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87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的制作方法
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的材料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近两年在明星的带动下,佩戴假发也逐渐成为一种风尚。假发的制作原料有天然人发和合成纤维丝,真人丝的价格高,资源有限。采用合成纤维丝来制作,不受资源制约,且容易根据市场需求变换花色品种,附加值高。已成为发制品发展的主流。假发在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到毛发纤维的各种性能。如纤维的强度、延伸性、卷曲性及修饰性等。要做到尽量接近于天然毛发,就必须考虑到毛发的韧性。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是用于假发纤维的喷射纺丝过程中,主要用来增加假发纤维的韧性,使其在假发制作过程及使用时,不受摩擦损伤,保持良好的弹性,接近自然毛发。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使合成纤维毛发具有自然毛发的特性。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乙烯基单体30-80,功能单体2-10,交联单体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0. 5-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 1-2,引发剂0. 1-0. 5,余量为去离子水,反应釜里反应5-10小时,温度控制在70°C _90°C范围内,即得本品。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所说的乙烯基单体是醋酸乙烯,功能单体是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羟丙酯,交联单体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十二烷基硫酸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于假发合成纤维纺丝生产过程中,用来增加假发纤维的韧性,防止假发在制作过程及使用时的损伤,提高使用时间,使其具有自然毛发的特性。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实例1 本实施例原料总量为1000千克。其中醋酸乙烯单体为400千克,功能单体丙烯酸羟乙酯50千克,交联单体甲基丙烯缩水甘油酯20千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千克,十二烷基硫酸钠5千克,引发剂过硫酸铵2千克,去离子水513千克,加入到反应釜,在温度 700C _80°C反应5小时,再在90°C保温2小时,即得成品。实例2:本实施例原料总量为1000千克。其中醋酸乙烯单体为400千克,功能性单体甲基丙酸羟丙酯40千克,交联单体丙烯酸缩水甘油酯30千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千克, 十二烷基硫酸钠5千克,引发剂过硫酸铵3千克,去离子水512千克,加入到反应釜,在温度 700C _80°C反应5小时,再在90°C保温2小时,即得成品。
权利要求
1.本发明为一种假发纤维性纳米级增韧剂。其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乙烯基单体30-80,功能单体2-10,交联单体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 5-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 1-2,引发剂0. 1-0. 5,余量为去离子水。在反应釜里反应5-10小时,温度为700C -90°C 范围内,即制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乙烯基单体为醋酸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功能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交联单体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的材料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假发纤维纳米级增韧剂。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乙烯基单体30-80,功能单体2-10,交联单体1-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5-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1-2,引发剂0.1-0.5,余量为去离子水。反应釜里反应5-10小时,温度控制在70℃-90℃范围内,即得成品。
文档编号D01F1/10GK102242414SQ201010172269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4日
发明者李元杰 申请人:威海东方润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