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85163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高层建筑采用叠合楼板,施工方便,不需现场支模,而且造价相对较低, 吊装、运输方便。所采用的叠合楼板的叠合层混凝土一般高于预制带肋构件板纵肋顶面浇注,混凝土用量较大,且楼板顶部容易开裂。叠合楼板肋上横向贯通孔洞较小,不便穿线及在叠合楼板上部和下部同时布置横向钢筋,叠合楼板不能提供较高的承载能力。叠合楼板的叠合层混凝土齐于预制带肋构件板纵肋顶面浇注时,由于预制带肋构件板之间存在拼缝,预制带肋构件板的制作误差等原因,预制带肋构件板在拼缝处易出现错台的情况,以致在浇筑叠合层混凝土后,楼板顶部出现不平整的现象,影响美观,同时粉刷层加厚,增加施工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亦即制作形成方法),以解决施工中各预制带肋构件板之间有错台的问题,保证楼板顶部平整, 并且在提高叠合楼板强度的同时节省混凝土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带肋构件板、横向钢筋、混凝土叠合层,预制带肋构件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纵肋,所述纵肋上设置有若干横向贯通孔洞,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a、在支承物上架设若干预制带肋构件板,将预制带肋构件板在支承物上排列整齐,以使各预制带肋构件板的纵肋上对应的各横向贯通孔洞对准;b、在所述横向贯通孔洞的上部和下部铺设横向钢筋以跨设各预制带肋构件板;C、用紧固件将若干连接杆横向固定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纵肋的顶部,齐于纵肋顶面浇筑叠合层混凝土 ;或先齐于纵肋顶面浇筑完叠合层混凝土后,再用紧固件将若干连接杆横向固定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纵肋顶部;d、待叠合层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拆除连接杆及紧固件,形成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在上述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中,所述的连接杆为通长连接杆或短杆;所述的通长连接杆或短杆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所述的紧固件为压板或绑扎钢丝;使用压板将若干连接杆横向固定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纵肋的顶部,在纵肋的顶部有孔洞或凹槽, 孔洞或凹槽中预埋有螺母,螺母与穿过压板孔洞的螺栓连接,压板与纵肋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杆;使用绑扎钢丝将若干连接杆横向固定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纵肋的顶部,将绑扎钢丝穿过纵肋上的横向贯通孔洞,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纵肋顶部绑扎固定连接杆;短杆跨设两相邻预制带肋构件板,用紧固件将若干短杆横向固定在两两相邻的预制带肋构件板纵肋的顶部。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在预制带肋构件板纵肋上的横向贯通孔洞的上部和下部铺设跨设各预制带肋构件板的横向钢筋,横向钢筋为叠合楼板提供正弯矩及负弯矩筋,从而大大提高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承载力。通过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纵肋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杆来保证楼板顶部平整,而齐于纵肋顶面浇筑叠合层混凝土相应节省混凝土用量。这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工序简单,施工灵活,可在保证较高的承载力及楼板顶部平整。


以下附图中,1为钢筋混凝土底板,2为纵肋,3为纵肋2顶部的孔洞,4为螺栓,5为通长连接杆,6为压板上的螺栓孔洞,7为预埋在孔洞3中的螺母,8为横向贯穿孔洞,9为横向钢筋,10为叠合层混凝土,11为压板,12为预制带肋构件板,13为短杆,14为绑扎钢丝。图1为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现场施工示意图
图2为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现场施工另一实施例
图3为矩形肋预制构件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矩形肋预制构件板与通长连接杆连接示意图
图5为矩形肋预制构件板与短杆连接示意图
图6为纵肋顶部有预埋螺栓的矩型肋预制构件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矩形肋预制构件板与通长连接杆连接另一实施例
图8为矩形肋预制构件板与短杆连接另一实施例
图9为方形连接杆示意图
图10为圆形连接杆示意图
图11为椭圆形连接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如附图1 11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带肋构件板12、横向钢筋9、混凝土叠合层10,预制带肋构件板12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1、纵肋2,纵肋2上设置有横向贯通孔洞8。如图1、2所示,在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时,首先在支承物上架设预制带肋构件板12,将预制带肋构件板12在支承物上排列整齐,在横向贯通孔洞8的上部和下部铺设横向钢筋9以跨设各预制带肋构件板12,上部和下部铺设横向钢筋9为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提供正弯矩及负弯矩筋,从而提高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承载力。用紧固件将连接杆固定在预制带肋构件板12纵肋2顶部,齐于纵肋2顶面浇筑叠合层混凝土 10 ; 或先齐于纵肋2顶面浇筑完叠合层混凝土 10后,再用紧固件11将连接杆固定在预制带肋构件板12纵肋2顶部。