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平移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62841阅读:来源:国知局
定位线为基准用经玮仪镜像放出左、右各两道定位线,即左一定位线、左二定位线、右一定位线和右二定位线,以这五道定位线为基准敷设安装槽钢轨道31,槽钢轨道31固定在移动方向102的地面上;
[0030]其中,五个槽钢轨道31分别位于五根纵向支撑梁21的正下方,槽钢轨道31通常布置在整体牵引道路上,定位后考虑与地面基础焊接牢固,同时为保证牵引过程中相互位置不发生偏离,在每两根槽钢轨道31之间用角钢进行支撑联接;
[0031]在安装槽钢轨道31时,先安装中心定位线对应的槽钢轨道31,再依次镜像安装其他槽钢轨道31 ;特别地,在安装新吸收塔101内的槽钢轨道31时,先用膨胀螺栓固定就位,然后在利用钢带板轨道与原预埋钢板连接固定。优选地,槽钢轨道31的径向和标高安装偏差不大于±2毫米,纵向支撑梁21与新吸收塔101的壁板焊缝要求必须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5007-92的要求。
[0032]其中,在新吸收塔101的外壁上安装两块以中心定位线为对称轴的限位挡板,在旧吸收塔100的原位基础两侧对应安装两块以中心定位线为对称轴的限位阻板,在新吸收塔101平移过程中,当平移至距离其初始位置一定距离时,例如平移距初始位置多200mm时,对限位挡板和限位阻板进行二次复核校正,以确保安装定位尺寸准确无误。
[0033]步骤3:以中心定位线为基准定位设置中间牵引设备43,再以中心定位线为基准向两侧镜像定位设置左侧牵引设备44和右侧牵引设备45 ;在这里,中间牵引设备43、左侧牵引设备44和右侧牵引设备45考虑设置为松卡式液压千斤顶,当然例如机械类卷扬机也可以。
[0034]在旧吸收塔100 —侧设置牵引平衡梁41,牵引平衡梁41距离旧吸收塔100的基础标高一段高度,例如可以为500mm ;牵引平衡梁41与地面和旧吸收塔100之间分别设置多根H型钢以固定支撑,例如牵引平衡梁41与旧吸收塔100之间设置3根200*200的H型钢,牵引平衡梁41与地面之间设置5根200*200的H型钢;牵引平衡梁41 一般要求有可靠的地锚作为受力机构,以抵消牵引过程中因吸收塔移动产生的反作用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运行设备周围有合适的设备基础、厂房结构等装置,例如图1中示出的增压风机104,经受力核算可以满足牵引受力要求时,可以考虑在基础或装置上用型钢进行整体包覆,同时将受力平衡梁与其刚性的联成整体,成为地锚受力,满足牵引平移的要求。如果可以采用基础等装置作为地锚使用,可以进一步压低成本,节约工期。
[0035]在新吸收塔101 —侧设置塔端平衡梁42,塔端平衡梁42的高度等于牵引平衡梁41的高度,塔端平衡梁42与地面之间临时设置多根H型钢以固定支撑,例如200*200的H型钢;塔端平衡梁42与新吸收塔101的壁板焊接固定在一起,找正后割除支撑钢梁;为了防止损伤吸收塔的壁板,进一步地在塔端平衡梁42与新吸收塔101的壁板的焊接部位增设补强板。
[0036]其中,中间牵引设备43、左侧牵引设备44和右侧牵引设备45即三个松卡式液压千斤顶安装在牵引平衡梁41上,牵引平衡梁41和塔端平衡梁42上分别开设有用于预应力钢绞线104通过的圆孔,每个松卡式液压千斤顶引出四根预应力钢绞线104从牵引平衡梁41和塔端平衡梁42上的圆孔通过后固定在新吸收塔101上。特别地,中间牵引设备43引出的预应力钢绞线104与中心定位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左侧牵引设备44引出的预应力钢绞线104平行地设置在左一定位线和左二定位线之间,右侧牵引设备45引出的预应力钢绞线104平行地设置在右一定位线和右二定位线之间。
[0037]步骤4:利用液压千斤顶I顶升起新吸收塔101,在每根纵向支撑梁21的两端均安装第一重物移位器32和第二重物移位器33 ;
[0038]为保证水平移动,在每根纵向支撑梁21的两端均装有第一重物移位器32和第二重物移位器33,第一重物移位器32和第二重物移位器33的最大承重最好相等,如不能保证相等则要保证第一重物移位器32的最大承重大于第二重物移位器33的最大承重,例如第一重物移位器32为50吨重物移位器,第二重物移位器33为30吨重物移位器,第二重物移位器33分布在第一重物移位器32的内侧,第一重物移位器32和第二重物移位器33能够在相应的槽钢轨道31内行走,从而使新吸收塔101移动。
[0039]步骤5:撤去液压千斤顶1,开启中间牵引设备43、左侧牵引设备44和右侧牵引设备45使新吸收塔101随着第一重物移位器32和第二重物移位器33在槽钢轨道31内行走,最终将新吸收塔101平移至旧吸收塔100的原位上就位;
[0040]其中,对液压系统调试及泵站进行调试,在对整个液压系统及牵引连接调试后,再检查第一重物移位器32、第二重物移位器33和槽钢轨道31是否正常、干净等,槽钢轨道31上按要求涂抹润滑脂,进而可以对新吸收塔101进行平移施工。
[0041]在平移过程中,为防止新吸收塔101在平移时发生侧向偏移,优选地设置防偏措施和监控系统,为保证平移顺利,应对以下部分进行全过程的严密监测:例如每个移位器的方位、间距和受力状态;采用经玮仪对新吸收塔101的中心垂直度进行监测,中心垂直度要求< 20mm,超出要求应停止作业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新吸收塔101行走的直线度采用经玮仪进行全程监测,分别在临时基础预埋件上画出十字轴线,行走时观察框架轴线中心是否偏离临时基础预埋件中心线,横向偏离量不得大于15_,超出时按预定措施进行纠正;在新吸收塔101平移轴线方向外侧设置水平钢丝以检测两条轴线平移速度的同步性;新吸收塔101最终就位偏差:新吸收塔101的纵轴线中心线与旧吸收塔100的基础中心线重合。
