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车防漏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2473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车防漏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车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搅拌车防漏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车即用来运送建筑用的混凝土的专用卡车,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目前,公开号为CN2048008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它包括驾驶室、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上方设置水箱,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与搅拌箱连接,所述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水管与搅拌箱相对的一面分布有出水孔,所述水管外周固定有与搅拌箱外壁接触的擦拭装置,所述搅拌箱尾部连接有接料斗和卸料斗,所述接料斗内侧面放置环形水管,所述环形水管上设置高压水喷嘴,所述车体尾部设置有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无线连接有显示装置,所述搅拌箱底端设置有减震装置,这种混凝土搅拌车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或者爬坡时,卸料斗上的残余料难免会滴在道路上,给环卫工人的清除造成极大的不便,且影响城市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车防漏卸料装置,安装有封板以及用于调节封板旋转角度以实现防止卸料槽上的残料落到道路上而难以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搅拌车防漏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槽以及与卸料槽铰接的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的卸料槽上安装有用于调节第一封板、第二封板沿卸料槽出料口方向翻转角度的调节机构以及用于驱动调节机构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通过调节机构的旋转,当车辆遇到颠簸或者爬坡时,使卸料槽上的残料沿着卸料槽移动,被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挡住,从而避免残料沿着卸料槽落到道路上,当车辆行驶到目的地之后,将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通过调节机构翻转,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不再阻挡混凝土,使得搅拌车上的混凝土得以沿着卸料槽顺利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反向转动的转动轮组以及用于转动轮组同步转动的从动轮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轮组带动转动轮组转动,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反向翻转,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间的缝隙得以减小,从而使残料不会从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间漏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动轮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封板转动的第一转动轮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封板转动的第二转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轮带动第一封板转动,第二转动轮带动第二封板转动,从而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间的间隙得以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从动轮组包括与第一转动轮连接的第一从动轮以及与第二转动轮连接的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从动轮带动第二从动轮同向转动时,即可使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反向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旋转件以及与旋转件连接的主动轮,所述的主动轮与第一转动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驱动旋转件使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第一转动轮旋转,第一转动轮驱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同向转动,从而使第二转动轮反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从动轮组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的连接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的距离较远时,连接轴得以将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进行连接,从而同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以及与第一转动件连接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的第二转动件套设在连接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带动第一转动件旋转,使第一转动件带动第二转动件旋转,从而给使第二转动件带动连接轴发生旋转,从而使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同向转动,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反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还包括副溜槽,所述的副溜槽与卸料槽滑动连接且通过紧固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混凝土沿着副溜槽传送到较远的地方,而不用将车辆行进或者倒退,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通过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反向旋转,使得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间的间隙减小,当车辆发生颠簸或是在爬坡的过程中,使卸料槽上的残料沿着卸料槽下落,会被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挡住,当车辆行驶到目的地之后,将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旋转,增加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间的间隙,使得搅拌车上的混凝土得以沿着卸料槽滑下,通过副滑槽的设置增加了混凝土传送距离,且可以将混凝土的导出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搅拌车示意图;

图2为卸料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卸料槽;21、第一封板;211、第一连轴;22、第二封板;221、第二连轴;31、第一转动轮;32、第二转动轮;41、第一从动轮;42、第二从动轮;51、旋转件;52、主动轮;6、连接轴;71、第一转动件;72、第二转动件;8、副溜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搅拌车防漏卸料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搅拌车在卸料完毕之后,往往会有一部分的残料留在卸料槽1的入料端处,当搅拌车遇到颠簸或者爬坡的道路时,往往会使这部分的残料沿着卸料槽1落到道路上,继而混凝土在道路上凝固,使环卫工人十分难以清理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搅拌车防漏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槽1以及与卸料槽1铰接的第一封板21和第二封板22,卸料槽1上安装有用于调节第一封板21、第二封板22沿卸料槽1出料口方向翻转角度的调节机构以及用于驱动调节机构的驱动组件,即将第一封板21和第二封板22放置在卸料槽1的中部,将第一封板21的左边边缘与卸料槽1通过第一铰链连接,将第二封板22的右边边缘与卸料槽1通过第二铰链连接,第一铰链包括第一连轴211,第二铰链包括第二连轴221,使第一连轴211和第二连轴221穿过卸料槽1和调节机构连接。

调节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连轴211和第二连轴221反向转动的转动轮组以及用于转动轮组同步转动的从动轮组,转动轮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连轴211转动的第一转动轮31以及用于驱动第二连轴221转动的第二转动轮32,为了方便工人驱动第一连轴211和第二连轴221转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伞齿轮作为第一转动轮31,将第二伞齿轮作为第二转动轮32,将第一连轴211穿设在第一伞齿轮中,将第二连轴221穿设在第二伞齿轮中。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从动轮组包括与第一转动轮31连接的第一从动轮41以及与第二转动轮32连接的第二从动轮42,第一从动轮41和第二从动轮42连接,驱动组件包括旋转件51以及与旋转件51连接的主动轮52,主动轮52与第一转动轮31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三伞齿轮作为第一从动轮41,采用第四伞齿轮作为第四从动轮,采用第五伞齿轮作为主动轮52,将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固定连接,将第三伞齿轮和第一伞齿轮啮合,第四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啮合,再将第一伞齿轮和第五伞齿轮啮合,当工人转动旋转件51时,旋转件51带动第五伞齿轮转动,第五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第三伞齿轮转动,第三伞齿轮带动第四伞齿轮转动,继而使第四伞齿轮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从而实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的反向转动,从而使第一连轴211和第二连轴221反向转动,使得第一封板21和第二封板22随着第一连轴211和第二连轴221的转动而转动,再在卸料槽1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件,在调节好第一封板21和第二封板22翻转角度之后,将两个紧固件旋转,使两个紧固件分别与第一连轴211和第二连轴221抵触,即可防止因第一封板21和第二封板22重力作用导致第一连轴211和第二连轴221发生转动。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4所示,从动轮组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从动轮41与第二从动轮42的连接轴6,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71以及与第一转动件71连接的第二转动件72,第二转动件72套设在连接轴6上,本实施例中,采用蜗杆作为第一转动件71,采用蜗轮作为第二转动件72,即将连接轴6的俩端分别与第三伞齿轮、第四伞齿轮固定连接,将蜗轮套设在连接轴6上,当工人带动蜗杆转动时,蜗轮随着蜗杆的转动而发生转动,从而使连接轴6上的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同向转动,从而使第一连轴211和第二连轴221反向转动。

实施例2相对于实施例1来说,结构更为简单,且不需要紧固件的设置即可实现第一封板21和第二封板22的定位,但是加工成本较高。

本搅拌车防漏卸料装置还包括副溜槽8,副溜槽8与卸料槽1滑动连接且通过紧固件固定,即在副溜槽8的端部设置有条形凸起,在卸料槽1的出料口设置条形凹槽,将条形凸起置于条形凹槽中,再在副溜槽8的上部设置固定板,在固定板中开设通孔,在卸料槽1的上部设置螺纹孔,将紧固件穿过通孔和螺纹孔配合,即可将卸料槽1和副溜槽8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