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狭窄道路的浮空式自动转向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2426发布日期:2019-02-22 21:1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狭窄道路的浮空式自动转向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库,特别涉及适用于狭窄道路的浮空式自动转向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现在的车库都建立在空旷的场地上,以首尾进库并列的方式停放车辆。而只允许一辆车通过的狭长道路上,这种空间不大的场合不能建这种体积较大的车库,使得狭长道路停车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狭窄道路的浮空式自动转向立体车库,这种车库结构合理,适用于狭长道路的车辆停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适用于狭窄道路的浮空式自动转向立体车库,包括机架,机架为长方形框架,在机架的一侧设置有进库装置,在机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存车装置,在每个存车装置上安装有出库装置;在机架上方安装滑轨及丝杆,移车装置上设有滑套与滑轨配合,在移车装置上端设有螺母与丝杆配合,移车装置下方设有抓车装置;

进库装置:设于机架的一侧,在两支竖向的机架内侧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内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提升底板固定连接;在机架后侧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主轴连接,第一主轴上安装有第一铰轮,在机架上方固定有第一换向轮,提拉钢索一端与第一铰轮固定连接,提拉钢索绕过第一换向轮与提升底板固定连接;在第一主轴上固定有第二铰轮及第三铰轮,在提升底板通过轴承固定有水平布置的旋转绞盘,旋转绞盘的旋转主轴的突出端为非圆形状,载车盘开设与该非圆形状旋转主轴突出端配合的非圆孔,载车盘通过非圆孔套设于旋转主轴的非圆突出端上;在机架上固定有两对同轴安装的第二换向轮、第三换向轮,在提升底板上固定有一对同轴安装的第四换向轮,旋转摩擦绳一端固定在第二铰轮上,旋转摩擦绳依次绕过第二换向轮、第三换向轮、第四换向轮、旋转绞盘及另一侧的第四换向轮、第三换向轮、第二换向轮再与第三铰轮固定连接;

移车装置:包括方形框架,在方形框架四边设有滑轨,在滑轨上设有滑块与之配合,滑块与移车台固定连接;在方形框架顶端向下设有滑套与车库上方的滑轨配合,在方形框架的顶端设有螺母与机架上方的丝杆配合;移车台的前、后侧分别固定有一组同步带轮,每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前侧的一只同步带轮与后侧的一只同步带轮同轴安装,每只同步带轮与一只铰轮同轴安装,每只铰轮分别与钢丝绳的下端固定连接,钢绳的上端与机架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在移车台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副与一只同步带轮的转轴连接;

抓车装置:在移车装置的方形框架的移车台前、后两侧向下伸出有悬架,悬架下端设有开槽,固定在移车台上的电机输出轴通过锥齿轮与前、后两支转轴配合,前、后两支转轴上固定有曲柄,曲柄与连杆铰接,连杆另一端与抓车连接板铰接,抓车连接板两侧通过连杆与抓车爪铰接,抓车爪两侧通过转轴固定于悬架开槽的内侧面;

存车装置:每个存车装置包括两只托车盘,两只托车盘的两侧为三角形架,三角形架上端分别与两支转动杆的两端铰接,两支转动杆中段固定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连接,在转轴上固定有锥齿轮,这两支转轴上的锥齿轮分别与一只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同轴安装有同步带轮,两只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其中一只同步带轮与第二锥齿轮同轴安装;

在其中一支转动杆的两端设有同步带轮,两只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

每个存车装置机架的上端安装有竖向的电动推杆,推杆上固定有两对锥齿轮,这两对锥齿轮分别是传动锥齿轮及锁止锥齿轮,在机架上固定有一只锁止锥齿轮;

