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6753发布日期:2018-06-08 21:06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圈梁的模具,特别涉及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



背景技术:

大量建筑由于混凝土圈梁模板的费用问题而降低其质量,往往造成严重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免拆模、强度高、经济、施工方便、工期短的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另外由于普遍采用保温砌块,而圈梁不具有自保温功能,只能增设保温层,使施工工序复杂,且难以保证质量,保温层的整体性、耐久性和保温性能均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主要为了开发适合于砌体结构免拆模、强度高、经济、施工方便、工期短的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且模具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包括混凝土底肋(1)、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薄混凝土内侧板(3)、内置保温板(4)、圈梁现浇槽(5)、混凝土矩形齿(6)、矩形槽(7)、燕尾槽(8)、混凝土燕尾榫(9)、芯柱预留整体浇筑孔(10);

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的横截面为槽形,两侧分别为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和薄混凝土内侧板(3),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薄混凝土内侧板(3)的高度均相同;

在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的内部设置内置保温板(4),在薄混凝土内侧板(3)的内部不设置内置保温板(4);

在底部开设两个芯柱预留整体浇筑孔(10),在两个芯柱预留整体浇筑孔(10)之间以及外侧形成三道混凝土底肋(1);

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和薄混凝土内侧板(3)在相对的圈梁现浇槽(5)一侧均为混凝土矩形齿(6)和矩形槽(7)相互交替,在相背一侧均为竖向平直的表面;

内部设置内置保温板(4)的内外两侧的保温层燕尾槽(4-2)、保温层燕尾榫(4-3)均分别与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的燕尾槽(8)、混凝土燕尾榫(9)相契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内部设置的内置保温板(4)将其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的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的外侧为竖向平直面,内侧为竖向的相互交替的、均匀分布的、大小相等的燕尾槽(8)和混凝土燕尾榫(9),燕尾槽(8)和混凝土燕尾榫(9)水平横截面相同,但方向相反;

内层的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在圈梁现浇槽(5)一侧为竖向的相互交替的,均匀分布的,大小相等的混凝土矩形齿(6)和矩形槽(7),混凝土矩形齿(6)和矩形槽(7)水平横截面相同;内层的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在与内置保温板(4)接触一侧,为竖向平直面,内侧为竖向的相互交替的,均匀分布的,大小相等的燕尾槽(8)和混凝土燕尾榫(9),燕尾槽(8)和混凝土燕尾榫(9)水平横截面相同,但方向相反;

内层的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和外层内层的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相对一侧,燕尾槽(8)和对侧的混凝土燕尾榫(9)相对,混凝土燕尾榫(9)和对侧的燕尾槽(8)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置保温板(4)包括保温板体(4-1)、保温层燕尾槽(4-2)、保温层燕尾榫(4-3),内置保温板(4)两端为竖直平端,两侧分别为锯齿状,两侧锯齿状为保温层燕尾槽(4-2)、保温层燕尾榫(4-3)均匀且交替分布,一侧的保温层燕尾槽(4-2)均与另一侧的保温层燕尾榫(4-3)相对应,保温层燕尾榫(4-3)均与另一侧的保温层燕尾槽(4-2)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优点是免拆模、强度高、经济、施工方便、工期短、提高砌筑效率、节约材料、减少运输量和降低工程造价;圈梁现浇槽具有与后浇的混凝土同样的强度,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整体性好。且模具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无需增设保温层,使施工工序简化,且提高施工质量、保温层的整体性、耐久性和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的侧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薄混凝土内侧板示意图。

图中,1为混凝土底肋;2为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3为薄混凝土内侧板;4为内置保温板;5为圈梁现浇槽;6为混凝土矩形齿;7为矩形槽;8为燕尾槽;9为混凝土燕尾榫;10为芯柱预留整体浇筑孔;

4-1为保温板体;4-2为保温层燕尾槽;4-3为保温层燕尾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如图1~图3所示:包括混凝土底肋(1)、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薄混凝土内侧板(3)、内置保温板(4)、圈梁现浇槽(5)、混凝土矩形齿(6)、矩形槽(7)、燕尾槽(8)、混凝土燕尾榫(9)、芯柱预留整体浇筑孔(10);

用于圈梁浇筑的保温砌块模具的横截面为槽形,两侧分别为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和薄混凝土内侧板(3),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薄混凝土内侧板(3)的高度均相同;

在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的内部设置内置保温板(4),在薄混凝土内侧板(3)的内部不设置内置保温板(4);

在底部开设两个芯柱预留整体浇筑孔(10),在两个芯柱预留整体浇筑孔(10)之间以及外侧形成三道混凝土底肋(1);

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和薄混凝土内侧板(3)在相对的圈梁现浇槽(5)一侧均为混凝土矩形齿(6)和矩形槽(7)相互交替,在相背一侧均为竖向平直的表面;

内部设置内置保温板(4)的内外两侧的保温层燕尾槽(4-2)、保温层燕尾榫(4-3)均分别与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的燕尾槽(8)、混凝土燕尾榫(9)相契合。

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内部的内置保温板(4)将其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的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的外侧为竖向平直面,内侧为竖向的相互交替的,均匀分布的,大小相等的燕尾槽(8)和混凝土燕尾榫(9),燕尾槽(8)和混凝土燕尾榫(9)水平横截面相同,但方向相反;

内层的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在圈梁现浇槽(5)一侧为竖向的相互交替的,均匀分布的,大小相等的混凝土矩形齿(6)和矩形槽(7),混凝土矩形齿(6)和矩形槽(7)水平横截面相同;内层的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在与内置保温板(4)接触一侧,为竖向平直面,内侧为竖向的相互交替的,均匀分布的,大小相等的燕尾槽(8)和混凝土燕尾榫(9),燕尾槽(8)和混凝土燕尾榫(9)水平横截面相同,但方向相反;

内层的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和外层内层的保温厚混凝土外侧板(2)相对一侧,燕尾槽(8)和对侧的混凝土燕尾榫(9)相对,混凝土燕尾榫(9)和对侧的燕尾槽(8)相对。

内置保温板(4)包括保温板体(4-1)、保温层燕尾槽(4-2)、保温层燕尾榫(4-3),内置保温板(4)两端为竖直平端,两侧分别为锯齿状,两侧锯齿状为保温层燕尾槽(4-2)、保温层燕尾榫(4-3)均匀且交替分布,一侧的保温层燕尾槽(4-2)均与另一侧的保温层燕尾榫(4-3)相对应,保温层燕尾榫(4-3)均与另一侧的保温层燕尾槽(4-2)相对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