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螺旋形冷却通道的恒温釉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886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螺旋形冷却通道的恒温釉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生产中淋釉装置中的釉缸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专利号CN102020189A公开了一种恒温釉缸,其在使用过程存在以下不足。

1、其缸体的上部管状部分的缸壁为双层,仅在缸体的管状部设置冷却通道,缸体下部喇叭状部分没有设置冷却通道;釉浆的升温主要原因是由于釉泵叶片转动摩擦产生的热量,因而缸体下部的温度是最高的,此处不设冷却通道降低了热交换面积降低了热转换效率。

2、内缸壁与外缸壁之间设有若干圆弧形加强钢条,多条钢条上下排列将冷却通道分隔成下下排列的多个通道单元,各加强钢条两端部之间的缺口形成各通道单元之间的连通口,连通口互相错开布置。由于通道单元之间通过连通口联接,连通口又互相错开布置,当釉缸不用时,内部冷却液很难清倒干净,冷却液倒不出时,一会增加釉缸重量、二会侵蚀釉缸壁特别在放置时时较长时。

3、冷却通道的入口位于最上方的通道单元,出口位于最下方的通道单元,当进入入口的冷却液流量大于出口流出量时,冷却液才能充满整个冷却通道;当进入入口的冷却液流量小于或等于出口流出量时,冷却液都无法充满冷却通道,从而降低了热交换面积降低了冷却效果。

4、缺乏溢流保护,添加釉浆时,不小心添加过满时釉浆时会从缸体上四周溢流产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恒温的釉缸。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设有螺旋形冷却通道的恒温釉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缸内壁为双层,包含外壁和壁,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形分隔层,该螺旋形分隔层把内壁与外壁间的冷却通道分隔成螺旋形冷却液通道,该螺旋形冷却液通道具有设置于缸体外壁下方的冷却液入口和设置有缸体外壁上方的冷却液出口。

采用双层设计,内、外缸壁之间的冷却通道采用螺旋形分隔层分隔成螺旋形冷却通道,缸壁部分全部采用双层设计大大增加了热交换面积。

其中,螺旋形分隔层呈镙旋状向上,把冷却通道分隔成螺旋形冷却通道,其上部不接触顶部,下部不接触底部,上下部距顶底部距离以3至8厘米。

如此设计可以保证整个螺旋形冷却通道冷却液都能进入。冷却液入口设置在釉缸底部,出口设置在釉缸体上部,其安装位可在同一侧也可分布在其它位置,优选安装在同一侧便于接冷却液。冷却液从底部入口进入沿螺旋形冷却通道呈螺旋形向上流动到顶部出口流出;冷却液沿螺旋形冷却通道呈螺旋形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充分与釉缸内壁进行热交换,入口冷却液温度最低与底部釉缸温度最高首先热交换,再向上流动。冷却液从底部入口进入可以充满整个冷却通道,因出口在缸体的上部充满的过程跟出口大小与流量没有关系,这可以充分保证冷却液与缸壁接触热交换。当釉缸不用时,拔开入口,冷却液沿螺旋形冷却通道呈螺旋形向下流动到入口流出,稍侧倾釉缸即可把冷却液倾倒出来。

