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片热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4608发布日期:2020-12-29 09:3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片热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片热压机。



背景技术:

竹菜板是以竹材为原料制成的;竹子是易培养、成林快的林木,是天然原料菜板的最佳原材料;竹菜板光滑耐用不变形,平整的竹菜板较硬不会掉下竹渣,不易孳生细菌,并且存在竹子的清香,是家用的好选择。

竹菜板通常是由竹子切割成竹片后进行拼接,随后上胶进行热压成型,使拼接竹片内的粘胶彻底分布于竹片的拼接处,并长时间静置使粘胶彻底凝固后进行仿形成型,随后进行清洗晾晒;

然而,当通过热压机对上胶的竹片进行热压成型后,成型的拼接竹板内的粘胶处于热熔状态,在受到碰撞时热压成型后的竹片容易变形,影响后期竹菜板的美观,导致竹菜板的使用寿命减短,并且成型的拼接竹板需要长时间的进行静置,耗费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片热压机,能够使热压成型后的拼接竹板内的热熔状态的粘胶快速凝结,避免受到碰撞时变形,并且减少成型的拼接竹板的静置时间。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竹片热压机,包括承载台、热压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承载台上安装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热压机构,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冷却机构;

所述热压机构包括第一动力件和热压组件,所述第一动力件与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热压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动力件通过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热压组件驱动连接;

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电热件和第一导热压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面通过所述电热件与所述第一导热压板相连接;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二动力件和冷却组件,所述第二动力件与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动力件通过第二伸缩杆与所述冷却组件驱动连接;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散热棒和第二导热压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棒,并且通过所述散热棒与所述第二导热压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加热板,所述第一导热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辅助加热板,所述辅助加热板与所述承载台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加热板内设置有电热丝。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散热板,所述第二导热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辅助散热板,所述辅助散热板与所述承载台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散热板远离所述第二导热压板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棒。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稳定杆和第二稳定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一稳定杆,所述第一稳定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的另一端均穿设于所述支撑件内,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二稳定杆,所述第二稳定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稳定杆的另一端均穿设于所述支撑件内,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动力件均为气缸,所述承载台内部设置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导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动力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表,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动力件上分别连接有一所述压力表。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移动轮,所述辅助加热板与所述辅助散热板之间设置有所述辅助移动轮,所述辅助移动轮与所述承载台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风机,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所述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件与所述散热棒的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对上胶后的拼接竹片进行热压成型时,可将竹片放置于第一导热压板下方,随后通过第一动力件控制第一伸缩杆带动第一导热压板对竹片进行压制,并通过电热件对竹片进行加热,在加热12~15分钟后,第一动力件控制第一伸缩杆回收,随后将热压成型后的竹片放置于第二导热压板下方,随后通过第二动力件控制第二伸缩杆带动第二导热压板对竹片进行压制,随后通过第二导热压板将竹片的热量传递至散热棒上,并通过散热棒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在散热5~10分钟后第二动力件控制第二伸缩杆回收,并将凝结稳定成型的竹片取下,由此能够使热压成型后的拼接竹板内的热熔状态的粘胶快速凝结,避免受到碰撞时变形,并且减少成型的拼接竹板的静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竹片热压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竹片热压机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竹片热压机的整体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热压机构,2-第一稳定杆,3-支撑件,4-承载台,5-空气压缩机,6-辅助加热板,7-控制盒,8-压力表,9-冷却机构,10-第二稳定杆,11-辅助散热板,12-竹片,13-支撑杆,101-第一动力件,102-第一连接板,103-电热件,104-第一导热压板,901-第二动力件,902-第二连接板,903-散热棒,904-第二导热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设置了冷却机构,由此能够使热压成型后的拼接竹板内的热熔状态的粘胶快速凝结,避免受到碰撞时变形,并且减少成型的拼接竹板的静置时间。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竹片热压机,包括承载台4、热压机构1和冷却机构9,所述承载台4上安装有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热压机构1,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冷却机构9;

所述热压机构1包括第一动力件101和热压组件,所述第一动力件101与所述支撑件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热压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动力件101通过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热压组件驱动连接;

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102、电热件103和第一导热压板104,所述第一连接板102的一面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02的另一面通过所述电热件103与所述第一导热压板104相连接;