当推杆向下推动达到工作位置时,推杆下端的第一传动锥齿轮与电机输出轴的锥齿轮啮合,推杆上端的第二传动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当推杆向上推动达到锁止位置时,安装在推杆下端的第一锁止锥齿轮与机架上的锁止锥齿轮啮合,安装在推杆上端的第二锁止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出库装置:每个存车装置的机架下端设有两支竖直方向的丝杆,其中一支丝杆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两支丝杆下方安装有同步带轮,两个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在丝杆上安装有螺母,螺母与支撑杆铰接,支撑杆另一端与滑轨铰接;滑轨上端与机架铰接,滑块与滑轨配合,滑块与出库车座固定连接,滑块与钢索一端固定连接,钢索另一端绕过机架上端的换向轮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本发明针对狭窄、狭长的道路进行设计,将车库建设于狭窄道路的侧边,比如将车库立于狭窄道路侧边的绿化带上。

进库装置中,同轴安装的第二、第三、第四换向轮安装于旋转绞盘的两侧,用于旋转摩擦绳的换向及定位。

由于第二铰轮与第三铰轮是同轴安装,旋转摩擦绳与这两个铰轮的绕入固定方向相反才能实现旋转绞盘进行旋转:第一主轴旋转时,第二铰轮上的旋转摩擦绳收紧、第三铰轮上的旋转摩擦绳放松;第一主轴反向旋转时,第二铰轮上的旋转摩擦绳放松、第三铰轮上的旋转摩擦绳收紧。比如旋转摩擦绳从下方向后侧与第二铰轮固定,与第三铰轮从上方向后侧进行固定,如此才能实现绕入方向相反。

旋转摩擦轮的旋转带动其旋转主轴的转动,通过非圆旋转主轴的突出端带动载车盘的旋转,最终带动放置在载车盘上的车辆旋转。

本发明通过电机驱动,带动第一铰轮转动,绕紧或者放松提拉钢索,提升或者下降提升底板;同时通过第二铰轮、第三铰轮的转动,带动旋转绞盘的转动,进而带动载车盘的转动。

起始位置时,提升底板在机架下方,载车盘的方向与第一主轴的轴向的方向平行;提升底板上升到最高点的工作位时,载车盘旋转180度,对车辆进行掉头。

当提升高度固定时,可以通过科学计算,分别计算第一铰轮、第二铰轮、第三铰轮及旋转绞盘的半径,以满足提升到最高点时,车辆180度掉头。

本发明通过两个工位,即起始工位及提升到最高点,既完成了车辆的提升,又完成了车辆的掉头工作,为旋转车库的后续移动车辆做准备。

移车装置中,本发明通过电机旋转,利用同步带轮带动四只铰轮的旋转,最终带动钢丝绳的收放,实现移车台的上下运动。同时,利用方形框架顶端的滑套与车库的滑轨配合,可以移动整个方形框架,从而使得车辆在车库内进行移动。

驱动电机,带动抓车连接板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使左右两侧的抓车爪围绕安装于悬架开槽内侧的转轴进行翻折,当装载有车辆的载车盘移动到抓车爪的相应位置,可以通过抓车爪将载车盘底部向上托起或放下,从而为车辆在旋转式车库内进行下一步移动作准备。

存车装置中,通过转轴带动转动杆旋转,进而带动两个托车盘进行旋转,实现车辆的移动换位,当两个托车盘上下排列时,会极大地减小车库所占空间,相邻存车单元沿车辆首尾方向连接,方便使用在狭窄的场合。

同步带轮结构使两个托车盘开成平衡稳态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当转动杆发生旋转时,仍能保持托车盘的水平姿势,不致使托车盘倾斜发生车辆倾翻的事故。

托车盘的三角形架与转动杆是铰接,使得单个托车盘依重力保持一个平衡的水平稳定姿态。

存车装置中,本发明通过推杆下推时,使传动锥齿轮与电机输出轴、转动杆上安装的锥齿轮啮合,可以驱动转动杆旋转,可使托车盘旋转对车辆的位置进行移换;当推杆向上拉时时,锥齿轮将转动杆锁止于机架上,达到固定托车盘的作用。

