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桩蒸压釜中的堆叠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5308发布日期:2019-01-04 23:4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用于管桩蒸压釜中的堆叠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桩蒸压釜中的堆叠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生产管桩时,通过在钢筋模上浇筑混凝土成形后,进行一系列工艺处理,最后需要在具有压力及高温的管桩蒸压釜内进行压蒸养护。由于管桩的直径在300mm至800mm之间,长度在7米到15米之间,使得管桩蒸压釜体积庞大,如果管桩在炉内的排布太紧密,不利于蒸汽的循环流动,如果管桩在炉内排布太梳松,降低了管桩蒸压釜内的空间利用率,所以管桩在炉内需要合理排布、支承稳定才能提高生产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管桩合理排布、支承稳定的用于管桩蒸压釜中的堆叠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管桩蒸压釜中的堆叠架,所述管桩具有外径d,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相互平行的前板及后板,所述本体顶部均布m个上圆弧板,m≥1,所述本体底部均布n个下圆弧板,n≥1,所述上圆弧板及下圆弧板的轴线垂直于前板及后板,相邻的上圆弧板之间固接上连接板,相邻的下圆弧板之间固接下连接板,所述上圆弧板及下圆弧板的直径与所述外径d相适配;所述前板及后板的距离大于0.5d小于1.5d;所述上圆弧板与下圆弧板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上错位设置,相邻的上圆弧板的中心距、相邻的下圆弧板的中心距及相邻的上圆弧板与下圆弧板的中心距分别比所述外径d大30mm至60mm,所述上圆弧板及下圆弧板的圆弧角小于90°。

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相邻的上圆弧板的中心距、相邻的下圆弧板的中心距及相邻的上圆弧板与下圆弧板的中心距分别比所述外径d大30mm至60mm,使得蒸汽的循环流动在相邻的管桩间有适用的流动通道,而且并没有浪费太大的空间,解决了合理排布作用的问题,前板及后板的距离大于0.5d小于1.5d;前板及后板的距离使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翻侧,达到支承稳定的作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所述上圆弧板的中心距及相邻的下圆弧板的中心距分别比所述外径d大45mm,所述上圆弧板及下圆弧板的圆弧角大于45°小于60°。处于这个圆弧角的范围内的上圆弧板及下圆弧板既可稳定支承管桩,又不至于占用管桩的支承面积太多以至于影响压蒸效果。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方案,前板及后板的距离前板及后板的距离与所述外径d相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管桩蒸压釜中的堆叠架,包括本体1。参见图4,管桩2具有外径d。

参见图2,本体1包括相互平行的前板11及后板12。前板11及后板12的距离大于0.5d小于1.5d,本实施例的前板11及后板12的距离与外径d相等。

参见图3,本体1顶部均布m个上圆弧板13,m≥1,本体1底部均布n个下圆弧板14,n≥1,结合图2看,上圆弧板13及下圆弧板14的轴线垂直于前板11及后板12,相邻的上圆弧板13之间固接上连接板131,相邻的下圆弧板14之间固接下连接板141;上圆弧板13及下圆弧板14的圆弧角大于45°小于60°。

参见图4,管桩2具有外径d。上圆弧板13及下圆弧板14的直径与外径d相适配。上圆弧板13与下圆弧板14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上错位设置,相邻的上圆弧板13的中心距、相邻的下圆弧板14的中心距及相邻的上圆弧板13与下圆弧板14的中心距分别比外径d大30mm至60mm,上圆弧板13及下圆弧板14的圆弧角小于90°。相邻的上圆弧板13的中心距及相邻的下圆弧板14的中心距分别比外径d大4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