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401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包括喂料釜,在喂料釜的顶部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输入管道,在喂料釜的底部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输出管道,在喂料釜上还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所述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的进口端与喂料釜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的出口端与喂料釜的顶部相连通,在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本发明与目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相比,由于增加了物料循环泵,所以避免了在釜体腔内底部出现物料堆积,而且减小了剪切应力。
【专利说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中所使用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又称UHMWPE纤维,它是90年代出现的高科技、高性能纤 维,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高科技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之一。该 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的特点,在海上油田系泊绳、渔网、网箱与劳动防护、体育 用品、现代化战争和防御装备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3] 现有技术中,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先通过一定浓度的溶剂将粉状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加热或较长时间的保温条件下进行热分解,在一定程度上拆散互相缠 结在异地的大分子链,同时防止产生新的缠结,并通过搅拌的方式使其均匀混合与相切促 进。在喂料釜搅拌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其粘度大,法向效应显著,因此很难得到高质量、浓 度均一与可纺性能好的聚乙烯溶液,而且料快也会在釜体腔内底部形成堆积,无法将其充 分搅拌溶解;另一方面,由于剪切速率对表现粘度的影响较大,也就是原液中的缠结点在较 小剪切应力作用下容易拆散,因此必须要求减小剪切应力。
[0004] 另外,由于喂料釜输入的物料是连续性的,且出料口物料流速应维持恒定,因而需 安装液位控制装置。目前,常用的液位控制装置为液位计,然而,由于安装在釜内的搅拌装 置距离釜壁比较近,使得某些液位计(如浮球式液位计等)不容易安装,而且釜内溶解液粘 度高,又使得使用某些液位计(如玻璃管液位计等)容易造成堵塞等问题,综上所述,使用液 位计在液位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喂料装置。
[0006]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7] -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包括喂料釜,在喂料釜的顶部接有聚乙烯 粉料与溶剂混合液输入管道,在喂料釜的底部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输出管道,所 述喂料釜上还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所述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 管道的进口端与喂料釜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的出口端与 喂料釜的顶部相连通,在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喂料釜 上设置有溢流口,并在溢流口处与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溢流管道的进口端相连通,聚 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溢流管道的出口端与中转罐相连通;所述喂料釜的底部还设置有压 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输给中转泵并控制中转泵的运行。
[0008] 优选的,所述中转罐上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中转输出管道,在聚乙烯粉 料与溶剂混合液中转输出管道上设置有中转泵。
[0009]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中转输出管道的进口端与中转罐的底部相 连通。
[0010] 优选的,所述喂料釜的底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 输给中转泵并控制中转泵的运行。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2] 与目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相比,由于增加了物料循环泵,所 以避免了在釜体腔内底部出现物料堆积,而且减小了剪切应力。另外,喂料釜与溢流管道相 连通,使釜内液位恒定,因而使釜底出料口处压力稳定,流速恒定;中转罐底部设置有压力 传感器并用压力传感器控制中转泵的开关,进而控制中转罐内液位,避免因为安装液位计 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结合附图,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喂料装置,包括喂料釜1,在喂料釜1的 顶部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输入管道2,在喂料釜1的底部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 混合液输出管道3。在喂料釜1上还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4,聚乙烯粉料 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4的进口端与喂料釜1的底部相连通,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 环管道4的出口端与喂料釜1的相连通,在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4上设置有 循环泵5,通过循环泵5使物料从喂料釜1底部流出,从喂料釜1顶部进入,实现物料循环, 即避免了釜体腔内底部出现物料堆积又减小了剪切应力。
[0016] 在喂料釜1的侧边部中间偏上位置处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的具体设置高度需根 据具体生产工艺进行确定,喂料釜1在溢流口处与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溢流管道6的 进口端相连通,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溢流管道6的出口端与喂料釜1临近位置处设置 的中转罐7相连通,且是与中转罐7的顶部相连通。中转罐7的底部与聚乙烯粉料与溶剂 混合液中转输出管道8的进口端相连通,在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中转输出管道8上设 置有中转泵9。物料通过在喂料釜1顶部连通的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输入管道2连续 进入喂料釜1内,而后通过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输出管道3将物料输送到下一装置;其 中,当喂料釜1内的液位高度高出溢流口时,物料便通过与溢流口相连通的聚乙烯粉料与 溶剂混合液溢流管道6流入中转罐7,中转罐7的底部与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中转输出 管道8相连通,在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中转输出管道8的管路上设置有中转泵9,中转 泵9与喂料釜1底部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0连接,并受压力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控制。压 力传感器10根据液位高低产生信号控制中转泵9的运行,进而将物料及时派出中转罐7,该 设置可避免因为安装液位计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0017] 上述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输入管道2、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输出管道3、 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4、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溢流管道6以及聚乙烯粉 料与溶剂混合液中转输出管道8上均设置有控制管路开启或关闭的阀门,具体阀门个数可 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001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替代方 式,或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包括喂料釜,在喂料釜的顶部接有聚乙烯粉 料与溶剂混合液输入管道,在喂料釜的底部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输出管道,其特 征在于:所述喂料釜上还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所述聚乙烯粉料与溶剂 混合液循环管道的进口端与喂料釜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 的出口端与喂料釜的顶部相连通,在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所述喂料釜上设置有溢流口,并在溢流口处与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溢流管道的进口端 相连通,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溢流管道的出口端与中转罐相连通;所述喂料釜的底部 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输给中转泵并控制中转泵的运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转罐上接有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中转输出管道,在聚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中转输出 管道上设置有中转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 乙烯粉料与溶剂混合液中转输出管道的进口端与中转罐的底部相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 料釜的底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输给中转泵并控制中转泵 的运行。
【文档编号】D01D1/06GK104213203SQ201310212952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31日
【发明者】刘成 申请人: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