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贴口袋机上的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685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贴口袋机上的压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贴口袋机上的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越来越深,服装加工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口袋缝制加工方面,市场上出现了机械化的贴袋机,现有的贴袋机,其中的压料装置,结构不够巧妙,操作起来比较繁琐,整体制造成本高,而且,现有的压料装置中的压脚板与袋片、衣服面料之间的摩擦力不够,袋片、衣服面料被压得不够紧导致的操作失败时有发生;而且,现有的口袋机,一种规格的口袋机只能针对一种尺寸大小的口袋进行缝纫,生产局限性太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全自动贴口袋机上的压料装置结构不巧妙,制造成本高,操作麻烦以、缝纫失败及生产局限性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自动贴口袋机上的压料装置,包括直臂、压脚连接板、与直臂端部固定的滑板、以及设于直臂上并可驱动压脚连接板相对滑板上下移动的撬动装置,所述压脚连接板连接有压脚板,所述压脚板上设有口袋边缘孔,在口袋边缘孔的内侧设有伸缩压脚组件,在压脚连接板上还设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行程杆连接伸缩压脚组件并可驱动伸缩压脚组件上下移动;

所述撬动装置包括设在直臂两侧并与其实现铰接的左、右铰接臂,固定在直臂顶部的驱动气缸,以及与左、右铰接臂分别固定的左、右撬棒,所述滑板上设有扁长孔,所述左、右撬棒穿过扁长孔分别设于压脚连接板上的左、右撬孔,所述驱动气缸的行程杆通过铰接轴与左、右铰接臂实现连接,当驱动气缸驱动铰接轴前移,左、右撬棒控制压脚连接板下移;当驱动气缸驱动铰接轴后移,左、右撬棒控制压脚连接板上移;

所述伸缩压脚组件包括固定于压紧气缸行程杆上的法兰的伸缩气缸、与法兰连接固定的基板以及与伸缩气缸行程杆连接的处于基板顶面的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与压脚板的两边均设有两组对称且相对应的左、右弧形孔,每组弧形孔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孔,且至少两个弧形孔的弧形半径一致,所述伸缩板的中部开有通孔,在基板上设有与左弧形孔、右弧形孔、通孔相对应的左长腰孔、右长腰孔、中长腰孔;所述压脚板的底面对应伸缩板的左、中、右部的位置设有左、中、右活动板,螺丝从左弧形孔、通孔、右弧形孔穿过并通过左长腰孔、中长腰孔、右长腰孔最终与左、中、右活动板连接固;当驱动伸缩气缸时,伸缩板可推动左、中、右活动板向外撑开或向内收缩。

所述压脚板上还设有可调节口袋边缘孔内壁大小尺寸的左、中、右挡边。

所述左、右挡边为相对称设置,包括两个活动臂与挡条A,所述活动臂上开有滑动长孔,两个活动臂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挡条A上,螺丝穿过滑动长孔并螺接在压脚板上;所述挡条A处于口袋边缘孔内,且挡条A的上、下表面与压脚板的上、下表面齐平。

所述中挡边包括其中一端端部相铰接的挡条B与挡条C,所述挡条B与挡条C上分别铰接连接有两个活动臂,每个活动臂上均开有滑动长孔,螺丝穿过滑动长孔并螺接在压脚板上;所述挡条B、挡条C处于口袋边缘孔内,且挡条B与挡条C的上、下表面均与压脚板的上、下表面齐平。

所述挡条A、挡条B与挡条C的上表面均覆盖有EVA,所述EVA外侧面分别匹配贴合在挡条A、挡条B与挡条C的內端。

所述驱动气缸为尾部相互拼接固定的两个单元气缸,其中一个单元气缸的行程杆与固定在直臂上的法兰相铰接,另一个单元气缸的行程杆与铰接轴铰接。

所述压脚板、左活动板、中活动板、右活动板的底面均依次覆盖有海绵与砂纸。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贴口袋机上的压料装置,采用左、中、右活动板的结构,限制口袋缝制时的两道缝线的外形路径并保证口袋片平整,避免控制电路故障时导致的缝纫失败的技术问题,同时保证了缝纫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贴口袋机上的压料装置,采用撬动装置实现对压脚板的上下微距离移动,利用杠杆原理,设计巧妙,实用性更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贴口袋机上的压料装置,在压脚板底部设置海绵与砂纸,增加了对衣服面料与袋片的压力、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压脚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贴口袋机上的压料装置,包括直臂1、压脚连接板2、与直臂1端部固定的滑板6、以及设于直臂1上并可驱动压脚连接板2相对滑板6上下移动的撬动装置,所述压脚连接板2连接有压脚板3,所述压脚板3上设有口袋边缘孔4,在口袋边缘孔4的内侧设有伸缩压脚组件,在压脚连接板2上还设有压紧气缸5,所述压紧气缸5的行程杆连接伸缩压脚组件并可驱动伸缩压脚组件上下移动;

