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拖带材料的滑模提升架装置。
背景技术:
滑模施工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混凝土连续性好、节省支模和灵活组装并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滑模施工技术在筒仓、烟囱、冷却塔、桥墩等竖向现浇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广泛应用。上述构筑物具有高度高,安全风险大等特点,滑模平台属于高空作业平台,而传统的柔性滑模操作平台为了减轻结构自重,提升架和操作平台按极限强度设计,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差,滑模平台操作面狭窄。
滑模施工时,操作平台上设备、钢筋、钢管等大量材料随意堆放和滑模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施工人员相对集中作业,混凝土浇筑时再使用人力推车入模,操作平台上往往拥堵,施工管理难度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筒仓滑模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滑模平台上选择合适的场所、适宜的滑模装置,将钢筋、钢管等施工材料均匀和对称地存放,避免施工材料随意堆放造成滑模平台受力不均匀使构筑物产生垂直度偏差和滑模平台支撑杆失稳等不利因素,同时保持滑模平台上的施工通道顺畅,进一步提高滑模施工的便捷性,加快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是筒仓滑模施工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带材料的滑模提升架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独特,克服了传统滑模设备的不足,减少材料和设备投入,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节约施工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拖带材料的滑模提升架装置,包括提升架与托带架,所述的提升架包括提升架立柱、提升横梁以及连系梁,所述的连系梁的两侧设有拖带立柱,所述的连系梁上部设有拖带横梁,所述的拖带横梁的两端通过直角扣件连接有短立柱,所述的托带架包括拖带横梁、短立柱以及直角扣件;
所述的提升横梁的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液压千斤顶,所述的液压千斤顶沿支撑杆向上爬升,带动提升架、钢模板、拖带架一起上升,所述的连系梁下部设有提升架立柱,所述的拖带立柱通过螺栓固定在提升架立柱的侧部,所述的提升架立柱的下部安装有滑模平台,所述的滑模平台的侧部安装有台栏杆,所述的滑模平台的下部连接有平台挑架,所述的平台挑架下部设有吊篮,所述的平台挑架侧部连接有模板支撑,钢模板通过所述的模板支撑与提升架立柱连接,所述的钢模板侧部连接有筒仓库壁。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架、拖带架、平台挑架以及模板支撑均由型钢制作而成,其中提升架为“开”字形门架。
进一步地,所述的拖带立柱、拖带横梁以及短立柱均由建筑钢管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架立柱与提升横梁由槽钢制作而成。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托带架存放钢筋和支撑杆等施工材料,防止操作平台上拥堵。当施工材料用完时,利用垂直运输设备将施工材料存放至提升架的托带架上,需要使用时由施工人员从托带架上随取随用。
(2)本实用新型的托带架均匀对称地设置在提升架上,可以避免滑模平台受力不均匀,保持滑模平台上的施工通道顺畅,有利于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
(3)本实用新型的提升架、拖带架以及平台挑架之间使用螺栓以及扣件连接,方便拆装,其中提升架为“开”字形门架。
(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独特,提高了滑模施工的便捷性,有利于实现施工组织,施工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提升架;2、支撑杆;3、拖带架;4、滑模平台;5、平台挑架;6、模板支撑;7、钢模板;8吊篮;9、平台栏杆;10、筒仓库壁;11、提升架立柱;12、提升横梁;13、液压千斤顶;14、连系梁;15、拖带立柱;16、拖带横梁;17、短立柱;18、直角扣件;1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从图1至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拖带材料的滑模提升架装置,包括提升架1与托带架3,其中提升架1为“开”字形门架;所述的提升架1包括提升架立柱11、提升横梁12以及连系梁14,所述的连系梁14的两侧设有拖带立柱15,所述的连系梁14上部设有拖带横梁16,所述的拖带横梁16的两端通过直角扣件18连接有短立柱17,所述的托带架3包括拖带横梁16、短立柱17以及直角扣件18。
所述的提升横梁12的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杆2,所述的支撑杆2上设有液压千斤顶13,所述的连系梁14下部设有提升架立柱11,所述的拖带立柱15通过螺栓19固定在提升架立柱11的侧部,所述的提升架立柱11的下部安装有滑模平台4,所述的滑模平台4的侧部安装有台栏杆9,所述的滑模平台4敷设在平台挑架5上作为施工操作平台,所述的平台挑架5下部设有吊篮8用于混凝土抹面,所述的平台挑架5侧部连接有模板支撑6,钢模板7通过所述的模板支撑6与提升架立柱11连接,所述的钢模板7侧部连接有筒仓库壁10。
提升架1、平台挑架5以及模板支撑6上安装钢模板7,敷设滑模平台4,安装平台栏杆9和吊篮8,均匀和对称地在布置在提升架1上,设置托带架3、拖带横梁16与滑模平台4之间的距离为1.8m,方便施工人员通行与取用钢筋、钢管等施工材料,在提升架1的提升横梁12上安装液压千斤顶13,并插入支撑杆2,启动液压系统向液压千斤顶13供应高压液压油,液压千斤顶13沿支撑杆2向上爬升,带动提升架1、钢模板7、拖带架3及施工材料随之上升,使筒仓库壁10混凝土成形。滑模施工过程中,利用塔吊等垂直运输设备将钢筋、钢管等施工材料吊运到托带架3上,需要使用时由施工人员从托带架3上随取随用,当施工材料使用完时,再次用塔吊将施工材料吊运到托带架3上。这样钢筋、钢管等施工材料一直存放在拖带架3上,由提升架1逐批次拖带,不会在滑模平台上乱堆乱放,同时提升架1上的托带架3均匀和对称设置,可以避免钢筋、钢管等施工材料随意堆放造成滑模平台4受力不均匀,保持滑模平台4上的施工通道顺畅,为筒仓滑模施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