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式吹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23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握式吹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吹肥皂泡的玩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握式吹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吹肥皂泡玩具,通常包括吹泡装置和肥皂水瓶(或泡泡提供装置)。其中, 吹泡装置主要的功能是从吹泡装置的出口吹出合适风量的风,从而产生肥皂泡。其中,泡泡提供装置也可参考中国专利文献CN201668963U所公开的“手压式自动上水吹泡泡装置”。但是,现有的吹肥皂泡玩具,大多采用电能驱动风机产生合适风量的风,需要耗费大量的风,不符合人们日益增强的低碳生活的要求。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361457“一种吹泡装置”所公开的吹肥皂泡玩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手握式吹泡装置,可以通过使用者手部重复握紧、张开的动作,就能够从出风口获得合适风量的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手握式吹泡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风轮、传动机构和手动驱动机构,壳体前端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输入端为一个输入小齿轮, 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包括扭簧和手握驱动器,所述扭簧中部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底端,扭簧的不动端抵住壳体的内侧壁,所述手握驱动器的底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底端,手握驱动器的后侧壁抵住扭簧的可动端,手握驱动器的顶部设有一个朝后侧延伸的齿条,该齿条与传动机构输入端的输入小齿轮啮合。为了避免手握驱动器在没有其它外力作用的时候,在被扭簧的可动端的作用下, 齿条完全脱离传动机构的输入小齿轮、掉出壳体,所述齿条后端通过连杆连接手握驱动器的后侧壁。由于齿条掉出壳体容易损坏,并且也不便于使用。因此,上述齿条、连杆、手握驱动器的后侧壁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将输入小齿轮限制在该封闭空间内,这样手握驱动器就不会完全掉出壳体。一种方案,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齿条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风轮。优选的方案,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个与上述输入小齿轮同轴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大齿轮、输出小齿轮、至少两对同轴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的中间小齿轮、 中间大齿轮,输出小齿轮与风轮同轴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上述各中间小齿轮与相邻的第一大齿轮或相邻的中间大齿轮啮合,各中间大齿轮与相邻的中间小齿轮或输出小齿轮啮合。这样形成一个齿轮传动机构,齿条通过这个齿轮传动机构带动风轮转动。另一种方案,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环形皮带、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大皮带轮与输入小齿轮同轴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小皮带轮与风轮同轴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环形皮带套设在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上。所述齿条通过这个皮带传动机构带动风轮转动。[0010]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手握驱动器来驱动风轮转动, 因此使用者不断重复握紧、张开的动作,就能够从出风口获得合适风量的风,进行吹泡泡, 使用者在吹泡泡的同时,也让手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可以同时起到健身的效果,并且由于不会耗费电能,因此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满足人们低碳生活的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手握式吹泡装置,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内的风轮 2、传动机构3和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前端设有出风口 101,所述传动机构3输入端为一个输入小齿轮301,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包括扭簧4和手握驱动器5,所述扭簧4中部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1底端,扭簧4的不动端401抵住壳体1的内侧壁,所述手握驱动器5的底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1底端,手握驱动器5的后侧壁501抵住扭簧4的可动端402,手握驱动器5的顶部设有一个朝后侧延伸的齿条502,该齿条502与传动机构3输入端的输入小齿轮 301啮合。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齿条502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风轮2。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还包括输出小齿轮303、一个与上述输入小齿轮301同轴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大齿轮302,同轴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的第一中间小齿轮 304、第一中间大齿轮305,同轴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的第二中间小齿轮306、第二中间大齿轮307,输出小齿轮303与风轮2同轴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上述各中间小齿轮与相邻的第一大齿轮302或相邻的中间大齿轮啮合,各中间大齿轮与相邻的中间小齿轮或输出小齿轮303啮合(如图1所示)。这样形成一个齿轮传动机构,齿条502通过这个齿轮传动机构带动风轮2转动。使用者可以将出风口 101插入肥皂水中,然后将出风口 101从肥皂水中拔出,使得出风口 101附着少量肥皂水,然后迫使手握驱动器5顶部朝向壳体1运动,使出风口 101吹出合适风量的风,从而吹出泡泡。使用者也可以在壳体1上增设泡泡提供装置,使得出风口 101自动附着少量肥皂水,然后迫使手握驱动器5顶部朝向壳体1运动,使出风口 101吹出合适风量的风,从而不断吹出泡泡。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手握式吹泡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还包括环形皮带302'、大皮带轮303'和小皮带轮304',大皮带轮303'与输入小齿轮301同轴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小皮带轮304'与风轮2同轴固定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环形皮带302'套设在大皮带轮303'和小皮带轮304'上。齿条 502通过这个皮带传动机构带动风轮2转动。为了避免手握驱动器5在没有其它外力作用的时候,在被扭簧4的可动端402的作用下,齿条502完全脱离传动机构的输入小齿轮301、掉出壳体1,所述齿条502后端通过连杆503连接手握驱动器5的后侧壁501 (本实施例中连杆503、齿条502与手握驱动器5 的后侧壁501 —体制成)。由于齿条502掉出壳体1容易损坏,并且也不便于使用。因此, 上述齿条502、连杆503、手握驱动器的后侧壁501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将输入小齿轮301限制在该封闭空间内,这样手握驱动器5就不会完全掉出壳体1。
权利要求1.一种手握式吹泡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风轮、传动机构和手动驱动机构, 壳体前端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输入端为一个输入小齿轮,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包括扭簧和手握驱动器,所述扭簧中部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底端,扭簧的不动端抵住壳体的内侧壁,所述手握驱动器的底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底端,手握驱动器的后侧壁抵住扭簧的可动端,手握驱动器的顶部设有一个朝后侧延伸的齿条,该齿条与传动机构输入端的输入小齿轮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式吹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后端通过连杆连接手握驱动器的后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握式吹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齿条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风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握式吹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个与上述输入小齿轮同轴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大齿轮、输出小齿轮、至少两对同轴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的中间小齿轮、中间大齿轮,输出小齿轮与风轮同轴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上述各中间小齿轮与相邻的第一大齿轮或相邻的中间大齿轮啮合,各中间大齿轮与相邻的中间小齿轮或输出小齿轮啮合。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握式吹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环形皮带、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大皮带轮与输入小齿轮同轴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小皮带轮与风轮同轴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环形皮带套设在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上。
专利摘要一种手握式吹泡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风轮、传动机构和手动驱动机构,壳体前端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输入端为一个输入小齿轮,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包括扭簧和手握驱动器,所述扭簧中部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底端,扭簧的不动端抵住壳体的内侧壁,所述手握驱动器的底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底端,手握驱动器的后侧壁抵住扭簧的可动端,手握驱动器的顶部设有一个朝后侧延伸的齿条,该齿条与传动机构输入端的输入小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手握驱动器来驱动风轮转动,因此可以同时起到健身的效果,并且由于不会耗费电能,因此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满足人们低碳生活的需求。
文档编号A63H33/28GK202006026SQ20112003351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
发明者陈耀祥 申请人:陈耀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