出库装置中,本发明通过丝杆转动,带动滑轨完成水平高处、支撑地面两个姿态;通过钢索的收放,实现出库车座沿着滑轨上升、下降;本发明配合旋转式车库,可将车库内存车单元的载车盘倾斜放落到地面,从而使载车盘上的车辆可以从出库车座上驶出存车单元。

本发明的翻折滑轨及钢索拉动出库车座,减小了机构体积,使之适用于狭长地形车库的出车。

本发明有效地利用两个托车盘旋转产生上下叠排的空间设计,减小车库的空间占用;车辆驶上载车盘,通过旋转、抓取、移动载车盘,实现车辆的进向入库、存储、侧向出库,并且存车时将车辆掉好头,保证驶出时驾驶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为图1中左边第一个存车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为图1中第二个存车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为图1中左数第三个存车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进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进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进库装置提升机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进库装置旋转机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移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移车装置同步带轮、铰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移车装置的移车台在下端时的起始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移车装置的移车台在上端提起车辆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移车装置的抓车构件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移车装置的抓车爪呈水平状态用于抓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移车装置的抓车爪呈竖直的起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移车装置的抓车构件的机构简图。

图17为本发明安装移动装置与车库上方滑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发明存车装置中托车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本发明存车装置中两只托车盘旋转移动到水平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0本发明存车装置中两只托车盘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存车装置锁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存车装置锥齿轮啮合输出旋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出库装置及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出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出库车座的高、低两个工作位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出库装置支撑杆上升翻折到高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出库车座托住载车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载车盘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机架,312机架上方的丝杆,61小区主道路,62小区的狭长道路,601移车装置的方形框架

有关进库装置的标记为:

21第一滑轨,22第一滑块,23提升底板,24载车盘,25旋转绞盘,251旋转绞盘的非圆突出端,3第一主轴,30第一铰轮,31提拉钢索,32第一换向轮,41旋转摩擦绳,5电机。

有关移车装置及抓车装置的标记为:

2电机,230移车台,231悬架,240锥齿轮,250抓车爪,251转轴,252曲柄,253连杆,254抓车连接板,255连杆;

301同步带轮,302同带带,303齿轮副,304电机,305滑块,306滑轨,307钢丝绳,308滑套,309车库的滑轨,310轴,311铰轮。

有关存车装置的标记为:

401同步带,402三角形架,403载车盘,404托车盘,405转动杆,406转轴,407同步带轮,408电机。

有关存车装置中的离合机构的标记为:

409推杆,410第二传动锥齿轮,411第二锥齿轮,412第二锁止锥齿轮,413锁止锥齿轮,414第一锁止锥齿轮,415第一传动锥齿轮,416电机输出轴上的锥齿轮,417电机输出轴,418锥齿轮,419第一锥齿轮,420同步带轮。

有关出库装置的标记为:

403载车盘底部的凸块,501丝杆,502支撑杆,503电机,504螺母,505同步带,506出库车座,5061出库车座与载车盘底凸起配合的孔槽,507滑轨,508换向轮,509钢索,5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适用于狭窄道路的浮空式自动转向立体车库,包括机架,机架为长方形框架,在机架的一侧设置有进库装置,在机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存车装置,在每个存车装置上安装有出库装置;在机架上方安装滑轨309及丝杆312,移车装置上设有滑套308与滑轨配合,在移车装置上端设有螺母313与丝杆312配合,移车装置下方设有抓车装置;载车盘403是用于停放车辆的托盘,本发明中车辆的移动是通过移动载车盘进行的;

