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9503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抗菌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首先将衣物、台布、窗帘等涤纶织物原样先后经Na2CO3溶液,茜素红与甜蜜素的混合溶液,苯胺、盐酸与过硫酸铵的混合溶液,巯基丁二酸与D-青霉胺混合溶液以及纳米银溶液连续改性处理后,将其置于四氟硼酸银水溶液,室温下反应30min,产品经大量水洗涤,于40℃下烘干后,得抗菌涤纶织物。本发明方法所得抗菌涤纶织物具有广谱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氯杆菌的抗菌效果良好,持久性强,洗涤30次后,单菌种抑菌率可达95~99.7%。
【专利说明】一种抗菌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
[0002]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有益身体健康且具有保健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探索具功能性纺织品已成为纺织行业的研宄热点(李智慧等,“纳米银抗菌纤维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针织工业》,2013,7,65-66)。无论是衣物服饰类纺织品,还是装饰类纺织品如台布、窗帘等,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黏附汗液、皮脂肩等人体分泌物,以及油渍、微量食物等,上述致使其成为细菌繁殖和生长的良好媒介(中国CN103774265A“一种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因此,制备与开发具有抗菌性织物是纺织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0003]近年来,多种抗菌纺织品应运而生。其中基于纳米银的无机抗菌纺织品材料,由于其抗菌能力强,效果持久且安全性良好,因而在纺织品抗菌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故研宄颇为广泛。目前,制备纳米银纺织品的方法主要有浸渍法及化学还原法。例如,中国CN101368330A公开一种聚合物还原纳米银抗菌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提供了一种纳米银抗菌整理剂,并采用浸渍和涂覆的方法制备抗菌织物和纤维。论文“壳聚糖改性织物中原位合成银纳米粒子”(彭俊军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2,415-420)报道利用壳聚糖改性织物后,吸附还原银离子而后形成纳米银,从而制备了抗菌织物。将上述方法直接应用于抗菌织物的制备,虽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抗菌性,但纳米银在基底织物上的牢固性方面仍存在缺陷,常导致织物抗菌持久性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抗菌织物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抗菌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抗菌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5](I)将涤纶织物原样浸渍于质量分数为2%的Na2CO3溶液中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A,所述涤纶织物原样包括衣物服饰类以及台布、窗帘装饰类涤纶织物。
[0006](2) 80°C下,将所述改性涤纶织物A浸渍于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B,所述茜素红在所述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L—1,所述甜蜜素在所述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L'
[0007](3)将所述改性涤纶织物B浸渍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室温搅拌30min后,一次性向所述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倾倒与所述苯胺相同摩尔数的过硫酸铵,继续搅拌24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C ;所述改性涤纶织物B与所述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 (20?100),所述盐酸在所述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5mol.L—1,所述苯胺在所述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Immol.L'
[0008](4)将所述改性涤纶织物C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5 %的氨水溶液,脱掺杂后,置于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D ;所述巯基丁二酸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1mmol.L—1,所述D-青霉胺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L'
[0009](5)室温下,配制质量分数为0.005%的硝酸银水溶液,添加质量分数为0.01%硼氢化钠水溶液,磁力搅拌30min,得到纳米银水溶液,将所述纳米银水溶液稀释1000倍后制得纳米银水溶液E,所述硝酸银水溶液与所述硼氢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1。
[0010](6)将所述改性涤纶织物D置于所述纳米银水溶液E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F,所述改性涤纶织物D与所述纳米银水溶液E的质量比1:20。
[0011](7)将所述改性涤纶织物F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005%四氟硼酸银水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0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制得抗菌涤纶织物,所述改性涤纶织物F与所述四氟硼酸银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 (50?100)。
[0012]所得抗菌涤纶织物具有广谱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氯杆菌的抗菌效果良好,持久性强,洗涤30次后,单菌种抑菌率可达95?99.7% (按FZ/T0102-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测试)。
[0013]本发明方法充分发挥了聚苯胺的吸附纳米银的能力与其化学还原银离子的能力,促使涤纶织物表面具有合适的纳米银负载量,且牢固性好,故具抗菌持久性强的优势。本发明所得产品抗菌涤纶织物具有广谱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氯杆菌的抗菌效果良好,适用于衣物服饰领域以及台布等装饰纺织品行业。

【具体实施方式】
:
[0014]实施例1:抑菌率为95?98.3%的抗菌涤纶织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5](I)将涤纶织物原样浸渍于质量分数为2%的Na2CO3溶液中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A。
[0016](2) 80°C下,将改性涤纶织物A浸渍于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B,茜素红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L—1,甜蜜素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 0.0lmmol.L、
