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178309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 法。
背景技术
纱线是织物性能和特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纺织生产加工中的重要一环。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个性化、多元化、功能化等要求越来越高,对纱线的多样 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之前,混纺纱、自由端纺纱和变形纱获得了迅速发 展,对纺织品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过去的20多年,纺纱技术又有了重大创新,特别是传统环 锭纺技术在成纱方法上的突破和改进,从根本上改善了成纱结构和成纱性能。当前各种纤维新材料不断出现,各种纺织新技术也层出不穷,其中多组分复合纱 线就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一类,能较好将多种风格和性能综合体现。目前复合纱线可分 为短纤与短纤复合以及短纤和长丝复合,结构上体现为并列型或者皮芯型。短纤与短纤复 合一般采用并列型结构,主要体现纤维性能的互补;短纤和长丝复合一般采用皮芯型结构, 弹性长丝可以赋予纱线弹力,非弹性纤维则可以起到增强作用。对于现有复合纱线来说,主 要以双组分为主,三组分及其以上的复合纱线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纱线品种较为单一的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 装置,包括后罗拉、中罗拉及前罗拉,所述的后罗拉、中罗拉及前罗拉从前至后顺次排列,所 述的中罗拉和前罗拉一侧设置有导丝轮和定位装置,导丝轮在前,定位装置在后,所述的前 罗拉后设置有导纱器,所述的导丝轮之前设置有导丝杆,所述的导丝轮表面带有刻槽,所述 的定位装置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为狭缝形,所述的定位槽的数量与刻槽的数量相同。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三根纱线同时喂入,一根从 后罗拉进入,另两根从导丝杆进入;b.从导丝杆进入的纱线经过带有刻槽的导丝轮后分列 两侧,与从后罗拉进入的纱线混合后进入前罗拉。所述的步骤a中的从后罗拉进入的纱线为短纤粗纱,从导丝杆进入的纱线为两根 长丝。所述的步骤a中的同时喂入四根纱线,从后罗拉进入的纱线为短纤粗纱,从导丝 杆进入的纱线为三种长丝。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三根及以上纱线同时喂入,在前罗拉处混合后,成为具有三元及 以上结构的复合纱线。实现了三组分及以上的复合纱线。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导丝轮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导丝轮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定位装置主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定位装置主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装置结构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纺织成的复合纱线;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纺织成的复合纱线。其中1_短纤粗纱,2,3-长丝,4-后罗拉,5-中罗拉,6_前罗拉,7_导丝杆,8_导 丝轮,9-定位装置,10-导纱器,11-复合纱线,12-刻槽,13-定位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5所示,一种多元结构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包括导丝轮8和定位装 置9。所述的导丝轮8表面带有刻槽12,刻槽12的数量可根据喂入长丝的数量设置,一般 为2 3个刻槽。所述的定位装置9可采用钢丝类材料制成狭缝形定位槽13,定位槽13的 数量与导丝轮8表面的刻槽12数量相一致。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一根涤纶长丝、一根锦纶 长丝以及一根短纤粗纱同时喂入;b.涤纶长丝和锦纶长丝经过带有刻槽的导丝轮后分列 两侧,与短纤须条混合后进入前罗拉。如图5所示,将一根涤纶长丝、一根锦纶长丝以及一根短纤粗纱同时喂入,涤纶长 丝和锦纶长丝经过带有刻槽的导丝轮后分列两侧,短纤粗纱要正常纺纱工艺设置,为了保 证长丝和短纤的相对位置,在前罗拉上方设置定位装置,最终在纱线内部形成两个长丝分 列两侧的特殊复合纱线(如图6所示)。如图1所示,所述的导丝轮8表面刻有两个刻槽12。如图3所示,所述的定位装置9可采用钢丝类材料制成两个狭缝形定位槽13。由于涤纶长丝基本不具有弹力,而锦纶长丝具有较好的弹力,因此与短纤纱复合 后能够在两种不同的弹力作用下体现出特有的蓬松感,在秋冬季的仿毛类纺织品中有着较 好的应用前景。实施例2如图5所示,将两根涤纶长丝、一根锦纶长丝以及一根短纤粗纱同时喂入,经过带 有刻槽的导丝轮后两根涤纶长丝分列两侧,锦纶长丝位于中间,短纤粗纱要正常纺纱工艺 设置,为了保证长丝和短纤的相对位置,在前罗拉上方设置定位装置,最终在纱线内部形成 两个涤纶长丝分列两侧、锦纶长丝在中间的特殊复合纱线(如图7所示)。如图2所示,所述的导丝轮8表面刻有三个刻槽12。
如图4所示,所述的定位装置9可采用钢丝类材料制成三个狭缝形定位槽13。
权利要求
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包括后罗拉(4)、中罗拉(5)及前罗拉(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罗拉(4)、中罗拉(5)及前罗拉(6)从前至后顺次排列,所述的中罗拉(5)和前罗拉(6)一侧设置有导丝轮(8)和定位装置(9),导丝轮(8)在前,定位装置(9)在后,所述的前罗拉(6)后设置有导纱器(10),所述的导丝轮(8)之前设置有导丝杆(7),所述的导丝轮(8)表面带有刻槽(12),所述的定位装置(9)设置有定位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 位槽(13)为狭缝形,所述的定位槽(13)的数量与刻槽(12)相同。
3.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的复合纱线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三根纱线同时喂入,一根从后罗拉(4)进入,另两根从导 丝杆(7)进入;b.从导丝杆(7)进入的纱线经过带有刻槽(12)的导丝轮(8)后分列两侧, 与从后罗拉(4)进入的纱线混合后进入前罗拉(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 中的从后罗拉(4)进入的纱线为短纤粗纱,从导丝杆(7)进入的纱线为两种长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 a中的将四根纱线同时喂入,一根短纤粗纱从后罗拉(4)进入,另三根长丝从导丝杆(7)进 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后罗拉(4)、中罗拉(5)及前罗拉(6),所述的后罗拉(4)、中罗拉(5)及前罗拉(6)从前至后顺次排列,所述的中罗拉(5)和前罗拉(6)一侧设置有导丝轮(8)和定位装置(9),导丝轮(8)在前,定位装置(9)在后,所述的前罗拉(6)后设置有导纱器(10),所述的导丝轮(8)之前设置有导丝杆(7),所述的导丝轮(8)表面带有刻槽(12),所述的定位装置(9)设置有定位槽(13)。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纱线品种较为单一的问题。
文档编号D01H5/70GK101956258SQ201010265458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张瑞寅, 程隆棣, 薛文良, 魏孟媛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