连接杆通过紧固件与两块以上的预制带肋构件板12连接后,它们之间协同工作,可以减小各预制带肋构件板12之间的变形差,解决施工中各预制带肋构件板12之间有错台的问题,保证楼板顶部平整,齐于纵肋2的顶面浇筑叠合层混凝土 10可节省混凝土用量。两种施工顺序最终都可使连接杆与预制带肋构件板12协同工作,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用。待叠合层混凝土 10达到要求强度后,拆除连接杆及紧固件,形成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图3为矩形肋预制构件板12结构示意图,增高预制带肋构件板12的纵肋2高度, 将横向贯通孔洞8增大,以便于在横向贯通孔洞8上部及下部铺设横向钢筋9。图4为矩形肋预制构件板12与通长连接杆5通过绑扎钢丝14连接示意图。紧固件为绑扎钢丝14时,将绑扎钢丝14穿过纵肋2上的横向贯通孔洞8,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 12纵肋2顶部绑扎固定连接杆,使通长连接杆5与预制带肋构件板12协同工作。图5所示为用短杆13跨设两相邻预制带肋构件板12,用绑扎钢丝14穿过纵肋2 上的横向贯通孔洞8,将若干短杆13横向固定在两两相邻的预制带肋构件板12纵肋2的顶部。通过保证相邻两预制带肋构件板12的平整来使整体各预制带肋构件板12顶部达到平離
iF. ο图6为纵肋顶部有预埋螺栓的矩型肋预制构件板结构示意图,在纵肋2的顶部有孔洞或凹槽3,孔洞或凹槽3中预埋有螺母7。预埋有螺母7的作用,是在使用压板11做为紧固件时,螺母7与穿过压板11孔洞6的螺栓4连接,从而在压板11与纵肋2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杆。图7、8所示分别为通长连接杆、短杆与矩形肋预制构件板连接示意图。压板11与纵肋2之间固定通长连接杆5或短杆13,此种固定方式亦能使通长连接杆5或短杆13与预制带肋构件板12协同工作。通长连接杆5可直接保证楼板的整体平整,短杆13可以通过保证相邻两预制带肋构件板12的相互平整来调整整体楼板顶部的平整度。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通长连接杆5或短杆13的截面形式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图 9为方形连接杆示意图,图10为圆形连接杆示意图,图11为椭圆形连接杆示意图,图9至图 11中的连接杆是硬质薄壁空心杆,使用这种形式的杆件可减轻自重,方便工人搬运及施工。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带肋构件板(12)、横向钢筋(9)、混凝土叠合层(10),预制带肋构件板(12)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1)、纵肋O),所述纵肋( 上设置有若干横向贯通孔洞(8),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支承物上架设若干预制带肋构件板(12),将预制带肋构件板(1 在支承物上排列整齐,以使各预制带肋构件板(12)的纵肋(2)上对应的各横向贯通孔洞(8)对准;b、在所述横向贯通孔洞(8)的上部和下部铺设横向钢筋(9)以跨设各预制带肋构件板 (12);C、用紧固件将若干连接杆横向固定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1 纵肋( 的顶部,齐于纵肋⑵顶面浇筑叠合层混凝土(10);或先齐于纵肋⑵顶面浇筑完叠合层混凝土(10)后, 再用紧固件将若干连接杆横向固定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1 纵肋( 顶部;d、待叠合层混凝土(10)达到要求强度后,拆除连接杆及紧固件,形成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杆为通长连接杆(5) 或短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短杆(1 跨设两相邻预制带肋构件板(12),用紧固件将若干短杆(1 横向固定在两两相邻的预制带肋构件板(1 纵肋(2) 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长连接杆( 或短杆(13) 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为压板(11)或绑扎钢丝(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压板(11)将若干连接杆横向固定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12)纵肋O)的顶部,在纵肋O)的顶部有孔洞或凹槽(3),孔洞或凹槽(3)中预埋有螺母(7),螺母(7)与穿过压板(11)孔洞(6)的螺栓(4)连接,压板 (11)与纵肋(2)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绑扎钢丝(11)将若干连接杆横向固定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1 纵肋O)的顶部,将绑扎钢丝(14)穿过纵肋( 上的横向贯通孔洞(8),在各预制带肋构件板(12)纵肋(2)顶部绑扎固定连接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该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带肋构件板(12)、横向钢筋(9)、混凝土叠合层(10),预制带肋构件板包括底板(1)、纵肋(2)及其上的横向贯通孔洞(8)。该叠合楼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支承物上架设预制带肋构件板(12);在横向贯通孔洞(8)的上部和下部铺设横向钢筋(9);用紧固件将连接杆固定在预制带肋构件板(12)纵肋(2)顶部,齐于纵肋(2)顶面浇筑叠合层混凝土(10);或先齐于纵肋(2)顶面浇筑完叠合层混凝土(10),再用紧固件将连接杆固定在预制带肋构件板(12)顶部;待叠合层混凝土(10)达到要求强度后,拆除连接杆及紧固件,形成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所述叠合楼板顶部有良好的平整度,整体性好,刚度大,承载力高,施工工序简单。
文档编号E04B5/28GK102287023SQ20111025661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吴方伯, 周绪红, 袁海梅, 陈伟, 黄海林 申请人:吴方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