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等离子体整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49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物等离子体整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等离子体整理设备,属于织物整理设备。
公知的织物整理工艺从坯布进厂至最终取得成品或半成品工艺流程长,完成整个工艺时间长需要2~3天,需要相应的整套整理设备。多而复杂,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大,工人劳动强度大,需要相应的化学材料,腐蚀性大,使用寿命短,成本高,三废排放难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缩短工艺流程、设备占地面积小、不需化学材料、无三废排放、提高织物亲水吸湿性、节省时间、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确保产品质量的织物等离子体整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两个电动机、控制台、与控制台连接的真空泵、温度传感器、真空传感器和水循环传感器以及导布辊。
一等离子体主体室经两个连接管分别与两侧的传动室连接,一真空泵分别与等离子体主体室和两个传动室连接。
所述的等离子体主体室由下部的基座、其一侧下部的气体进气口和另一侧的真空放气阀、装于其中上部的横向辅助阳极以及与辅助阳极连接的竖向阳极、底部上的阴极支承架以及装在该阴极支承架上的U形阴极、装在等离子体主室中的上、下连接件以及经各连杆与上、下连接件连接的各导布辊以及装在底部上的温度传感器、真空传感器和水循环传感器组成。辅助阳极和U形阴极连接端分别与控制台连接。
所述的等离子体主体室两侧的传动室分别由中间有轴的外壳、用十字支架连接的内传动滚筒、固定在十字支架上的套在外壳轴上的具有轴承的卷布辊、装在该滚筒上的轴辊以及底部的基座组成,两个传动室内的卷布辊经传动带分别与两个电动机和控制台连接。
织物卷绕在一传动室的卷布辊上,布头经其中的内传动滚筒的轴辊经连接管进入等离子体主体室,绕过其中的各导布辊出去经连接管进入另一传动室经轴辊绕在其卷布辊上。两端头分别卷绕在传动室卷布辊上的织物在两个电动机带动下反复作正反方向运动,等离子体主体室和两个传动室在低真空条件下通入氧气和/或氮气,等离子体主体室内接通电源后,形成射频电场,在产生辉光放电效应的同时。气体离子化,带负电子的离子向阳极移动,带正电的离子奔向阴极,产生很大的能量对被加工织物表面进行轰击,产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使织物改性,达到提高织物质量和缩短工艺流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对织物进行等离子体轰击。使物质表面发生变化,在纤维表面1-10u厚度引入不同官能团-COOH、
C=O、-OH等产生一系列反应,使纤维表面变性,产生凹坑、裂缝、洞孔、增加纤维的吸湿性,其毛细管效应与相同布样不同工艺相比提高60~80%;在处理10~20分钟后去除油脂、棉子壳、蜡质达90%,与老工艺相比退浆率提高20~50%。
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态技术,它不需要化学原料。使用中仅仅用水循环冷却,保证了生态环境的洁净,无三废排放,本实用新型不接触化工原料,无腐蚀性,使用寿命长。
3、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与传统工艺设备相比,仅为其1/10的占地面积。
4、本实用新型省去了老工艺中的大量设备投资及其维修保养,减少了劳动力和劳动强度,进而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控制台39、与控制台39连接的温度传感器33、真空传感器31和水循环传感器26以及导布辊12、真空泵7和电机(1和21)。
一等离子体主体室13经连接管(35和24)分别与两侧的传动室(6和15)连接。真空泵7分别与等离子体13和传动室(6和15)连接。
等离子体主体13由下部的基座27、其一侧下部上的气体进气口34和另一侧下部上的真空放气阀25、装于其中上部的横向辅助阳极11以及与其连接的竖向阳极14、底部上的阴极支承架32以及装在该阴极支承架32上的U形阴极8、装在其中的上、下连接件(10和28)以及经各连杆(9和29)与上、下连接件(10和28)连接的各导布辊12以及装在其底部上的温度传感器33、真空传感器31和水循环传感器26组成。辅助阳极11和U形阴极8分别与控制台39连接。
等离子体主体室13两侧的传动室(6和15)分别由中间有轴(6-2和15-2)的外壳(6-1和15-1)、用十字支架(4和16)连接的内传动滚筒(5和17)、固定在十字支架(4和6)上的套在外壳轴(6-2和15-2)上的具有轴承(3-1和23-1)的卷布辊(3和18)、装于该滚筒(5和17)上的轴辊(37和19)以及基座(36和21)组成。传动室(6和15)的卷布辊(3和18)经传动带(2和20)分别与可逆电动机(1和21)和控制台39连接。
使用实施时,织物38卷绕在传动室15的卷布辊23上,织物38端头经其中的内传动流筒17上的轴辊19经过连接管24进入等离子体主体室13,绕过其中的各导布辊12出去经连接管35进入另一传动室6并经轴辊37绕在其卷布辊3上。两端头分别卷绕在传动室(6和15)的卷布辊(3-1和15-1)上的织物38在两个电动机(1和21)带动下反复作正反方向运动,等离子体主体室13和传动室(6和15)在低真空条件下通入氧气和/或氮气。等离子体主体室13通电后,形成射频电场,在产生辉光放电效应的同时,气体离子化,带负电子的离子向阳极14移动,带正电的离子奔向U形阳极8,产生的大能量对被加工织物表面进行轰击,织物实现改性,达到提高织物质量和缩短工艺流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织物等离子体整理设备,包括有电机[1和21]、真空泵[7]、控制台[39]、与控制台[39]连接的温度传感器[33]、真空传感器[31]、水循环传感器[26]、导布辊[12],其特征是a)一等离子体主体室[13]经连接管[35和24]分别与两侧的传动室[6和15]连接,真空泵[7]分别与等离子体主体室[13]和传动室[6和15]连接,b)所述的等离子体主体室[13]由下部的基座[27]、其一侧下部上的气体进气口[34]和另一侧下部上的真空放气阀[25]、装于其中上部的横向辅助阳极[11]以及与辅助阳极[11]连接的竖向阳极[14]、底部上的阴极支承架[32]以及装在该阴极支承架[32]上的U形阴极[8]、装在其中的上、下连接件[10和28]以及经各连杆[9和29]与上、下连接件[10和28]连接的各导布辊[12]以及装在其底部上的温度传感器[33]、真空传感器[31]和水循环传感器[26]组成,辅助阳极[11]和U形阴极[8]连接端[30]分别与控制台[39]连接,c)所述的传动室[6和15]分别由中间有轴[6-2和15-2]的外壳[6-1和15-1]、固定在十字支架[4和6]上的套在外壳轴[6-2和15-2]上的具有轴承[3-1和23-1]的卷布辊[3和18]、用十字支架[4和16]连接的内传动滚筒[5和17]、装于该滚筒[5和17]上的轴辊[37和19]以及基座[36和21]组成,传动室[6和15]内的卷布辊[3和18]经传动带[2和20]分别与电动机[1和21]和控制台[39]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织物等离子体整理设备,属于织物整理设备,包括有控制台、与控制台相接、装在等离子体主体室内的温度传感器、真空传感器、水循环传感器、导布辊、电动机和真空泵,等离子体主体室内装有阳极和阴极和导布辊,其两侧设有内有传动滚筒的传动室,织物两端卷绕在其中的卷布辊上,在输入氧、氮,低真空条件下,电极通电,织物在射频电场下改性,具有提高产品质量,无三废排放、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D06M10/00GK2382742SQ99218828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日
发明者邵汉良, 屠欣 申请人:常州新区世泰等离子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