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甲酸铬鞣制的不浸酸高pH铬鞣方法

文档序号:169866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甲酸铬鞣制的不浸酸高pH铬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革工业的制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甲酸铬鞣制的不浸酸高pH 铬鞣方法。
背景技术
皮革工业是我国具有综合优势的传统产业。2009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轻革产 量已达到6. 5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皮鞋产量35. 9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 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483亿元;全年实现出口创汇402亿美元, 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轻工行业第一,占轻工全行业出口额的20%左右,成为轻工领域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皮革工业正面临着国际与国内巨大的环境压力,皮革工业是以制革为龙 头的产业。制革工业也是皮革工业污染的主要源头。按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最保守的估 计,中国皮革工业每年向环境排放的负荷为废水约1. 5亿吨,其中硫化物1. 7 1. 8万吨, 其中铬6000吨,悬浮物25 27万吨,化学耗氧量18 19万吨,生化耗氧量9 10万吨, 污泥1500万吨(含水70%)。石灰25万吨,废弃胶原80 100万吨,如按欧盟统计,污染 负荷更大。在全国20个污染最严中的行业中,皮革工业排在第5位。在制革的过程中,鞣制是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而铬鞣是最主要的鞣制方法。由于 铬鞣革具有极为优异的性能,目前铬鞣革占到皮革总产量的90%以上。然而,铬鞣产生的污 染相当巨大,在铬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铬鞣废水,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其 一,要进行铬鞣,就必须要进行浸酸,浸酸过程要加入食盐和硫酸,其中食盐的加入量约为 灰皮重量的8%,硫酸的加入量约为灰皮重量的1.2%,所以浸酸的过程会造成食盐和硫酸 的污染。其二,铬鞣过程中,Cr(III)并不会被完全吸收,鞣制废液中Cr(III)含量平均在 3g/L 4g/L之间,则排走的Cr(III)相当于投入量的30% 40 %,这还不包括铬鞣后水 洗,中和等工序洗出的Cr (III)(总共将洗出吸收部分的20% 30% ),也不包括削勻铬屑 中的铬,因此真正被利用的Cr (III)不到50%,所以会造成Cr (III)的污染。常规的铬鞣工艺中,一般采用的铬鞣材料,主要成分为碱式硫酸铬。利用碱式硫酸 铬进行鞣制,鞣制开始的PH值需要降低到2. 3左右,以利于碱式硫酸铬的渗透,而鞣制后期 的PH值需要升高到4.0左右,以利于碱式硫酸铬的结合。所以,前期必须进行浸酸来降低 PH值,后期采用加入碳酸氢钠等弱碱的方式来提高pH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甲酸铬鞣制的不浸酸高pH铬鞣方法,该方法能 够免去浸酸过程,并在高PH的条件下进行鞣制,从而消除了浸酸过程中带来的污染。利用 甲酸铬进行鞣制,鞣制废液可以循环使用,也可以降低铬鞣过程中Cr(III)的污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软化后的皮革装入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50 80%,温度为20 25°C的水,转
3动5 10分钟,再加入皮革质量5 6%的甲酸铬,转动60 80分钟,测定溶液的pH值为 5. 0 5. 5,加入皮革质量0. 5 1. 0%的用10倍水溶解的碳酸氢钠,转动60 80分钟,测 定溶液的pH值为6. 5 7. 0,加入皮革质量50 80%,温度为70 80°C的水,转动60 80分钟,测定蓝湿革的收缩温度为95 98°C,然后排液;在装有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200 300%,温度为20 25°C的水,转动 10 15分钟,排液;将以上蓝湿革从转鼓中取出静置,鞣制过程完成。本发明和常规的铬鞣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其一,采用甲酸铬作为铬鞣剂, 可以免去浸酸的过程,从而消除了浸酸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其二,采用甲酸铬进行鞣制,鞣 制初期的pH在5. 