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用过滤形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
现有干粉砂浆搅拌站中,其需要输送带将石料进行输送,然而石料有大小之分,为了保证搅拌质量,石料必须大小相当,不能有过大的石料进入,然而现在并没有对石料进行过滤,而是将石料放入输送带上进行输送搅拌,效果有限。
而且现有的干粉砂浆搅拌站的下料机构中其下料输送口是无法进行多角度旋转的,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用过滤形下料机构,它可以对进入的石料进行一定的过滤,从而提高搅拌效果,而且其下料角度可以进行调节,实现不同角度的输送调节。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用过滤形下料机构,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的顶板中部具有通槽,下料桶插套在通槽中,下料桶固定在主机架的顶板上,下料桶的底部为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锥形下料段,锥形下料段的出口伸入主机架的顶板的下方设有的中间过渡桶中,中间过渡桶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固定在主机架上,中间过渡桶的下端铰接有输送桶,输送桶的底板侧壁上通接有出料管,输送桶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转动齿轮,主机架的底部支撑腿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支撑旋转电机,支撑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与转动齿轮相啮合;
主机架的顶板的两侧固定有竖直支撑板,推动气缸固定在对应的竖直支撑板的外侧壁上,推动气缸的推杆穿过竖直支撑板并固定在下料框的对应的一侧外壁上,下料框处于两个竖直支撑板之间,下料框的底板具有下料通槽,下料框的底板上固定有过滤网,过滤网覆盖下料通槽,下料通槽处于下料桶的正上方。
所述主机架的顶板上设有下料过渡壳体,下料过渡壳体固定在两个竖直支撑板上,下料过渡壳体的底端面压靠在下料桶的顶端面上,下料过渡壳体的下端与下料桶相通。
所述下料框的底面边部固定有自润滑耐磨块,自润滑耐磨块压靠在下料过渡壳体的顶端面上。
两个竖直支撑板的相对壁面上固定有弹性过渡块,下料框的外侧壁与弹性过渡块相对应。
两个竖直支撑板的相对侧壁的上部固定有限位接近开关,限位接近开关的感应端竖直向下对着下料框的顶端面的左端或右端。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对进入的石料进行一定的过滤,从而提高搅拌效果,而且其下料角度可以进行调节,实现不同角度的输送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用过滤形下料机构,包括主机架10,所述主机架10的顶板中部具有通槽11,下料桶12插套在通槽11中,下料桶12固定在主机架10的顶板上,下料桶12的底部为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锥形下料段121,锥形下料段121的出口伸入主机架10的顶板的下方设有的中间过渡桶20中,中间过渡桶20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连接块21,连接块21固定在主机架10上,中间过渡桶20的下端铰接有输送桶22,输送桶22的底板侧壁上通接有出料管23,输送桶2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转动齿轮24,主机架10的底部支撑腿上固定有支撑架25,支撑架25上固定有支撑旋转电机26,支撑旋转电机26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旋转齿轮27,旋转齿轮27与转动齿轮24相啮合;
主机架10的顶板的两侧固定有竖直支撑板13,推动气缸14固定在对应的竖直支撑板13的外侧壁上,推动气缸14的推杆穿过竖直支撑板13并固定在下料框15的对应的一侧外壁上,下料框15处于两个竖直支撑板13之间,下料框15的底板具有下料通槽151,下料框15的底板上固定有过滤网152,过滤网152覆盖下料通槽151,下料通槽151处于下料桶12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说,所述主机架10的顶板上设有下料过渡壳体16,下料过渡壳体16固定在两个竖直支撑板13上,下料过渡壳体16的底端面压靠在下料桶12的顶端面上,下料过渡壳体16的下端与下料桶12相通。
进一步的说,所述下料框15的底面边部固定有自润滑耐磨块153,自润滑耐磨块153压靠在下料过渡壳体16的顶端面上。
进一步的说,两个竖直支撑板13的相对壁面上固定有弹性过渡块17,下料框15的外侧壁与弹性过渡块17相对应。
进一步的说,两个竖直支撑板13的相对侧壁的上部固定有限位接近开关2,限位接近开关2的感应端竖直向下对着下料框15的顶端面的左端或右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石料放入下料框15中,然后通过两个推动气缸14的来回推动,实现下料框15的移动,使得内部的石料进行移动,使得小颗粒的石料从过滤网152中掉落,进入中间过渡桶20中并从输送桶22的出料管23排出,其中,限位接近开关2主要控制下料框15左右移动的幅度,保证移动正常,而两个弹性过渡块17对下料框15的左右移动实现保护。
而通过支撑旋转电机26运行,可以实现输送桶22的角度旋转,实现出料管23的旋转角度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