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齿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821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盘齿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针织机上的大盘齿轮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在传统的螺纹针织机中,针织机轴心部都设有大盘10,大盘10上方设有大 盘齿轮20,大盘齿轮20的外径小于大盘10外径,大盘10对应大盘齿轮20处具有凹部11, 该凹部11用于承载大盘齿轮20底部所具有的凸部21。当针织机运转时,该大盘10固定不 动,大盘齿轮20绕大盘10上转动,借助凹部11与凸部21相互配合可避免大盘齿轮20移 位,但该结构主要缺点是,大盘齿轮20转动后,大盘齿轮20与大盘10因相互摩擦发热,导 致大盘齿轮20与大盘10间磨损严重,降低了使用寿命,大盘齿轮20旋转不畅,虽在大盘齿 轮20与大盘10间涂有润滑油,但终究不能彻底解决磨损问题,同时,大量的涂抹润滑油还 会对针织产品造成一定的质量影响,甚至污染针织产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改善和提高大 盘结构的可靠性,就成为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大盘齿轮转动 顺畅性并可大幅提高使用寿命的用于针织机上的大盘齿轮结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大盘齿轮结构,包括大盘和大盘齿轮,大盘齿轮与大盘接触面之间至少设有 一个轴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盘齿轮结构,通过在大盘与大盘齿轮之间设置轴承,大大提 高了大盘齿轮转动的顺畅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其以往转动过程中摩擦发热和过度损耗等问 题。延长了大盘齿轮与大盘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

图1为现有大盘齿轮和大盘间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盘齿轮结构,包括大盘30、大盘齿轮40和位于二者之间的轴 承50,大盘齿轮40的外径小于大盘30的外径,大盘30对应大盘齿轮40处设有凹部31,轴 承50位于凹部31与大盘齿轮40的底部之间,当针织机运转时,大盘30固定不动,大盘齿 轮40通过轴承50位于大盘30上转动,大盘齿轮40与大盘30之间转动顺畅、平稳,大大提 高了大盘齿轮结构转动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一种大盘齿轮结构,包括大盘和大盘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盘齿轮与大盘接触面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轴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盘齿轮结构,包括大盘和大盘齿轮,大盘齿轮与大盘接触面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轴承。通过轴承大大提高了大盘齿轮转动的顺畅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其以往在大盘上转动过程中摩擦发热和过度损耗等问题,延长了大盘齿轮与大盘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
文档编号D04B15/94GK201605408SQ20092026666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日
发明者纪荣康 申请人:纪荣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