[0017](3)将改性涤纶织物B浸渍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室温搅拌30min后,一次性向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倾倒与苯胺等摩尔数的过硫酸铵,继续搅拌24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C ;改性涤纶织物B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0,盐酸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5mol吨4,苯胺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Immol.L'
[0018](4)将改性涤纶织物C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5%的氨水溶液,脱掺杂后,置于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D ;巯基丁二酸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1mmol.?Λ D-青霉胺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 ?L1。
[0019](5)室温下,配制质量分数为0.005%的硝酸银水溶液,添加质量分数为0.01%硼氢化钠水溶液,磁力搅拌30min,得到纳米银水溶液,将纳米银水溶液稀释1000倍后制得纳米银水溶液E,硝酸银水溶液与硼氢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1。
[0020](6)将改性涤纶织物D置于纳米银水溶液E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F,改性涤纶织物D与纳米银水溶液E的质量比1:20。
[0021](7)将改性涤纶织物F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005%四氟硼酸银水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0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制得抗菌涤纶织物,改性涤纶织物F与四氟硼酸银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50。
[0022]所得抗菌涤纶织物具有广谱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氯杆菌的抗菌效果良好,持久性强,洗涤30次后,单菌种抑菌率可达95?98.3% (按FZ/T0102-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测试)。
[0023]实施例2:抑菌率为97?99.7%的抗菌涤纶织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4](I)将涤纶织物原样浸渍于质量分数为2%的Na2CO3溶液中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A。
[0025](2)80°C下,将改性涤纶织物A浸渍于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B,茜素红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L—1,甜蜜素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 0.0lmmol.L、
[0026](3)将改性涤纶织物B浸渍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室温搅拌30min后,一次性向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倾倒与苯胺等摩尔数的过硫酸铵,继续搅拌24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C ;改性涤纶织物B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100,盐酸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5mol.L—1,苯胺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Immol.L'
[0027](4)将改性涤纶织物C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5 %的氨水溶液,脱掺杂后,置于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D ;巯基丁二酸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1mmol.?Λ D-青霉胺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 ?L1。
[0028](5)室温下,配制质量分数为0.005%的硝酸银水溶液,添加质量分数为0.01%硼氢化钠水溶液,磁力搅拌30min,得到纳米银水溶液,将纳米银水溶液稀释1000倍后制得纳米银水溶液E,硝酸银水溶液与硼氢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1。
[0029](6)将改性涤纶织物D置于纳米银水溶液E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F,改性涤纶织物D与纳米银水溶液E的质量比1:20。
[0030](7)将改性涤纶织物F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005%四氟硼酸银水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0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制得抗菌涤纶织物,改性涤纶织物F与四氟硼酸银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0。
[0031]所得抗菌涤纶织物具有广谱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氯杆菌的抗菌效果良好,持久性强,洗涤30次后,单菌种抑菌率可达97?99.7% (按FZ/T0102-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测试)。
[0032]实施例3:抑菌率为95.4?98.2%的抗菌涤纶织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33](I)将涤纶织物原样浸渍于质量分数为2%的Na2CO3溶液中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A。
[0034](2)80°C下,将改性涤纶织物A浸渍于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B,茜素红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L—1,甜蜜素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 0.0lmmol.L、
[0035](3)将改性涤纶织物B浸渍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室温搅拌30min后,一次性向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倾倒与苯胺等摩尔数的过硫酸铵,继续搅拌24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C ;改性涤纶织物B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40,盐酸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5mol吨4,苯胺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Immol.L'
[0036](4)将改性涤纶织物C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5 %的氨水溶液,脱掺杂后,置于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D ;巯基丁二酸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1mmol.?Λ D-青霉胺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 ?L1。
