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车盘定位装置的穿越式地坑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50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车盘定位装置的穿越式地坑车库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车盘定位装置的穿越式地坑车库。



背景技术:

在地坑穿越类立体车库中,因上车盘下降到位后要搭在地面轨道上,且要保证车辆在驶入车盘时车盘不能前后窜动,故需要将上车盘在降落到地面时进行定位。而现市面上大多需要将上车盘一部分下沉到地面轨道面以下,靠轨道面以下的部分进行前后定位,此方式因上车盘下沉,尤其在需要前后穿越的设备中,因地坑内有过车板,上车盘的下沉就必定浪费了一部分坑内空间,对坑深度要求(图中H)就要加大,给客户和施工都带来不必要麻烦,还会增大土建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车盘定位装置的穿越式地坑车库,本实用新型设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能够在上车盘即将落到地面轨道时对上车盘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并且在上车盘到达最低端之后,能够将上车盘固定在地面轨道上,防止上车盘上有车辆驶入时,车盘出现前后窜动,有效的避免了上车盘的前后晃动,防止上车盘脱离地面轨道发生安全事故;定位装置由钢板制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防止上车盘在车辆驶入时的窜动;定位槽设置成等腰梯形,在对上车盘起导向作用的同时,能够对上车盘形成定位,避免上车盘脱离地面轨道造成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车盘定位装置的穿越式地坑车库,包括地坑、立柱、横梁、纵梁地面轨道和定位装置,所述地坑内设有矩形排布的四根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通过横梁和纵梁将四根立柱两两固定,所述纵梁向下共同悬挂有一个上车盘,所述上车盘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能够上下移动,所述横梁的下方位于地面以下设有与横梁平行的地面轨道,所述上车盘下落到最底部以后上车盘的前后两端恰好搭在地面轨道上,所述上车盘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固定部底部的前端,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定位部底部设有方向朝下的定位槽。

所述定位装置由钢板制作。

所述钢板的厚度为5mm~12mm。

所述钢板为Q235。

所述定位槽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等腰梯形的两条斜边的夹角为45°~65°。

所述夹角为53°。

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所述上车盘下落到最底部后,其上表面高度不低于底面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能够在上车盘即将落到地面轨道时对上车盘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并且在上车盘到达最低端之后,能够将上车盘固定在地面轨道上,防止上车盘上有车辆驶入时,车盘出现前后窜动,有效的避免了上车盘的前后晃动,防止上车盘脱离地面轨道发生安全事故;

(2)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由钢板制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防止上车盘在车辆驶入时的窜动;

(3)本实用新型定位槽设置成等腰梯形,在对上车盘起导向作用的同时,能够对上车盘形成定位,避免上车盘脱离地面轨道造成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车盘升起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柱位置及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定位槽斜边角度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柱,2、横梁,3、纵梁,4、地面轨道,5、上车盘,6、定位装置,61、固定部,62、定位部,63、固定孔,64、定位槽,65、斜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所示,一种具有车盘定位装置6的穿越式地坑车库,包括地坑、立柱1、横梁2、纵梁3地面轨道4和定位装置6,穿越式地坑车库又称为穿越式的地坑升降式立体车库,是立体车库的一种形式,这种立体车库是在底面上挖出能够容纳一辆汽车大小的地坑,地坑一般为矩形,深度依据车辆高度确定,所述地坑内设有矩形排布的四根立柱1,四根立柱1分别设置在矩形地坑的四个角上,所述立柱1的顶端通过横梁2和纵梁3将四根立柱1两两固定,具体的说,横梁2固定位于前端的两个立柱1和位于后端的两个立柱1,然后使用纵梁3将位于同一侧的前端立柱1和后端立柱1连接,如图4所示,其中E表示前端左侧立柱1,F表示前端右侧立柱1,J表示后端左侧立柱1,K表示后端右侧立柱1,其中立柱1E和立柱1F均位于前端,由横梁2连接,立柱1J和立柱1K均位于后端,也使用横梁2连接,立柱1E和立柱1J是位于同一侧,即地坑的左侧,但是分别位于前端和后端,使用纵梁3连接,立柱1F和立柱1K也是位于同一侧,即地坑的右侧,但是分别位于前端和后端,所以也使用纵梁3连接,所述纵梁3向下共同悬挂有一个上车盘5,所述上车盘5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能够上下移动,在立体车库领域动力装置带动上车盘5上下移动,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虽然动力装置的传动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原理和结构基本相同,因为本部分不是本申请的创新点所在,所以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横梁2的下方位于地面以下设有与横梁2平行的地面轨道4,该地面轨道4用于支撑上车盘5下降到底部后,对上车盘5起到支撑作用,所述上车盘5下落到最底部以后上车盘5的前后两端恰好搭在地面轨道4上,如图3所示,所述上车盘5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定位装置6,该定位装置6能够在上车盘5即将落到地面轨道4时对上车盘5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并且在上车盘5到达最低端之后,能够将上车盘5固定在地面轨道4上,防止上车盘5上有车辆驶入时,车盘出现前后窜动,有效的避免了上车盘5的前后晃动,防止上车盘5脱离地面轨道4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定位装置6能够使上车盘5与地面轨道4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便于用户停放车辆,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固定部61和定位部62,所述定位装置6由钢板制作,将其制作成平板状零件,便于加工和固定。所述钢板的厚度为5mm~12mm,以保证定位装置6的刚度和使用强度,本申请中使用厚度为8mm的钢板,既能满足定位装置6的刚度和强度,节省了钢板多余厚度的使用。所述钢板为Q235。所述固定部61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定位部62位于固定部61底部的前端,所述固定部61上设有固定孔63,定位装置6使用螺栓穿过固定孔63固定在上车盘5上,所述定位部62底部设有方向朝下的定位槽64,定位槽64位置与地面轨道4对应,能够使上车盘5下降到最底部后恰好卡合在地面轨道4上所述定位槽64的大小略大于地面轨道4,使定位装置6容易卡合。所述定位槽64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将定位槽64设置成两侧边为斜边65的等腰梯形,两侧的斜边65能够对定位装置6起导向作用,有助于定位装置6的定位槽64卡合在地面轨道4上。所述等腰梯形的两条斜边65的夹角β为45°~65°,既能够对上车盘5起导向左右,同时保证在使用时不脱离地面轨道4。本申请中所述夹角β为53°。

所述上车盘5下落到最底部后,其上表面高度不低于底面高度。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