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4555发布日期:2018-10-19 18:4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针织机械上,针床上设置多个织针,在起底编织时,因为所知的线圈下部无拉力,线圈负载两针床针齿上面,为了使挂在织针上的网眼不随着织针做上升运动,往往针织机械上设有按压网眼的压圈装置。

但是目前的压圈装置在进行压圈的过程中往复运动,产生一定的振动,装置内部的缓冲效果不佳,导致压圈因为振动而发生偏位导致零件脱落,并且针织容易出现毛絮,产生静电,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的话,会导致装置内部静电过多,从而导致装置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其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压圈主机、箱门、固定底座、进口、操作面板,所述驱动电机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压圈主机上端内部中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压圈主机前表面设有箱门,所述固定底座与压圈主机下端相连接,所述进口末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压圈主机右端内部,所述操作面板嵌在压圈主机前表面上端并且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压圈主机包括外壳、海绵垫、驱动机构、吸尘机构、传动机构、下压机构、缓冲底盘机构、减振机构、静电消除机构、导向轮。

所述外壳前表面设有箱门,所述海绵垫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上端,所述驱动机构上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驱动电机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下端与吸尘机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吸尘机构与静电消除机构上端相连接,所述吸尘机构中端与传动机构上端相啮合,所述传动机构下端与下压机构上端相啮合,所述下压机构固定安装在缓冲底盘机构正上方,所述缓冲底盘机构底端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底面,所述减振机构上端焊接于外壳下表面,所述静电消除机构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右上端,所述导向轮固定安装在缓冲底盘机构右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轴、轴座、驱动蜗杆、驱动齿轮、驱动皮带,所述电机轴上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驱动电机下端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电机轴中部贯穿于轴座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电机轴下端焊接于驱动蜗杆上端,所述驱动蜗杆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通过驱动皮带与左端的吸尘机构活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尘机构包括锯齿圆盘、螺旋杆、内驱动齿轮、吸尘扇叶、连接管、吸尘口,所述锯齿圆盘通过驱动皮带与右端的驱动齿轮活动连接,所述螺旋杆首端与锯齿圆盘相啮合,所述螺旋杆中部贯穿于内驱动齿轮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螺旋杆末端焊接有吸尘扇叶,所述吸尘扇叶与连接管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管下端固定安装于吸尘口上,所述吸尘口固定安装于缓冲底盘机构左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行星齿轮、内联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旋转齿轮、固定圆块、一字摆杆、弧形齿板,所述行星齿轮上端内部安装有内驱动齿轮并且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下端内部安装有内联动齿轮并且相啮合,所述传动蜗杆首端贯穿于内联动齿轮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传动蜗杆与下端的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旋转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齿轮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圆块,所述固定圆块安装在一字摆杆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一字摆杆末端焊接有弧形齿板,所述弧形齿板与下压机构上端相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齿杆、一级嵌套、二级嵌套、连接块、压圈板、滑杆、限位块,所述下压齿杆与弧形齿板相啮合,所述下压齿杆上端贯穿于一级嵌套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下压齿杆下端贯穿于二级嵌套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下压齿杆下表面焊接于连接块上表面,所述连接块下表面焊接于压圈板上表面中部,所述滑杆共设有两个,所述滑杆贯穿于压圈板两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杆上端焊接有限位块,所述压圈板位于缓冲底盘机构正上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缓冲底盘机构包括放置盘、一级固定管套、一级缓冲弹簧、二级固定管套、二级缓冲弹簧,所述放置盘固定安装在压圈板正下方,所述放置盘左下端设有一级固定管套,所述一级固定管套内部安装有一级缓冲弹簧,所述一级缓冲弹簧上端与放置盘下表面相焊接,所述二级固定管套固定安装在放置盘右下端,所述二级固定管套内部安装有二级缓冲弹簧,所述二级缓冲弹簧上端与放置盘下表面相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固定顶块、固定杆、减振弹簧、凹形板、固定底块,所述固定顶块焊接于外壳下表面,所述固定顶块下表面焊接于固定杆上端,所述固定杆下端焊接于凹形板上端,所述减振弹簧固定安装在凹形板内部,所述凹形板下端与固定底块上端相焊接,所述固定底块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内部底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静电消除机构包括集尘管、集尘箱、静电消除器、连接软导线,所述集尘管首端通过吸尘扇叶与连接管相连接,所述集尘管末端固定安装在集尘箱上端,所述集尘箱内部下端设有静电消除器,所述静电消除器通过连接软导线与操作面板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开启驱动电机使得电机轴转动,这时驱动蜗杆跟着转动,与驱动蜗杆相啮合的驱动齿轮跟着旋转,通过驱动皮带的传动使得锯齿圆盘旋转,这时螺旋杆跟着转动,使得吸尘扇叶旋转,通过吸尘口将装置内部的毛絮吸入,通过连接管进入到集尘管再到集尘箱内部,通过操作操作面板,通过连接软导线的导电将静电消除器开启,对集尘箱内部的毛絮静电进行消除,防止装置内部的毛絮乱飞,并且产生静电,对机械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装置出现故障;同时螺旋杆的转动带动了内驱动齿轮转动,通过行星齿轮的运行,使得内联动齿轮转动,这时传动蜗杆跟着转动,与传动蜗杆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开始旋转,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旋转齿轮跟着旋转,这时旋转齿轮上的固定圆块跟着移动,带动了一字摆杆进行摆动,这时弧形齿板运行,与弧形齿板相啮合的下压齿杆开始下降,通过一级嵌套和二级嵌套的作用,防止下压齿杆在下降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这时下压齿杆带动压圈板下降对线圈进行压圈,同时通过放置盘左右两端的一级缓冲弹簧和二级缓冲弹簧对压圈的机械传动过程产生的振动进行减弱,防止压圈板因为振动过大而发生偏位导致零件脱落;装置在进行整体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底端减振机构上的减振弹簧和凹形板的配合使用,进行减振,防止装置内部振动过大,影响正常工作。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采用通过海绵垫进行消音,减弱机械传动产生的噪音,通过吸尘机构对装置内部的毛絮进行吸取,再通过静电消除机构对毛絮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防止毛絮过多,导致装置内部产生静电过多,造成装置出现故障;在进行压圈的过程中通过缓冲底盘机构进行缓冲,同时通过减振机构对装置整体进行减振,缓冲效果增强,防止压圈过程中因为振动过大而发生偏位导致零件脱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的减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驱动电机-1、压圈主机-2、箱门-3、固定底座-4、进口-5、操作面板-6、外壳-21、海绵垫-22、驱动机构-23、吸尘机构-24、传动机构-25、下压机构-26、缓冲底盘机构-27、减振机构-28、静电消除机构-29、导向轮-210、电机轴-231、轴座-232、驱动蜗杆-233、驱动齿轮-234、驱动皮带-235、锯齿圆盘-241、螺旋杆-242、内驱动齿轮-243、吸尘扇叶-244、连接管-245、吸尘口-246、行星齿轮-251、内联动齿轮-252、传动蜗杆-253、传动齿轮-254、旋转齿轮-255、固定圆块-256、一字摆杆-257、弧形齿板-258、下压齿杆-261、一级嵌套-262、二级嵌套-263、连接块-264、压圈板-265、滑杆-266、限位块-267、放置盘-271、一级固定管套-272、一级缓冲弹簧-273、二级固定管套-274、二级缓冲弹簧-275、固定顶块-281、固定杆-282、减振弹簧-283、凹形板-284、固定底块-285、集尘管-291、集尘箱-292、静电消除器-293、连接软导线-29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针织机械的压圈装置,其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压圈主机2、箱门3、固定底座4、进口5、操作面板6,所述驱动电机1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压圈主机2上端内部中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压圈主机2前表面设有箱门3,所述固定底座4与压圈主机2下端相连接,所述进口5末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压圈主机2右端内部,所述操作面板6嵌在压圈主机2前表面上端并且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压圈主机2包括外壳21、海绵垫22、驱动机构23、吸尘机构24、传动机构25、下压机构26、缓冲底盘机构27、减振机构28、静电消除机构29、导向轮210。

