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22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掰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将已切割的板玻璃掰开的玻璃掰片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气动或液动压机上、可将已切割的板玻璃掰开的掰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将已切割的板玻璃(玻璃厚度一般控制在4-15毫米)掰开普遍采取手工操作方式,所用的玻璃掰片工具为钳式结构的掰边钳,它主要包括前端旋装偏心块并通过弹簧与框架的后板上端相接的上钳杆、贯穿框架的两立板上部后侧的挡销、与框架的后板中部旋接的下钳杆、置于框架内并与框架的两立板中部后侧铰接的形件、下端有上压垫(采用尼龙材料制作而成)并以旋接方式穿过形件的水平段前端的螺杆、与形件的竖直段下部和框架的后板下部分别接触的另一弹簧、设于框架的两立板下部前侧的压垫座、对称设于压垫座上的四个下压垫(采用尼龙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偏心块与框架的两立板上部前侧铰接并与形件的水平段顶面的前侧接触,所述挡销与上钳杆的前部接触。这样,在上压垫、框架的两立板中部前侧面、四个下压垫之间形成了一个用来将已切割的板玻璃掰开的狭窄操作空间。
使用该掰边钳将已切割的板玻璃(一般地,所述板玻璃上切有若干道切缝)掰开时,因受到上述狭窄操作空间的制约,只能从所述板玻璃所有切缝中最外侧的那道切缝开始掰起。将所述板玻璃的该切缝较窄一侧的玻璃伸进所述的狭窄操作空间内并担置于四个下压垫上,捏动上钳杆,使其朝着下钳杆运动,偏心块将迫使形件的水平段向下转动,从而带动螺杆和上压垫向着压垫座和四个下压垫的方向运动,从而通过上压垫和四个下压垫将所述板玻璃的该切缝较窄一侧的玻璃夹紧,再将所述板玻璃的该切缝较宽一侧的玻璃按住,用力下按或上提该掰边钳,就可使得该切缝两侧的玻璃彼此分离。然后,松开上钳杆,上钳杆在相应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等待下一次掰开操作,如此反复进行,可使所述板玻璃上的全部切缝两侧的玻璃逐一分离而达到掰片目的。
因该掰边钳在结构设计上有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其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该掰边钳只能由外向内地进行掰开操作(即只能从最外侧的切缝开始逐渐向内侧的切缝进行掰起),加之上压垫和四个下压垫与所述板玻璃的全部切缝较窄一侧的玻璃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这样在将所述板玻璃掰开时,所述板玻璃的全部切缝两侧的玻璃无法保持受力均衡状态,因此使用该掰边钳将所述板玻璃掰开时的掰开精度(主要包括掰口的垂直度、光洁度)差,无法满足将已切割的板玻璃高精度地掰开之需求;2、由于该掰边钳为钳式结构,这样在将所述板玻璃掰开时,只能采取费时费力的手工操作方式,因此劳动强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掰片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气动或液动压机上后可将已切割的板玻璃掰开,且具有掰开精度高、劳动强度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掰片装置,它有运动件和静止件,运动件的一端有两个彼此间隔且对称的冲爪,静止件包括面板、与面板相接且突伸在面板之外的顶头;使用时,运动件的另一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相接,使得活塞杆可带动运动件上下运动,静止件的面板置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水平底座上,并使得静止件的顶头朝上且刚好位于运动件的两个冲爪之间的正下方,如此可使顶头与运动件共同一竖直线。
下面通过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将已切割的板玻璃搁置于静止件的面板上,使得静止件的顶头与所述板玻璃的底面接触且对准所有切缝中最中间的那道切缝,然后让所述板玻璃保持水平状态;2、启动气动或液动压机,运动件将跟随竖直活塞杆向下运动,因静止件的顶头位于运动件的两个对称冲爪之间的正下方,顶头与运动件共同一竖直线,这样,所述的两个冲爪势必同时作用于所述板玻璃的该切缝两侧的玻璃表面上,使得该切缝两侧的玻璃彼此分离;3、随后,运动件又将跟随活塞杆向上运动,等待下一次掰开操作,如此反复进行,可使所述板玻璃上的全部切缝两侧的玻璃逐一分离而达到掰片目的。
由于可由内向外地进行掰开操作(即可从所有切缝中最中间的那道切缝开始逐渐向外侧的切缝进行掰起),加之所述的两个冲爪与所述板玻璃的全部切缝两侧的玻璃同时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这样所述板玻璃的全部切缝两侧的玻璃可保持受力均衡状态,因此,使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或液动压机将所述板玻璃掰开时的掰开精度好,可满足将已切割的板玻璃高精度地掰开之需求;由于本实用新型为两个独立部件,安装在气动或液动压机上后即可使用,这样在将所述板玻璃掰开时,可以采取省时省力的机械操作方式,因此劳动强度较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气动或液动压机上后可方便地将已切割的板玻璃掰开,且具有掰开精度高、劳动强度低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彻底抛弃了现有的手工掰开板玻璃的操作方式,而采取一种生产效率高、掰片质量好的机械掰开板玻璃的操作方式,因而可代替现有掰边钳。
