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搅拌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
如专利号为CN201520629982.0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螺旋输送装置的双层搅拌机,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自下而上堆叠安装有下搅拌桶、上搅拌桶;上搅拌桶和下搅拌桶中分别设有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上搅拌桶的底部设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活门;在下搅拌桶中的下部设有一个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位于下搅拌叶片下方;下搅拌桶底部设有排浆管;在上搅拌桶顶部设有电动机动力传动装置,所述电动机动力传动装置通过转轴连接上搅拌叶片、下搅拌叶片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旋转时对浆液向下加压。
工作时,首先在上搅拌桶内按配比加入原料,电动机动力传动装置带动上搅拌叶片对其进行搅拌,此时活门处于关闭状态;待搅拌适度后打开活门,上搅拌桶内的混凝土落到下搅拌桶内进行储料。在需使用时经螺旋增压后由排浆管进行出料。
该专利的缺点在于:上搅拌桶和下搅拌桶均呈固定设置,即当不需使用搅拌机时,搅拌机依旧需要占用较大空间。不利于搅拌机的放置和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减小放置空间的双层搅拌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搅拌机,包括下端面设有出料管的上搅拌桶和设有出浆管的下搅拌桶,所述出料管和出浆管上均设有启闭阀门,所述上搅拌桶上设有进料口和用于搅拌的搅拌组件,所述上搅拌桶外径小于下搅拌桶内径且与下搅拌桶呈同轴设置,所述上搅拌桶两侧设有用于驱动上搅拌桶沿轴向运动的伸缩杆,所述下搅拌桶上设有用于驱动下搅拌桶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使用下搅拌桶,或整个搅拌机均不需使用时,可通过伸缩杆驱动上搅拌桶向下运动,使上搅拌桶嵌入到下搅拌桶内,从而件减小了搅拌机整体所占空间,使搅拌机方便放置和搬运。当需使用搅拌机时,再使上搅拌桶向上运动,与下搅拌桶分离即可。然后搅拌组件搅拌上搅拌桶内的原料,使其变为混凝土,然后从出浆管出料到下搅拌桶内,进行储料。下搅拌桶自转,使其中的混凝土由于离心力,处于转动状态,不会发生凝结失效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伸缩杆的搅拌电机和设有搅拌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和上搅拌桶呈同轴设置,所述搅拌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且另一端嵌设于上搅拌桶下底面,所述搅拌轴和上搅拌桶之间设有滚珠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两端均连接上搅拌桶,使搅拌轴两端均有固定力,减小了搅拌轴由于搅拌时受到弯矩而变形的可能性。同时滚珠轴承可减小搅拌轴转动时收到的摩擦力,减小功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搅拌桶上端外壁开设有环槽,所述伸缩杆包括呈L型设置的固定杆和液压缸,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液压缸活塞杆且另一端嵌设于环槽内且滑动连接于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缸驱动固定杆沿轴向运动,固定杆对环槽侧壁有一个推动力,从而驱动上搅拌桶沿轴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底座,所述下搅拌桶转动连接于底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和固定套设于下搅拌桶外壁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从动齿轮转动,实现下搅拌桶的转动。由于驱动电机位于下搅拌桶一侧,相对与直接将驱动电机同轴固定在下搅拌桶底面,此处驱动电机不需承受下搅拌桶的重力,在同一功率下,驱动电机输出轴输出的扭矩越大,使下搅拌桶转动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固设有开设有安装槽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底座呈间隔设置,所述下搅拌桶下端面和底座呈间隔设置,所述下搅拌桶嵌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和下搅拌桶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减小了下搅拌桶转动时收到的摩擦力,减小了下搅拌桶在转动时受到的磨损。同时下搅拌桶和底座呈间隔设置,方便了出料管的出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向下倾斜的出料槽,所述出料槽连通底座一侧侧壁,所述出料槽上端位于出料管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浆管出料的混凝土直接流入出料槽内,进过出料槽导向后从底座一侧出料,收集混凝土的容器只需放在底座一侧即可,不需塞入下搅拌桶和底座之间,方便了混凝土的收集。