[0042]当新吸收塔101平移至旧吸收塔100的原位上就位后经检测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业主方验收确认平移到位。其中,在新吸收塔101平移至旧吸收塔100的原位上就位后,利用互成九十度的两台经玮仪,进行整体调整;整体调整完,拆除塔体加固措施钢结构以及液压牵引装置;然后进行底板联接、打磨处理、交防腐;防腐完成后,进行进出口烟道、工艺水系统、搅拌装置、电气仪表等设备安装。
[0043]以上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收塔平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进行了具体描述,并且结合附图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受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内容的局限,所以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进行的任何改进、等同修改和替换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吸收塔平移装置,用于将新吸收塔平移至旧吸收塔的原位,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组件、框架组件、平移滑动组件和牵引前行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多个液压千斤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多根纵向支撑梁和多根横向支撑,多根纵向支撑梁焊接固定在新吸收塔的壁板上,多根横向支撑连接在纵向支撑梁之间,多根纵向支撑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新吸收塔的移动方向相平行,多个液压千斤顶设置在多根纵向支撑梁的梁端的下方;所述平移滑动组件包括槽钢轨道和重物移位器,槽钢轨道固定在移动方向的地面上,在每根纵向支撑梁的两端均装有至少一个重物移位器,重物移位器能够在相应的槽钢轨道内行走;所述牵引前行组件包括牵引平衡梁、塔端平衡梁、中间牵引设备、左侧牵引设备和右侧牵引设备,牵引平衡梁设置在已拆除的旧吸收塔一侧,塔端平衡梁设置在新吸收塔一侧,塔端平衡梁的高度等于牵引平衡梁的高度,中间牵引设备、左侧牵引设备和右侧牵引设备安装在牵引平衡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塔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新吸收塔上设置有烟道口时,在新吸收塔底部位于烟道口正下方的位置增设一台辅助液压千斤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塔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纵向支撑梁由上下两根纵向型钢和连接在上下两根纵向型钢之间的连接型钢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塔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根纵向支撑梁的两端均装有第一重物移位器和第二重物移位器,第一重物移位器和第二重物移位器能够在相应的槽钢轨道内行走,第一重物移位器的最大承重大于或等于第二重物移位器的最大承重,第二重物移位器分布在第一重物移位器的内侧。
【专利摘要】一种吸收塔平移装置,用于将新吸收塔平移至旧吸收塔的原位,包括顶升组件、框架组件、平移滑动组件和牵引前行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多个液压千斤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多根纵向支撑梁和多根横向支撑,多根纵向支撑梁焊接固定在新吸收塔的壁板上,多根横向支撑连接在纵向支撑梁之间,多根纵向支撑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与新吸收塔的移动方向相平行,多个液压千斤顶设置在多根纵向支撑梁的梁端的下方;所述平移滑动组件包括槽钢轨道和重物移位器,本装置能够在将旧吸收塔更换为新吸收塔,可以全面节省机械费、安全投入、相关的措施费等施工成本,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在脱硫增容改造施工中的经济效益损失;同时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IPC分类】E04G23-06
【公开号】CN204370832
【申请号】CN201420833170
【发明人】写玉明, 阎杰, 劳俊
【申请人】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