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刺无纺布预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6061发布日期:2019-01-22 22:1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刺无纺布预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刺无纺布预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刺无纺布生产过程中,纤网经水刺加固成布后,虽然对湿态无纺布进行了真空抽吸,除去了部分水分,但布在进入烘箱烘干前依旧具有较高的轧余率,烘干时易于出现水刺无纺布两侧边缘区域烘干不彻底现象,使得水刺无纺布在整个幅宽方向上烘干不均匀,回潮率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烘箱的能耗,降低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不利于节能环保;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生产效率。目前,国内大部分水刺无纺布企业为了改善上述质量和生产问题,将目光集中在烘箱内部的改进方面,已经出现了多种具有实用性的新型烘箱,但上述问题依旧存在,且改进烘箱的造价昂贵,经济效益低。因此,设计一种预烘装置来降低水刺无纺布两侧边缘区域进入烘箱前的轧余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有效提高烘燥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水刺无纺布预烘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刺无纺布预烘装置,其平行安装于脱水面板的垂直上方,主要有底座、管道、热风板,风机组成。热风板设计为长条缝形状,热风机通过管道与热风板连接,利用底座将其固定于真空脱水箱处的输网帘两侧。

风机为2台,分别安装于输网帘两侧。

长条缝形热风板的形状为双“V”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由于采用的热风板为双“V”型的长条缝形状,且平行安装于脱水面板的垂直上方,其热风喷射面积最大,且喷射作用分布于整个无纺布幅宽上,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刺无纺布内纤维网间的缠结,减小了水刺无纺布两侧边缘区域在进入烘箱时的轧余率;克服了以往水刺无纺布烘干时两侧边缘区域烘干不完全的缺陷;提高烘干效率及效果,降低了烘箱能耗,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管道,3-热风板,4-风机,5-输网帘,6-真空脱水箱,7-双“V”型的长条缝热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刺无纺布预烘装置,其平行安装于脱水面板的垂直上方,主要有底座1、管道2、热风板3、风机4、输网帘5、真空脱水箱6组成。热风板3设计为长条缝形状,热风机4通过管道2与热风板3连接,利用底座1将其固定于真空脱水箱6处的输网帘5两侧。

如图2所示,长条缝形热风板中形状为双“V”型,缝的宽度为10mm-15mm,平行安装于脱水面板的垂直上方,且热风板到输网帘的垂直距离为20mm-30mm,其热风喷射面积最大,且喷射作用分布于整个无纺布幅宽上,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刺无纺布内纤维网间的缠结,减小了水刺无纺布两侧边缘区域在进入烘箱时的轧余率;有利于提高烘干效率及效果,降低了烘箱能耗,提升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