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范围大的建筑模板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8306发布日期:2018-07-27 20:4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范围大的建筑模板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一般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浇筑方法进行施工,现有浇筑工艺中,操作人员需将独立的模板进行固定组成封闭的模块才能进行浇筑,现有建筑模块的固定一般采用方木支柱或采用螺栓等固定装置进行安装,采用方木支柱的方式会造成方木等材料的浪费,而采用螺栓等结构进行安装固定则需要很多人工进行拆装固定,效率极为低下。

因此,在建筑模板搭建过程中需要一些结构合理,适用性广,易于拆装的相应夹具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适用性广,易于拆装一种可调范围大的建筑模板夹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范围大的建筑模板夹具,包括一采用刚性材料制出的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一长条形的安装部,该安装部的一侧端部向旁侧弯折制出一L型的固定夹持部,所述安装部背向固定夹持部的一侧端面内均匀间隔倾斜制有多个凹槽,在该安装部的外侧活动套装有一第二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与第一紧固件的安装部制出凹槽的对应位置贯通制出一安装孔,在该安装孔的一端一体制出一移动夹持部,所述移动夹持部与固定夹持部对应设置,该移动夹持部与固定夹持部之间用于夹持建筑模板的边框,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安装孔内用于套装一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一体制出的锁定部和挂装部,所述锁定部用于嵌装在安装孔内,该锁定部与安装部制出凹槽同侧的端面内制有多个能分别与相应凹槽相互啮合的斜楞,所述挂装部位于安装孔外侧,该挂装部由锁定部的一端一体制出形成一U型的挂钩,第二紧固件可正向或反向套装在第一紧固件的安装部外侧,在锁紧件的锁定部固定的凹槽位置相同的状态下,移动夹持部与固定夹持部之间的间距不同。

而且,所述第二紧固件制出的活动夹持部两侧端面和第一紧固件制出的固定夹持部与第二紧固件相对设置的端面内分别制出多个受力块。

而且,所述第一紧固件制出的安装部位于固定夹持部旁侧的两端面外缘沿其轴向均匀制出多个滑槽,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滑槽相对位的内缘制有与能与滑槽相嵌装的凸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通过锁紧件进行固定,依据不同工况和不同规格建筑模具的规格,可通过锁紧件固定在相适应的凹槽位置,进而限制移动夹持部与固定夹持部的间距变化,而通过第二紧固件正向或反向套装两种方式,可在第一件紧固件安装部长度一定,凹槽数量一定的条件下,设置两种不同间距规格,进一步提升夹具的适应范围,凹槽和斜楞相互配合取代原有螺丝螺母的安装方式变为卡装固定,使得拆装更为便捷,提高施工效率;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配合分别制出的受力块,能将模板的边框进行点固定,使得相邻模板之间的结构强度更强;滑槽和凸楞的设置,则便于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进行套装固定,使得安装过程平稳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第二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图1中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右视图;

图8为第二紧固件反向套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可调范围大的建筑模板夹具,包括一采用刚性材料制出的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一长条形的安装部5,该安装部的一侧端部向旁侧弯折制出一L型的固定夹持部1,所述安装部背向固定夹持部的一侧端面内均匀间隔倾斜制有多个凹槽8,在该安装部的外侧活动套装有一第二紧固件,其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与第一紧固件的安装部制出凹槽的对应位置贯通制出一安装孔10,在该安装孔的一端一体制出一移动夹持部2,所述移动夹持部与固定夹持部对应设置,该移动夹持部与固定夹持部之间用于夹持建筑模板的边框,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安装孔内用于套装一锁紧件12,所述锁紧件包括一体制出的锁定部和挂装部,所述锁定部用于嵌装在安装孔内,该锁定部与安装部制出凹槽同侧的端面内制有多个能分别与相应凹槽相互啮合的斜楞13,所述挂装部位于安装孔外侧,该挂装部由锁定部的一端一体制出形成一U型的挂钩3,第二紧固件可正向或反向套装在第一紧固件的安装部外侧,在锁紧件的锁定部固定的凹槽位置相同的状态下,移动夹持部与固定夹持部之间的间距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紧固件制出的活动夹持部与安装孔之间的连接位置9的两侧端面和第一紧固件制出的固定夹持部与第二紧固件相对设置的端面上端均相内侧倾斜形成一凹陷位置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紧固件制出的活动夹持部两侧端面和第一紧固件制出的固定夹持部与第二紧固件相对设置的端面内分别制出多个受力块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制出的安装部位于固定夹持部旁侧的两端面外缘沿其轴向均匀制出多个滑槽7,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滑槽相对位的内缘制有与能与滑槽相嵌装的凸棱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图1和图8所示分别为第二紧固件正向套装和反向套装的两种实施方式,由于活动夹持部位于第二紧固件的一侧端部,因此,通过正向套装和反向套装可实现固定夹持部与活动夹持部两种不同间距位置,在该两种间距位置中选择适合工况的一种,将待固定两建筑模板放置于固定夹持部与活动夹持部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与安装部的滑动,调整适合的间距,并最终通过锁紧件卡装固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通过锁紧件进行固定,依据不同工况和不同规格建筑模具的规格,可通过锁紧件固定在相适应的凹槽位置,进而限制移动夹持部与固定夹持部的间距变化,而通过第二紧固件正向或反向套装两种方式,可在第一件紧固件安装部长度一定,凹槽数量一定的条件下,设置两种不同间距规格,进一步提升夹具的适应范围,凹槽和斜楞相互配合取代原有螺丝螺母的安装方式变为卡装固定,使得拆装更为便捷,提高施工效率;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配合分别制出的受力块,能将模板的边框进行点固定,使得相邻模板之间的结构强度更强;滑槽和凸楞的设置,则便于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进行套装固定,使得安装过程平稳顺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