旋转式车库的进库装置,包括机架1,在两侧机架的内侧设有第一滑轨21,第一滑轨内安装有第一滑块22,第一滑块与提升底板23固定连接;在机架后侧固定有电机5,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主轴3连接,第一主轴上安装有第一铰轮30,在机架上方固定有第一换向轮32,提拉钢索31一端与第一铰轮固定连接,提拉钢索绕过第一换向轮与提升底板固定连接;在第一主轴上固定有第二铰轮42及第三铰轮43,在提升底板通过轴承固定有水平布置的旋转绞盘25,旋转绞盘的旋转主轴的突出端251为非圆形状,载车盘开设与该非圆形状旋转主轴突出端配合的非圆孔,载车盘通过非圆孔套设于旋转主轴的非圆突出端251上;在机架上固定有两对同轴安装的第二换向轮44、第三换向轮45,在提升底板上固定有一对同轴安装的第四换向轮46,旋转摩擦绳41一端固定在第二铰轮上,旋转摩擦绳依次绕过第二换向轮、第三换向轮、第四换向轮、旋转绞盘及另一侧的第四换向轮、第三换向轮、第二换向轮再与第三铰轮固定连接。

起始位置时,提升底板在机架下方,载车盘的方向与第一主轴的轴向方向平行,本发明所用的车库是安装在狭窄道路的一侧,而狭窄道路在本案中是指只允许一辆车通过的道路,并且只有一个入口,车辆须在该入口进入或者退出;在起始位置,车辆沿狭窄道路进入,车辆驶上与道路方向一致的载车盘;车辆停好后,电机旋转,带动第一铰轮、第二铰轮、第三铰轮旋转,第一铰轮收起提拉钢索,提升车板沿滑轨向上提起,同时第二铰轮收起旋转摩擦绳,第三铰轮放出旋转摩擦绳,通过几组换向轮,使得旋转摩擦绳带动旋转绞盘旋转,进而带动装有车辆的载车盘旋转,提升底板上升到最高点的工作位时,载车盘旋转180度,完成车辆的掉头。

车辆通过本装置完成掉头,当须取出车辆时,道路的进口依旧保持在车辆的前方,从而减少未掉头倒车驶出可能引发的事故。

旋转式车库的移车装置,包括方形框架,在方形框架四边设有滑轨306,在滑轨上设有滑块305与之配合,滑块与移车台230固定连接;在机架顶端向下设有滑套308与车库的滑轨309配合;移车台的前、后侧分别固定有一组同步带轮301,每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302连接,前侧的一只同步带轮与后侧的一只同步带轮通过轴310同轴安装,每只同步带轮与一只铰轮311同轴安装,每只铰轮分别与钢丝绳307的下端固定连接,钢绳的上端与机架固定连接;电机304固定在移车台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副303与一只同步带轮的转轴连接;

移车台前、后两侧向下伸出有悬架231,悬架下端设有开槽,固定在移车台上的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与前、后两支转轴251配合,前、后两支转轴上固定有曲柄252,曲柄与连杆253铰接,连杆253另一端与抓车连接板254铰接,抓车连接板两侧通过连杆255与抓车爪250铰接,抓车爪两侧通过转轴固定于悬架开槽的内侧面。

当抓车爪移动到载车盘上方的相应位置,可以通过抓车爪将载车盘底部向上托起或放下;通过驱动同步带轮带动铰轮旋转,实现载车盘的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可以在旋转式车库内移动车辆到合适的位置将载车盘放下,或者将旋转式车库内的车辆提取进行出库准备。

电机输出轴通过锥齿轮240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曲柄252、连杆253、抓车连接板254、连杆255运动,抓车连接板254的向上或向下运动,可使左右两侧的抓车爪250围绕安装于悬架开槽内侧的转轴进行翻折。当抓车连接板向上移动时,抓车板缓慢呈水平状态,可托住载车盘;当抓车连接板向下移动时,抓车板缓慢从水平状态恢复到竖直的起始状态,可释放载车盘,将载车盘放置到设定位置。图13-16显示的是一侧抓车爪的结构,两侧抓车爪结构是一样的,都经锥齿轮的啮合由电机驱动。

电机带动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在曲柄运动半个周期,即曲柄旋转180°时,抓车连接板向上或向下运动,曲柄滑块机构在360°的旋转周期内是一个循环运动,控制方便。

