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式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4265发布日期:2019-03-05 17:4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式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停车库,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立体式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急剧升高,而停车位的紧缺带来停车难题,尤其是一些老城区,每逢节假日,停车取车困难,道路旁停满车辆,造成交通拥塞。但是建设大型停车场成本太高,性价比较低,再加上大型停车库取车不方便,大型停车场比较适合在大型商场或者医院等停车的车辆比较多的地方,并且在一些老城区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建立大型停车场。为使用有效的停车用地,用空间发展建造立体停车库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现阶段常用的较成熟的为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但是这种停车库机构比较复杂,建造成本高,占用空间,并不经济适用。

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设计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的小型立体式停车库,能够有效提高停车场的利用效率,利用有限的空间停放更多的小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立体式停车库,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式停车库体积小、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空间利用率高,能够停放多辆小同时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体式停车库,包括设于支架的旋转机构、停车箱体及驱动系统,旋转机构包括由转轴连接安装于支架的两个旋转轮;所述的停车箱体悬挂于连接两个旋转轮之间的连杆;驱动系统驱动转轴而带动旋转轮及停车箱体旋转。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设有用于保持停车箱体平衡的平衡圆,所述平衡圆与其所在端的旋转轮通过若干摆杆偏心连接;所述的平衡圆为圆环形。

优选地,所述平衡圆设有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安装于地面的支撑架和设于支撑架顶部的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与所述平衡圆相切接触。

优选地,所述驱动系统的电力箱空腔内还设置有与转轴连接用于保证车辆安全的第一自锁机构和第二自锁机构;所述第一自锁机构由驱动系统的蜗杆、蜗轮实现自锁,所述蜗轮安装于转。

优选地,所述第二自锁机构包括设于转轴的一组棘轮、与棘轮配合安装于电力箱隔板的一组棘爪;

所述一组棘轮包括棘齿顺时针方向倾斜的顺转棘轮和棘齿逆时针方向倾斜的逆转棘轮,所述的一组棘爪包括上棘爪和下棘爪;

所述的第二自锁机构通过上棘爪插入顺转棘轮的棘齿以及下棘爪插入逆转棘轮的棘齿实现自锁。

优选地,所述蜗杆还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手摇装置,所述手摇装置包括驱动轴,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手摇把手,另一端连接与第一锥齿轮传动配合的第二锥齿轮;旋转手摇把手,通过锥齿轮传动、蜗杆蜗轮传动而带动转轴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停车箱体通过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悬挂于连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底部停车板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底部停车板连接;所述停车底板设有四个用于防止车轮滚动的定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轮设为由支架轮辐支撑的环形旋转轮,所述两个旋转轮通过支架轮辐中心安装于转轴。

优选地,所述电力箱的底部设置有梯形爬梯,所述梯形爬梯的顶部设置用于支撑电力箱的支撑平台。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式停车库与传统车库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建造成本低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与旋转轮偏心连接用于保持停车箱体平衡的平衡圆, 有效防止停车箱体在停车时发生偏移,提升了停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与现有立体式停车库的自锁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式停车库采用蜗杆带动蜗轮传动,驱动系统具有传动和自锁功能;同时还设有转向相反的两个棘轮和棘爪构成的第二自锁机构,在蜗轮蜗杆第一自锁机构失效的情况下开启上述的第二自锁机构,保证底部停车板上车辆的安全,提供双重安全保障;

4)本实用新型还配备有手摇装置,以防停电时可以通过手摇装置驱动旋转机构,从而实现断电或故障情况下的人力旋转停车,保证了停车的可靠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自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停车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7所示,一种立体式停车库,包括两个三角支架1、设于三角支架1的旋转机构、停车箱体3及驱动系统,所述旋转机构设有用于保持停车箱体3平衡的平衡圆6。

旋转机构包括由转轴4连接安装于支架的两个旋转轮2,旋转轮2设为由支架轮辐21支撑的环形旋转轮,旋转轮通过支架轮辐21的中心与转轴4键连接而固定于转轴4上,所述转轴4通过滚动轴承安装于三角支架1上;所述两个旋转轮2之间连接有用于悬挂停车箱体3的连杆31,连杆31的两端放置于旋转轮的通孔中并通过顶丝固定,所述的驱动系统通过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轮旋转,进而带动停车箱体的旋转;本实施例中设置有6个连杆31以及悬挂于连杆上的6个停车箱体3,本实用新型的停车箱体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式停车库结构紧凑,站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圆6与其所在端的旋转轮2通过若干摆杆61偏心连接;所述的平衡圆6为圆环形。