所述撬动装置包括设在直臂1两侧并与其实现铰接的左、右铰接臂7、8,固定在直臂1顶部的驱动气缸9,以及与左、右铰接臂7、8分别固定的左、右撬棒10、11,所述滑板6上设有扁长孔20,所述左、右撬棒10、11穿过扁长孔20分别设于压脚连接板2上的左、右撬孔,所述驱动气缸9的行程杆通过铰接轴12与左、右铰接臂7、8实现连接,当驱动气缸9驱动铰接轴12前移,左、右撬棒10、11控制压脚连接板2下移;当驱动气缸9驱动铰接轴12后移,左、右撬棒10、11控制压脚连接板2上移;

所述伸缩压脚组件包括固定于压紧气缸5行程杆上的法兰13的伸缩气缸14、与法兰13连接固定的基板15以及与伸缩气缸14行程杆连接的处于基板15顶面的伸缩板16,所述伸缩板16与压脚板3的两边均设有两组对称且相对应的左、右弧形孔24、25,每组弧形孔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孔,且至少两个弧形孔的弧形半径一致,所述伸缩板16的中部开有通孔26,在基板15上设有与左弧形孔24、右弧形孔25、通孔26相对应的左长腰孔27、右长腰孔28、中长腰孔29;所述压脚板3的底面对应伸缩板16的左、中、右部的位置设有左、中、右活动板17、18、19,螺丝从左弧形孔24、通孔26、右弧形孔25穿过并通过左长腰孔、中长腰孔、右长腰孔最终与左、中、右活动板17、18、19连接固;当驱动伸缩气缸14时,伸缩板16可推动左、中、右活动板17、18、19向外撑开或向内收缩。

所述通孔26至少有两个。

所述压脚板3上还设有可调节口袋边缘孔4内壁大小尺寸的左、中、右挡边。

所述左、右挡边为相对称设置,包括两个活动臂30与挡条A31,所述活动臂30上开有滑动长孔32,两个活动臂30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挡条A31上,螺丝穿过滑动长孔32并螺接在压脚板3上;所述挡条A31处于口袋边缘孔4内,且挡条A31的上、下表面与压脚板3的上、下表面齐平。

所述中挡边包括其中一端端部相铰接的挡条B33与挡条C34,所述挡条B33与挡条C34上分别铰接连接有两个活动臂35,每个活动臂35上均开有滑动长孔36,螺丝穿过滑动长孔36并螺接在压脚板3上;所述挡条B33、挡条C34处于口袋边缘孔4内,且挡条B33与挡条C34的上、下表面均与压脚板3的上、下表面齐平。

所述挡条A31、挡条B33与挡条C34的上表面均覆盖有EVA37,所述EVA37外侧面分别匹配贴合在挡条A31、挡条B33与挡条C34的內端。

所述驱动气缸9为尾部相互拼接固定的两个单元气缸,其中一个单元气缸21的行程杆与固定在直臂1上的法兰23相铰接,另一个单元气缸22的行程杆与铰接轴12铰接。双单元气缸的设计,使得压脚板3的抬起高度有多种选择,一个单元气缸工作时的压脚板3的抬起高度是两个单元气缸同时工作时的压脚板3的抬起高度的一半。

所述压脚板3、左活动板17、中活动板18、右活动板19的底面均依次覆盖有海绵与砂纸。

全自动贴口袋机包括叠料装置、压料装置与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在此处理解为:动力机构),在叠料装置工作到位后,送料装置将压料装置平移至叠料装置叠好的口袋片以及衣服面料上方,此时,压料装置的各个部件状态为:压紧气缸5带动伸缩压脚组件上移,撬动装置的左、右撬棒10、11带动压脚连接板2上移。接着,撬动装置的左、右撬棒10、11带动压脚连接板2下移,此时,压脚板3覆盖住衣服面料,然后,伸缩气缸14推动伸缩板16前后移动,并最终使左、中、右活动板17、18、19张开或缩回形成符合口袋袋片尺寸标准的第一道缝纫外形路径,然后,驱动压紧气缸5,使伸缩压脚组件整体压住口袋袋片,之后,送料装置带动压料装置至缝纫机头的下方,由于压脚板3以及左、中、右活动板17、18、19下方设有海绵与砂纸,增加了对衣服面料的摩擦力,同时又加强了对衣服面料的压紧力,使得压料装置能够带动衣服面料以及口袋袋片在工作台上自由移动,最后,送料装置实现压料装置的前后左右横移,缝纫机头沿着左、中、右活动板17、18、19的边缘形成的口袋缝纫路径准确缝纫,顺利完成第一道缝纫工序,然后,压紧气缸5上移,伸缩气缸14继续调节行程杆,使左、中、右活动板17、18、19形成第二道缝纫外形路径,缝纫机机头完成第二道缝纫工序。

当缝纫完成后,缝纫机头的缝纫针还处在压脚板3的上方,但压料装置需要移动至叠料装置处继续进行工作,此时,驱动气缸9的其中一个单元气缸21工作,将压脚板3微微抬起,避免碰断缝纫针,此时,可移去缝纫好的口袋片,同时,压料装置平移,待缝纫针离开压脚板3的范围时,另一个单元气缸22工作,将压脚板3抬至最大高度,这个高度才能匹配叠料装置。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口袋袋片大小不一的情况,所以,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左、中、右挡边,通过手动推动挡条A31、挡条B33与挡条C34,可调节口袋边缘孔4的内壁大小形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全自动贴口袋机上的压料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