[0037](5)室温下,配制质量分数为0.005%的硝酸银水溶液,添加质量分数为0.01%硼氢化钠水溶液,磁力搅拌30min,得到纳米银水溶液,将纳米银水溶液稀释1000倍后制得纳米银水溶液E,硝酸银水溶液与硼氢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1。
[0038](6)将改性涤纶织物D置于纳米银水溶液E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F,改性涤纶织物D与纳米银水溶液E的质量比1:20。
[0039](7)将改性涤纶织物F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005%四氟硼酸银水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0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制得抗菌涤纶织物,改性涤纶织物F与四氟硼酸银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50。
[0040]所得抗菌涤纶织物具有广谱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氯杆菌的抗菌效果良好,持久性强,洗涤30次后,单菌种抑菌率可达95.4?98.2%(按FZ/T0102-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测试)。
[0041 ] 实施例4:抑菌率为96.5?98.8 %的抗菌涤纶织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42](I)将涤纶织物原样浸渍于质量分数为2%的Na2CO3溶液中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A。
[0043](2)80°C下,将改性涤纶织物A浸渍于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B,茜素红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L—1,甜蜜素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 0.0lmmol.L、
[0044](3)将改性涤纶织物B浸渍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室温搅拌30min后,一次性向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倾倒与苯胺等摩尔数的过硫酸铵,继续搅拌24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C ;改性涤纶织物B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60,盐酸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5mol吨4,苯胺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Immol.L'
[0045](4)将改性涤纶织物C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5 %的氨水溶液,脱掺杂后,置于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D ;巯基丁二酸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1mmol.?Λ D-青霉胺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 ?L1。
[0046](5)室温下,配制质量分数为0.005%的硝酸银水溶液,添加质量分数为0.01%硼氢化钠水溶液,磁力搅拌30min,得到纳米银水溶液,将纳米银水溶液稀释1000倍后制得纳米银水溶液E,硝酸银水溶液与硼氢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1。
[0047](6)将改性涤纶织物D置于纳米银水溶液E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F,改性涤纶织物D与纳米银水溶液E的质量比1:20。
[0048](7)将改性涤纶织物F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005%四氟硼酸银水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0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制得抗菌涤纶织物,改性涤纶织物F与四氟硼酸银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70。
[0049]所得抗菌涤纶织物具有广谱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氯杆菌的抗菌效果良好,持久性强,洗涤30次后,单菌种抑菌率可达96.5?98.8%(按FZ/T0102-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测试)。
[0050]实施例5:抑菌率为96?99.5%的抗菌涤纶织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51](I)将涤纶织物原样浸渍于质量分数为2%的Na2CO3溶液中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A。
[0052](2)80°C下,将改性涤纶织物A浸渍于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B,茜素红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L—1,甜蜜素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 0.0lmmol.L、
[0053](3)将改性涤纶织物B浸渍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室温搅拌30min后,一次性向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倾倒与苯胺等摩尔数的过硫酸铵,继续搅拌24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C ;改性涤纶织物B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80,盐酸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5mol吨4,苯胺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Immol.L'
[0054](4)将改性涤纶织物C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5 %的氨水溶液,脱掺杂后,置于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D ;巯基丁二酸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1mmol.?Λ D-青霉胺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 ?L1。
[0055](5)室温下,配制质量分数为0.005%的硝酸银水溶液,添加质量分数为0.01%硼氢化钠水溶液,磁力搅拌30min,得到纳米银水溶液,将纳米银水溶液稀释1000倍后制得纳米银水溶液E,硝酸银水溶液与硼氢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1。
[0056](6)将改性涤纶织物D置于纳米银水溶液E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F,改性涤纶织物D与纳米银水溶液E的质量比1:20。
[0057](7)将改性涤纶织物F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005%四氟硼酸银水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0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制得抗菌涤纶织物,改性涤纶织物F与四氟硼酸银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90。