所述冷却机构9包括第二动力件901和冷却组件,所述第二动力件901与所述支撑件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动力件901通过第二伸缩杆与所述冷却组件驱动连接;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902、散热棒903和第二导热压板904,所述第二连接板902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902的另一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棒903,并且通过所述散热棒903与所述第二导热压板904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对上胶后的拼接竹片12进行热压成型时,可将竹片12放置于第一导热压板104下方,随后通过第一动力件101控制第一伸缩杆带动第一导热压板104对竹片12进行压制,并通过电热件103对竹片12进行加热,在加热12~15分钟后,第一动力件101控制第一伸缩杆回收,随后将热压成型后的竹片12放置于第二导热压板904下方,随后通过第二动力件901控制第二伸缩杆带动第二导热压板904对竹片12进行压制,随后通过第二导热压板904将竹片12的热量传递至散热棒903上,并通过散热棒903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在散热5~10分钟后第二动力件901控制第二伸缩杆回收,并将凝结稳定成型的竹片12取下。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对上胶后的拼接竹片12进行热压成型时,可将竹片12放置于第一导热压板104下方,随后通过第一动力件101控制第一伸缩杆带动第一导热压板104对竹片12进行压制,并通过电热件103对竹片12进行加热,在加热12~15分钟后,第一动力件101控制第一伸缩杆回收,随后将热压成型后的竹片12放置于第二导热压板904下方,随后通过第二动力件901控制第二伸缩杆带动第二导热压板904对竹片12进行压制,随后通过第二导热压板904将竹片12的热量传递至散热棒903上,并通过散热棒903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在散热5~10分钟后第二动力件901控制第二伸缩杆回收,并将凝结稳定成型的竹片12取下,由此能够使热压成型后的拼接竹板内的热熔状态的粘胶快速凝结,避免受到碰撞时变形,并且减少成型的拼接竹板的静置时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加热板6,所述第一导热压板104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辅助加热板6,所述辅助加热板6与所述承载台4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加热板6内设置有电热丝。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第一导热压板104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辅助加热板6,所述辅助加热板6与所述承载台4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加热板6内设置有电热丝,有利于更好的对竹板进行加热,使竹板加热的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散热板11,所述第二导热压板904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辅助散热板11,所述辅助散热板11与所述承载台4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散热板11远离所述第二导热压板904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棒903。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第二导热压板904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辅助散热板11,所述辅助散热板11与所述承载台4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散热板11远离所述第二导热压板904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棒903,有利于更好的对竹板进行散热,避免竹板出现散热不均匀的现象。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稳定杆2和第二稳定杆10,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一稳定杆2,所述第一稳定杆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2的另一端均穿设于所述支撑件3内,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二稳定杆10,所述第二稳定杆10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9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稳定杆10的另一端均穿设于所述支撑件3内,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一稳定杆2,所述第一稳定杆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2的另一端均穿设于所述支撑件3内,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二稳定杆10,所述第二稳定杆10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9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稳定杆10的另一端均穿设于所述支撑件3内,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有利于热压组件和冷却组件在下压时出现偏移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件101和所述第二动力件901均为气缸,所述承载台4内部设置有空气压缩机5,所述空气压缩机5通过导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件101和所述第二动力件901相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第一动力件101和所述第二动力件901均为气缸,所述承载台4内部设置有空气压缩机5,所述空气压缩机5通过导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件101和所述第二动力件901相连接,有利于更好的控制热压组件和冷却组件的运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表8,所述第一动力件101和所述第二动力件901上分别连接有一所述压力表8。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第一动力件101和所述第二动力件901上分别连接有一所述压力表8,有利于使用者更加直观的观察第一动力件101和第二动力件901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移动轮,所述辅助加热板6与所述辅助散热板11之间设置有所述辅助移动轮,所述辅助移动轮与所述承载台4可转动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辅助加热板6与所述辅助散热板11之间设置有所述辅助移动轮,所述辅助移动轮与所述承载台4可转动连接,有利于在移动竹板时更加的省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风机,所述承载台4上设置有所述风机。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承载台4上设置有所述风机,有利于进一步的提升冷却组件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件103与所述散热棒903的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杆13。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电热件103与所述散热棒903的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杆13,有利于避免第一动力件101和第二动力件901在控制冷却组件和热压组件下压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导致冷却组件和热压组件受损。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竹片热压机,包括承载台4、热压机构1和冷却机构9,所述承载台4上安装有支撑件3,并且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热压机构1,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冷却机构9;