需将车辆移动到旋转式车库的设定位置时,确定抓车爪将载车盘提起,电机304驱动同步带轮301转动,前、后两侧的铰轮跟随转动,通过收缩钢丝绳307将载车盘沿方形框的机架竖直提起,方形框沿旋转式车库的滑轨运动到车库的设计位置后,电机304反向驱动同步带轮301转动,铰轮释放钢丝绳,将载车盘下降到设计位置,抓车爪从水平状态恢复到竖直状态,将载车盘放下,从而完成载车盘的移动。

当需要将旋转车库内的某个位置上的车辆提取出库时,电机304驱动同步带轮转动,将移车台上升到顶端,抓车爪保持竖直状态,移动方形框到该位置,释放钢丝绳下降移车台到合适位置,电机2驱动曲柄滑块机构运动,使抓车爪向水平方向翻折,托起载车盘,最后驱动方形框沿旋转式车库的滑轨移动到出库位置,再将载车盘下降到合适位置,释放抓车爪将载车盘放下即可出库。

旋转式车库的存车装置:两只托车盘404,两只托车盘的两侧为三角形架402,三角形架上端分别与两支转动杆405的两端铰接,两支转动杆中段固定有转轴406,转轴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连接,在其中一支转动杆的两端设有同步带轮407,两只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401连接。

车辆保存在存车装置内时,托车盘为上下排列布置,减小空间占用率,使车库适用于狭长的道路空间。比如将车库建设在单通道的一侧,单通道只允许每次通过一辆车,通过入库装置的配合,将车辆停入载车盘,再将载车盘从水平摊开状态向竖向收起,本发明将载车盘放在托车盘上后进行上下排列,将车辆停放在狭长道路的侧边,提高了空间使用率。

通过电机带动转轴406旋转,从而带动转动杆405转动,由于托车盘的三角形架与转动杆铰接,托车盘在旋转过程中保持水平稳态;同时左侧的同步带轮安装在转动杆的两端,也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平行四边形,使托车盘在旋转过程中保持水平状态不致倾翻。

当需要转换车位时,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带动两只托车盘围绕转轴进行旋转移位。

旋转式车库存车装置内还设有离合装置:托车盘连接的转动杆中段固定有转轴406,转轴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连接,在转轴上固定有锥齿轮418,这两支转轴上的锥齿轮分别与一只第一锥齿轮419啮合,第一锥齿轮同轴安装有同步带轮420,两只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其中一只同步带轮与第二锥齿轮411同轴安装;

在机架上端安装有竖向的电动推杆409,推杆上固定有两对锥齿轮,这两对锥齿轮分别是传动锥齿轮及锁止锥齿轮,在机架上固定有一只锁止锥齿轮413;

当推杆向下推动达到工作位置时,推杆下端的第一传动锥齿轮415与电机输出轴的锥齿轮416啮合,推杆上端的第二传动锥齿轮410与第二锥齿轮411啮合;当推杆向上推动达到锁止位置时,安装在推杆下端的第一锁止锥齿轮414与机架上的锁止锥齿轮413啮合,安装在推杆上端的第二锁止锥齿轮412与第二锥齿轮411啮合。

推杆下推,用于电机输出轴的锥齿轮与推杆上的第一锥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可以通过带动转轴旋转使转动杆旋转,进而带动托车盘旋转,从而可以使车辆发生位置绕转轴发生旋转移动,方便车位的调整。

推杆上提,推杆的第一锁止锥齿轮与机架上的锁止锥齿轮啮合,同时推杆上的第二锥锁止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使得转动杆位置锁定,从而锁止托车盘的位置。

