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及退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及退火方法,涉及玻璃制造退火领域。
技术背景
玻璃制造领域中应力指标是衡量玻璃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应力越小,产品使用性能越好。目前玻璃生产厂家要获得应力好的玻璃产品,普遍采用二次退火的方式,即将一次成型的产品通过二次退火处理,消除一次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获得应力非常小的产品。二次退火设备通常采用网带退火炉和方形退火炉。操作方式都是将一次成型好的常温产品,通过加热到退火温度保温;保温一定时间后,使产品内外温度均达到退火温度,再通过相对较低的降温速度降温,消除玻璃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达到客户需要的应力指标。此种退火工序中玻璃半成品需要周转,容易产生次品;产品生产周期长。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及退火方法,针对玻璃生产需要,通过加长现有的网带退火炉、增加退火控制段以及提高控制精度,无需二次退火,减少了生产工序,减少了玻璃半成品的周转环节,提高了产品良品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包括网带退火炉,网带退火炉设有炉膛,所述炉膛的内壁四面均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炉膛内设有保温区和降温区。
所述炉膛内设有加热区段,加热区段分为多个区间单元,所述多个区间单元由前至后分别组成保温区、降温区。
所述炉膛外侧设有保温层。
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电炉盘。
一种玻璃退火方法,成型玻璃直接进入玻璃退火装置的炉膛的加热区段进行退火,先经过保温区,使玻璃内外温度一致;然后经过定速降温区,消除残余应力;完成玻璃退火。
玻璃退火装置的炉膛的加热区段采用四面加热的方式。
本发明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及退火方法,由于玻璃退火制程中不需要进行二次加热,节约了能源;同时减少了玻璃生产工序,减少了玻璃半产品周转环节,提高了产品良品率。同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炉膛的内壁四面均安装有加热装置,保证了炉膛内温度的均勻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包括网带退火炉1,网带退火炉设有炉膛2,所述炉膛2的内壁四面均安装有加热装置3,所述炉膛2内设有保温区和降温区。炉膛2内设有加热区段,加热区段分为多个区间单元,所述多个区间单元由前至后分别组成保温区、降温区。
炉膛2外侧设有保温层4。
一种玻璃退火方法,成型玻璃直接进入玻璃退火装置的炉膛2的加热区段进行退火,先经过保温区,使玻璃内外温度一致;然后经过定速降温区,消除残余应力;完成玻璃退火。
玻璃退火装置的炉膛2的加热区段采用四面加热的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及退火方法,包括网带退火炉1,网带退火炉设有炉膛 2,加热装置3保温层4,支架5,网带支撑6,加热装置支架7。其中加热装置3为加热电炉盘。
本发明装置采用四面加热方式,使炉膛2内温度均勻,温差可达到士 1°C,最低退火速度可达到5°C /小时。装置总长度设计42米,加热区段设计为20区,前3区为保温区, 后17区为定速降温区。
本装置连接在玻璃成型装置后端,成型好的玻璃直接进入本发明退火炉内。进入退火炉内的玻璃,其温度正好处于退火温度,再经过3区保温区,使玻璃内外温度一致;然后经过降温区,消除玻璃中的残余应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包括网带退火炉(1),网带退火炉设有炉膛(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2)的内壁四面均安装有加热装置(3),所述炉膛(2)内设有保温区和降温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2)内设有加热区段,加热区段分为多个区间单元,所述多个区间单元由前至后分别组成保温区、降温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2)外侧设有保温层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3)为加热电炉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退火装置的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玻璃直接进入玻璃退火装置的炉膛(2)的加热区段进行退火,先经过保温区,使玻璃内外温度一致;然后经过定速降温区,消除残余应力;完成玻璃退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玻璃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退火装置的炉膛(2)的加热区段采用四面加热的方式。
全文摘要
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及退火方法,包括网带退火炉,网带退火炉设有炉膛,所述炉膛的内壁四面均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炉膛内设有保温区和降温区。所述炉膛内设有加热区段,加热区段分为多个区间单元,所述多个区间单元由前至后分别组成保温区、降温区。本发明一种玻璃退火装置及退火方法,针对玻璃生产需要,通过加长现有的网带退火炉、增加退火控制段以及提高控制精度,无需二次退火,减少了生产工序,减少了玻璃半成品的周转环节,提高了产品良品率。
文档编号C03B25/00GK102491628SQ2011103594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朴文浩, 杨景顺 申请人:湖北戈碧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