0 5. 5之间,鞣制后期的pH值可以提高到6. 5 7. 0,鞣制废液可以循 环使用,从而降低了铬鞣过程中Cr(III)的污染。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软化后的皮革装入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60%,温度为25°C的水,转动5分钟, 再加入皮革质量5%的甲酸铬,转动60分钟,测定溶液的pH值为5. 0 5. 5,加入皮革质量 0. 5%的用10倍水溶解的碳酸氢钠,转动60分钟,测定溶液的pH值为6. 5 7. 0,加入皮 革质量60%,温度为80°C的水,转动60分钟,测定蓝湿革的收缩温度为95 98°C,然后排 液;在装有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200%,温度为20°C的水,转动10、分钟,排 液;将以上蓝湿革从转鼓中取出静置,鞣制过程完成。实施例2:将软化后的皮革装入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80%,温度为20°C的水,转动8分钟, 再加入皮革质量6%的甲酸铬,转动68分钟,测定溶液的pH值为5. 0 5. 5,加入皮革质量 0. 8%的用10倍水溶解的碳酸氢钠,转动68分钟,测定溶液的pH值为6. 5 7. 0,加入皮 革质量80%,温度为70°C的水,转动68分钟,测定蓝湿革的收缩温度为95 98°C,然后排 液;在装有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230%,温度为23°C的水,转动12分钟,排 液;将以上蓝湿革从转鼓中取出静置,鞣制过程完成。实施例3:将软化后的皮革装入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50 %,温度为21°C的水,转动10分钟, 再加入皮革质量5. 3%的甲酸铬,转动73分钟,测定溶液的pH值为5. 0 5. 5,加入皮革质 量1. 0%的用10倍水溶解的碳酸氢钠,转动73分钟,测定溶液的pH值为6. 5 7. 0,加入 皮革质量50%,温度为73°C的水,转动73分钟,测定蓝湿革的收缩温度为95 98°C,然后 排液;在装有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300%,温度为25°C的水,转动10、12、15、 13分钟,排液;将以上蓝湿革从转鼓中取出静置,鞣制过程完成。实施例4 将软化后的皮革装入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70%,温度为23°C的水,转动7分钟, 再加入皮革质量5. 8%的甲酸铬,转动80分钟,测定溶液的pH值为5. 0 5. 5,加入皮革质量0. 7 %的用10倍水溶解的碳酸氢钠,转动80分钟,测定溶液的pH值为6. 5 7. 0,加入 皮革质量70%,温度为77°C的水,转动80分钟,测定蓝湿革的收缩温度为95 98°C,然后 排液; 在装有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260%,温度为21°C的水,转动13分钟,排 液;将以上蓝湿革从转鼓中取出静置,鞣制过程完成。
权利要求
一种利用甲酸铬鞣制的不浸酸高pH铬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软化后的皮革装入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50~80%,温度为20~25℃的水,转动5~10分钟,再加入皮革质量5~6%的甲酸铬,转动60~80分钟,测定溶液的pH值为5.0~5.5,加入皮革质量0.5~1.0%的用10倍水溶解的碳酸氢钠,转动60~80分钟,测定溶液的pH值为6.5~7.0,加入皮革质量50~80%,温度为70~80℃的水,转动60~80分钟,测定蓝湿革的收缩温度为95~98℃,然后排液;在装有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皮革质量200~300%,温度为20~25℃的水,转动10~15分钟,排液;将以上蓝湿革从转鼓中取出静置,鞣制过程完成。
全文摘要
一种利用甲酸铬鞣制的不浸酸高pH铬鞣方法,将软化后的皮革装入转鼓中,加水,转动,再加甲酸铬,转动后,加碳酸氢钠溶液,转动,再加水转动后排液后再加水转动,排液鞣制过程完成。本发明和常规的铬鞣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其一,采用甲酸铬作为铬鞣剂,可以免去浸酸的过程,从而消除了浸酸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其二,采用甲酸铬进行鞣制,鞣制初期的pH在5.0~5.5之间,鞣制后期的pH值可以提高到6.5~7.0,鞣制废液可以循环使用,从而降低了铬鞣过程中Cr(III)的污染。
文档编号C14C3/08GK101974655SQ201010509679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余宁, 余梅, 刘琪, 马兴元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