所述热压机构1包括第一动力件101和热压组件,所述第一动力件101与所述支撑件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热压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动力件101通过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热压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穿设于所述支撑件3一端的内部,并且采用可活动连接;

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102、电热件103和第一导热压板104,所述第一连接板102的一面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板102的另一面通过所述电热件103与所述第一导热压板104相连接;

所述电热件103的加热温度为120°-140°;

所述冷却机构9包括第二动力件901和冷却组件,所述第二动力件901与所述支撑件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动力件901通过第二伸缩杆与所述冷却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穿设于所述支撑件3另一端的内部,并且采用可活动连接;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902、散热棒903和第二导热压板904,所述第二连接板902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902的另一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棒903,并且通过所述散热棒903与所述第二导热压板904相连接;

所述第二导热压板904采用铝材质,所述散热棒903采用纯铜材质;

还包括辅助加热板6,所述第一导热压板104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辅助加热板6,所述辅助加热板6与所述承载台4可拆卸连接,并且采用螺丝连接,所述辅助加热板6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加热温度为120°-140°;

还包括辅助散热板11,所述第二导热压板904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辅助散热板11,所述辅助散热板11与所述承载台4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散热板11远离所述第二导热压板904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棒903,所述辅助散热板11采用铝材质;

还包括第一稳定杆2和第二稳定杆10,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一稳定杆2,所述第一稳定杆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2的另一端均穿设于所述支撑件3内,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二稳定杆10,所述第二稳定杆10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板9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稳定杆10的另一端均穿设于所述支撑件3内,并且采用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杆2和所述第二稳定杆10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外部,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稳定杆2和所述第二稳定杆10的移动距离;

所述第一动力件101和所述第二动力件901均为气缸,所述承载台4内部设置有空气压缩机5,所述空气压缩机5通过导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件101和所述第二动力件901相连接;

还包括压力表8,所述第一动力件101和所述第二动力件901上分别连接有一所述压力表8;

还包括辅助移动轮,所述辅助加热板6与所述辅助散热板11之间设置有所述辅助移动轮,所述辅助移动轮与所述承载台4可转动连接,所述辅助加热板6为滚轮;

还包括风机,所述承载台4上设置有所述风机;

所述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是中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

所述风机为鼓风机;

所述电热件103与所述散热棒903的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杆13;

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为所述辅助散热板11的方向;

所述辅助散热板11、所述辅助加热板6、所述第一导热压板104和所述第二导热压板904上均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尺寸与需要热压的竹菜板相适配,所述辅助加热板6上的所述放置槽的厚度加上所述第一导热压板104上的所述放置槽的厚度小于所述竹片12的厚度,由此有利于竹片12的导热;

所述粘胶为热熔胶,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因其产品本身系固体,便于包装、运输、存储、无溶剂、无污染、无毒型;以及生产工艺简单,高附加值,黏合强度大、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竹菜板用的热熔胶的融化温度:110-130°;

还包括控制盒7,所述控制盒7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件101、所述电热件103、所述第二动力件901、所述辅助加热板6、所述空气压缩机5所述和所述风机电连接;

所述控制盒7为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型号为data-73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竹片热压机,当需要对上胶后的拼接竹片12进行热压成型时,可将竹片12放置于第一导热压板104下方,随后通过第一动力件101控制第一伸缩杆带动第一导热压板104对竹片12进行压制,并通过电热件103对竹片12进行加热,在加热12~15分钟后,第一动力件101控制第一伸缩杆回收,随后将热压成型后的竹片12放置于第二导热压板904下方,随后通过第二动力件901控制第二伸缩杆带动第二导热压板904对竹片12进行压制,随后通过第二导热压板904将竹片12的热量传递至散热棒903上,并通过散热棒903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在散热5~10分钟后第二动力件901控制第二伸缩杆回收,并将凝结稳定成型的竹片12取下,由此能够使热压成型后的拼接竹板内的热熔状态的粘胶快速凝结,避免受到碰撞时变形,并且减少成型的拼接竹板的静置时间,通过所述第一导热压板104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辅助加热板6,所述辅助加热板6与所述承载台4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加热板6内设置有电热丝,有利于更好的对竹板进行加热,使竹板加热的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