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线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5576阅读:18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刚石线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金刚石线切割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针对大型晶体、大型陨石等贵重材料无法进行准确、低损耗切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应于对大型晶体、大型陨石等贵重材料进行切割的金刚石线切割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机架上通过Z轴升降机构设置有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升降架上设置有绕丝筒,升降架侧方设置有与绕丝筒相对应的导向轮组;机架底部通过Y轴驱动机构设置有工作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升降架上位于绕丝筒两侧的第一上导向轮,升降架底部相应于第一上导向轮设置有下导向轮,升降架上方边缘设置有第二上导向轮;所述升降架上通过竖向滑轨滑块组件设置有张紧轮,所述升降架底部相应于张紧轮设置有下张紧导轮,升降架顶部相应于下张紧导轮设置有上张紧导轮,一张紧绳与张紧轮的下端连接,依次经过下张紧导轮和上张紧导轮与配重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上和张紧轮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挂钩。

更进一步的,所述张紧轮顶部设置有防撞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绕丝筒包括设置于移动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筒体,主轴末端通过带轮组件与一从动丝杠相连;所述升降架表面固定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从动丝杠配合的固定丝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底部平台,底部平台上方设置有Y轴导轨,所述工作台通过行走轮设置在Y轴导轨上,底部平台中部设置有Y轴丝杠,所述工作台底部设置有与Y轴丝杠配合的固定丝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丝母设置为两半式的分体结构,工作台上设置有控制固定丝母分开或合拢的弹性开合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侧方设置有防水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集液盒,集液盒内放置冷却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切割尺寸大,操作简单的优点。适合各大院校和实验室等科研领域切割大型样品的实验研究,是对金刚石切割设备的创新。

2、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轮组结构,改变金刚石线的走向,使其张紧方式可采用重力式张紧方式,张紧效果稳定,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安装、维护均很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绕丝筒,随着绕丝和放丝的过程,绕丝筒会随着从动丝杠移动,从而保证金刚石线可以均匀的缠绕在绕丝筒上,避免打结、卡阻等现象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的Y轴驱动机构设置有微调移动模式和快速调整移动模式,可大幅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罩,可避免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冷却液飞溅,污染环境,同时在集液盒内设置冷却水泵,可利用冷却水泵循环利用集液盒内的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升降架和绕丝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导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升降架的立体图。

图9是Y轴驱动机构和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B-B剖视图。

图12是绕丝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集液盒、2为Y轴驱动机构、3为工作台、4为升降架、5为导向轮组、6为绕丝筒、7为机架、8为Z轴升降机构、9为Y轴丝杠、10为配重体、11为升降丝杠组件、12为传动组件、13为底部平台、14为下导向轮、15为下张紧导轮、16为上张紧导轮、17为第二上导向轮、18为第一上导向轮、19为金刚石线、20为张紧轮、21为底座、22为筒体、23为移动架、24为驱动电机、25为竖向滑轨滑块组件、26为挂钩、27为防撞垫、28为Y轴导轨、29为位置锁定装置、30为弹性开合装置、31为Y轴丝母、32为行走轮、33为从动丝杠、34为带轮组件、35为主轴、36为固定丝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7,机架7上通过Z轴升降机构8设置有升降架4,其特征在于:升降架4上设置有绕丝筒6,升降架4侧方设置有与绕丝筒6相对应的导向轮组5;机架7底部通过Y轴驱动机构2设置有工作台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轮组5包括升降架4上位于绕丝筒6两侧的第一上导向轮18,升降架4底部相应于第一上导向轮18设置有下导向轮14,升降架4上方边缘设置有第二上导向轮17;所述升降架4上通过竖向滑轨滑块组件25设置有张紧轮20,所述升降架4底部相应于张紧轮20设置有下张紧导轮15,升降架4顶部相应于下张紧导轮15设置有上张紧导轮16,一张紧绳与张紧轮20的下端连接,依次经过下张紧导轮15和上张紧导轮16与配重体10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4上和张紧轮20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挂钩26。所述挂钩26可将张紧轮20暂时固定,便于对金刚石线19的缠绕。

更进一步的,所述张紧轮20顶部设置有防撞垫2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绕丝筒6包括设置于移动架23上的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的主轴35上设置有筒体22,主轴35末端通过带轮组件34与一从动丝杠33相连;所述升降架4表面固定设置有底座21,底座21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从动丝杠33配合的固定丝母3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Y轴驱动机构2包括底部平台13,底部平台13上方设置有Y轴导轨28,所述工作台3通过行走轮32设置在Y轴导轨28上,底部平台13中部设置有Y轴丝杠9,所述工作台3底部设置有与Y轴丝杠9配合的Y轴丝母31。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丝母3631设置为两半式的分体结构,工作台3上设置有控制Y轴丝母31分开或合拢的弹性开合装置30。所述弹性开合装置30,正常状态下使Y轴丝母31合拢为一体,此时只能通过转动Y轴丝杠9来对工作台3位置进行调整;当拉开弹性开合装置30时,Y轴丝母31被分为两半,此时,Y轴丝母31与Y轴丝杠9没有配合关系,可直接拉动工作台3,对工作台3位置进行调整。

所述行走轮32侧方设置有位置锁定装置2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7侧方设置有防水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3下方设置有集液盒1,集液盒1内放置冷却水泵。

所述Z轴升降机构8包括设置于机架7顶端的Z轴电机,Z轴电机通过传动组件12与机架7内两侧的升降丝杠组件11相连,升降丝杠组件11与所述升降架4相连。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待加工的材料固定在工作台3上,通过Y轴驱动机构2调整好工作台3的位置,启动绕丝筒6,金刚石线19开始运动,再气动Z轴升降机构8,升降架4下降,金刚石线19开始对代加工材料进行切割;防水罩可防止冷却液飞溅,冷却液落入集液盒1后,再由冷却水泵抽出,并对切割部位进一步冷却。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