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输送泵斜转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1340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输送泵斜转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泵斜转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工地运用混凝土输送泵车较为普遍,在建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泵车的布料臂架通过转塔与泵车连接,一般泵车对前后桥载荷和泵车外形尺寸有很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泵车后桥载荷超重,前桥轴荷有富余的现象非常普遍,间接限制了泵车的臂架长度,直转塔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这是一个很大的技术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泵斜转塔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输送泵斜转塔装置,包括斜转塔总成,所述斜转塔总成包括侧板、设于侧板外侧的弧形结构的护板、连接结构和连接盘,所述侧板、护板和连接结构焊接于连接盘上,所述侧板上设有泵车臂架连接口,所述护板上设有臂架油缸连接管。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侧板内侧的耳板、弯板、包板和围板,所述耳板、弯板、包板、围板焊接一体,包板与围板连接处焊接有立板,所述包板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筋板。

进一步的,所述耳板与侧板之间设有加强板,耳板之间设有加强环和内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围板上设有法兰盘。

进一步的,所述泵车臂架连接口处设有加强套。

进一步的,所述臂架油缸连接管伸出侧板长8m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盘通过螺栓与回转轴承固定连接,回转轴承通过螺栓与泵车固定塔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臂架油缸连接管连接臂架油缸,泵管穿过泵车固定塔、回转轴承和斜转塔总成从泵车臂架连接口和加强套处出来,泵车臂架通过加强套、臂架油缸与斜转塔总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泵车臂架连接口的中心和连接盘的中心的连线与水平夹角α,α角度范围在60°-6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侧面采用弧形结构的护板进行巩固加强,屈服强度达到800Mpa以上;

(2)本实用新型的泵车臂架连接口的中心和连接盘的中心的连线与水平夹角α角度范围在60°-64°,即泵车臂架的旋转轴的中心和回转轴承的中心的连线与水平夹角α,α角度范围在60°~64°,泵车臂架的旋转轴与泵车固定塔的中心轴是不共面的,泵车臂架的旋转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斜转塔总成的缘故向车头方向偏移,即混凝土泵车臂架的重心整体向车头方向平移,把泵车后桥的超重载荷转移到有富余的前桥来,同时也缩短了泵车的后伸,可以满足更长规格的臂架。

(3)本实用新型与臂架油缸、泵车臂架的中心线构成一个锐角三角形,这样也减轻了油缸的负荷,可以缩小油缸的规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混凝土输送泵的装配图。

图中,1.侧板;2. 加强套;3. 护板;4. 连接盘;5. 臂架油缸连接管;6. 弯板;7. 耳板;8. 加强板;9.固定板;10. 筋板;11. 泵车臂架连接口;12. 立板;13. 围板;14.法兰盘;15. 包板;16. 加强环;17. 内加强板;18. 销轴卡板;19.泵车固定塔;20.回转轴承;21.螺栓;22. 斜转塔总成;23.泵管;24. 泵车臂架;25. 臂架油缸;26. 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混凝土输送泵斜转塔装置,包括斜转塔总成22,所述斜转塔总成22包括侧板1、设于侧板1外侧的弧形结构的护板3、连接结构和连接盘4,侧板1、护板3和连接结构焊接于连接盘4上,侧板1上设有泵车臂架连接口11,泵车臂架连接口11处设有加强套2,护板3上设有臂架油缸连接管5,臂架油缸连接管5上设有销轴卡板18,臂架油缸连接管5伸出侧板1长8mm,保证焊接熔深。

连接结构包括设于侧板1内侧的耳板7、弯板6、包板15和围板13,所述耳板7、弯板6、包板15、围板13焊接一体,包板15与围板13连接处焊接有立板12,围板13上设有法兰盘14,包板15上设有固定板9,固定板9上设有筋板10;耳板7与侧板1之间设有加强板8,耳板7之间设有加强环16和内加强板17。

泵车臂架连接口11的中心和连接盘4的中心的连线与水平夹角α,α角度范围在60°-64°,最佳为64°。

如图6所示,连接盘4通过螺栓21与回转轴承20固定连接,回转轴承20通过螺栓21与泵车固定塔19固定连接;臂架油缸连接管5连接臂架油缸25,通过销轴卡板18和销轴26连接,泵管23穿过泵车固定塔19、回转轴承20和斜转塔总成22从泵车臂架连接口11和加强套2处出来,泵车臂架24通过加强套2、臂架油缸25与斜转塔总成2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斜转塔总成22、臂架油缸25、泵车臂架24的中心线构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安装过程中保证斜转塔总成22、泵车臂架24、臂架油缸25的同面度。泵车臂架24的旋转轴与泵车固定塔19的中心轴不共面,泵车臂架24的旋转轴的中心和回转轴承20的中心连线与水平夹角α,α角度范围在60°~64°,最佳为64°。

泵车臂架的旋转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斜转塔总成的缘故向车头方向偏移,即混凝土泵车臂架的重心整体向车头方向平移,把泵车后桥的超重载荷转移到有富余的前桥来,同时也缩短了泵车的后伸,可以满足更长规格的臂架。

由回转轴承20的转动带动斜转塔总成22圆周转动,从而带动泵车臂架24转动,臂架油缸25顶升与收缩带动泵车臂架24上下运动。主要受力部位是臂架油缸销轴26与斜转塔总成22连接部位与其周围,添加的弧形护板3确保了斜转塔总成22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侧面采用弧形结构的护板进行巩固加强,屈服强度达到800Mpa以上;本实用新型的泵车臂架连接口的中心和连接盘的中心的连线与水平夹角α角度范围在60°-64°,泵车臂架的旋转轴与泵车固定塔的中心轴是不共面的,可以满足更长规格的臂架;本实用新型与臂架油缸、泵车臂架的中心线构成一个锐角三角形,这样也减轻了油缸的负荷,可以缩小油缸的规格。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