[0058]所得抗菌涤纶织物具有广谱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氯杆菌的抗菌效果良好,持久性强,洗涤30次后,单菌种抑菌率可达96?99.5% (按FZ/T0102-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测试)。
[0059]实施例6:抑菌率为95.6?97.3 %的抗菌涤纶织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60](I)将涤纶织物原样浸渍于质量分数为2%的Na2CO3溶液中30min,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A。
[0061 ] (2) 80°C下,将改性涤纶织物A浸渍于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B,茜素红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L—1,甜蜜素在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 0.0lmmol.L、
[0062](3)将改性涤纶织物B浸渍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室温搅拌30min后,一次性向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倾倒与苯胺等摩尔数的过硫酸铵,继续搅拌24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C ;改性涤纶织物B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100,盐酸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5mol.L—1,苯胺在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Immol.L'
[0063](4)将改性涤纶织物C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5 %的氨水溶液,脱掺杂后,置于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D ;巯基丁二酸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1mmol.?Λ D-青霉胺在所述巯基丁二酸、D-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lmmol ?L1。
[0064](5)室温下,配制质量分数为0.005%的硝酸银水溶液,添加质量分数为0.01%硼氢化钠水溶液,磁力搅拌30min,得到纳米银水溶液,将纳米银水溶液稀释1000倍后制得纳米银水溶液E,硝酸银水溶液与硼氢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1。
[0065](6)将改性涤纶织物D置于纳米银水溶液E中浸泡Ih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F,改性涤纶织物D与纳米银水溶液E的质量比1:20。
[0066](7)将改性涤纶织物F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005%四氟硼酸银水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0min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C下烘干后,制得抗菌涤纶织物,改性涤纶织物F与四氟硼酸银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75。
[0067]所得抗菌涤纶织物具有广谱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铜氯杆菌的抗菌效果良好,持久性强,洗涤30次后,单菌种抑菌率可达95.6?97.3%(按FZ/T0102-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测试)。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涤纶织物原样浸渍于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中30-1经大量蒸馏水洗涤后,于401: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八,所述涤纶织物原样包括衣物服饰类以及台布、窗帘装饰类涤纶织物; (2)801下,将所述改性涤纶织物八浸渍于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匕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1:下烘干,得到改性涤纶织物8,所述茜素红在所述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1臟01 ? 171,所述甜蜜素在所述茜素红、甜蜜素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1臟01 ? 1^; (3)将所述改性涤纶织物8浸渍于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室温搅拌30-=后,一次性向所述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倾倒与所述苯胺相同摩尔数的过硫酸铵,继续搅拌2处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1: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所述改性涤纶织物8与所述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 (20?100),所述盐酸在所述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5001 - 171,所述苯胺在所述盐酸、苯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 111111101 ? 17、 (4)将所述改性涤纶织物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5%的氨水溶液,脱掺杂后,置于巯基丁二酸、0-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0-=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1: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0 ;所述巯基丁二酸在所述巯基丁二酸、0-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1皿01 ? 1—\所述0-青霉胺在所述巯基丁二酸、0-青霉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1臟01.1、 (5)室温下,配制质量分数为0.005%的硝酸银水溶液,添加质量分数为0.01%硼氢化钠水溶液,磁力搅拌3001!!,得到纳米银水溶液,将所述纳米银水溶液稀释1000倍后制得纳米银水溶液2,所述硝酸银水溶液与所述硼氢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00: 1 ; (6)将所述改性涤纶织物0置于所述纳米银水溶液2中浸泡111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1下烘干后,得到改性涤纶织物?,所述改性涤纶织物0与所述纳米银水溶液2的质量比1:20 ; (7)将所述改性涤纶织物?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005%四氟硼酸银水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0-=后,经大量水洗涤,于401:下烘干后,制得抗菌涤纶织物,所述改性涤纶织物?与所述四氟硼酸银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 (50?100)。
【文档编号】D06M11/83GK104499271SQ201510009087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8日
【发明者】夏友谊, 陈治才, 吴祖坡, 古绪鹏, 陈乐柱, 乔红斌 申请人:马鞍山金姿纺织装饰用品有限公司,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