其中,所述釉缸底部设有底部固定凹口,该底部固定凹口呈圆形分散布置,各底部固定凹口尺寸略大于釉泵支撑脚面大小。

其中,底部固定凹口每隔40度角分散布置。

如此设计,可以使得釉泵放入釉缸中时,旋转釉泵使釉泵支撑脚卡入底部固定凹口从而固定釉泵的位置,以解决釉泵在叶片旋转过程中导致的釉泵位置偏移。

其中,缸体顶部下侧位置开设溢流孔,溢流孔的位置距离釉缸顶部3至8厘米为宜。

如此设计,溢流孔在釉浆添加过多时流出多余的釉浆,避免釉浆从缸体顶部漫出,在循环淋釉系统中,溢流孔可维持釉缸釉浆液面的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釉缸的缸壁部分全部采用双层设计,所述的螺旋形冷却通道覆盖了缸体的四周所有壁面,缸壁部分全部采用双层设计大大增加了热交换面积。螺旋形分隔层把冷却通道分隔成螺旋形冷却通道,冷却液在冷却通道中呈螺旋形向上流动,流动距离增加,冷却液在螺旋形冷却通道流动的过程中与釉缸内壁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冷却液与釉缸壁的热交换时间增加热交换效率提高。冷却液入口设置在釉缸底部,出口设置在釉缸体上部,冷却液从底部入口进入可以充满整个冷却通道,充分保证冷却液与缸壁接触热交换。当釉缸不用时,拔开入口,冷却液沿螺旋形冷却通道呈螺旋形向下流动到入口流出,稍侧倾釉缸即可把冷却液倾倒出来,使用方便。溢流孔在釉浆添加过多时流出多余的釉浆,避免釉浆从缸体顶部漫出。底部固定凹口可以固定釉泵的位置以解决釉泵在叶片旋转过程中导致的釉泵位置偏移。本实用新型釉缸提供了一种散热效高,使用方便,能使釉浆在搅拌过程保持恒温,使淋釉过程稳定的釉缸。

在陶瓷砖生产过程中,釉浆在釉缸中被釉泵叶片不断搅拌,釉浆温度会升高从而导致釉浆性能改变,釉浆性能改变会引起施釉不良,施釉不良就会产生产品质量问题。本实用新型设有螺旋形冷却通道的恒温釉缸,解决了釉浆在使用过程中升温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螺旋形冷却通道的恒温釉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螺旋形冷却通道的恒温釉缸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螺旋形冷却通道的恒温釉缸的三维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螺旋形冷却通道的恒温釉缸的侧面示意图。

【图号说明】

1、釉缸缸体

2、外壁

3、螺旋形冷却液通道

4、内壁

5、冷却液入口

6、底部固定凹口

7、釉缸脚

8、螺旋形分隔层

9、冷却液出口

10、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螺旋形冷却通道的恒温釉缸的剖面图,其包括釉缸缸体包括缸体1,缸体1的缸内壁为双层,包含外壁2和壁4,外壁2和内壁4之间设置有螺旋形分隔层8,该螺旋形分隔层8把内壁与外壁间的冷却通道分隔成螺旋形冷却液通道3,该螺旋形冷却液通道3具有设置于缸体外壁下方的冷却液入口5和设置有缸体外壁上方的冷却液出口9。所述螺旋形分隔层8呈镙旋状向上,把冷却通道分隔成螺旋形冷却通道,其上部不接触顶部,下部不接触底部,上下部距顶底部距离以3至8厘米。所述釉缸底部设有底部固定凹口6,该底部固定凹口6呈圆形分散布置,各底部固定凹口尺寸略大于釉泵支撑脚面大小。所述底部固定凹口6每隔40度角分散布置。所述缸体的顶部下侧设有溢出孔10。所述溢流孔的位置距离釉缸顶部3至8厘米。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釉缸时,先把釉缸放平稳,釉泵与釉缸清洗干净;把釉泵放入釉缸,轻轻旋转釉泵,使釉泵支撑脚卡入底部固定凹口6固定釉泵位置;往釉缸注入釉浆,使釉浆液面接近溢出孔10;将冷却通道的冷却液入口5和冷却液出口9分别与辅助的冷却装置连接,釉泵接通电源同时启动冷却装置;冷却液经冷却液入口5流入,经螺旋形冷却液通道3螺旋形往上流动,流动的过程充分与釉缸内壁4进行热交换,把釉泵叶片搅拌釉浆摩擦产生的热量交换到冷却液,冷却液经冷却液出口9流出,调节冷却液的温度与流速可调节对釉缸的冷却速度,冷却液的流动带走热量可维持釉缸中釉浆的恒温并保持在较低的温度。釉浆的温度稳定,其性能稳定,淋釉质量提高,减少了因淋釉产生的质量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