所述外壳21前表面设有箱门3,所述海绵垫22固定安装在外壳21内部上端,所述驱动机构23上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驱动电机1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3下端与吸尘机构24上端活动连接,所述吸尘机构24与静电消除机构29上端相连接,所述吸尘机构24中端与传动机构25上端相啮合,所述传动机构25下端与下压机构26上端相啮合,所述下压机构26固定安装在缓冲底盘机构27正上方,所述缓冲底盘机构27底端固定安装在外壳21内部底面,所述减振机构28上端焊接于外壳21下表面,所述静电消除机构29固定安装在外壳21内部右上端,所述导向轮210固定安装在缓冲底盘机构27右端,所述驱动机构23包括电机轴231、轴座232、驱动蜗杆233、驱动齿轮234、驱动皮带235,所述电机轴231上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驱动电机1下端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电机轴231中部贯穿于轴座232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电机轴231下端焊接于驱动蜗杆233上端,所述驱动蜗杆233与驱动齿轮234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234通过驱动皮带235与左端的吸尘机构24活动连接,所述吸尘机构24包括锯齿圆盘241、螺旋杆242、内驱动齿轮243、吸尘扇叶244、连接管245、吸尘口246,所述锯齿圆盘241通过驱动皮带235与右端的驱动齿轮234活动连接,所述螺旋杆242首端与锯齿圆盘241相啮合,所述螺旋杆242中部贯穿于内驱动齿轮243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螺旋杆242末端焊接有吸尘扇叶244,所述吸尘扇叶244与连接管245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管245下端固定安装于吸尘口246上,所述吸尘口246固定安装于缓冲底盘机构27左端,所述传动机构25包括行星齿轮251、内联动齿轮252、传动蜗杆253、传动齿轮254、旋转齿轮255、固定圆块256、一字摆杆257、弧形齿板258,所述行星齿轮251上端内部安装有内驱动齿轮243并且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251下端内部安装有内联动齿轮252并且相啮合,所述传动蜗杆253首端贯穿于内联动齿轮252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传动蜗杆253与下端的传动齿轮254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254与旋转齿轮255相啮合,所述旋转齿轮25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圆块256,所述固定圆块256安装在一字摆杆257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一字摆杆257末端焊接有弧形齿板258,所述弧形齿板258与下压机构26上端相啮合,所述下压机构26包括下压齿杆261、一级嵌套262、二级嵌套263、连接块264、压圈板265、滑杆266、限位块267,所述下压齿杆261与弧形齿板258相啮合,所述下压齿杆261上端贯穿于一级嵌套262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下压齿杆261下端贯穿于二级嵌套263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下压齿杆261下表面焊接于连接块264上表面,所述连接块264下表面焊接于压圈板265上表面中部,所述滑杆266共设有两个,所述滑杆266贯穿于压圈板265两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杆266上端焊接有限位块267,所述压圈板265位于缓冲底盘机构27正上方,所述缓冲底盘机构27包括放置盘271、一级固定管套272、一级缓冲弹簧273、二级固定管套274、二级缓冲弹簧275,所述放置盘271固定安装在压圈板265正下方,所述放置盘271左下端设有一级固定管套272,所述一级固定管套272内部安装有一级缓冲弹簧273,所述一级缓冲弹簧273上端与放置盘271下表面相焊接,所述二级固定管套274固定安装在放置盘271右下端,所述二级固定管套274内部安装有二级缓冲弹簧275,所述二级缓冲弹簧275上端与放置盘271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减振机构28包括固定顶块281、固定杆282、减振弹簧283、凹形板284、固定底块285,所述固定顶块281焊接于外壳21下表面,所述固定顶块281下表面焊接于固定杆282上端,所述固定杆282下端焊接于凹形板284上端,所述减振弹簧283固定安装在凹形板284内部,所述凹形板284下端与固定底块285上端相焊接,所述固定底块285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4内部底面,所述静电消除机构29包括集尘管291、集尘箱292、静电消除器293、连接软导线294,所述集尘管291首端通过吸尘扇叶244与连接管245相连接,所述集尘管291末端固定安装在集尘箱292上端,所述集尘箱292内部下端设有静电消除器293,所述静电消除器293通过连接软导线294与操作面板6电连接。

