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转可控、驱动模式可切换的五连杆漂浮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7663发布日期:2019-03-02 02:0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自转可控、驱动模式可切换的五连杆漂浮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娱乐游船,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转可控、驱动模式可切换的五连杆漂浮船。



背景技术:

随着娱乐项目的快速发展,不同的娱乐项目也在不断更新,目前游乐园中的娱乐项目大多是过山车、跳楼机、激流勇进、旋转木马等类似项目,而这些项目已基本为游客所熟悉。尤其是现有的水中乘骑项目大多以水流驱动,无法主动旋转,能产生体验效果的动作有限,不能使乘客有好很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娱乐设备,即一种自转可控、驱动模式可切换的五连杆漂浮船,结合了现有过山车等诸多娱乐项目的运动方式,增加了游客的游乐体验。

本发明中自转可控、驱动模式可切换的五连杆漂浮船,包括有船体、供所述船体行走并淹没在水下的水下轨道及控制装置,所述水下轨道包括有相互连接形成封闭式循环轨道的水平行走段和倾斜行走段,所述倾斜行走段和水水平行走段均包括有供驱动小车中摩擦轮移动的轨道体,其中倾斜行走段中轨道体的截面宽度小于所述水平行走段中轨道体的截面宽度;

所述倾斜行走段的水下轨道上方平行设置行走轨道,所述船体外底部的行走设备在所述船体进入倾斜行走段后能在所述行走轨道上移动;

所述船体外底部设置有连杆装置,所述连杆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旋转设备的转动结构,所述连杆装置随所述旋转设备中转动结构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旋转设备的定子结构固定连接能在所述水下轨道中行走的所述驱动小车,所述驱动小车进入所述水下轨道水平行走段时,驱动小车中的摩擦轮紧贴在所述轨道体上,驱动所述船体前进或后退;所述驱动小车进入所述水下轨道倾斜行走段时,所述驱动小车中的摩擦轮脱离所述轨道体,释放压力,与此同时,所述船体外底部的行走设备进入所述行走轨道,所述船体沿所述行走轨道作上行或下行移动。

所述连杆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结合船体与所述旋转设备的转子结构构成五连杆结构。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枢接所述船体船头的底部,另一端枢接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所述旋转设备的转子结构。

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枢接所述船体船尾的底部,另一端枢接所述旋转设备的转子结构。

所述第一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在所述船体底部的v型架的中间部位枢接。

所述水下轨道倾斜行走段中轨道体的截面宽度是所述水平行走段中轨道体的截面宽度的0.5-0.8倍。

所述驱动小车包括有用于控制所述摩擦轮是否紧贴所述轨道体的压簧和限位钢丝绳。

当所述船体在水平行走段内行走时,船体通过浮力漂浮在水面,由所述驱动小车在所述水下轨道内行走并拖拽所述船体前进或倒退;当船体从水下轨道的水平行走段运行至提升的倾斜行走段时,船体进入位于倾斜行走段上方的行走轨道,经由船体底部的行走设备与行走轨道结合,经由行走轨道驱动船体提升,与此同时,驱动小车的摩擦轮进入到倾斜行走段的轨道体,释放压力,与所述轨道体脱离,当船体运行到最高点可以进入位于高处的水平行走段,也可以直接开始下降,当船体开始下降时,船体进入位于倾斜行走段上方的行走轨道,作自由俯冲,进入高速运行状态,与此同时,驱动小车的摩擦轮进入到倾斜行走段的轨道体,释放压力,与所述轨道体脱离。

当船体运行到最高点开始下降时,船体进入位于倾斜行走段上方的行走轨道,船体底部的行走设备与行走轨道锁合,由行走轨道驱动船体下行,进入高速运行状态,与此同时,驱动小车的摩擦轮进入到倾斜行走段的轨道体,释放压力,与所述轨道体脱离。

本发明中的漂浮船不仅保留了传统激流勇进游乐项目中漂浮和大俯冲的体验感,还增加了能精准控速控旋转的体验效果,可以与观影设备密切配合,使游客的体验维度大幅增加,是水中黑暗乘骑领域中的一大突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漂浮船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漂浮船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漂浮船的侧视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中漂浮船的侧视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中漂浮船在水下轨道水平行走段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漂浮船在水下轨道倾斜行走段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驱动小车摩擦轮与轨道体的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中自转可控、驱动模式可切换的五连杆漂浮船可以在水下轨道1上移动行走,具体包括有船体2、连杆装置3、旋转设备4、驱动小车5,其中:

如图5和图6所示,水下轨道1包括有水平行走段10和倾斜行走段11,水平行走段10和倾斜行走段11相互交替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具有上升、水平、下降、水平多种状态在内的循环轨道,可供驱动小车5在循环轨道内行走。水下轨道1可以是单一的一条循环封闭式轨道,也可以是两条平行的循环封闭式轨道,其中水下轨道1中水平行走段10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现有过山车中的轨道结构,但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中的水下轨道被淹没在水中,需采用防水及可以在水中长期存放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材料等。水下轨道1中倾斜行走段11的结构与水平行走段10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在布置时根据漂浮船预先设计好的行走路线呈倾斜状设置,并可设置成多种不同的倾斜角度。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倾斜行走段11中供驱动小车5的摩擦轮50移动接触的轨道体12的截面宽度小于水平行走段10的轨道体12的截面宽度,并且是水平行走段10的轨道体12的截面宽度的0.5-0.8倍,如图7所示,最好是0.7倍,即能确保轨道体12的强度,又能确保摩擦轮50与轨道体12之间存在的间隙。由于过山车轨道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对于水下轨道1的其他结构不再详细说明。