本发明通过推杆及其上安装的传动锥齿轮及锁止锥齿轮,实现了与驱动电机408的离合,不再需要每个行动部件都安装一个离合装置,使机构大为简化,操作更为可靠。

旋转式车库的出库装置,在存车装置机架的下端设两支竖直方向的丝杆501,其中一支丝杆与电机503输出轴连接,两支丝杆下方安装有同步带轮,两个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505连接,在丝杆上安装有螺母504,螺母与支撑杆502铰接,支撑杆另一端与滑轨507铰接;滑轨上端与机架铰接,滑块与滑轨配合,滑块与出库车座506固定连接,滑块与钢索509一端固定连接,钢索另一端绕过机架上端的换向轮508与电机510输出轴固定连接。

当不需要出库时,支撑杆向上方折起呈水平状态;当需要出库时,支撑杆向下方翻折使滑轨507撑在地面上。

由于车库单元内的车辆是停放在载车盘403上的,载车盘放置于托车盘404上的,载车盘与托车盘是可以分离的,车辆停放在车库内时,两只托车盘上下排列。两只托车盘可以通过旋转调整车辆的位置。

车辆准备出库时,丝杆501在电机驱动下旋转,带动支撑杆翻折向下,滑轨支撑于地面上;旋转存车单元内的转动杆405,使承载有车辆的托车盘旋转到水平位置,通过绞动钢索驱使出库车座向上沿滑轨移动,出库车座顶起存车单元内的载车盘,转动杆向下旋转腾出出库空间,并且使得载车盘完全落于出库车座上;这时驱动电机释放钢索,出库车座带着载车盘向下方滑落到地面,驾驶员可将载车盘上的车辆驶出车库。

出库车座上开设有与载车盘底部凸块相配合的孔槽,使载车盘能很好地落入出库车座且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保持出库移车过程中的安全。

出库装置的翻折结构,同样节约车库的空间占用,使狭长车道建设车库成为可能。

将车库建在只允许一辆车驶过的狭长道路的侧边,可以翻折起出库出座,不影响道路的通行。

本发明弥补了现有车辆头尾并列停车的不足,通过单排双层侧向停车的方式使狭窄道路也可以建设车库,满足日益增多的车辆的停放要求。

在使用时,车辆从小区主干道转入边上的狭长道路,驶入狭长道路侧边的进库装置,将车停在载车盘上,司乘人员离开车辆,载车盘在提拉钢索的带动下随提升底板上升,上升的过程中,随旋转绞盘的转动,载车盘发生旋转,提升到最高处车辆完成掉头;移车装置由车库上方的丝杆带动下移动到载车盘上方,通过曲柄滑块装置,抓车爪翻折,托在载车盘的下方,移车台通过钢丝绳收紧而将载车盘上提,将载车盘向上移出载车板;丝杆转动动,将载车盘移动到空余的存车装置上方,存车装置的钢丝绳放松,将载车盘放入存车装置的托车盘上,至此完成车辆的入库。

当需要从车库中取出车辆时,存储该车辆的存车装置的出库装置先行动作,竖向的丝杆旋转,带动出库装置的滑轨从水平高位随支撑杆的转动而下降撑于地面,存车装置的转动杆旋转,使需要取用的车辆随托车盘的旋转到达车库外侧的水平位置,出库车座因钢索的拉动,随滑块沿滑轨上升,提起载车盘;存车装置的转动杆再次转动,使托车盘离开水平位置,空出出库车座向下移动的空间,出库车座随钢索释放下降到地面,此时车辆可以侧方驶出载车盘。

车辆驶出后,出库车座再次将载车盘上提,存车装置的转动杆旋转,带动托车盘将载车盘托起,出库车座下降留出载车盘旋转空间,托车盘随转动杆再次旋转将载车盘从出库车座处带离,出库装置的滑轨由丝杆旋转带动支撑杆而再次恢复到水平高位,存车装置的转动杆转动,将两只托车盘上下排列。

当有车辆到达时,移车装置须将空闲的载车盘从存车装置内移动到进库装置的载车板上,以便车辆驶入车库。载车盘是本发明车辆移动的中间装置,一切的车辆移动、旋转都是依靠载车盘的移动、旋转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