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退捻空气捻接器用金属退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90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流退捻空气捻接器用金属退捻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机配件,尤其是一种用于旋流退捻空气捻接器的金属退捻管。
背景技术
纺织用空气捻接器是纺织工业生产无结头纱线的重要器材。旋流退捻空气捻接器主要由气路系统、旋流退捻系统及加捻系统构成。
在现有技术中,旋转气流退捻机构主要采用中心通孔的金属退捻管,退捻管上部开设一个与纱线捻向相反的偏心向下倾斜的喷气孔,由喷气孔喷入的气流在退捻管中心通孔内高速旋转,这样纱、线尾被旋流吸入并实现退捻,但这种退捻机构存在着引入退捻机构的气路过长,喷入退捻管的气流存在损失及退捻管采用单一小喷气孔,因而造成纱线退捻不稳定、不均匀、不充分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旋转气流退捻机构存在纱线退捻不稳定、不均匀、不充分的不足,满足加工高品质无结头纱线的要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旋流退捻空气捻接器用金属退捻管,并对退捻机构气路作适当改进,以提高成结率与生产效率。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退捻管的中心为沿轴向贯通的中心通孔,上部沿圆周方向设置与纱线捻向相反的偏心向下倾斜的喷气孔。
退捻管对称布置在上壳体的左右两侧,在退捻管上部的外圆周壁与上壳体的内圆周壁及喷气管道之间构成气流腔,喷气孔沟通气流腔与中心通孔。喷气孔有均匀布置的1~3个。在气流腔的上、下部配有密封圈。在上壳体内设置与喷气管道连通的气流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设计了旋转退捻空气捻接器用退捻管,使纱、线尾在退捻腔中实现均匀退捻,适应了不同品种纱线的退捻要求。本发明退捻管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纱线退捻稳定、均匀、可靠。


图1为旋流退捻空气捻接器用退捻管的结构图。
图2为退捻管与空气捻接器上壳体中的退捻机构配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所示旋流退捻空气捻接器用退捻管与以往所用的退捻管在外形上基本相同。本退捻管2的内部为中心通孔8,该中心通孔8构成退捻腔,退捻管2的上部沿圆周方向均布1~3个相同的与纱、线捻向相反的偏心向下倾斜的喷气孔6,并且缩短通往退捻机构的气路,气流腔4内的高速气流通过退捻管2上的喷气孔6,喷进退捻管2的中心通孔8内,形成向下运动的旋流,将纱、线尾吸入中心通孔8内,实现均匀退捻。
图2所示退捻管2与空气捻接器的上壳体1中的退捻机构配合。该退捻机构由金属材料制成,在上壳体1左、右两侧呈对称布置,在退捻管2上部的外圆周壁与上壳体1的内圆周壁及喷气管道5之间构成气流腔4,气流腔4的上、下部配有密封圈3,气路布局由气流通道7、喷气孔6、喷气管道5、气流腔4构成,整个结构设计、布局简单合理。
权利要求
1.一种旋流退捻空气捻接器用金属退捻管,其特征是退捻管(2)的中心为沿轴向贯通的中心通孔(8),上部沿圆周方向设置与纱线捻向相反的偏心向下倾斜的喷气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捻管,其特征是退捻管(2)对称布置在上壳体(1)的左右两侧,在退捻管(2)上部的外圆周壁与上壳体(1)的内圆周壁及喷气管道(5)之间构成气流腔(4),喷气孔(6)沟通气流腔(4)与中心通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捻管,其特征是喷气孔(6)有均匀布置的1~3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捻管,其特征是在气流腔(4)的上、下部配有密封圈(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捻管,其特征是在上壳体(1)内设置与喷气管道(5)连通的气流通道(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纺机配件,尤其是一种用于旋流退捻空气捻接器的金属退捻管。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退捻管的中心为沿轴向贯通的中心通孔,上部沿圆周方向设置与纱线捻向相反的偏心向下倾斜的喷气孔。退捻管对称布置在上壳体的左右两侧,在退捻管上部的外圆周壁与上壳体的内圆周壁及喷气管道之间构成气流腔,喷气孔沟通气流腔与中心通孔。在气流腔的上、下部配有密封圈。在上壳体内设置与喷气管道连通的气流通道。该退捻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且便于使用与维修。
文档编号D01H15/00GK1598102SQ20041004157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9日
发明者邓炳耀, 张文琴, 沈龙明 申请人:江南大学, 无锡市三达纺配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