同时也减小了下搅拌桶和底座之间所需的间隔,减小了搅拌机整体所需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搅拌桶上端内壁固设有主动齿圈,所述上搅拌桶下端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主动齿圈能啮合,所述下搅拌桶的转动方向和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时,第一从动齿轮和主动齿圈啮合,从而使上搅拌桶转动,则上搅拌桶内的物料即受到了搅拌轴的搅拌,还由于上搅拌桶转动对其的离心力且转动,从而提高了将原料搅拌呈混凝土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搅拌桶内壁沿其径向设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搅拌桶转动时,搅拌叶会对下搅拌桶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使混凝土被更好的搅拌,防止其凝结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沿下搅拌桶周向转动连接于下搅拌桶,所述搅拌叶沿下搅拌桶内壁周向呈圆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搅拌桶转动时,搅拌叶由于离心力而处于沿下搅拌桶径向设置的状态,切割搅拌混凝土。当不需使用搅拌机,上搅拌桶嵌设于下搅拌桶内时,搅拌叶可处于沿下搅拌桶周向设置的状态,防止其与上搅拌桶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搅拌效率高;不需使用时可折叠,减小体积,方便放置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下搅拌桶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下搅拌桶转动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安装架;3、安装槽;4、深沟球轴承;5、下搅拌桶;6、驱动组件;7、驱动电机;8、主动齿轮;9、第二从动齿轮;10、出料槽;11、出料管;12、启闭阀门;13、搅拌叶;14、主动齿圈;15、上搅拌桶;16、第一从动齿轮;17、出浆管;18、进料口;19、环槽;20、伸缩杆;21、固定杆;22、液压缸;23、搅拌组件;24、搅拌电机;25、搅拌轴;26、搅拌桨;27、滚珠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双层搅拌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设有与底座1呈间隔设置的安装架2,安装架2固定连接于底座1。安装架2上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内固设有深沟球轴承4。深沟球轴承4内圈固定嵌设有下搅拌桶5。从而使下搅拌桶5转动连接于安装架2,下搅拌桶5和底座1呈间隔设置。
如图1所示,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下搅拌桶5转动的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电机7、主动齿轮8和第二从动齿轮9。驱动电机7固定安装于底座1,主动齿轮8同轴固连于驱动电机7输出轴,第二从动齿轮9固定套设于下搅拌桶5下端外壁。主动齿轮8与第二从动齿轮9啮合。
如图1所示,底座1上端面开设有沿倾斜向下设置的出料槽10,出料槽10连通底座1一侧侧壁。下搅拌桶5下端面设有与下搅拌桶5连通的出料管11,出料管11和下搅拌桶5同轴设置,且位于出料槽10上端开口正上方。出料管11上设有启闭阀门12。
如图1和图2所示,下搅拌桶5内壁固设有若干搅拌叶13,搅拌叶13沿下搅拌桶5内壁周向呈圆弧设置,搅拌叶13沿下搅拌桶5周向转动连接于下搅拌桶5。下搅拌桶5上端内壁固设有主动齿圈14。
如图1所示,下搅拌桶5上方设有上搅拌桶15。上搅拌桶15下端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16,第一从动齿轮16与主动齿圈14啮合。且第一从动齿轮16和相对主动齿圈14滑动。上搅拌桶15下端面设有出浆管17,出浆管17连通上搅拌桶15。出浆管17上设有启闭阀门12。上搅拌桶15上端面设有进料口18。
如图1和图4所示,上搅拌桶15上端外壁开设有环槽19,环槽19截面呈T型设置。如图1所示,上搅拌桶15两侧均设有伸缩杆20。伸缩杆20包括固定杆21和液压缸22。固定杆21呈L型设置,固定杆21一端截面呈T型设置且嵌设于环槽19内,固定杆21滑动连接于环槽19。固定杆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液压缸22的活塞杆。液压缸22缸体固定安装于底座1。
如图1所示,上搅拌桶15上端面设有搅拌组件23。搅拌组件23包括搅拌电机24、搅拌轴25和搅拌桨26。搅拌电机24的机体固定安装于固定杆21。搅拌轴25一端固定连接于搅拌电机24的输出端,且另一端穿设于上搅拌桶15下底面。搅拌轴25和上搅拌桶15呈同轴设置。搅拌轴25和上搅拌桶15之间设有滚珠轴承27。搅拌桨26沿搅拌轴25径向设置且固定连接于搅拌轴25外壁,搅拌桨26沿搅拌轴25轴向设有若干个。
该搅拌机的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使用时,上搅拌桶15位于下搅拌桶5上方,第一从动齿轮16与主动齿圈14啮合。原料从进料口18进入上搅拌桶15。启动搅拌电机24和驱动电机7,搅拌轴25转动,将原料搅拌成混凝土。同时驱动电机7通过主动齿轮8驱动第二从动齿轮9转动,从而驱动下搅拌桶5转动。下搅拌桶5通过主动齿圈14驱动第一从动齿轮16转动,从而驱动上搅拌桶15转动,上搅拌桶15转动方向与搅拌轴25转动方向相反,使原料可更快的搅拌成混凝土。此时固定杆21在环槽19内滑动。
如图1所示,当搅拌完成后,液压缸22驱动固定杆21向上运动,从而使上搅拌桶15向上运动,使出浆管17暴露在外,打开出浆管17上启闭阀门12,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出料到下搅拌桶5内进行储存。在出料完毕后,关闭启闭阀门12。液压缸22驱动固定杆21向上运动,从而使上搅拌桶15向下运动,使第一从动齿轮16与主动齿圈14啮合。此时上搅拌桶15内可放入新的原料,继续生产混凝土。
如图3所示,由于下搅拌桶5在转动,故搅拌叶1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处于沿下搅拌桶5径向设置的状态,搅拌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凝结失效。如图1所示,当需使用混凝土时,打开出料管11上的启闭阀门12,混凝土从出料管11出料到出料槽10内。然后从底座1一侧出料。
如图1所示,当不需使用搅拌机时,驱动电机7和搅拌电机24均处于关闭状态。液压缸22驱动固定杆21向下运动,固定杆21对环槽19侧壁有一个推力,从而驱动上搅拌桶15向下运动,第一从动齿轮16与主动齿圈14分离,上搅拌桶15嵌设到下搅拌桶5内,完成折叠,减小了搅拌机所占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