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6405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舞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舞台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组合舞台使用的技术是舞台台车,舞台台车的行走路线一般是在舞台上预先设置的轨道,台车只能在轨道上按照所设计的路线行走,而且工作时是由多辆台车进行组合成整体行进,台车不可以分开行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无线控制、移动精准和可自动组合的一种舞台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舞台机器人,包括液压定位机构、电永磁铁、激光测距传感器、台面板、驱动轮转向机构、中心位置传感器、角位置传感器、储蓄电池、电永磁控制盒、主板、液压控制系统和框型机架,所述框型机架的上面安装有台面板,框型机架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有液压定位机构,框型机架的四个侧面分别安装有电永磁铁,电永磁铁的两端安装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驱动轮转向机构分别安装在框型机架内部的四个角处,四个驱动轮转向机构都包括步进电机、电动轮、涡轮和蜗杆,步进电机输出轴与蜗杆连接在一起,涡轮和蜗杆相互配合,涡轮上安装有电动轮,四个驱动轮转向机构的内侧分别设有电永磁控制盒,所述的台面板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位置传感器,台面板的四个角上分别安装有角位置传感器,所述两个主板分别安装在台面板的前后两端,位于两个前后驱动轮转向机构之间,储蓄电池和液压控制系统分别安装在台面板的左右两端,位于两个左右驱动轮转向机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定位机构可伸缩于框型机架的内部,并由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液压定位机构的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与电脑无线连接,并且主板分别与各传感器、电永磁控制盒、液压控制系统和驱动轮转向机构联接,收集机器人的位置信号,控制电永磁控制盒、液压控制系统和步进电机的实时工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它采用电永磁控制多个机器人的组合分离,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转向机构,移动精准,采用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液压定位机构的升降,采用多个传感器判断机器人的位置以及角度,机器人动态在控制端可做实时模拟,而且能够利用电脑控制电永磁控制盒、液压控制系统和步进电机的实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压定位机构;2、电永磁铁;3、激光测距传感器;4、台面板;

5、驱动轮转向机构;6、电动轮;7、中心位置传感器;

8、角位置传感器; 9、储蓄电池; 10、蜗杆; 11、涡轮;

12、步进电机;13、电永磁控制盒;14、主板;15、液压控制系统;

16、框型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舞台机器人,包括液压定位机构1、电永磁铁2、激光测距传感器3、台面板4、驱动轮转向机构5、中心位置传感器7、角位置传感器8、储蓄电池9、电永磁控制盒13、主板14、液压控制系统15和框型机架16,所述框型机架16的上面安装有台面板4,框型机架16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有液压定位机构1,框型机架16的四个侧面分别安装有电永磁铁2,电永磁铁2的两端安装有激光测距传感器3,所述驱动轮转向机构5分别安装在框型机架16内部的四个角处,四个驱动轮转向机构5都包括步进电机12、电动轮6、涡轮10和蜗杆11,步进电机12输出轴与蜗杆11连接在一起,涡轮10和蜗杆11相互配合,涡轮10上安装有电动轮6,四个驱动轮转向机构5的内侧分别设有电永磁控制盒13,所述的台面板4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位置传感器7,台面板4的四个角上分别安装有角位置传感器8,所述两个主板14分别安装在台面板4的前后两端,位于两个前后驱动轮转向机构5之间,储蓄电池9和液压控制系统15分别安装在台面板4的左右两端,位于两个左右驱动轮转向机构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定位机构1可伸缩于框型机架16的内部,并由液压控制系统15控制液压定位机构1的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14与电脑无线连接,并且主板14分别与各传感器、电永磁控制盒13、液压控制系统15和驱动轮转向机构5联接,收集机器人的位置信号,控制电永磁控制盒13、液压控制系统15和步进电机12的实时工作。

工作时,多个舞台机器人共同有一个主机进行控制,个体机器人的步进电机12接收主机信号,按照指令控制其动作,机器人的多个位置传感器可以反馈机器人位置信号,进而判断其位置坐标以及角度,方便多个舞台机器人组合移动时的路线。

本实用新型它采用电永磁控制多个机器人的组合分离,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转向机构,移动精准,采用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液压定位机构的升降,采用多个传感器判断机器人的位置以及角度,机器人动态在控制端可做实时模拟,而且能够利用电脑控制电永磁控制盒、液压控制系统和步进电机的实时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