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的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30826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立体车库的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的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汽车搬送台由包括行驶台、可动台构成;行驶台上设有气动升降架,气动升降架上连接可动台;可动台两侧包括对称的固定梳齿;行驶台上有车轮位置调整单元;车轮位置调整单元由两组传送轮、两组梳齿带构成,两组梳齿带分别与行驶台对应的固定梳齿相间交错;两组梳齿带分别设置于行驶台上对应车位的前车轮位置和后车轮位置,可动台上的固定梳齿与行驶台的车轮位置调整单元的两组梳齿带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可调;装置利用搬送台上原有的梳齿,增加一个可动台,行驶台上设置结构简单的车轮位置调整单元,可左/移动车辆在车位上前车轮位置或后车轮位置,调整汽车的入库姿态以使汽车尽量接近正确的位置。
【专利说明】
立体车库的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特别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的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
[0002]

【背景技术】
[0003]用于在立体车库中的搬送台上调整汽车的入库姿态,此立体车库的入库室中具有搬送台,在入库口与升降井道之间移动。
[0004]传统技术中,在具有搬送台的立体车库中,汽车不能被运到搬送台的正确位置时,可能会妨碍搬送台与升降台之间进行的汽车移动交换。与入库口相邻的驶入位上,很多沿搬送台的移动方向驶入的宽度很窄,所以将汽车搬运到搬送台的正确位置上需要很高的驾驶技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设计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结构改进方案,利用搬送台上原有的梳齿,增加一个可动台,行驶台上设置结构简单的车轮位置调整单元,其目的是调整汽车的入库姿态以使汽车尽量接近正确的位置。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立体车库的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立体车库的入库室中包括汽车搬送台,其特征在于,汽车搬送台由包括行驶台、可动台构成;
[0007]行驶台沿行车导轨往复移动,行驶台上设有气动升降架,气动升降架上连接可动台;
[0008]可动台两侧包括对称的固定梳齿;
[0009]行驶台上有车轮位置调整单元;车轮位置调整单元由两组传送轮、两组梳齿带构成,两组梳齿带分别与行驶台对应的固定梳齿相间交错;固定梳齿和两组梳齿带相间交错的位置为停车位上的前车轮位置和后车轮位置;
[0010]两组梳齿带分别设置于行驶台上对应车位的前车轮位置和后车轮位置,形成车轮位置调整单元的前车轮调整部分和后车轮调整部分;
[0011]可动台上的固定梳齿与行驶台的车轮位置调整单元的两组梳齿带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可调;
[0012]气动升降架用于调整固定梳齿与两组梳齿带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
[0013]当两组梳齿带在垂直方向位置上高于固定梳齿组时,梳齿带组就成为前后车轮主要支撑面;
[0014]在处理装置的控制下,车位的前车轮位置或后车轮位置的梳齿带组的梳齿带由传送轮驱动进行左/右循环转动时,即可左/右移动车辆在车位上前车轮位置或后车轮位置,完成车辆入库姿态调整。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立体车库的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利用搬送台上原有的梳齿,在行驶台上增加一个可动台,行驶台上设置结构简单的车轮位置调整单元,可左/移动车辆在车位上前车轮位置或后车轮位置,调整汽车的入库姿态以使汽车尽量接近正确的位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主视图a ;
[0017]图2、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主视图b ;
[0018]图3、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附视图;
[0019]图中:1.汽车搬送台,2.行车导轨,3.出入库口,4.移动通道,5.升降台,6.升降台固定梳齿,7.升降台导轨。
[0020]11.行驶台梳齿,12.可动台,13.气动升降架,14.车轮位置调整单元;
[0021]1201.固定梳齿,1401.传送轮,1402.梳齿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立体车库的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立体车库的入库室中包括汽车搬送台1,汽车搬送台I由包括行驶台11、可动台12构成;
[0024]行驶台11沿行车导轨2往复移动,行驶台11上设有气动升降架13,气动升降架13上连接可动台12 ;
[0025]可动台12两侧包括对称的固定梳齿1201 ;
[0026]行驶台11上有车轮位置调整单元14 ;车轮位置调整单元14由两组传送轮1401、两组梳齿带1402构成,两组梳齿带1402分别与行驶台11对应的固定梳齿1101相间交错;固定梳齿1101和两组梳齿带1402相间交错的位置为停车位上的前车轮位置和后车轮位置;
[0027]两组梳齿带1402分别设置于行驶台11上对应车位的前车轮位置和后车轮位置,形成车轮位置调整单元14的前车轮调整部分和后车轮调整部分;
[0028]可动台12上的固定梳齿1201与行驶台11的车轮位置调整单元14的两组梳齿带1402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可调;
[0029]气动升降架13用于调整固定梳齿1201与两组梳齿带1402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
[0030]当两组梳齿带1402在垂直方向位置上高于固定梳齿组时,梳齿带组就成为前后车轮主要支撑面;
[0031]在处理装置的控制下,车位的前车轮位置或后车轮位置的梳齿带组的梳齿带1402由传送轮1401驱动进行左/右循环转动时,即可左/右移动车辆在车位上前车轮位置或后车轮位置,完成车辆入库姿态调整。
[0032]根据上述说明,结合本领域技术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权利要求】
1.立体车库的车辆入库姿态调整装置,立体车库的入库室中包括汽车搬送台(1),其特征在于,汽车搬送台(1)由包括行驶台(11)、可动台(12)构成; 行驶台(11)沿行车导轨(2)往复移动,行驶台(11)上设有气动升降架(13),气动升降架(13)上连接可动台(12); 可动台(12 )两侧包括对称的固定梳齿(1201); 行驶台(11)上有车轮位置调整单元(14);车轮位置调整单元(14)由两组传送轮(1401)、两组梳齿带(1402 )构成,两组梳齿带(1402 )分别与行驶台(11)对应的固定梳齿(1101)相间交错;固定梳齿(1101)和两组梳齿带(1402 )相间交错的位置分别对应前车轮位置和后车轮位置; 两组梳齿带(1402)分别设置于行驶台(11)上对应车位的前车轮位置和后车轮位置,形成车轮位置调整单元(14)的前车轮调整部分和后车轮调整部分; 可动台(12)上的固定梳齿(1201)与行驶台(11)的车轮位置调整单元(14)的两组梳齿带(1402)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可调; 气动升降架(13 )用于调整固定梳齿(1201)与两组梳齿带(1402 )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 当两组梳齿带(1402)在垂直方向位置上高于固定梳齿组时,梳齿带组就成为前后车轮主要支撑面。
【文档编号】E04H6/42GK204112818SQ201420494230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尉丽玲, 刘思洋, 任初农, 王元 申请人: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