如图5和图6所示,船体2在其内底部设置有电池仓21,在电池仓21中安装有为驱动小车5提供电能的电池。船体2在水平行走段10内行走时,船体2通过浮力漂浮,驱动小车5通过旋转设备4、连杆装置3与船体2连接,利用驱动电机51驱动驱动小车5拖拽船体2行走、倒退,速度可达2m/s。船体2在水平行走段10内行走的同时,驱动小车5的摩擦轮50借助于压簧55的作用,紧贴在轨道体12的表面,此时限位钢丝绳56呈松驰状。

船体2的外底部设置有行走设备14,该行走设备14可以驱动滚轮,也可以带锁扣的锁合装置,可以采用市售成熟产品,不再详细说明。

在水下轨道1的倾斜行走段11上方平行设置有行走轨道13,供船体2底部的行走设备14行走,行走轨道13为驱动轨道,例如:驱动链条、传送带等,具有独立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由控制装置独立控制。当船体进入倾斜行走段11时,船体2外底部的行走设备14与行走轨道13锁合固定,由行走轨道13驱动船体2行走,具体是:当船体2从水平行走段10运行到提升段时,船体2进入行走轨道13,由行走轨道13(传送带)驱动船体2提升,与此同时,驱动小车5中的摩擦轮50进入到倾斜行走段11的轨道体12,由于轨道体12的截面宽度变小,压簧55进一步往外扩,使两侧的摩擦轮50进一步靠近轨道体12,受到穿在压簧55中间的限位钢丝绳56的限制,压簧55无法进一步扩展,在摩擦轮50与轨道体12之间留有间隙,摩擦轮55与轨道体12脱离,释放摩擦轮55与轨道体12之间的压力,可以避免双轨驱动的不同步风险。

当船体2运行到最高点时,可以进入位于高处的水平行走段10,也可以直接开始下降,当船体2开始下降时,船体2进入倾斜向下的行走轨道13,可以借助于行走设备14与行走轨道13锁合,由行走轨道13驱动船体2下行,也可以借助于行走设备14的滚动装置,作自由俯冲,进入高速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借助于轨道体12截面的变化,驱动小车5中的摩擦轮50也保持在压力释放状态,驱动小车5随船体2一起作俯冲,避免了驱动小车5由于速度限制反向制动导致船体2俯冲的风险。

如图1所示,船体2为一能在水中漂浮的娱乐船,在船体2底部的前后端两侧分别固定一个v型架20(一般为四个,呈轴对称的分布在船体底部表面),v型架20与船体2的底部可以是焊接、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固定连接。位于船体2船头一端的v型架20,其中间部位枢接第一连杆30的一端,第一连杆30的另一端枢接第二连杆31的一端,第二连杆31的另一端枢接旋转设备4的转子结构40;位于船体2船尾一端的v型架20,其中间部位枢接第三连杆32的一端,第三连杆32的另一端枢接旋转设备4的转子结构40。所有连杆均为一直杆,采用可以水中存放的材料制成。通过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1、第三连杆32,以及配合船体2与旋转设备4的转子结构40形成五连杆结构,让船体2在前进或后退方向作平移的同时,船头在垂直方向还具有俯仰的自由度,增加了乘客的体验效果。另,为了增体船体2在行走中的稳定性,在平行设置的两第一连杆30之间、两第二连杆32之间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板33,相应的在平行设置的两第三连杆3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4,如图3和图4所示。

旋转设备4采用能在水下使用的密封轴承旋转结构,包括有转子结构40和定子结构41,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可以作360度自由旋转,转子结构40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出伸缩连接杆42,在伸缩连接杆42的端部与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枢接,使得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可以随转子结构40一起转动,从而可以驱动船体2作旋转运动。同时利用连杆装置3的设置,船体2可以中水中作自由漂浮状,不受驱动小车5和旋转设备4的限制。从而可以使用船体2具有漂浮船自由漂浮的体验感,又可以借助船头下方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1的设置,使用漂浮船具有船头抬高或俯身的体验效果,还具有360度自由旋转的体验效果,进一步增加了乘客不同的体验效果。

与转子结构40相对的是定子结构41,直接与驱动小车5的支撑架52连接固定,在支撑架52的底部四个角落处均固定设置有一组驱动小车5,每一组驱动小车5包括有与支撑这架52连接固定的支架53,位于支架53下方呈同一直线分布有两辆小车54。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船体2在前进方向的支架53上安装有驱动电机51,如图2所示,由控制装置独立控制,用于驱动小车54前进或后退。如图7所示,在前进或后退时,小车54中的摩擦轮50借助于压簧55的抵压作用,紧贴在轨道体12的表面,借助于驱动电机51的作用可以拖拽船体2行走、倒退,速度可达2m/s,在此前进或后退过程中,控制装置还可以控制旋转设备4作各种角度的旋转,以配合周边各种不同场景,另,对于旋转设备4也可以不由控制装置控制,可以借助于乘客提供的外力,作自由旋转。从而本发明中的漂浮船利用五连杆机构连接船体与驱动小车,可以让船体有前进方向平移和船头垂直方向俯仰的自由度,综合模拟实现了船体的真实漂浮情况,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同时可以配合各种观影设备,可以实现水下船体主动绕中心轴自转,增加体验效果。

当船体2进入到上升或俯冲的倾斜行走段11时,借助于轨道体12截面的变化,以及限位钢丝绳56、压簧55的作用,使摩擦轮50脱离轨道体12的表面,船体2可以在行走轨道13内上升或下降,体验激流勇进的娱乐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