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网线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2591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渔具加工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渔网线的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渔网材料,在我国已经普遍应用,其综合性能良好,消耗量在渔网材料中的占比较大,但其存在着耐老化性差的问题,长时间使用容易老化出现物化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对此人们配制了耐老化的涂料,将涂料涂覆在渔网线的表面上能有效的改善其耐老化性能弱的问题,但多数涂料为树脂涂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表面呈惰性,与涂料的结合能力不高,因此需要进行改性处理,目前常见的改性处理为接枝处理,即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表面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等单体来提升表面活性,增加对涂料的吸附效果。常见的接枝处理是将待加工的渔网线浸入到接枝液中,添加引发剂等助剂让其自然溶液浸泡接枝,虽然工艺操作简单,但接枝处理的效果不甚理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渔网线的表面处理工艺。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渔网线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浸渍处理:将待处理的渔网线先放入正庚烷中浸泡处理2~4h,取出后再放入到丙酮中浸泡处理5~7h,最后取出沥去表面液体后备用;(2)清洗干燥处理:将步骤(1)处理后的渔网线放入到去离子水中浸泡处理3~5h,完成后取出干燥至恒重备用;(3)接枝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渔网线浸入到接枝处理液中,同时向接枝处理液中通入交流电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所述的接枝处理液中各物质及其含量为:丙烯酰胺1.2~1.4mol/l、五水硫酸铜0.05~0.08mol/l、氯化钠0.5~0.7wt%、硝酸钾0.2~0.4wt%,余量为水;(4)接枝后处理:将步骤(3)处理后的渔网线放入丙酮中浸泡处理1~2h,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冲洗一遍后,再进行干燥至恒重即可。进一步的,所述的渔网线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的温度控制为72~76℃。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渔网线浸入到接枝处理液时,两者的重量比为1:6~8。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向接枝处理液中通入交流电处理的具体操作是:以铁片为电极,插放在接枝处理液内,然后向电极上施加220v的交流电,同时用温度计实时对接枝处理液进行温度监测,当接枝处理液的温度由室温升至46~50℃后,停止电流施加操作,接枝处理操作完成。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干燥的温度控制为60~64℃。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表面惰性强,在利用接枝液自然浸泡接枝处理时,其接枝率并不太高,进而会影响后续涂料的涂覆效果,对此有人通过先用等离子体、微波等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表面进行改性后再进行浸泡接枝处理,其效果有很大提升,但处理的工艺较为复杂,不利于推广应用。本发明采取浸泡处理时施加交流电来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表面改性,进而来促进整体的接枝效果,在交流电的作用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表面发生轻微的刻蚀,同时其表面基团组成和含量也发生变化,如会产生一定量的自由基团,促进其与接枝单体发生交联,进而提升接枝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接枝处理的效果,在接枝处理液中又添加了氯化钠和硝酸钾成分,很好的提升了溶液整体的导电特性,同时在交流电的作用下,硝酸根等离子发生离子导电漂移运动,增强了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表面的刻蚀和基团改性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其活性,促进了接枝效果的提高。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对渔网线的处理工艺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改进,有效增强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渔网线的表面活性,显著增强了其接枝效果,便于树脂涂料的涂覆处理,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渔网线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浸渍处理:将待处理的渔网线先放入正庚烷中浸泡处理2h,取出后再放入到丙酮中浸泡处理5h,最后取出沥去表面液体后备用;(2)清洗干燥处理:将步骤(1)处理后的渔网线放入到去离子水中浸泡处理3h,完成后取出干燥至恒重备用;(3)接枝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渔网线浸入到接枝处理液中,同时向接枝处理液中通入交流电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所述的接枝处理液中各物质及其含量为:丙烯酰胺1.2mol/l、五水硫酸铜0.05mol/l、氯化钠0.5wt%、硝酸钾0.2wt%,余量为水;(4)接枝后处理:将步骤(3)处理后的渔网线放入丙酮中浸泡处理1h,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冲洗一遍后,再进行干燥至恒重即可。进一步的,所述的渔网线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的温度控制为72℃。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渔网线浸入到接枝处理液时,两者的重量比为1:6。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向接枝处理液中通入交流电处理的具体操作是:以铁片为电极,插放在接枝处理液内,然后向电极上施加220v的交流电,同时用温度计实时对接枝处理液进行温度监测,当接枝处理液的温度由室温升至46℃后,停止电流施加操作,接枝处理操作完成。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干燥的温度控制为60℃。实施例2一种渔网线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浸渍处理:将待处理的渔网线先放入正庚烷中浸泡处理3h,取出后再放入到丙酮中浸泡处理6h,最后取出沥去表面液体后备用;(2)清洗干燥处理:将步骤(1)处理后的渔网线放入到去离子水中浸泡处理4h,完成后取出干燥至恒重备用;(3)接枝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渔网线浸入到接枝处理液中,同时向接枝处理液中通入交流电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所述的接枝处理液中各物质及其含量为:丙烯酰胺1.3mol/l、五水硫酸铜0.07mol/l、氯化钠0.6wt%、硝酸钾0.3wt%,余量为水;(4)接枝后处理:将步骤(3)处理后的渔网线放入丙酮中浸泡处理1.5h,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冲洗一遍后,再进行干燥至恒重即可。进一步的,所述的渔网线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的温度控制为74℃。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渔网线浸入到接枝处理液时,两者的重量比为1:7。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向接枝处理液中通入交流电处理的具体操作是:以铁片为电极,插放在接枝处理液内,然后向电极上施加220v的交流电,同时用温度计实时对接枝处理液进行温度监测,当接枝处理液的温度由室温升至48℃后,停止电流施加操作,接枝处理操作完成。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干燥的温度控制为62℃。实施例3一种渔网线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浸渍处理:将待处理的渔网线先放入正庚烷中浸泡处理4h,取出后再放入到丙酮中浸泡处理7h,最后取出沥去表面液体后备用;(2)清洗干燥处理:将步骤(1)处理后的渔网线放入到去离子水中浸泡处理5h,完成后取出干燥至恒重备用;(3)接枝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渔网线浸入到接枝处理液中,同时向接枝处理液中通入交流电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所述的接枝处理液中各物质及其含量为:丙烯酰胺1.4mol/l、五水硫酸铜0.08mol/l、氯化钠0.7wt%、硝酸钾0.4wt%,余量为水;(4)接枝后处理:将步骤(3)处理后的渔网线放入丙酮中浸泡处理2h,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冲洗一遍后,再进行干燥至恒重即可。进一步的,所述的渔网线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的温度控制为76℃。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渔网线浸入到接枝处理液时,两者的重量比为1:8。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向接枝处理液中通入交流电处理的具体操作是:以铁片为电极,插放在接枝处理液内,然后向电极上施加220v的交流电,同时用温度计实时对接枝处理液进行温度监测,当接枝处理液的温度由室温升至50℃后,停止电流施加操作,接枝处理操作完成。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干燥的温度控制为64℃。对比实施例1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比,在步骤(3)接枝处理时,省去接枝处理液中的氯化钠和硝酸钾成分,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比实施例2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在步骤(3)接枝处理时,省去向接枝处理液中通入交流电处理的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对同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平均分子量为420万)渔网线分别采用上述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进行处理,完成后对处理后的渔网线进行接枝品质测定,具体对比数据如下表1所示:表1丙烯酰胺接枝率(%)实施例212.67对比实施例18.42对比实施例23.56由上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处理方法能有效的改善渔网线的表面活性,显著的提升了接枝率,提升了接枝的效果,利于后续涂料的涂覆处理,使用价值较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