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预制墙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81853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预制墙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预制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符合建筑工业化及绿色环保的要求,特别是我国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的产业政策,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其需求越来越大。预制装配墙板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内容之一。

现有预制墙板主要有钢筋混凝土墙板、加气混凝土条板。钢筋混凝土墙板自重大,保温隔热性能差,工程造价高;加气混凝土条板自重轻,但需要现场拼装,施工及材料成本均比较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056966a公开一种用砌块成品制作预制墙板的方法,属于建筑领域,是一种利用砌块砂浆预砌筑砌体,其整体性及抗风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应用到高层建筑外墙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351373a公开一种格构式预制保温隔声楼板,属于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技术领域,是一种分层夹芯板,可以作为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及轻质楼板使用。其主要特征有:1.同时设置上下面板;2.上下面板各自设置格构肋,上下面板的格构肋不直接接触连接,格构肋的作用应是为加强面板的刚度及强度;3.通过在上下面板间设置格构柱协同上下面板同时工作;4.上下面板之间填充材料作用是保温隔声;5.预制楼板的承载力主要靠上下面板提供。该专利上述特征需同时存在,其实质是一种夹芯楼板构件。这种墙板属于全预制墙板,具有承载力大,重量轻的优点,但是其上下必须需要设置面板,使得其制作、安装复杂,整个墙板需要做的很厚,不然面板易出现变形或直接断裂,这就使得其占用房间面积,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预制墙板造价高、自重大,制作安装复杂等不足,提供一种制作安装方便、重量轻、造价低、保温性能好的复合预制墙板。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复合预制墙板,该墙板至少包括起保温、分隔及承载作用的填充体;设于填充体内起主要承载作用的加强肋,其中该加强肋与填充体预制成一整体结构。其中加强肋提供墙板预制部分的主要整体承载力,承受运输、按装、结构受力及加强填充体的整体性的作用,填充体可以承受直接作用于其表面的荷载,并将作用荷载分散传递到加强肋上,此时该填充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轻质材料制作,兼具保温与承载力作用;当填充体不承受作用荷载时,填充体主要作用为保温隔热,其的强度要求可以降低。

还包括设于墙板一面与加强肋一体式结构的面板,所述的填充体与面板紧密接触。面板可根据需要设置于墙板一个表面。填充体与面板之间紧密接触防止填充体损坏。设置面板的主要目的为提高加强肋及填充体部位的承载能力(主要是风荷载),并进一步提高楼板的平面内、平面外刚度,设面板还可以为建筑外墙装饰反打工艺提供基层。

所述的加强肋至少有一侧内嵌于所述的填充体中。加强肋内嵌于填充体可以有效避免冷热桥,并可以加强填充体与加强肋连接。

所述的加强肋为单个方向设置或纵横交错设置,可根据强度需要进行不同的设置,以达到经济、质量的最佳效果。

在复合预制墙板的至少一条边设置有边框,以加强复合预制墙板的强度及刚度,并可以加强分块预制的复合预制墙板及复合预制墙板与周边构件的连接。

在复合预制墙板内设有至少一个孔洞,该孔洞设于墙板中间位置或边缘位置或角落位置,该孔洞主要作为安装门窗户使用。

所述的填充体为加气混凝土材质或泡沫混凝土材质或陶粒混凝土材质或石膏材质或轻质材料。

所述的加强肋、面板及边框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或钢材。

一种复合预制墙板制作方法:先在底模上铺设预先预制的所述的填充体及边模,预制填充体的规格、侧边形状及填充体的铺设位置应符合加强肋的形式;其次根据需要在加强肋的位置浇注所需厚度的泡沫混凝土;再其次在加强肋的位置及填充体上部铺设加强肋钢筋或型钢及面板钢筋;最后浇筑混凝土,经养护后形成复合预制墙板。

一种复合预制墙板制作方法:先在底模上铺设预先预制加强肋或带加强肋的面板;后浇筑泡沫混凝土,经养护后形成复合预制墙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既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的外墙,也可以用于内墙;本发明在需要时可以设置洞口及适应各种外轮廓形状的墙板,还可以分块制作后吊装后组装成大板,本发明既可以作为免抹灰墙板也可以作为外墙板装饰反打工艺的外墙。本发明通过设置具有保温性能的轻质填充体,使墙板成为集成承载保温一体化的自保温的轻质墙板,特别适用于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外墙工程中。本发明结构合理、保温隔热及隔声性能好,重量轻、制作安装方便、经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强肋采用纵横交错设置的复合楼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强肋采用单方向设置的复合楼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强肋与填充体等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填充体一面全覆盖加强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填充体两面均覆盖加强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墙板一面设置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墙板一面设置面板另一面填充体全覆盖加强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纵横交错加强肋的墙板设有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单向加强肋的墙板设有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纵横交错加强肋的墙板中间位置设置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单向加强肋的墙板中间位置设置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纵横交错加强肋的墙板边缘位置设置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单向加强肋的墙板中间位置设置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纵横交错加强肋的墙板角落位置设置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单向加强肋的墙板角落位置设置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墙板上部设置面板的加工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墙板下部设置面板的加工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复合预制墙板,该墙板包括主要起承载作用的填充体1,该填充体为预制;设于填充体内进一步加强填充体承载强度的加强肋2,其中该加强肋与填充体预制成一整体结构。加强肋两端与填充体两面齐平,所述的填充体为加气混凝土材质或陶粒混凝土材质或石膏材质或轻质材料,所述的加强肋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或钢材。该加强肋为单个方向设置或纵横交错设置。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加强肋的其中一端或两端内嵌于填充体中,使填充体覆盖住加强肋的一端或两端。

实施例三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墙板至少一面与加强肋一体式结构的面板3,所述的填充体与面板紧密接触。图7中为墙板一面设置面板,另一面填充体覆盖加强肋。

实施例四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墙板的四周设置有边框4。所述的边框为不规则形状。

实施例五

如图10-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墙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孔洞5,该孔洞设于墙板中间位置或边缘位置或角落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