开启驱动电机1使得电机轴231转动,这时驱动蜗杆233跟着转动,与驱动蜗杆233相啮合的驱动齿轮234跟着旋转,通过驱动皮带235的传动使得锯齿圆盘241旋转,这时螺旋杆242跟着转动,使得吸尘扇叶244旋转,通过吸尘口246将装置内部的毛絮吸入,通过连接管245进入到集尘管291再到集尘箱292内部,通过操作操作面板6,通过连接软导线294的导电将静电消除器293开启,对集尘箱292内部的毛絮静电进行消除,防止装置内部的毛絮乱飞,并且产生静电,对机械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装置出现故障;同时螺旋杆242的转动带动了内驱动齿轮243转动,通过行星齿轮251的运行,使得内联动齿轮252转动,这时传动蜗杆253跟着转动,与传动蜗杆253相啮合的传动齿轮254开始旋转,与传动齿轮254相啮合的旋转齿轮255跟着旋转,这时旋转齿轮255上的固定圆块256跟着移动,带动了一字摆杆257进行摆动,这时弧形齿板258运行,与弧形齿板258相啮合的下压齿杆261开始下降,通过一级嵌套262和二级嵌套263的作用,防止下压齿杆261在下降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这时下压齿杆261带动压圈板265下降对线圈进行压圈,同时通过放置盘271左右两端的一级缓冲弹簧273和二级缓冲弹簧275对压圈的机械传动过程产生的振动进行减弱,防止压圈板265因为振动过大而发生偏位导致零件脱落;装置在进行整体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底端减振机构28上的减振弹簧283和凹形板284的配合使用,进行减振,防止装置内部振动过大,影响正常工作。

本发明所述的静电消除器也可以叫除静电设备,其原理如下,它由高压电源产生器和放电极(一般做成离子针)组成,通过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然后用风把大量正负离子吹到物体表面以中和静电,或者直接把静电消除器靠近物体的表面而中和静电,静电消除器快易优自动化选型有收录。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压圈装置在进行压圈的过程中往复运动,产生一定的振动,装置内部的缓冲效果不佳,导致压圈因为振动而发生偏位导致零件脱落,并且针织容易出现毛絮,产生静电,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的话,会导致装置内部静电过多,从而导致装置出现故障,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海绵垫22、驱动机构23、吸尘机构24、传动机构25、下压机构26、缓冲底盘机构27、减振机构28、静电消除机构29,通过海绵垫22进行消音,减弱机械传动产生的噪音,通过吸尘机构24对装置内部的毛絮进行吸取,再通过静电消除机构29对毛絮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防止毛絮过多,导致装置内部产生静电过多,造成装置出现故障;在进行压圈的过程中通过缓冲底盘机构27进行缓冲,同时通过减振机构28对装置整体进行减振,缓冲效果增强,防止压圈过程中因为振动过大而发生偏位导致零件脱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