口衣直【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属于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清洁装置主要依靠安装在清洁装置上的清洁布来清洁物体表面,通常清洁布是固定在机身上的,而通常需要清洁的物体表面是不平整的,清洁装置在清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完全贴合待清洁面的情况,因此固定在机身上的清洁布在工作过程中,也就不能始终贴合待清洁面而导致清洁布不能完全清洁机器走过的地方,降低了清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利用复位的特性,使清洁布始终贴合于待清洁表面,提高清洁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机身和设于机身底部的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通过所述复位机构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清洁机构与所述机身之间留有浮动空间,工作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所述清洁机构压抵待清洁表面。
[0006]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为弹性件,自然状态时,所述清洁机构伸出机体底部距离最大,当机体底部设有吸附单元或行走单元时,清洁机构伸出机体底部的距离大于吸附单元或行走单元伸出机体底部的距离。
[0007]具体地,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清洁支架和清洁部件,所述清洁支架与所述复位机构连接,所述清洁部件位于所述清洁支架与待清洁表面之间。
[0008]所述清洁部件为清洁布或海绵。
[0009]所述复位机构为弹簧、液压杆或气压杆。
[0010]所述清洁装置为吸附机器人,所述吸附机器人通过真空负压吸附于待清洁表面。
[0011]所述清洁装置底部设有吸尘口,以所述清洁装置行进方向为前向,所述清洁机构设直在吸尘口后部。
[00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装置,利用复位的特性,使清洁布始终贴合于待清洁表面,对待清洁表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提高清洁效果。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7]实施例一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机身1、清洁机构2和复位机构3,所述清洁机构2通过所述复位机构3与所述机身I连接,所述清洁机构2与所述机身I之间留有浮动空间。所述清洁机构2包括:清洁支架21和清洁部件22,所述清洁支架21与所述复位机构3连接,所述清洁部件22位于所述清洁支架21与待清洁表面之间。所述清洁部件22为清洁布或海绵。在本实施例中复位机构3为弹簧。
[0019]工作原理:
[0020]当清洁装置在清洁过程中遇到不平整的待清洁表面时,机身I虽然被不平整表面顶起或下陷,但由于清洁机构2通过复位机构3与机身I连接,并且所述清洁机构2与所述机身I之间留有浮动空间,清洁机构2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可以被顶出或挤压靠近机身I一部分,使得在所述清洁机构2上的清洁部件22与待清洁表面保持贴合并且具有一定的压力,能够保证清洁部件22清洁到所有清洁装置走过的地方,保证了清洁效果。
[0021]实施例二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与实施例一中的清洁装置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复位机构3’为液压杆或气压杆。本实施例中清洁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中清洁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3]实施例三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与前述两实施例中的清洁装置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机身底部设有吸尘口 4,以清洁装置的行进方向A为前向,所述清洁机构2设于吸尘口 4后部。通过前置滚刷和后置清洁结构进行2次清洁,进一步提高清洁效率。
[00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装置利用复位的特性,使清洁布始终贴合于待清洁表面,对待清洁表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提高清洁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机身(I)和设于机身(I)底部的清洁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2)通过复位机构(3)与所述机身(I)连接,所述清洁机构(2)与所述机身(I)之间留有浮动空间,工作时,在复位机构(3)的作用下,所述清洁结构(2)压抵待清洁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3)为弹性件,自然状态时,所述清洁机构(2)伸出机身(I)底部距离最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2)包括:清洁支架(21)和清洁部件(22),所述清洁支架(21)与所述复位机构(3)连接,所述清洁部件(22)位于所述清洁支架(21)与待清洁表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件(22)为清洁布或海绵。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3)为弹簧、液压杆或气压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为吸附清洁机器人,所述吸附清洁机器人通过真空负压吸附于待清洁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底部设有吸尘口(4),以所述清洁装置行进方向为前向,所述清洁机构(2 )设置在吸尘口后部(4)。
【文档编号】A47L11/40GK203609370SQ201320736652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杨敏敏 申请人:苏州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