所述运动件包括共同一竖直轴线的管体和柱形件,管体上部的内部形状为圆形,管体上部的内部制有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柱形件由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柱体、块体、所述的两个冲爪构成,柱体和块体共同一竖直轴线且截面形式相同,柱体的截面积小于块体的截面积,所述的两个冲爪彼此间隔地设于块体的下端面上且对称于块体的竖直轴线,管体下部的内部形状与柱体的外形相配,管体下部的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螺纹通孔,柱体的上部穿进管体的下部并通过旋装在螺纹通孔中的螺钉得到定位。这样,利用管体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相旋接,可方便地将所述运动件安装在所述的竖直活塞杆上。
所述运动件还可为一柱形件,柱形件由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柱体、块体、所述的两个冲爪构成,柱体和块体共同一竖直轴线且截面形式相同,柱体的截面积小于块体的截面积,柱体的上端面中心开有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相配合的螺纹沉孔,所述的两个冲爪彼此间隔地设于块体的下端面上且对称于块体的竖直轴线。这样,利用柱体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相旋接,可方便地将所述运动件安装在所述的竖直活塞杆上。
所述静止件还包括毛毡、橡胶垫及定位条,毛毡、橡胶垫由外至内依次铺设在面板的与顶头同侧的侧面上且顶头突伸在毛毡之外,定位条设在面板的与上述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且定位条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水平底座上的T形槽相配。这样,利用定位条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水平底座上的T形槽相插接,可方便地将所述静止件安装在所述的水平底座上,定位条的设置起到使所述静止件定位的作用,毛毡、橡胶垫的设置起到保护已切割的板玻璃、避免其磨损的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运动件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运动件的第二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静止件的一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运动件的第二种结构形式和静止件的一种结构形式安装在现有气动压机上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中运动件的第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运动件包括共同一竖直轴线的圆形管体4和柱形件,这样,管体4的内、外部形状均为圆形,管体4上部的内部制有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柱形件由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圆形柱体1、圆形块体2、两个冲爪3构成,柱体1和块体2共同一竖直轴线且截面形式相同,柱体1的截面积小于块体2的截面积,两个冲爪3彼此间隔地设于块体2的下端面上且对称于块体2的竖直轴线,管体4下部的内部形状与柱体1的外形相配,管体4下部的管壁上开有两个相隔90度的螺纹通孔4a(后侧的那个螺纹通孔4a未能示出),柱体1的上部穿进管体4的下部并通过旋装在螺纹通孔4a中的螺钉5得到定位。所述管体4采用45号钢制作而成,所述柱形件采用尼龙1010材料制作而成。
参见图2 、图3,本实用新型中运动件的第二种结构形式为所述运动件为一柱形件,柱形件由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圆形柱体1、圆形块体2、两个冲爪3构成,柱体1和块体2共同一竖直轴线且截面形式相同,柱体1的截面积小于块体2的截面积,柱体1的上端面中心开有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相配合的螺纹沉孔1a,两个冲爪3彼此间隔地设于块体2的下端面上且对称于块体2的竖直轴线。所述运动件采用尼龙1010材料制作而成。
参见图4、图5,本实用新型中静止件的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静止件由毛毡6、橡胶垫7、面板8、定位条9、顶头10组成,毛毡6、橡胶垫7由外至内依次铺设在面板8的顶面上,毛毡6、橡胶垫7、面板8上各开有一供顶头10的下部延伸杆10a穿过的通孔,且所述的三个通孔彼此一一上下对应,顶头10通过其下部延伸杆10a依次穿过毛毡6、橡胶垫7后与面板8插接,且顶头10突伸在毛毡6之外(顶头10突伸在毛毡6之外的高度以2-3毫米为宜),定位条9通过紧固件(图4、图5中未能示出)设在面板8的底面上,且定位条9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水平底座上的T形槽相配。面板8采用两层中密板上下叠加粘合而成,定位条9采用Q235号钢制作而成,顶头10采用尼龙1010材料制作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运动件、图4和图5所示的静止件可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而图2和图3所示的运动件、图4和图5所示的静止件则又可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后一种实施方式安装在现有气动压机上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参见图6本掰片装置有运动件和静止件,运动件的结构参见图2和图3,静止件的结构参见图4和图5,因运动件和静止件的结构已在上面作了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现有可外购的气动压机包括底座A、脚踏开关B、机架D、电源控制箱E、汽缸F、汽源二联件G和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出)等,空气压缩机与汽源二联件G连通,从而为汽缸F工作提供汽源,汽缸F的竖直活塞杆F1上制有外螺纹并旋装起拼紧用的两个螺母F2,为便于操作,可将该气动压机置于操作桌H上。利用柱体1与气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F1相旋接,再用所述的两个螺母F2加以拼紧,可方便地将所述运动件安装在所述的竖直活塞杆F1上,使得竖直活塞杆F1可带动该运动件上下运动,利用定位条9与气动压机的水平底座A上的T形槽A1相插接,可方便地将所述静止件的面板8置于所述的水平底座A上,并使得静止件的顶头10朝上且刚好位于运动件的两个冲爪3之间的正下方,如此可使顶头10与运动件共同一竖直轴线。