本实施例中设置有1个平衡圆6,所述平衡圆6与其所在端的旋转轮2通过6根摆杆61偏心连接,上述摆杆61的一端通过键固定连接于旋转轮2上的连杆31,摆杆61的另一端与平衡圆6的圆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当驱动旋转轮2带动停车箱体3转动的同时也带动悬挂于旋转轮2的平衡圆6转动,所述的平衡圆6有效防止停车箱体3在停车时发生偏移,以提高停车箱体3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圆6设有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安装于地面的支撑架63和设于支撑架63顶部的支撑滚轮62,所述支撑滚轮62与所述平衡圆6相切接触,如图3所示。所述的支撑滚轮62通过滚动轴承安装于支撑架63的顶部,支撑架63的支撑滚轮62与所述的平衡圆6相切滚动接触,对上述的平衡圆6提供底部支撑力,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立体式停车库的结构安全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的电力箱7空腔内还设置有与转轴4连接用于保证车辆安全的第一自锁机构和第二自锁机构9;所述第一自锁机构由驱动系统的与电机连接的蜗杆71、蜗轮72实现自锁,所述蜗轮72通过键连接固定安装于转轴4。所述的驱动系统的蜗杆蜗轮实现传动的同时也实现自锁,保证停车车辆的安全;同时在蜗杆71、蜗轮72自锁失效时,启动第二自锁机构9,为停车车辆的安全提供双重保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自锁机构9包括键连接固定于转轴4的一组棘轮、与棘轮配合安装于电力箱7隔板的一组棘爪;所述一组棘轮包括棘齿顺时针方向倾斜的顺转棘轮91和棘齿逆时针方向倾斜的逆转棘轮92,所述的一组棘爪包括上棘爪93和下棘爪94,如图5所示,用光电门检测转轴4的转动速率和电机的转动速率,若两者之间的比例不符合安全系数,则说明传动出现了问题,此时停止对电机供电,同时用磁力继电器启动棘爪,使得所述第二自锁机构9的上棘爪93插入顺转棘轮91的棘齿以及下棘爪94插入逆转棘轮92的棘齿,使棘轮完全被锁死实现自锁,保证了异常情况下车辆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71前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73;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手摇装置8,如图6所示,所述手摇装置8包括驱动轴82,驱动轴82的一端连接手摇把手83,另一端连接与第一锥齿轮73传动配合的第二锥齿轮81;所述的手摇把手83设置在电力箱7外,通过电力箱7的通孔与内部的驱动轴82连接,在整个停车库停电情况下,操作旋转手摇把手83通过驱动轴82的第二锥齿轮81与蜗杆71的第一锥齿轮73传动,进而带动蜗杆蜗轮传动,将高速低扭转化为低速高扭,从而驱动本实用新型的停车库,将车辆取出,实现断电或故障情况下的人力旋转停车库,提高本实用新型立体式停车库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停车箱体3通过第一横杆33和第二横杆34通过顶丝悬挂固定于连杆31,所述第一横杆33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35与底部停车板32连接,所述第二横杆34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35与底部停车板32连接,所述的连杆31通过螺母与横杆及停箱体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停车箱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同时所述停车底板设有四个用于防止车轮滚动的定位凸起36,在车辆停放于停车底板32时,所述的四个车轮碰到所述的定位凸起36,防止车辆车轮的滚动带来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电力箱7的底部设置有梯形爬梯5,所述梯形爬梯5的顶部设置用于支撑电力箱7的支撑平台。通过梯形爬梯5可以检查电力箱内各机构的安全状态,同时在停电的情况下有梯形爬梯5攀登操纵电力箱的手摇装置8从而驱动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式停车库的使用,完成停车与取车。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通过控制面板连接的控制系统实现本立体式停车库的自动化控制,控制面板设有对应六个停车位的按键,通过操纵控制面板驱动停车库对应的停车箱体至最低层,完成停取车。

需要停车或者取车时,通过控制面板选择空置的停车箱体3,按下相应的按键使得对应的停车箱体3旋转至最下方的地面,将车辆驶入停车底板32使得车辆的车轮碰到所述的定位凸起36完成停车;在停车的过程中的微振动带动上述的平衡圆6微转从而提高车库的平衡稳定性,停车箱体3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的平衡圆6也保持转动;在停车箱体转至预定停车位时所述的第一自锁机构实现自锁,若第一自锁机构失效,随即启动第二自锁机构9保持停车箱体3车辆的安全;同时在停电的情况下,可以攀登梯形爬梯5操纵手摇装置8实现停取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