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仿生跳动玩具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3096发布日期:2018-06-19 19:54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仿生跳动玩具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仿生跳动玩具连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常规的移动型玩具玩耍者主体是婴幼儿及六岁以下儿童,这些玩具主要使用轮子转动的方式实现移动和前进,动作比较单一,没有变化,仅有前进和倒退的移动方式,无法给玩耍者提供更多的娱乐性,而有些虽然添加了弹跳装置的玩具,但是现有的玩具跳动动作生硬,不够灵活生动,无法激起小孩玩耍的兴趣,更无法满足市场的对玩具可玩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仿生跳动玩具连杆结构,其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玩具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智能仿生跳动玩具连杆结构,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由传动马达和传动齿轮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连接牙箱转轴,牙箱转轴上设有转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安装在连杆的滑动槽内,连杆中间固定在固定转轴上,连杆前端通过旋转轴连接在连杆中间,连杆末端通过旋转轴安装在后腿部件的滑动槽内,后腿部件安装在固定转轴上,连杆前端通过旋转轴与连杆连接,连杆前端通过旋转轴连在在前腿部件上,连接杆底部设有按压式检测开关,检测开关连接到主控IC。

所述转动连接杆位于牙箱转轴边缘。

所述的滑动槽为圆弧形。

所述连杆为“L”型。

所述按压式检测开关为自复位开关。

所述主控IC记录和控制跳动次数, 主控IC带有声控接收装置和触摸反馈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仿生跳动玩具连杆结构的增益效果是:采用全新设计的转动连杆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模拟真实动物走路方式,配合主控IC控制和触摸检测开关,通过准确的行程定点,整个动作连贯性好,确保每次行走动作时间一致,同时设有声控接收装置和触摸反馈装置,实现声控控制和触摸反馈的目的,使得玩具与小孩子之间的互动性更强,大大地提高了可玩性和娱乐性,动作仿真度高,能够有效的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驱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仿生跳动玩具连杆结构,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由传动马达和传动齿轮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连接牙箱转轴1,牙箱转轴1上设有转动连接杆2,转动连接杆2安装在连杆3的滑动槽31内,连杆3中间固定在固定转轴41上,连杆3前端通过旋转轴51连接在连杆6中间,连杆6末端通过旋转轴52安装在后腿部件7的滑动槽71内,后腿部件7安装在固定转轴42上,连杆6前端通过旋转轴53与连杆8连接,连杆8前端通过旋转轴54连在在前腿部件9上,连接杆2底部设有按压式检测开关21,检测开关21连接到主控IC。所述转动连接杆2位于牙箱转轴1边缘。所述的滑动槽71为圆弧形。所述连杆6为“L”型。所述按压式检测开关21为自复位开关。所述主控IC记录和控制跳动次数, 主控IC带有声控接收装置和触摸反馈装置。

通过马达带动传动齿轮组转动,传动齿轮组连接的牙箱转轴1一同转动,牙箱转轴1做360°转动,牙箱转轴1上的转动连接杆2随着转动,通过滑动槽31带动连杆3做上下循环往复运动,连接杆2带动连杆3尾部转动至最高点时候,通过固定转轴41,连杆3前端带动连杆6向下运动运动至最低点,连杆6末端通过旋转轴52在的滑动槽71内滑动,带动后腿部件7以固定转轴42向下旋转,使得后腿部件7向后蹬踏,同时连杆6前端通过旋转轴53连接连杆8,连杆8连接旋转轴54推动前腿部件9向前蹬踏。动连杆3旋转回到最低点后,连杆6带动前腿部件9和后腿部件7恢复原位,连杆6旋转回到最低点触碰到检测开关21,压下检测开关21,使检测开关21处于闭合状态,检测开关21每闭合一次,就会发一个信号给主控IC,主控IC记录为一次,跳动的次数可以预先设定好,通过主控IC来控制跳动的次数。主控IC内的声控接收装置可以实现由声音来控制运动的目的,触摸反馈装置可以实现触摸反馈的功能。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故,凡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