本掰片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为1、将已切割的板玻璃C搁置于静止件的毛毡6上,使得静止件的顶头10与所述板玻璃C的底面接触且对准所有切缝中最中间的那道切缝C1,然后让所述板玻璃C保持水平状态;2、启动空气压缩机,踩动脚踏开关B,运动件将跟随竖直活塞杆F1向下运动,运动件的两个冲爪3同时作用于所述板玻璃C的切缝C1两侧的玻璃表面上,使得切缝C1两侧的玻璃彼此分离;3、松开脚踏开关B,运动件又将跟随竖直活塞杆F1向上运动,等待下一次掰开操作,如此反复进行,可使所述板玻璃C上的全部切缝两侧的玻璃逐一分离而达到掰片目的。
当然,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前一种实施方式而言,利用管体4与所述气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F1相旋接,可方便地将该运动件安装在竖直活塞杆F1上,利用定位条9与所述气动压机的水平底座A上的T形槽A1相插接,可方便地将该静止件安装在所述的水平底座A上。因本实用新型的前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与后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相同,故为能简要说明问题起见,对本实用新型的前一种实施方式安装在所述气动压机上的使用状态图进行省略。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还可安装在现有的液动压机上,同样可方便地将已切割的板玻璃掰开,且具有掰开精度高、劳动强度低的优点。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比如运动件在保证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相接及有两个冲爪的前提下、静止件在保证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水平底座相接及有顶头的前提下,运动件和静止件均可采用其它的结构形式。
权利要求1.掰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运动件和静止件,运动件的一端有两个彼此间隔且对称的冲爪,静止件包括面板、与面板相接且突伸在面板之外的顶头;使用时,运动件的另一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相接,使得活塞杆可带动运动件上下运动,静止件的面板置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水平底座上,并使得静止件的顶头朝上且刚好位于运动件的两个冲爪之间的正下方,如此可使顶头与运动件共同一竖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包括共同一竖直轴线的管体和柱形件,管体上部的内部形状为圆形,管体上部的内部制有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柱形件由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柱体、块体、所述的两个冲爪构成,柱体和块体共同一竖直轴线且截面形式相同,柱体的截面积小于块体的截面积,所述的两个冲爪彼此间隔地设于块体的下端面上且对称于块体的竖直轴线,管体下部的内部形状与柱体的外形相配,管体下部的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螺纹通孔,柱体的上部穿进管体的下部并通过旋装在螺纹通孔中的螺钉得到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为一柱形件,柱形件由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柱体、块体、所述的两个冲爪构成,柱体和块体共同一竖直轴线且截面形式相同,柱体的截面积小于块体的截面积,柱体的上端面中心开有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相配合的螺纹沉孔,所述的两个冲爪彼此间隔地设于块体的下端面上且对称于块体的竖直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掰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件还包括毛毡、橡胶垫及定位条,毛毡、橡胶垫由外至内依次铺设在面板的与顶头同侧的侧面上且顶头突伸在毛毡之外,定位条设在面板的与上述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且定位条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水平底座上的T形槽相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将已切割的板玻璃掰开的玻璃掰片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气动或液动压机上、可将已切割的板玻璃掰开的掰片装置。它有运动件和静止件,运动件的一端有两个彼此间隔且对称的冲爪,静止件包括面板、与面板相接且突伸在面板之外的顶头;使用时,运动件的另一端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竖直活塞杆相接,使得活塞杆可带动运动件上下运动,静止件的面板置于气动或液动压机的水平底座上,并使得静止件的顶头朝上且刚好位于运动件的两个冲爪之间的正下方,如此可使顶头与运动件共同一竖直线。本装置具有掰开精度高、劳动强度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C03B33/00GK2668634SQ20032010751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8日
发明者徐金陵 申请人:蚌埠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